二次元禁断综合征
萌娘百科条目中的现实医学相关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专业意见。如有需要,请咨询医学專業人士。萌娘百科對條目內可能錯誤的信息不承擔任何責任。
如发现任何條目有刻意宣传现实药物、疗法或医疗机构等内容,请及时到萌娘百科討論:讨论版/页面相关举报。
基本资料 | |
用语名称 | 二次元禁断综合征 |
---|---|
其他表述 | 二禁病、二次元控、纸性恋 |
用语出处 | 日本宅文化 |
相关条目 | 二次元、萌文化、御宅文化、死宅 |
“ | 病名为‘二’ | ” |
二次元禁断综合征(日语:二次元コンプレックス/二次コン;英语:Nijigen Complex, Nijikon),又称二次元禁断症候群、二次元情结、纸性恋,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即只对ACGN作品中(符合自身性取向的)虚拟异性或同性人物产生爱慕感情,而对现实中的异性或同性则几乎不产生或完全没有任何兴趣。
特别提醒
“二次元禁断症候群”实际上是日语化的中文,而不是真正的日语表达。英文不可称呼为Nijigen Withdrawal Syndrome, Anime Withdrawal Syndrome或Two-Dimensional Withdrawal Syndrome。
含义
二次元禁断综合征 ,是某些ACGN热爱者身上这种热爱的病态化体现。主要表现为患者只对ACGN作品中的虚构角色才有兴趣,而对三次元中的异性/同性没有兴趣。
其患者大部分是男性御宅族,别称“萌系宅男”(这一词比“肥宅”清新脱俗多了)。许多女性也开始有类似病症——有些女性自认无法跟三次元人物竞争,而沉溺于二次元,如部分腐女;也有女性因为过高的压力而失去奋斗动力,成为干物女。总而言之,此病患者多为对现实生活(尤其是在恋爱方面)失去信心的人,他们在三次元世界中遭受挫折,便向二次元世界寻求慰藉。
2011年在中国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中,将“二次元情结”定义为“只对ACGN作品中的异性才有兴趣,而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异性则没有任何兴趣”。研究显示,中国青年御宅族中有三成认为自己有“二次元情结”。此外,由于性别不同,青年御宅族亚文化取向也有显著差异,偏爱萌系ACGN作品的多为男性,偏爱耽美ACGN作品的多为女性。[1]
患者中严重的,想和二次元角色结婚。2018年11月4日,日本一名35岁死宅近藤显彦宣布与初音未来结婚,还花了200万日元举办了婚礼。顺带一提:2020年3月31日由于版权到期且不能续约,他再不能每日与老婆聊天对话了。半岛电视台纪录片《Finding Love In Japan》记录了一名叫野村博之的男子,他痴迷于收集动漫人物玩偶手办/塑料小人,并且没有和现实中的女性谈过恋爱。
患者中还有甚者,想和二次元角色生孩子。2021年1月,日本一名28岁死宅家里都是动漫人物美乐蒂的周边(所以房间非常的粉嫩),他从长崎刚搬到东京一年,为的就是能步行5分钟到达三丽鸥乐园,还说自己老婆在那里工作,等他们有了孩子就会去那里玩他说的老婆就是美乐蒂酱。你俩有生殖隔离你不知道吗
历史
“对于绘画中虚构存在的恋爱感情”这一概念其实早在在江户时代(1603-1868)就已经存在。“二次元コンプレックス”(二次元情结)这个名词最早提出于1980年代初期的日本。被用来形容动漫爱好者们对动漫少女角色的偏爱行为。因为当时有许多日本男中学生过度沉迷漫画中的虚拟世界,以至于造成了社交障碍[2]。
1986年,收录了秀和系统交易的技术人员闲聊内容的书籍《パソコンマニアは海へ行こう》将“二次元情结”注释为“只对投影在二次元平面上,即对画中女性才会表现出性的兴趣的心态”。
产生原因
此“病”的产生、流行,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决定的。气氛突然历史唯物主义了起来。1990年代「迷失的十年」,日本的经济危机导致了社会发展陷入低迷,就业环境恶化,使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加大;[3]恋爱资本主义的盛行,使恋爱的代价越来越大,终生与爱情婚姻无缘的男性比例大增;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物化,使孤独的人们难以找到归属感。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迫切需要消除孤独、寻求释放。以“萌文化”为核心的二次元文化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逃避现实的空间,能够消除他们的孤独、抚慰他们的心灵,给他们情感上的满足。于是宅文化产生了——“御宅族”大量出现,他们将自己封闭在狭窄的生活空间里,拒绝接触社会。这也进一步使他们与三次元隔离,形成恶性循环。这种情况,直至21世纪还未得到改善。
宅文化的盛行,甚至形成了一种推动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力量。气氛突然辩证了起来。日本秋叶原成为了二次元禁断综合症患者的聚居地,这促使当地动漫产品店、电玩店、手办店等的流行,成了宅文化的圣地。
症状分级
4分级 | 12分级 | 症状描述 |
---|---|---|
轻症 | 1级 | 偶尔玩玩游戏看看漫画,有些在意动画中的异性/同性。 |
2级 | 开始有喜欢的虚拟偶像,收集以及收藏其相关的资料。 | |
3级 | 对自己喜欢的二次元人物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 | |
中度 | 4级 | 对二次元人物产生类似恋爱的情感。并产生排他心理,如看到自己喜欢的二次元人物和其他异性在一起时会感到不满。 |
5级 | 有一个唯一承认的二次元老婆/老公,不再一季度换一个对象。对自己的喜爱情感真正地渗透进其中。与二次元人物相处已成为个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 | |
6级 | 开始以带入式思维看动漫,进入个人崇拜阶段,并幻想自己是主角。愿意为ACGN相关物付出昂贵的开支。对现实逐渐失去兴趣,认为现实人物不如二次元人物好。 | |
重症 | 7级 | 与二次元人物的恋爱开始严重影响生活,开始对现实生活怠慢。并且会产生“离开XXX我就活不了了”的这种想法。 |
8级 | 与现实世界逐渐脱轨,态度更加消极。开始产生幻听和幻觉。 | |
9级 | 在二次元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比从而对现实世界开始产生绝望,从此一蹶不振,把自己封闭在ACGN当中无法自拔。 | |
危重 | 10级 | 意识里除了自己喜欢的二次元人物以外,别无他物。与现实世界彻底分离。记忆中的一切事物,经过分解,转化,再组合之后,都能在脑海中形成二次元场景。 |
11级 | 失去对现实的一切希望,开始对现实产生敌意,甚至作出极端举动。 | |
12级 | 世界观彻底模糊。其灵魂彻底进入二次元世界,并开启全新的生活。 |
以及呐浓度检测
您没有权限查看这个投票的结果。
治疗方法
患有此病的典型人物
社会评价
二次元禁断综合征只是一种心理现象,并不是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疾病。对于这种心理是否属正常,仍有一些争议,但仅按照定义而言,这是实质上存在的“综合征”。
在日本,有人认为像这样沉迷幻想的群体是造成低结婚率和低出生率的原因。[4]
与日本20世纪80年代遇到的情况类似,早些年中国校园内的一些动漫爱好者只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拒绝与他人交流。他们常被认为是不合群的“问题学生”。在社会上,则被冠以“非主流”等标签。当时中国御宅文化还未广为流行,御宅族人数较少,圈子力量较小,在占大多数的宅歧视者们面前几乎没有话语权。实际上,正如前文所提到的,二禁病患者们往往因面临着来自现实的各种压力而自我封闭。喜欢“纸片人老婆/老公”只是其个人爱好而已,不危害他人和社会的爱好不应得到社会的歧视。
其他评价
- 本田透:日本作家,著有《电波男》。阐述了御宅族对二次元异性产生好感(即二次元情结)的原因,并对这种现象给予了高度评价。
|
|
|
注释与外部链接
- ↑ 易前良, 王凌菲. 青年御宅族的媒介使用与亚文化取向研究. 青年探索. 2011, 2011 (4): 19–26.
- ↑ 博日吉汉卓娜. 我迷故我在:日本动漫御宅族生活方式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03-01. ISBN 9787520319782.
- ↑ 萌文化为何流行:二次元、治愈系与成人的“儿童化”. 澎湃新闻. 2017-11-03.
- ↑ 【纪录片】日本人结婚难:沉迷幻想的男性vs.充满野心的女性【自翻熟肉】 -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