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
萌娘百科軍事相關條目正在建設中,歡迎有編輯意向的朋友加入萌娘百科歷史軍事原型編輯組編輯群:1035855750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或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 | 刺刀是好漢,子彈是笨蛋。 | ” |
——蘇沃洛夫元帥於《制勝的科學》 |
“ | 全體上刺刀,準備進攻! | ” |
——李雲龍,都梁《亮劍》改編電視劇 |
明治三十年式刺刀 | |
基本資料 | |
道具名稱 | 漢:刺刀 英:beyonet 日: |
---|---|
相關道具 | 步槍、槍刃
|
道具別稱 | 槍刺 |
道具類別 | 武器 |
刺刀又稱槍刺,在日語中則稱為銃劍,是裝於單兵長管槍械(如長步槍、全尺寸衝鋒鎗)前端的刺殺冷兵器,用於白刃格鬥,也可作為戰鬥作業的輔助工具。
作為ACG次文化中的萌屬性,多出現在與戰爭題材有關的作品中。可看作是一種最現實的槍刃。
結構
最古老的刺刀就是一把插入槍管的匕首,後來又演變成用套管固定在槍口附近的刀刃或刺針等結構。現代的匕首樣式刺刀通常是以卡扣固定在槍口下方,可以輕易拆下來當匕首用。下文將主要討論這種形制。
除此之外,也存在摺疊式或伸縮式的一體式刺刀,和槍支本身是一體的,不用工具無法分離。ACGN作品中,一體式刺刀則可能做得更大且去除摺疊功能,從而讓槍支更有風格。
刀柄部分
刀把:刀把的材質也是五花八門,有全金屬的、電木的、合成材質的。過去以木質為多,現代則多為合成材質。木把上有的又有各式的防滑紋,橫紋、斜紋、菱形紋等。
槍焰護片:顧名思議, 是在刀把背上加裝一塊鐵片, 以防槍口火焰傷及刀把和刀把背。有些久歷沙場的刺刀,因為沒有槍焰護片,刀把背上有明顯腐蝕痕跡。但這並不是常見的配置,只有德國制的刺刀才常看到。
注油孔:供潤滑油進入刀把內的一個洞,提供內部機件(刺刀座卡榫、刀鞘卡榫、彈簧等)潤滑之用。有人亦稱其為漏水孔,指的是萬一內部進水時,能讓水份快速流出。然而這也不是常見的配置。
刺刀座槽:一個鑑別刺刀型式的重要指標。供毛瑟步槍使用的刺刀,和其他槍械的刺刀迥然不同;一般稱毛瑟刺刀座槽T/O型,而其他的為T型。以中國字而言,T/O型不如說是十字型更為妥切。這是毛瑟刺刀的重要特徵,沒有別種步槍使用此種座槽。
刀格(護手)部分
槍口環:供刺刀固定在槍管之用, 除了德國之外,各國刺刀都有槍口環。毛瑟考慮在槍管上加上外物會影響彈道,因此德國的刺刀從1898式都沒有槍口環。不過外銷的毛瑟卻都有槍口環。
- 槍口環的長短, 也是一個鑑別刺刀型式的指標。刺刀座在槍托下的,槍口環延伸較長;毛瑟式刺刀的槍口環則緊貼刀背,因為其刺刀座便在槍管下。一個例外是
恩菲爾德( )No.1 Mk III*和1907式刺刀的組合, 在槍口下另外有一個圓柱供槍口環套入。由一把刺刀上,槍口環到刺刀座槽的位置,可以判斷出刺刀座到槍管的位置,也可判斷出刺刀座到槍口的長度。因此,大致可以決定槍枝前端各要件的相對位置,因而決定其形狀。
護手鈎:在19世紀末期很流行,大多數刺刀都有這樣的設計, 大多數向前彎;德國的1898系列刺刀護手鈎則向後(也叫Quill Back)。 一次大戰後的刺刀大都去掉這一項配置。
刀身部分
刀身的形狀、長短差距極大,但是可以粗分成單刃、雙刃,半雙刃三種。
單刃:單刃最有名的例子是日式的明治三十年式,其形狀如同武士刀,只有一面是鋒利的,另一面為刀背。另外,單刃、半雙刃的刺刀,還可分成上方開鋒和下方開鋒兩種。當然此處的上方、下方指的是上刺刀時的方向。一般以下方開鋒較多,因為上方開鋒的刺刀,刺入人體時,傷口正對槍口;噴出的血液有可能大量進入槍管之中。
半雙刃:絕大多數的刺刀為半雙刃,差別僅在於刀背開鋒部份的長短。由於槍口火焰產生的高熱對刺刀金屬會有一定影響,槍口下的部位仿如不斷的經歷淬火程序,應當補強。多數刺刀的刀背為刀刃中最厚的部位,雙刃刀則無法達到此一目的。
除此之外還有圓錐狀和稜錐狀刺刀,如蘇聯莫辛-納甘系列步槍的四棱刺、英國李-恩菲爾德系列步槍的No.4釘狀刺刀以及中國56沖(國產AK-47)的三棱形刺。
這些錐狀刺刀純粹是為了刺殺而設計,而且很大程度是為降低生產成本而設計,不論是單純的殺傷力、還是其實用性,都不如前面說的那些傳統刺刀,所以並不流行。
以製造的難度而言,刺刀並不須要很精密的技術,普通鐵匠都可以打造。但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是,刺刀在中國的生產和槍械一樣,發展得非常緩慢:漢陽兵工廠在成廠十年中,生產了13,0726支各式槍支, 卻只生產了2310把刺刀;在軍閥時代至抗戰之前,更是大量向歐洲列強購入了各式刺刀。而中國自製的刺刀,主要是供漢陽造和各式土洋毛瑟步槍使用:漢陽造的刺刀為單刃,長度及造型類似日本的明治三十年式;中正式和其他毛瑟步槍的刺刀刀刃形狀則有英式1907年式和比利時1924年式兩大類。
由於產量有限,造槍和造刺刀分開,因此到了抗戰時,地方部隊中有許多士兵沒有刺刀。例如開赴前線的川軍,記載中說有的槍栓要用繩子綁住才不會掉出,士兵一律沒有刺刀。有的部隊乾脆發給士兵大刀,以近供戰使用,至少大刀片的供應可以自給自足。其實大刀需要較為嚴格的訓練,而刺刀則相對容易上手,結果……想必您也明白為什麼TG要裝備那麼多的梭鏢和紅纓槍了吧——在沒有刺刀的時候,這些矛槍類武器是最接近刺刀的武器了。
刀鞘部分
刀鞘在二十世紀初多為皮製,以厚實的皮革製成,兩端配上金屬套。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各國多以全金屬製造刀鞘。美軍則以合成材質、纖維板或金屬片作材料,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以電木製作,但還是以金屬為主。中國在抗戰時,因物資匱乏,曾以豬皮製造皮套,連着腰帶環,類似今日的民間獵刀皮套。日軍在戰爭末期 油盡燈枯,曾以竹片、木片製造刀鞘。
皮套榫:一個鑑別刺刀年代的指標,一次大戰及之前的皮套榫,大致為圓型,狀如香菇;一戰之後,開始有L型出現,有如反置的衣鈎。近代美式刺刀則不用皮套榫,以雙鈎掛在彈帶上。
衍生物——槍口攻擊頭
這是一種槍口裝置,有時候和制退器整合,結構和騎槍的皇冠狀槍頭異曲同工。多用於不適合安裝刺刀的微沖和手槍。
在ACGN作品中的出現
刺刀作為與槍械伴生的冷兵器,自然總是與各種長槍共同出現(畢竟手槍之類的短槍一般來說是不考慮上刺刀的)。
有刺刀大量登場的作品中,自動武器可能並不充裕或發展得並不好;就算有,也很少表現充分(畢竟倘若一人一把衝鋒鎗,就沒有刺刀什麼事了)。
作為故事情節的元素
作為玩家可玩武器
- 《輻射系列》——刺刀是部分步槍或步槍性質的武器、甚至是加特林機槍可以在工作檯上製作並裝配的配件。使用有刺刀的武器時,會將掄槍托的攻擊方式轉變為刺刀突刺,還能把沒子彈的加特林變成一把極其兇殘的電鑽。同時,武器的射程會略微降低。
- 《地獄已滿》——有一個成就叫做"刺傷的方式",達成該成就需要用SKS步槍上的刺刀在半分鐘內擊殺10個喪屍。
- 《穿越火線》——部分槍械,如部分皮膚AK支持用刺刀進行近戰攻擊,有些高手會在生化模式里用這類槍近戰擊殺生化幽靈[1]
- 《怪物獵人系列》——上刺刀的槍作為部分銃槍和操蟲棍的外觀設計登場。
- 《戰地1》、《戰地5》——部分武器可以直接裝備刺刀進行戰鬥,默認是疾跑時按住F鍵,此時玩家角色還會發出十分喜感的戰吼。也衍生了一批專門玩刺刀衝鋒的戰隊BT人!你壞事做盡!
- 《元氣騎士》——遊戲中有兩把帶刺刀的武器:刺槍、黃金AK47,在近距離上會變為刺刀攻擊。
- 《無主之地系列》:遊戲中偶爾能刷出帶刺刀的槍,風格各異:
- 雅各布斯出品的突擊步槍、霰彈槍刺刀就是最傳統的匕首形刺刀,而手槍刺刀則既有一體式刺刀也有匕首形刺刀。
- 馬里旺出品的衝鋒鎗、霰彈槍刺刀全部是一體式刺刀,而且大都有左右兩個刀身。
- 《無主之地3》中的秘藏之子出品的手槍則配有豬肉刀一般的大刺刀,看起來更適合劈砍,且多見附加刀身,看起來最為浮誇。
- 當然,外觀和實際傷害加成沒有太大關係。
著名使用者
- 亞歷山大·安德森————《Hellsing》(拿在手裡單獨使用)
- 日軍普通步兵——《抗日:血戰緬甸》
- 士兵——《第三次世界大戰》系列(一款flash遊戲,遊戲中有很多武器可以進行選擇,這些武器中,其中就有軍刺)
槍口攻擊頭使用情況
- 《輻射系列》中,槍口攻擊頭是雙管霰彈槍的槍口模塊之一。
- 錦木千束————《Lycoris Recoil》
|
|
外部注釋和鏈接
- ↑ 在遊戲機制中,所有生化幽靈被近戰擊殺後無法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