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尼爾:自動人形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NewVideoGameTopIcon.svg
萌娘百科誠邀您參與完善電子遊戲相關條目☆Kira~
快打開WindowsNSPSXbox,一起進入電子遊戲的世界吧!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專題編輯指南,遊戲條目中請參考條目格式規範封面上傳指引,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尼爾:自動人形
CwSqYhzUcAAmxq8.jpg
日/亞版遊戲封面
原名 NieR: Automata
官方譯名 尼爾:自動人形
常用譯名 尼爾:機械紀元
尼爾:人造部隊
類型 動作角色扮演
平台 PlayStation 4
Xbox One
Microsoft Windows
Nintendo Switch
分級
CERO:CERO-D.svg - 17歲以上
ESRB:ESRB 2013 Mature.svg - 成熟
PEGI:PEGI 18.svg - 18歲以上
USK:USK16 neu2.svg - 16歲以上
GSRR:GSRR R logo.svg - 限制級
GRAC:GRB 18.svg - 不允許青少年使用
開發 白金工作室
史克威爾艾尼克斯
發行 史克威爾艾尼克斯
總監 橫尾太郎
製作人 齋藤陽介
稻葉敦志
設計師 田浦貴久
編劇 橫尾太郎
程序 大西亮
美工 吉田明彥
音樂 岡部啟一
帆足圭吾
模式 單人
系列 尼爾系列
發行時間 PlayStation 4
2017年2月23日(日本、亞洲日英文)
2017年3月7日(北美)
2017年3月10日(歐洲)
2017年4月27日(亞洲繁體中文)
Windows
2017年3月17日(Steam)
2017年4月27日(Steam 亞洲區(註)除日本)
Xbox One
2018年6月26日(全球)
Nintendo Switch
2022年10月6日(全球)
相關作品 龍背上的騎兵3
龍背上的騎兵1
前作:尼爾 複製體

即使這個世界充滿詛咒也好。もし、この世界に呪いが満ちていても。
即使被這個世界降下懲罰也好。もし、この世界が罰を与えようとも。
在這輪迴中,我們會詠唱着祈禱的話語。その輪廻の中で、私達は抗い続ける。
永遠奮起抗爭下去。祈りの言葉を、うたいながら。

尼爾:自動人形》(英語:NieR: Automata,另譯作「尼爾:機械紀元」或「尼爾:人造部隊」)是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白金工作室聯合開發、前者發行的動作角色扮演遊戲,於2017年2月23日在PlayStation 4平台、2017年3月17日在Microsoft WindowsSteam)平台發售,PS4繁體中文版於2017年4月27日發售。

標題為「NieR:Automata Become As Gods Edition」的Xbox One版本於2018年6月27日發售,內容與PC版相同,無中文本地化。

收錄了各種DLC和特典的版本「NieR:Automata Game of the YoRHa Edition」於2019年2月21日在PS4和Windows(Steam)平台發售,並修正了售價。

標題為「NieR:Automata The End of YoRHa Edition」的Nintendo Switch版本於2022年10月6日發售,首度支持簡體中文。

簡介

本作是2010發售的《尼爾:人工生命》的續作,與前作同處一個宇宙,並有前作角色登場。故事上延續自《龍背上的騎兵3》的其中一個結局。2015年6月16日於E3亮相, 2017年2月23日正式發售。

《尼爾:自動人形》是動作角色扮演遊戲,劇情驅動為主;遊戲採用開放世界設計,允許玩家在無縫連接的世界中自由移動而無需加載;玩家將操作人造人部隊的成員與來自外星的機械生命體戰鬥。玩家可以騎乘野豬或鹿來代步,並使用Pod輔助戰鬥;共計可以達成27個結局,其中5個為主要劇情結局。

不同於傳統的動作角色扮演遊戲,本作在某些特定場景中,遊戲玩法會從第三人稱動作戰鬥變為橫板過關或是彈幕躲避;本作特別添加了自動戰鬥模式,即可以在敵人接近時自動攻擊和自動躲避。

故事發生在《尼爾 複製體》之後的數千年,講述了人造人們與機械生命體戰鬥的故事,以及他們如何了解到世界的真相與自己降生的意義。為了傳達本作的主旨,總監橫尾太郎使用了相當多的哲學意象,在諸多對白和情節中折射出對生命和人性的思考,BOSS也都使用了著名哲學家的名字。

截至 2021 年 7 月,該遊戲在全球已售出超過600 萬份。

劇情背景

遊戲設定在遙遠的未來,講述了人造人アンドロイズ機械生命體機械生命体戰鬥的故事。

外星生命造訪,帶來了機械生命體並一舉占領了地球。人類不敵外星生命,被迫遷往月球,並組織力量準備反攻。

人類在衛星軌道上建立了基地,並研製出了人造人士兵。但經過十幾次大規模的降落行動,仍然無法給予敵人決定性的打擊,戰局已經停滯了數千年。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人類開發了一種新型人造人「寄葉型ヨルハ機体」決戰兵器,並將其組成「寄葉部隊ヨルハ部隊」派往前線。

故事由此展開……

遊戲系統

戰鬥系統

地面戰鬥

地面戰鬥是與場景中敵人進行的實時戰鬥,是主要的戰鬥形式。

地面戰鬥以□鍵的速擊和△鍵的重擊為基礎,並組合以跳躍,閃避,Pod射擊,Pod程序,Pod甩擊。

有四種可供使用的武器:小型劍、大型劍、長槍、格鬥(拳套)。玩家可以任意選擇兩把武器同時使用,並基於速擊和重擊觸發特殊的組合連招Emil~~Attack!;可以保存兩套武器組合併隨時在連擊過程中切換。

本作的動作元素十分豐富,任何的武器組合都有連招動作。

角色可以自爆,自爆會對敵人造成大量傷害並且爆衣,但是角色HP會降為1且有極長的硬直。A2的自爆會提升攻擊力,HP持續下降直至為1且不能提前停止。

空戰

類似於常見的飛行射擊和彈幕躲避類遊戲。在射擊的過程中可以同時使用傷害更高的近戰。

駭入戰

只有9S可以駭入敵方。駭入戰是多方向捲軸射擊,擊毀核心即可贏得戰鬥,可以解鎖寶箱和機關。在某些關卡中,駭入後可以聽到敵方機械生命體內心的聲音。

勝利後可以選擇對敵方造成大量傷害,或是令其叛變加入己方洗白弱三分,或是直接操控該機械生命體。對於某些棘手的敵人,駭入並取得操控權是一種常見的技巧。當然,對BOSS並不生效。

角色系統

玩家可以通過戰鬥或完成任務來獲取經驗並提升角色等級,等級上限為99級。等級隨周目繼承。

有一個快速升級來逃課的方法。在開啟遊樂園地圖後,遊樂園正門會發現一尊巨大的金色雕像,持續攻擊刮痧此雕像會將其激活,打敗此雕像可以獲取大量經驗值,重複幾次即可升到99級。打不過怎麼辦呢?可以用9S駭入,駭入戰的難度明顯低於地面戰,重複駭入幾次即可將其擊敗。駭入也打不贏怎麼辦呢?建議裝上自動戰鬥芯片。

武器培養

當收集夠材料和金錢後就可以升級武器,最高為4級。升級武器除了會提高武器屬性外,還會解鎖相關的「武器故事」。當達到4級時,每種武器都會出現固定的特殊效果。所有同類武器只有外觀和特殊效果的不同,數值上並無區別,喜歡的武器可以放心升級並用到通關。

Pod及其培養

Pod為輔助戰鬥機器人,平時一直懸浮跟隨在玩家身邊並且講很多廢話。在故事中Pod發揮着極為重要的作用。

玩家在開始時便會有Pod跟隨。戰鬥時Pod可以持續輔助射擊,並使用Pod程序。Pod程序可以傷害敵人、保護自己、實現位移、給敵人減益等。可以像升級武器一樣升級Pod。

遊戲中共有三種Pod,第一種為默認擁有,其餘需要在沙漠裡撿來或是靠釣魚獲得。

插件芯片

芯片可以提升基礎屬性或是賦予角色特殊效果,如攻擊時釋放劍氣,脫戰時持續回血,增加閃避範圍等。

芯片槽的總空間大小是固定的,不同芯片會占據不同大小的空間,玩家需要取捨。

需注意,本作HUD的顯示也是由芯片支持的,不裝備此類芯片的話,將不會顯示敵人的等級、敵人和自己的血條等HUD。

其他

自動戰鬥

僅可在難度為簡單時使用,通過在芯片槽裝備對應芯片激活。激活自動戰鬥後便可以雙手離開鍵盤。在自動戰鬥過程中玩家仍可操作,且玩家的優先級高於自動戰鬥的。

義體

角色死亡後,會在原地留下一個義體,所有已裝備的芯片都會保留在義體上。玩家需要回到死亡地點回收義體以撿回芯片,若是在回收義體前再次死亡或長時間未回收,義體將會消失,所裝備的芯片也將會一同損失。

開啟網絡功能後,玩家可以在開放地圖上看到其他玩家的義體,回收這些義體可獲得經驗值。在某些地方可以見到滿地的義體,十分慘烈。玩家可以嘗試修復義體,成功後會暫時成為隊友,失敗後則會成為敵人。

此外,遊戲沒有自動保存,遊戲進度需要到存檔點保存。這是遊戲開發者們有意為之的。

主要人物


願人類榮光永存人類に栄光あれ


寄葉二號B型
Niera背景.png
寄葉二號B型人物立繪.png
2B:寄葉二號B型
CV:石川由依
「信念」
寄葉九號S型
Niera背景.png
寄葉九號S型人物立繪.png
9S:寄葉九號S型
CV:花江夏樹
「孤獨」
寄葉A型二號
Niera背景.png
寄葉A型2號人物立繪.png
A2:寄葉A型二號
CV:諏訪彩花
「復仇」
Pod 042
Niera背景.png
Pod 042.png
輔助機042
CV:安元洋貴
「隨行」
Pod 153
Niera背景.png
Pod 153.png
輔助機153
CV:秋山薰
「計劃」
亞當
Niera背景.png
Nier Adam.png
亞當
CV:浪川大輔
「憎恨」
夏娃
Niera背景.png
NierEve.png
夏娃
CV:鈴木達央
「依賴」
帕斯卡
Niera背景.png
帕斯卡人物立繪.png
帕斯卡
CV:悠木碧
「親愛」
寄葉部隊司令官
Niera背景.png
YoRHa Commander.png
寄葉部隊司令官
CV:加納千秋
「職責」
???????
Niera背景.png
???????
CV:中田讓治
「超越」


其他

早期海報

英文標題中的"Automata"意為「自動人形」,最初曾計劃使用"Androids",但因版權問題最終廢棄。對於「為何不命名為《尼爾2》」的問題,橫尾太郎表示:「即使你之前沒有接觸過《尼爾》,也可以毫無問題地遊玩。」

遊戲結尾曲《Weight of the World/the End of YoRHa》中的大合唱是由包括岡部啟一、橫尾太郎、齋藤陽介等在內的開發人員演唱的。

本作沒有用試鏡選角,而是導演由預先選擇。飾演2B的石川由依是在導演的強烈要求下決定的。齋藤陽介注意到了他正在看的動畫《東京食屍鬼》中花江夏樹的表現並將其推薦給導演,從而確定了9S的配音。

在早期的宣傳視頻中,橫尾太郎告訴玩家預購可以獲得一件遊戲主題T恤,田浦貴久被拉來當衣服模特。然而在田浦接過話筒後,橫尾突然上手扒下了田浦身上的T恤並抱在懷裡滿地打滾,口中重複着:Nier Automata T-shirt!Nier Automata T-shirt!

白金工作室的田浦貴久是初代《尼爾》的粉絲,他在閒暇之餘為自己心中的《尼爾》續作設計了一個企劃,該企劃僅僅只有草稿原型階段。某日,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找到白金工作室,希望能合作推出一個比起史克威爾艾尼克斯以前的作品具有更棒、更加動作化的遊戲體驗的遊戲,田浦貴久乘此機會拿出自己的《尼爾》續作企劃。儘管前作的評價兩極分化、褒貶不一且銷量不佳,但田浦貴久等白金工作室成員的熱情也打消了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方面部分核心開發人員的疑慮,雙方就此開始合作。

本作自2014年《龍背上的騎兵3》發售後開始企劃,原本企劃為面向智能手機以及PSV進行開發,但最終決定為面向PS4進行開發。

後來進行了如今來看可謂是非常糟糕的PC移植,且PC版在發售以後因國區售價短時間內從預購時期的199元人民幣瘋漲至412元人民幣,以及PC版遊戲發售以後缺乏有效的技術支持及修正補丁等,遭來了不小的非議。

2021年3月18日,本作正式加入Xbox Game Pass for PC陣容,因微軟商店所發售的Windows版遊戲是基於Xbox One的「成神版」所移植,其中一部分在之前Steam發售的版本久未得到官方修正的錯誤及缺失的特性(例如HDR及4K分辨率等)卻在微軟商店PC端所發售的新版得以修復或增強。[2]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因不堪玩家在Steam等處所出現的「差評炸彈」帶來的困擾,隨後官方發布公告聲明將會為Steam上購買遊戲的玩家推送更新補丁以解決問題,最終該修正補丁於同年七月份發布。[3]

前作主題曲作詞和演唱者Emi Evans原本沒有參與遊戲的音樂製作,但在前作粉絲的呼聲下,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在gamescom 2016追加了Emi Evans演唱的造語版主題曲,她還將在遊戲中演唱更多曲目,包括E3 2016放出的遊樂園Boss戰演示BGM。

各種生放送

Nuvola apps important blue.svg
以下內容含有劇透成分,可能影響觀賞作品興趣,請酌情閱讀
  • 第一回(生肉)
    寬屏模式顯示視頻
  • 第二回(生肉)
    寬屏模式顯示視頻
  • 第三回(生肉)
    寬屏模式顯示視頻
  • 第四回(暫缺)
  • 第五回(生肉)
    寬屏模式顯示視頻
  • 第六回(生肉)
    寬屏模式顯示視頻
  • 第七回(生肉,不全)
    寬屏模式顯示視頻
  • 第八回(熟肉)
    寬屏模式顯示視頻

↓各種顏藝WWW 雙狂犬233↓

寬屏模式顯示視頻

系列音樂會

尼爾音樂會海報.jpg
NieR Music Concert
建議:點擊表格內外部鏈接進入試聽
# 標題全稱 會場 日期 Blu-ray 產品編號
1 NieR Music Concert & Talk Live 滅ビノシロ 再生ノクロ
毀滅之白與再生之黑/A Deprival in White, A Revival in Black
EX THEATER ROPPONGI 2016.04.16 全公演 SQEX-20032

2016年12月14日 發售
2 NieR Music Concert 人形達ノ記憶
人偶們的記憶/The Memories of Puppets
大阪公演·堂島リバーフォーラム 2017.04.23 全公演 /
よみうりホール 2017.05.04(晝夜2部) Daytime Nighttime
2017.05.05(晝夜2部) Daytime Nighttime SQEX-20037

2017年9月20日 發售
台北公演·ATT SHOWBOX 2017.08.28
2017.08.29 兩日公演朗讀劇

相關音樂

作詞·作曲:秋田ひろむ
演唱:amazarashi
作曲:岡部啟一
演唱:Emi Evans(遊戲自創語)/J'Nique Nicole(英語)/河野萬里奈(日語)
編號 歌手(合成者) 曲名
1 Emi Evans The Weight of the World (Emi Evans Version)
2 Keiichi Okabe Excavator Boss - Song of the Ancients (Vocals)
3 Keiichi Okabe A Beautiful Song / Amusement Park Boss (Vocals)
4 Keiichi Okabe Desert Boss Theme
5 Keiichi Okabe Rays of Light / City Ruins (Vocals)
6 Keiichi Okabe Peaceful Sleep / Resistance Camp (Vocals)
7 Keiichi Okabe The Dark Colossus Destroys All (Vocals)
8 Keiichi Okabe Boss II
9 Keiichi Okabe Adam and Eve Boss Theme
10 Keiichi Okabe Amusement Park (Vocals)
11 Keiichi Okabe Escape from Machine Hell
12 Keiichi Okabe Grandma Arrange (Vocals)
13 Keiichi Okabe Possessed by a Disease / Become a God (Vocals)
14 Keiichi Okabe Wretched Weaponry (Vocals)
15 Keiichi Okabe Glory to Mankind (Vocals)
16 Keiichi Okabe Dependent Weakling / Final Boss Theme
17 Keiichi Okabe Emil Karma Arrange / Hegel Boss Battle
18 Keiichi Okabe Song of the Ancients Atonement (Vocals)
19 Keiichi Okabe Kainé (Salvation)
20 Keiichi Okabe Possessed by a Disease (Vocals)
21 Keiichi Okabe Overworld Theme
22 Keiichi Okabe Birth of a Wish (Vocals)
23 Emi Evans(造語)/J'Nique Nicole(英語)/河野萬里奈(日語) The End of YoRHa (Weight of the World - All Version Mix -)
24 Keiichi Okabe Emil (Despair - Vocals - )
25 Keiichi Okabe Vague Hope (Cold Rain - Vocals -)
26 Keiichi Okabe Voice of no Return (Vocals)
27 Keiichi Okabe Faltering Prayer (Dawn Breeze - Vocals -)
28 Keiichi Okabe The Tower (Final Dungeon - Vocals -)
29 Keiichi Okabe Treasured Times
30 Keiichi Okabe Emil Sacrifice
31 Keiichi Okabe The Domain of God
31 Keiichi Okabe A Beautiful Song (Instrumental)
32 Keiichi Okabe Pascal / Strange Village (Vocals)
33 Keiichi Okabe The Sound of the End (Vocals)
34 Keiichi Okabe Alien Manifestation (Vocals)
35 Keiichi Okabe Mourning
36 Keiichi Okabe Emil's Song
37 Keiichi Okabe Faltering Prayer - Starry Sky
38 Keiichi Okabe Blissful Death (Vocals)
39 Keiichi Okabe Forest Kingdom (Dynamic - Vocals)
40 Keiichi Okabe Memories of Dust (Dynamic - Vocals)
41 Keiichi Okabe City Ruins (Quiet - Vocals)
42 Keiichi Okabe Copied City (Dynamic - Vocals)
43 Keiichi Okabe Crumbling Lies
44 Keiichi Okabe Dark Colossus (Quiet - Vocals)

衍生作品

漫畫

ヨルハ 真珠灣降下作戰記錄 原作/監修:橫尾太郎;漫畫:空路惠

攻略、資料設定集

『NieR:Automata World Guide ニーア オートマタ 美術記錄集 ≪廢墟都市調査報告書≫』

由Square Enix於2017年2月23日發布。

『NieR:Automata Strategy Guide ニーア オートマタ 攻略設定資料集 ≪第243次降下作戰指令書≫』

2017年4月28日出版(同日發行)

小說

『小説 NieR:Automata 長イ話』

Square Enix於2017年8月5日出版(同日發布),作者:映島巡;監督:橫尾太郎;封面及插畫:板鼻利幸。

『小説 NieR:Automata 短イ話』

Square Enix於2017年10月24日出版(同日發布),作者:映島巡、橫尾太郎;監督:橫尾太郎;封面及插畫:板鼻利幸。

『小説 NieR:Automata 少年ヨルハ』

Square Enix於2018年7月27日發布,作者:映島巡;監督:橫尾太郎;封面及插畫:板鼻利幸。

動畫

2022年2月23日,在遊戲5周年紀念特別直播中宣布動畫化。

主條目:尼爾:自動人形 Ver1.1a

外部鏈接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