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戰列艦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Military.pn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軍事類條目☆Huu~Ah\(^O^)/
萌娘百科軍事相關條目正在建設中,歡迎有編輯意向的朋友加入萌娘百科歷史軍事原型編輯組編輯群:1035855750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定遠final.jpg
TC鐵甲戰姬》中的定遠
基本資料
道具名稱 戰列艦
道具別名 戰鬥艦
道具種類 軍艦
道具用途 軍事用途/海戰
相關作品 戰艦世界》《艦隊Collection》《戰艦少女R》等
相關道具 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

戰列艦(英語:Battleship)是海軍艦隊中攻擊力較強的大型軍艦之一,曾經是一支艦隊的主心骨。多出現在與近代戰爭相關的ACGN作品中。

從戰術上看,戰列艦就是以被稱為「戰列線」的隊列向敵軍發起砲火覆蓋的水面戰鬥艦。從技術上看,戰列艦應具備所屬艦隊當中相對最高檔次的艦砲——最大的口徑、最重的砲彈、最長的射程、最深的穿深;同時,還應具備艦隊中相對最高檔次的裝甲與防護水準,以及能在遠洋奔襲上千公里而直面敵軍主力艦隊的強大遠航能力。直到沒落為止,戰列艦就是海軍唯一的主力艦,同時也是藍水海軍的絕對象徵物,還是只有最強大的國家及軍隊才能帶得動的吞金巨獸。

雖然航空母艦飛彈的誕生已經終結了戰列艦的使命,但那份屬於男人的浪漫,仍然讓曾經偉大的大艦巨砲主義被海內外眾多軍事愛好者所追捧。也正因此,戰列艦作為一個來源於海軍的流行文化符號,必將永存於世人之心。

歷史版本及變種

狹義上的戰列艦(battleship)是指「前無畏艦」之後的戰列艦,廣義上則包括了風帆戰列艦和一部分鐵甲艦。

風帆戰列艦(Ship of the Line)

在風帆時代,艦船的種類其實是個虛的概念,艦船的任務才是實的。任何能上戰列線的艦船,都可以稱之為戰列艦。

當然,隨著時間推移,這些風帆戰艦都不約而同地增大噸位、增多火砲的方向發展,並根據其噸位和火砲數量分出了一等、二等和三等戰列艦。

「鐵甲艦」(Ironclad)

當然,鐵甲艦對於中國人來說算是個很寬泛的概念,很多有重裝甲的艦船都可以這麼叫。但畢竟這個概念是西方發達國家傳過來的,對於他們來說,「鐵甲艦」或「裝甲艦」就是戰列艦在19世紀的歷史版本。

早期的鐵甲艦就是個鐵皮帆船,基本延續了原先風帆戰列艦的形制並增設了蒸汽動力。隨著火砲和動力越來越強,這些鐵甲艦逐漸減少了風帆的使用頻率,但也仍然保持了能掛帆的高桅杆;同時,更強力的火砲使得火砲的數量可以減少,相應地也增加了船腰砲房、砲廓、露砲台直到最後的旋轉砲塔等供火砲迴旋俯仰的機構。但又由於裝甲的質量飛速上漲,古老的沖角——也就是裝在船頭水線下的角狀結構,又短暫地回到了這些新銳艦船身上,使得她們可以用自己的身體撞爆射不爆的對手。

「前無畏艦」&「無畏艦」(Pre-dreadnought&Dreadnought)

十九世紀末,一些重裝甲、裝備遠程和中程兩級主砲的大型遠洋主力艦相繼被列強採用,現代意義上的戰列艦就此誕生。作為先驅,她們被後人定義為「前無畏艦」。

前無畏艦和無畏艦的差別就在於無畏艦重新規劃了火控系統,因此只保留一級主砲就能滿足中程和遠程交戰的全部需求。「無畏艦」之名來源於第一艘這種設計的戰列艦無畏號。自無畏號為公眾所知後,列強都以無畏級作為藍本開始了新一輪軍備競賽,這些無畏級思想的海外仿品和無畏級本身一併被統稱為「無畏艦」;相應地,以無畏艦的設計思想而建造、但戰鬥力強於無畏艦的稱之為「超無畏艦」。這二者在日本的叫法則是「弩級戰艦」和「超弩級戰艦」。在日文網際網路,「超弩級」也被引申出「超級版本」的意思。

從無畏艦開始,戰列艦噸位和應用技術開始暴漲。這也能理解為什麼《戰艦少女》在分配艦娘歸屬時,把德意志級前無畏艦和淺水重砲艦丟到了一類——前無畏艦技術落後,在無畏艦大行其道的歷史大背景下只能離開大洋退居二線;相對地後來的德意志級裝甲艦雖然比她們還小一點,卻因為技術先進能出入大洋戰場,跟戰列巡洋艦丟到了一類。

戰列巡洋艦(Battlecruiser)

有些思想覺得戰列巡洋艦=擁有戰列艦火力的巡洋艦,揶揄她們是「玻璃大砲」。這種思想也帶歪了一些軍武/軍武娘遊戲的規則制定,比如《戰艦少女》中的戰巡就是這種「玻璃大砲」,跑得快但不皮實。

事實上英國海軍大臣費舍爾創造戰巡概念時,出發點是「航速+火力=制海權」——未來的戰列艦未必會拘泥於排隊槍斃、疊甲和疊火力,要像巡洋艦一樣跑起來,把巡洋艦的任務比如偵察等也給攬走。簡而言之,要反過來看,戰列巡洋艦=擁有巡洋艦任務能力的戰列艦。戰巡之所以表現拉胯純粹是步子太大扯蛋——一戰水平的動力技術導致當時戰巡只能砍掉裝甲。英國最後一艘戰巡胡德號,裝甲配置和後來把她一發暴擊的俾斯麥號戰列艦其實是一個水平,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自《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出台起,戰巡被迫終止發展也逐漸不被提起,這也是為什麼《艦隊Collection》沒有收錄戰巡——出發點就是日本軍事體系發展中將戰巡分類取消了,統一改稱「高速戰艦」,唯一服役的戰巡金剛級也都在間戰期通過升級動力和裝甲改成了快速戰列艦。同理,《戰艦少女》裡金剛級改造也會如此變更艦種結果導致日系喪失了一艘姑且能打的戰巡,多了一艘完全不合格的戰列,因此被不少《戰艦少女》玩家揶揄。但新式戰列艦無一例外都在提速,最慢的大和級達到了27kn,美國1938年提出的「慢速戰列艦」方案的理論航速也在27~28kn。這很好理解:

  • 費舍爾思想是對的,戰列艦就是要提速。
  • 當所有戰列艦都達到費舍爾的戰巡指標後,就沒必要分出來一個戰巡了。

此外,各國受到德意志級裝甲艦和沙恩霍斯特級輕型戰列艦的啟發,在20世紀40年代海軍條約失效後,開始研製能夠壓制條約巡洋艦的艦船,一般稱為「大型巡洋艦」或「巡洋領艦」,整體數據介於戰列艦和巡洋艦之間。典例就是美國的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日本的B-65超甲巡和蘇聯的82型重巡洋艦。一些軍武/軍武娘遊戲出於省事目的會把她們直接歸類為戰巡,但原則上講,她們的設計任務差別很大,所以還是必須區分開。(點名表揚《碧藍航線》,把她們以「超級巡洋艦(超巡)」的分類區分出來了)

岸防戰列艦(Coast Defense Ship)

一類低速、重甲、帶砲較少的近海軍艦,主要負責在本國領海擊退敵人的中小型艦船或者配合岸防工事封鎖關鍵水域,可以看做是「會移動的岸防砲台」,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諸國比較常見。

該類軍艦在主砲口徑和艦體布局上與戰列艦較為相似,但其他方面差別很大,與其說是「戰列艦」,倒不如說是放大版的淺水重砲艦。

航空戰列艦(Aviation Battleship)

艦載航空兵啟幕之時,「未來屬於飛機還是大砲」尚有爭議。所以有人提出了折中方案:把戰列艦和航母各取一半拼在一起,稱「航空戰列艦」。這些想法都隨著《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等條約出台,統統被砍掉了。

圖為1058B方案。1058型各方案給的主砲和砲塔數量各不相同,但中間的飛行甲板和右舷艦島總是不變。

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的吉布斯-考克斯公司向蘇聯推銷了多款「1058型重型載機戰列艦」方案,這些方案都是在戰列艦中間穿插一段輕型航母的結構,因為有完備的飛行甲板能起降常規飛機。[1]。蘇聯高層以「我們不需要一種既像坦克又像自行火砲的怪胎」為由拒絕了這一方案。而在遊戲世界裡,如《戰艦世界》中,1058各方案以奇爾沙治為代表,作為美系航戰科技樹誕生。

日本在二戰後期因航母損失頗多,將2艘老舊的伊勢級戰列艦的X、Y砲塔拆除,加裝飛行甲板、彈射器和機庫,由此誕生了歷史上唯二服役的航空戰列艦——準確來說是戰列艦和水上飛機母艦的混合物。類似的方案也曾計畫在更老的兩艘扶桑級上開展,後來被取消,《艦隊Collection》和《戰艦少女》中的改造就是這麼來的。諷刺的是,由於原計畫配備的航空隊在台灣海空戰和沖繩島戰役中損失殆盡,這對難姐難妹一直沒有等到表現的機會。同時從2艘船現存的資料上來看,戰列艦和水上飛機母艦的系統並不能很好地兼容,算是比較失敗的設計。

除此之外,冷戰美國對於衣阿華級戰列艦未來去向的眾多討論中,曾多次有人提出將後半截清理成飛行甲板並搭載VSTOL戰鬥機或武直的多個方案,理由是可以用來支援登陸任務。由於日本的前車之鑑和過高的報價,此方案未得採納。

飛彈戰列艦(Guided Missile Capital Ship)

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

在飛彈時代啟幕時,重砲艦仍然有充足利用價值。因此美國五十年代的一些方案計畫把衣阿華級的後兩艘伊利諾伊號和肯塔基號的後砲塔換成2座雙臂式飛彈發射器,用於發射RIM-116小獵犬或RIM-8黃銅騎士;同時也有搭載SSM-N-8天獅星核彈頭巡航飛彈或北極星彈道飛彈的方案提出;甚至扒光艦砲改成類似「武庫艦」的方案。同時期的法國也一度計畫給黎塞留級戰列艦配備天獅星巡航飛彈或法國自產的馬舒卡防空飛彈;而英國為自己的初代防空飛彈「海參」物色載體時也考慮了將喬治五世級、前衛級戰列艦改成飛彈戰列艦的方案。

因為太貴了,最後這些方案都無一例外地被斃掉了。在《戰艦少女》中,這些計畫以戰艦少女:阿拉斯加戰艦少女:關島戰艦少女:讓·巴爾的改造予以呈現。

隆納·雷根總統執政時期(1981-1989年)提出著名的「600艘艦艇」計畫,將4艘衣阿華級戰列艦裝上AGM-84魚叉反艦飛彈和BGM-109戰斧巡航飛彈,終於把飛彈戰列艦變成了現實——雖然這番改動遠不如五十年代的方案那麼大刀闊斧。

其實早在50年代,美國就改造了密西西比號戰列艦用於測試小獵犬防空飛彈。但這次改造導緻密西西比號喪失了戰列艦的功能,因此不被計入。

與戰列艦有關的梗

紙面減重法

因《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又稱「華盛頓條約」)和後來的《倫敦海軍條約》,美國的戰列艦噸位兩度遭到限制。為了能突破條約限制,美國設計師刻意把建造的紙面資料往輕了寫,並控制在條約允許的最大限度,如果被發現超重,就說「是建造時可接受的誤差」。

這一策略便被當代中國軍事愛好者戲稱為「紙面減重法」。

大和旅館

作為日本海軍密藏的撒手鐧,日本傾盡了全部的工業力量打造了大和級戰列艦,每個細節都達到了當時日本的最高水準——也包括船員的生活環境。事實上,兩艘大和級是日本海軍僅有的能供應冰淇淋和中央空調的戰鬥艦艇,其他的戰列艦和航空母艦最多只能供應汽水。

這種在當時的日本堪稱奢侈的船員待遇,以及兩艦因日本海軍戰略問題而鮮少真正參戰的歷史,令兩艘大和級贏得了諸如「旅館」、「飯店」這樣的綽號,即使最終被美國擊沉在大洋上,也一直流傳至今。

隨著大和級戰列艦在戰後的熱度逐漸走高,現代日本ACGN作品也開始重提此事。像是《艦隊Collection》官方的四格漫畫就創作了大和用冰淇淋招攬驅逐艦們、以及胸部能降溫的情節。

在後世的中國大陸軍事愛好者群體中,這樣的形容詞也被形容義大利在同時期裝備的、同樣奢華內設的維托里奧·維內托級戰列艦(尤其是三號艦羅馬號)。

油船

由畫師15K為《戰艦少女》創作的羅德尼換裝,主題為油船梗和綽號「羅德油」,形象自然是加油站員工。

作為《限制海軍軍備條約》時代的產物,英國的納爾遜級採用了主砲全前置的布局,目的是在儘可能節約噸位的前提下,讓艦船攻防性能完備。而這樣的結果就使得納爾遜級的上層建築極其靠後,如果不看砲塔就會顯得像油船一般。英軍官兵甚至因此按照油船的常見命名,給2艘船分別起了「納爾索爾Nelsol」和「羅德多爾Rodnol」的外號,中文網際網路上一般意譯為「納爾油」和「羅德油」。

這個梗就是戰艦少女:羅德尼換裝「羅德油」的形象來歷:一個加油站員工形象,拿著油槍,開砲變成了澆油。隔碧老羅與羅森便利店聯動的換裝剛好可以湊個店裡店外,加油站型便利店嘛~

29節的納爾遜

《戰艦少女》格奈森瑙戰損CG,對話框中就是納爾遜級剪影和「29kts?!」

英國海軍戰列巡洋艦聲望號曾在1940年4月9日的盧夫騰島海戰中,和德軍的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姐妹倆有一次遭遇經歷。

由於並未看清聲望號的樣貌,加上聲望號的3座主砲一直採用半齊射的方式開火,看起來非常像納爾遜級戰列艦的三聯裝主砲齊射,德方指揮官斷定碰上了1艘納爾遜級戰列艦,遂決定逃跑。聲望號追了上去,速度達到了29節,對兩艘德軍艦上的官兵來說極具震撼與恐懼感——因為納爾遜根本跑不了那麼快。

這次遭遇以德方被攆跑而告終,被後人傳為美談。

戰艦少女》在創作戰艦少女:聲望時使用了這個梗,命名了她的第二技能。這一戰例亦被畫進了啟動界面插畫和戰艦少女:格奈森瑙的戰損CG。

鐵王八

中國大陸的軍事愛好者給美國的「標準化戰列艦」起的外號,作為「艦隊決戰論」的忠實信徒之一,美國的造艦思路一向是重火力、重防護、輕航速,再加上部分戰列艦使用了新穎但效率低下的電動推進系統,最終結果就是即便是在戰列艦航速普遍不高的20世紀初期,美國戰列艦的航速在各國中也是倒數水平,最高航速常年維持在20節出頭。

203的衣阿華

講個笑話:美國人真的考慮過給衣阿華級配備203mm主砲。《戰艦世界》裡的203mm砲伊利諾伊並非空穴來風。

制導武器不是只有飛彈,50年代初美國上馬了一款防空用無線電指令制導砲彈,代號SAM-N-8宙斯。為了在戰列艦上應用,美軍高層計畫出一個四聯Mk16砲塔(即德梅因級重巡的主砲加強版),而應用者自然是當時只造了半拉的衣阿華級肯塔基號。如果如此建造,肯塔基將擁有3個發射制導砲彈的四聯203砲塔以及更多的76mm/127mm高砲。

然而,由於宙斯砲彈開發失敗宣告下馬,203衣阿華沒能成為現實,而《戰艦世界》中的伊利諾伊也只在反艦火力上有所表現(而且射速只有德梅因的一半),並未展現美軍當年幻想的大型防空艦職能。

在ACGN領域的相關出現

Nuvola apps important blue.svg
如有需要添加的內容,請自行編輯添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勿問為什麼沒有oo?

艦娘

絕大多數創作者都會把戰列艦的力量感和壓迫感在她們的艦娘形象上體現出來:巨大的機械結構、可靠的御姐熟女形象——不一定得是豐滿體型,但看著就成熟得值得信賴。由於艦載武器在規格上達到了最高水準,多數都採用了極為龐大的武器背包或「武裝輪椅」(戰艦少女:威爾斯親王)風格的體現形式,偶有比較非主流的方案,比如戰艦少女:聲望戰艦少女:反擊的全手持武器包+動力包,戰艦少女:蒙大拿的懸浮式武器包+動力包。做成「全手持」的確比較麻煩,因為那麼大的艦載武器整合到艦娘能手握的程度也不會太小。

Saru筆下的維內托表示很淦

作為戰列艦威嚴感的體現,也存在著與宗教建築結合的艦娘方案,如:

作為戰列艦力量感的凸顯,外骨骼裝甲偶爾也會成為艦娘設計元素,如全身甲的戰艦少女:北卡羅來納、佩動力拳套的戰艦少女:田納西(改後)等。



另外,成規模娘化的作品有:

  • 艦隊Collection》:作品中的戰列艦的共同點有:長射程、高火力值、高護甲值、4個裝備槽。包括以下幾種:
    • 叫作戰列艦的戰列艦——也就是正常的戰列艦。金剛級戰列巡洋艦這種中途因日軍體制改變和自身大修而轉型為戰列艦的也一併直接作為戰列艦歸入。
    • 航空戰列艦,可裝備水上飛機參與開幕轟炸,也可擔任反潛艦。有一個變體叫「改裝航空戰艦(戰鬥航空母艦)」,只限於兩艘伊勢級戰列艦的改造,裝備槽增加至5個,但只有前兩個能裝備主砲類裝備。
  • 戰艦少女》:作品中的戰列艦和航空戰列艦基本和前者一致,4個裝備槽(例外是德意志級裝甲艦姐妹倆,她們為響應噸位較小的史實,初始裝備槽為3個,改後增加1個),並增加了這幾個分類:
    • 戰列巡洋艦,特徵是航速較高而裝甲值偏低(相對於同時期的戰列艦而言)。事實上因為作品簡單粗暴的歸類方式,還把大型巡洋艦(如阿拉斯加級和B65型)和「袖珍戰列艦」、「輕型戰列艦」、「大型輕巡洋艦」這類定位迷惑的存在一併歸到了這一分類名下。
    • 飛彈戰列艦,可以參與開幕飛彈攻擊。每個格子都可提供一個飛彈火力通道,但因為需要發射器所以實際上最多只有3個火力通道。
    • 飛彈大型巡洋艦,可以攔截對面的開幕飛彈攻擊,當然也可以參與閉幕飛彈攻擊,夜戰也是飛彈攻擊。截至2023年2月,成員只有阿拉斯加級姐妹倆,算是對之前把阿拉斯加級扔進「分類垃圾桶」之行為的一個交代。火力通道的情況和前者一致。
    • 除此之外,像暴怒號早期形態這種帶有強烈實驗色彩的異形艦船,在遊戲中也簡單的歸類到了航空戰列艦名下;一些前無畏艦(如戰艦少女:什勒斯維希-荷爾施泰因)和岸防戰列艦(如戰艦少女:古斯塔夫五世)則因為體量太小,和淺水重砲艦歸到了一類。
  • 蒼青幻影》:作為《戰艦少女》短命的姊妹作,遊戲裡只有戰列艦這一分類,之前在後者中被歸類為戰巡的也一併劃入戰列艦當中。其在棋盤上的移動速度相對最慢,射程最長——為什麼不是航母射程最長?因為航母根本沒法參與射程比較,她們的射界永遠覆蓋著整個敵方棋盤。對付高護甲單位時殺傷力最大,對付低護甲單位時傷害卻不增反減,也對應了歷史上重砲對輕量級單位常見的「過度擊穿」現象。
  • 碧藍航線》:在遊戲中屬於主力編隊(後排),以高額砲擊傷害為輸出手段,輸出火力間隔很大,但副砲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先鋒編隊進行火力支援。目前遊戲內將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同歸為戰列,而且航空戰列艦和淺水重砲艦則歸類為其他。
    • 戰列艦:裝備戰列主砲、驅逐/輕巡主砲作為副砲、防空砲作為武器。大部分戰列裝甲類型為重甲,耐久很高、機動很低,油耗最高。
    • 戰列巡洋艦:裝備戰列主砲、驅逐/輕巡主砲作為副砲、防空砲作為武器。裝甲類型為中甲。
    • 航空戰列艦:可裝備戰列主砲、水上機、防空砲作為武器,設備槽中既可以裝備戰列設備也可以裝備航母設備。以砲擊傷害為主要輸出手段。
    • 淺水重砲艦:可裝備戰列主砲、驅逐主砲作為副砲、防空砲作為武器。以砲擊傷害(尤其是技能彈幕)為輸出手段,裝甲類型為輕甲。

作為可駕駛載具/可管控單位

  • 衣阿華級Tanager號戰列艦——《皇牌空戰4
  • BB-62新澤西號戰列艦——《傑克·瑞安系列
  • 戰列艦是桌遊Battleship中的單位之一,需要占據四個格子。
  • 戰艦世界》:遊戲中提供了歷史上的多款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當然也有航空戰列艦(截至2023-3-8,僅日系的伊勢級和美系圖紙船奇爾沙治(也就是前文提及的美國給蘇聯的航空戰列艦方案))以及像大選帝侯之類的完全虛構的存在就是了。
  • 命令與征服將軍:絕命時刻》:美國戰役第二關,為了向北非地區輸送救援物資,美國派出了一支由衣阿華級戰列艦(遊戲內的建模沒有後半部分的主砲)、代達羅斯號航空母艦(CVN-64)和得梅因級重巡洋艦組成的特混艦隊封鎖了索馬利亞的港口。
  • 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3
  • 戰艦少女》:除了前面提到的艦娘,在收藏室還存在著一些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的模型作為收藏品:
    • 胡德船模——裝備時,全體英系戰列艦迴避點數+3。
    • 戰列巡洋艦——即呂佐夫號戰列巡洋艦,這是一艘參與了日德蘭海戰的德國主力艦。裝備時,全體德系戰列艦迴避點數+2。
    • 襲擊艦砲塔——即沙恩霍斯特級輕型戰列艦的主砲。裝備時,全體德系戰列巡洋艦火力點數+2。
    • 比叡火控儀——裝備時,全體日系艦船命中點數+2。
    • 扭曲煙突——遊戲中的圖標為長門級戰列艦,這個名字來自於長門級標誌性的彎煙囪。裝備時,全體日系戰列艦火力點數+3。
    • 神秘砲塔——即陸奧號戰列艦的3號砲塔,歷史上由於其自爆而導致陸奧沉沒。裝備時,全體日系艦船幸運點數+2。
    • 戰艦「虎」——即英國的虎號戰列巡洋艦,也是日德蘭海戰參與者。裝備時,全體戰列巡洋艦裝甲點數+2。
    • 海權——即英國的無敵級戰列巡洋艦。裝備時,全體戰列巡洋艦命中點數+2。
    • 騎兵之劍——即從法國的黎塞留號戰列艦上保存下來的一門主砲。裝備時,全體法系戰列艦火力點數+2.
  • NavalArt》:三笠號前無畏艦作為遊戲的初始艦船之一出現。在戰役模式中,還可以對戰衣阿華級、俾斯麥級等幾型更先進的戰列艦。

作為故事情節的元素

  • 阿基米德大戰》:故事圍繞著大和級戰列艦的建造展開。日軍明面上建造大和級是為了對抗美軍,然而天才數學家櫂直發現了其中的矛盾點,並漸漸察覺出了日軍的陰謀。為此,他將要解決這個問題。
  • 飛機總動員》:船長(F4U海盜戰鬥機)在二戰期間犯了嚴重錯誤:帶領隊伍衝下雲層遮蔽,結果一頭栽進十幾艘大和級戰列艦組成的防空火力網,傷亡慘重。等等,哪個位面的日本有那麼多資源造這麼多條大和?
  • 征途》(佐藤大輔[1964-2017] 著):這部小說給大和號戰列艦想像了一個不一樣的結局:因為沒有參與菊水特攻,而是駐守本土,大和號保存到了戰後,並隨著後來日本的南北戰爭(相當於韓戰的日本版)爆發,大和號仍為南日本的武裝力量所用,特別是在北日本從蘇聯獲得23型戰列艦和82型重巡洋艦的故事背景下。服役期間,大和號一度被歸類為驅逐艦,後來隨著宙斯盾引進日本升級為飛彈戰列艦。

戰列艦類角色(非擬人化)

外部連結與注釋

Wikipedia-logo-v2.svg
維基百科
提示您
  1. 《海陸空天慣性世界》189期, ISSN 1009-5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