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打醬油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Sakurahime new.jpg
基本資料
用語名稱 打醬油
其他表述 醬油黨、吃瓜群眾
相關條目 阿卡林划水梓喵打醬油梨花牌醬油吃瓜

打醬油是2008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之一[1]。表示網絡上不談政治,不談敏感話題,與自己無關,自己什麼都不知道,就用此話回帖而已,相當於路過。

簡介

廣州電視台採訪一位市民,問他對於艷照門很黃很暴力的看法,這位市民說:「不關我事,我出來買醬油的。」這句話也因此流傳開來,各種PS和改編風靡一時。

「打醬油」這個詞語便在網絡上迅速竄紅,成為一種幽默的託辭。網友雖在道義上確實關注某事,對此也有明確看法,但或明哲保身,或不屑回應,遂以「打醬油」為託辭敷衍塞責。表面上無可奉告,其實流露出對現實的無奈。正是:「事不關己不開口,專心一意打醬油。」

經常打醬油的人被稱為醬油黨。

口胡,想到梓喵的都去面壁!!!梓喵打醬油

在醬油黨看來……

打醬油是一個態度,所謂的沉默的大多數,所謂的「非暴力不合作」;

打醬油是一個生活,既不是簡單的路過,也不是單純的看熱鬧;

打醬油是一種娛樂,冷眼旁觀他人的喧囂,靜靜品味自己的沉默。

相關作品

中國已故作家汪曾祺的文章《胡同文化》,在第四段前面一句:胡同是貫通大街的網絡。它距離鬧市很近,打個醬油,約二斤雞蛋什麼的,很方便,但又似很遠。

錯誤案例

寒蟬鳴泣之時》綿流篇中,古手梨花來到園崎家借醬油,結果被園崎詩音活活拷問致死;目明篇中梨花試圖反殺卻也以失敗告終,撞刀自盡。

↑網上曾經多以梨花的悲慘下場來告誡亂打醬油的醬油黨

其他近義用語

和「打醬油」含義類似的網絡用語有很多,簡單介紹如下:

路過

最早是網絡論壇中的常用語,指不想認真回帖,但又想拿回帖的分數或經驗值的行為或發帖內容。類似的還有飄過、爬過、滾過、路過幫頂之類。是「打醬油」的早期表示方法。

伏地挺身

本義為一種常見的健身運動,後因2008年的「伏地挺身事件」而衍生成為網絡流行語。其含義和打醬油類似,表達了對時事不關心、不評論,只做自己事的態度。並在短期內替代了「打醬油」的說法。

「伏地挺身事件」源自於貴州省公安廳新聞發言人王興正對08年甕安事件中女學生溺水死亡細節的描述:

李樹芬在與劉某閒談時,突然說「跳河死了算了,如果死不成就好好活下去」。劉某見狀急忙拉住李樹芬,制止其跳河行為。約十分鐘後,陳某提出要先離開,當陳某走後,劉某見李樹芬心情平靜下來,便開始在橋上做伏地挺身。當劉某做到第三個伏地挺身的時候,聽到李樹芬大聲說「我走了」,便跳下河中。

在這段新聞發布後不久,網友「流芳苑主」一篇題為《吃麵要吃雪菜肉絲,運動要做伏地挺身!身體倍兒棒!》的帖子首先在天涯社區上引發了關於「伏地挺身」的熱評,隨後各網站論壇群起效仿。很多網友張口閉口「伏地挺身」,組成「伏地挺身黨」。王興正也因此成為了「伏地挺身之父」,被網民用「換頭術」將其形象貼上了多種版本的伏地挺身圖片。甚至熱門網遊《魔獸世界》都為此推出了新任務,引發玩友熱烈回應。《功夫熊貓》裡練伏地挺身的場景也被「伏地挺身黨」到處轉帖。08年7月,在南京鬧市甚至出現這樣一則宣傳語:「房價不會跳水,只是在做伏地挺身。」

一般認為,打醬油和伏地挺身的出現是部分網民在網絡暴力時代的「明哲保身」,這是一種「在下者的犬儒主義」狀態。對論壇上出現的一些話題較為敏感的帖子,一般版主都會將其屏蔽或刪除。頻繁刪帖極大影響了網友發言的積極性,但回復一句「我是來做伏地挺身的」,或「我是出來買醬油的」,一切滋味就盡在其中。網民「海」在「伏地挺身吧」里解釋:「既然不能正搞,那就只能惡搞,在沉默中變態。」

吃瓜群眾

2016年開始流行的說法,起源於一句「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一般用於表示自己是圍觀群眾。本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宗旨,刷滿存在感。後來成為網絡百搭流行語,但不管百搭,其含義和08年的打醬油、伏地挺身基本類似,但也有微妙的區別。打醬油一般表示「我什麼也不知道,知道我也不說」的感覺,而吃瓜群眾則是「我不告訴你我知道不知道,但是我就不說。」

吃瓜群眾最開始源於一個公路新聞,後來記者去採訪一個老伯,老伯說我什麼也不知道,我當時在吃西瓜(一說在吃瓜子)。後來新聞評論里就有人評論到:我只是一個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流行開來。於是就乾脆有人將「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用於形容圍觀某事物的人們。再後來,「吃瓜群眾」就已經幾乎等同於「群眾」一詞,可以用任意形容詞來修飾,例如「目睹了整個事件的吃瓜群眾」、「然而吃瓜群眾早已看穿了一切」、「吃瓜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而再之後,「瓜」已經成為了「負面事件」或「爭議事件」的代名詞,而「吃瓜」則成為了代指關注此事件的用語。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