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猫效应
基本资料 | |
用语名称 | 踢猫效应 |
---|---|
其他表述 | |
用语出处 | 19世纪英国 |
相关条目 | 吊桥效应、欺软怕硬 |
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迁怒)而产生的连锁反应。童话大王郑渊洁在上世纪末曾写过一篇《跟踪迁怒链》来讽刺这一现象。故此效应又称“跟踪迁怒链”。
起因及影响
“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
一般而言,人的情绪会受到环境以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下属或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受到上司或者强者情绪攻击的人又会去寻找自己的出气筒。这样就会形成一条清晰的愤怒传递链条,最终的承受者,即“猫”,是最弱小的群体,也是受气最多的群体,因为也许会有多个渠道的怒气传递到他这里来。
现代社会中,工作与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紧张很容易导致人们情绪的不稳定,一点不如意就会使自己烦恼、愤怒起来,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这种消极因素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就会身不由己地加入到“踢猫”的队伍当中——被别人“踢”和去“踢”别人。
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踢猫效应”长长链条上的一个环节,遇到低自己一等地位的人,都有将愤怒转移出去的倾向。当一个人沉溺于负面或不快乐的事情时,就会同时接收到负面和不快乐的事。当他把怒气转移给别人时,就是把焦点放在不如意的事情上,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 |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 ” |
——鲁迅《华盖集·杂文》 |
La Soleil的故事
故事1:
水无月嘉祥在店里受到了顾客的批评,上了二楼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香草推倒了。
香草心里窝火,推倒了身边打滚的巧克力。
巧克力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
老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水无月嘉祥撞伤了。(然后是喜闻乐见的韩剧发展)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
故事2:
顾客指着面前的杯子,对红豆大声喊道:“小姐!你过来!你看看!你们的牛奶是坏的,把我的一杯红茶都糟蹋了!”
红豆一边陪着不是一边说:“真对不起!我立刻给您换一杯。”
新红茶很快就准备好了,碟边放着新鲜的柠檬和牛乳。
红豆再把这些轻轻放在顾客面前,又轻声地说:“我能不能建议您,如果放柠檬,就不要加牛奶,因为有时候柠檬酸会造成牛奶结块。”
顾客的脸一下子红了,匆匆喝完茶就走了。
在旁边的椰子看到这一场景,问红豆:“明明是他的错,你为什么不直说呢?”
红豆不耐烦地说:“正因为他粗鲁,所以要用婉转的方法去对待,正因为道理一说就明白,所以用不着大声!理不直的人,常用气壮来压人。理直的人,却用和气来交朋友!”
相关ACGN作品
|
|
外部链接及注释
维基百科上的踢猫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