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和服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Icon-info.png
本條目需要和服、漢服方面的專家、達人進行專業的修改。
粉色大猛字.png
猛漢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 和服屬性萌娘一覽中三種和服的差別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猛漢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和服
基本資料
萌屬性名稱 和服
萌屬性別稱 吳服、着物きもの
萌屬性類別 服飾類
典型角色 閻魔愛鷺之宮伊澄櫻庭葵兩儀式真宮寺櫻
相關萌屬性 漢服浴衣巫女服廣袖
Folder Hexagonal Icon.svg 擁有此特徵的角色

和服(日語:和服わふく),又稱「吳服」(日語:呉服ごふく)、「着物」(日語:着物 きもの),是一種服飾形式,也是ACG次文化中的萌屬性之一。

現代所說的和服,通常較多指的是和服的其中一種「(日式)浴衣」,即最狹義概念上的和服。

簡介

和服」是中文對日本大和族的傳統服飾的習慣稱法,而在日本,習慣上則不稱作和服,而是稱作「着物」,有時則稱作「吳服」。

和服與韓服、越服同樣是起源於古代漢服形制體系的一種服飾。和服形制的主要原型是古代漢服的直裾深衣,傳入日本之後,融合了日本古代的服裝小袖等的特點而形成。而在近現代,和服又增添了部分的現代化風格而演變出一些不同於傳統和服的特殊款式。

和服各種稱呼的來源

  • 和服:該稱呼是日本明治時代為了與西洋的衣服「洋服」相區別而產生的稱呼,亦即「大和族傳統的服飾」,此稱法現在在日本已不常用,但在中文中常用此稱呼。
  • 着物きもの:該稱呼是從一般意義上所指的「穿着在身上的衣物」。在不容易引起歧義的場合,習慣上都以「着物」稱呼和服,這也是現今日本的日常生活中對和服的最常見的稱呼。而英文中對和服的寫法「Kimono」也是來自該稱呼。
  • 吳服:該稱呼的得名,是因為三國時期,中國吳地的漢服的縫製方法、形制結構傳入了日本,影響了當時日本的服裝體系。現今,該詞用於稱呼「和服」本身的情況較少,而多用於製作和服的店面,稱為「吳服屋」。

振袖

不管是哪種和服,都不可以前凸後翹

  • 和服
  • 浴衣
  • 短袖
  • 小紋:單個花樣重複印刷
  • 色無地:單色無花柄、暗紋(黑色無地會被用作喪服)
  • 付下:各區塊之間圖畫不連貫
  • 訪問着:全身圖案連貫
  • 留袖:下擺有整幅圖案。黑色留袖是最高級禮服(只有已婚女性才可以穿)
  • 長袖(振袖都是連貫的整幅圖案)
  • 小振:卒業
  • 中振:普通禮服
  • 長振:婚禮

行燈袴:前五道褶後三道褶,左右開口

和服與浴衣(浴衣ゆかた)的區別

  • 價格:浴衣較為便宜,約3000到10000日元;而和服通常是浴衣的10倍,貴的甚至需要幾百萬日元。
  • 襪子:穿和服必須穿襪子(日語裡稱作「足袋」(たび,tabi)),而穿浴衣則不穿襪子。
    和服與浴衣1.jpg
  • 領子:穿和服裡面需要穿一件衣服(日語裡稱作「襦袢」(じゅばん/juban));而穿浴衣時,裡面通常不穿衣服或只穿背心。
    和服與浴衣2.jpg
  • 浴衣只有留袖的袖長。
  • 腰帶寬度是正裝和服的一半
  • 不需要帶揚、不需要足袋、不需要帶綈

和服與漢服的異同點

和服雖然起源於漢服,但在形制上已有很明顯的差別。

由於和服主要起源於直裾深衣,所以此處的比較,漢服也是以直裾為主;

而現代所說的和服,主要是指和服的浴衣,所以此處的比較,和服以浴衣為主。

也就是說,主要是對直裾深衣和和服浴衣的比較。

相同點

  • 兩者都存在交領右衽的款式;
  • 正式場合的穿着,兩者都是寬袖大袍。

不同點

  • 領子:漢服的領子是緊貼着脖頸的,而和服領子則通常有不同程度的外翻;
  • 袖子:漢服的袖子,側面曲線是一種S型曲線,袖子與袖筒交接處是曲線相切;而和服則是接近直線,袖子與袖筒交界處近似為折角;
  • 寬度:漢服的上身、腰部、下身有較大的寬度(圍度)差別,很明顯的能顯出腰身,而和服的上下寬度差別較小,甚至看上去像一個圓筒狀。
  • 腰帶腰封:漢服的腰帶一般比和服的腰帶明顯要窄,雖然漢服中也有使用較寬的腰封,但不多見,而且寬度依然比常見的和服要窄。
  • 另外,最明顯的差別是,傳統和服的腰帶部位有一個很大的帶子,紮成類似蝴蝶結的樣子,中國將之俗稱為「小枕頭」,但現代和服中,沒有這個「小枕頭」的也隨處可見了。而中國的《女史箴圖》以及出土的魏晉時期的人俑,也都有類似的結構,也有說法認為,和服中的這種結構是源自漢服或者以漢服為原型的。
  • 漢服沒和服那麼多的花紋
  • 穿漢服時搭配的鞋子一般是把整個腳都包住的,而穿和服時搭配的鞋子一般是幾乎整個腳都露着的「人字拖」,但也有人穿和服時搭配長筒靴等比包住腳更甚、包住腿的鞋履,比如神風,不過此時的「和服」一般是大正風的行燈袴等歷史不那麼久遠的分支,而不是傳統的和服。
  • 穿漢服時搭配的襪子一般是五個腳趾並在一起的普通襪子,而穿和服時搭配的襪子一般是分開大腳趾和其他腳趾的足袋,但也有人穿和服時搭配普通襪子,不過此時的「和服」一般是大正風的行燈袴等歷史不那麼久遠的分支,而不是傳統的和服。

概念外延上的差別

從概念的外延上講,「漢服」和「和服」所指代的範圍相差較大,前者的範圍比後者大得多。

現代所說的漢服指的是包括了漢服常服、禮服、祭服、婚服、道袍、僧袍、戰袍等漢族所有服飾在內的一個巨大的體系。

而現代所說的和服,多是指狹義的和服,而一般不將諸如巫女服、神主袍、和式戰袍等特殊的大和族服飾稱作和服(雖然實際上這些也是特殊的和服)。

具有本屬性的典型角色

此處僅列舉幾位具有本萌屬性的典型人物作為示例。更多請查閱分類:和服
Moegirl is watching you.jpg
此處列表只是列舉具有本萌屬性的幾名典型人物(注)作為示例。
如果你想查找更多具有本萌屬性的人物,請查閱分類:和服
請不要向本列表大量添加、羅列人物。當列表中人物過多時,請不要繼續添加新角色,而是僅在對應角色條目底部添加分類即可。

由於和服在日本很常見,所以此處收錄的是平時便經常穿和服,甚至以和服為日常服裝的萌娘。

正裝和服

浴衣形制的和服

其他形制的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