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惡書追放運動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惡書追放運動
惡書追放運動.jpg日本報紙對於該事件的報道
事件信息
地點 日本
發生時間 20世紀50年代
影響 抵制漫畫、漫畫出版社倒閉、日本漫畫分級制度建立等
相關條目
漫畫有害論事件宮崎勤事件

惡書追放運動(日語:悪書追放運動あくしょついほううんどう;平文式羅馬字:Akusho tsuihō undō),又名「禁止有害圖書運動」「掃蕩不良讀物運動」「驅逐壞書運動」,是1955年日本各地PTA(家長與教師聯合組織)和文化人團體發起的針對漫畫為主的驅逐「惡書」的運動,期間出現在校園燒毀漫畫書等激進的行為,昭和三十年(1955年)四月十二日《讀賣新聞》使用「惡書追放運動」一詞來描述這次民間運動,此後「惡書追放運動」被獨立使用於不同場合[1]

背景

參見:冷戰

二戰後的嬰兒潮,在五十年代步入兒童時期,成人開始關注兒童的成長問題。兒童向漫畫雜誌在這個時期也大量增加,漫畫在那個時期成為兒童文化的主流。當時媒體將日本戰後青少年犯罪上升,倫理性風俗的急劇改變的情況歸為不良漫畫的影響[2]。社會保守派對漫畫不良影響的批判聲音也隨著漫畫的發展而增加[3]

1954年4月19日,心理學家弗雷德里克·威瑟姆(Frederic Wertham)的作品《誘惑無辜》在美國出版,引起了巨大反響。反漫畫運動由此在美國開始。在這股風潮的影響下,受當時駐日盟軍總司令真天皇麥克阿瑟的授意[4],該運動在日本也形成了一定的輿論風潮。

1954年日本的中央青少年問題審議會在7月召開「青少年に有害な出版物、映画等対策専門委員会」,討論談及國民運動的發展及啟蒙宣傳的途徑;優秀出版物和電影的推薦方式;各關係者的自律方案;立法措施等。

次年,1955年初第四回青少年問題全國協議會在東京召開,各都道府縣均有代表出席。中央青少年問題審議會為青少年問題全國協議會的討論作總結,5月公佈「對青少年有害的出版物、電影等的對策(青少年に有害な出版物、映画等対策について)」。

跟著各地的關注兒童團體紛紛就對策展開會議和討論。

過程

1955年,日本各地的「父母-教師聯盟」(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日本兒童守護會」和「母親聯合會」等民間組織發起了抵制低俗漫畫的焚書運動,在教室收繳孩子們的漫畫,併集中在操場焚燒殆盡。緊接着,隨着大眾傳媒的介入,驅逐壞書運動成為了全國矚目的重大事件。

《日本讀書報》發表了名為「兒童雜誌的真實情況」的四次特輯,第一輯發表了戰爭漫畫的殘酷描寫,第二輯則將側重點放在了少女漫畫上,第三輯報道了漫畫附錄過多的問題,最後一輯記錄了教師們對兒童的指導。一連串的報道使驅逐壞書成了全國性的話題,《讀賣新聞》《朝日新聞》等主流報紙也進行了長篇專題報道。

事情很快變得難以控制,原本針對低俗漫畫的抵制活動蔓延到熱門的兒童漫畫領域。當時的日本的知名漫畫家的作品紛紛受到影響。除了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山川惣治的《少年肯尼亞》以外,杉浦茂的《猿飛佐助》和武內綱義《赤胴鈴之助》也都先後成了驅逐壞書運動的對象。其中當時已經十分出名的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受到的衝擊最大,他的《萊歐物語》(Lion Books)因為系列中的《複眼魔人》中有女性更衣畫面而招到批評,《鐵臂阿童木》因為有投水自殺畫面,亦受到抨擊。[5]手塚治虫在當時接受了大量兒童相關團體的訪談和雜誌採訪[6]

影響

地方政府紛紛出台青少年保護法案。

在輿論壓力下,同年在小學館的指方龍二召集之下,成立了「日本兒童雜誌編輯協會」(日本児童雑誌編集者会),希望透過編輯自律來平息輿論[7]

在戰後流行的赤本漫畫[8]被大量查封,貸本漫畫風氣在六十年代之後消失。

不少兒童雜誌廢刊或者休刊[9]

廢刊

  • よい子幼稚園(集英社)(最後一刊為昭和30年6月號)
  • 幼年(博英社)(最後一刊為昭和30年6月號)
  • 私の幼稚園(同)(最後一刊為昭和30年6月號)
  • 二年ブック(学習研究社)(最後一刊為昭和30年6月號)
  • 三年ブック(同)(最後一刊為昭和30年6月號)
  • 太陽少年(太陽少年社)(最後一刊為昭和30年6月號)
  • 少女の友(実業之日本社)(最後一刊為昭和30年6月號)
  • 夫婦生活(家庭社)(最後一刊為昭和30年6月號)
  • デカメロン(全日本出版社)(最後一刊為昭和30年7月號)
  • あまとりあ(あまとりあ社)(最後一刊為昭和30年8月號)
  • りべらる(白羊書房)(最後一刊為昭和30年9月號)

休刊

  • おんな読本(家庭社)(最後一刊為昭和30年4月號)
  • 読物娯楽版(双葉社)(最後一刊為昭和30年4月號)
  • 奇譚クラブ(曙書房)(最後一刊為昭和30年5月號)
  • 風俗科学(第三文庫)(最後一刊為昭和30年5月號)
  • 少女サロン(偕成社)(最後一刊為昭和30年8月號)
  • 幼稚園えほん(秋田書店)(最後一刊為昭和30年8月號)
  • 漫画少年(学童社)(最後一刊為昭和30年10月號)

隨着日本經濟矛盾的逐漸緩解,和漫畫分級制度的逐漸確立,該事件在手塚治虫等人的抗議中逐漸偃旗息鼓,對於漫畫是否會對兒童造成不良影響的問題也逐漸少有人關注。直到1989年的宮崎勤事件,引發質疑色情漫畫的話題再次成為眾矢之的,引發了日本的第二次「漫畫有害論」熱潮。

注釋

Wikipedia-logo-v2.svg
維基百科
提示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