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毀滅戰士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NewVideoGameTopIcon.svg
萌娘百科誠邀您參與完善電子遊戲相關條目☆Kira~
快打開WindowsNSPSXbox,一起進入電子遊戲的世界吧!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專題編輯指南,遊戲條目中請參考條目格式規範封面上傳指引,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Xbox One X
此遊戲支持Xbox One X畫面強化。
PlayStation 4 Pro
此遊戲支持PlayStation 4 Pro畫面強化。
毀滅戰士
Doom1993.jpg
封面
原名 DOOM
類型 第一人稱射擊遊戲
平台 MS-DOS(原版)
移植版本詳見本頁介紹中相關部分
分級
CERO:CERO-C.svg - 15歲以上
ESRB:ESRB 2013 Mature.svg - 成熟
PEGI:PEGI 16.svg - 16歲以上
USK:USK16 neu2.svg - 16歲以上
GSRR:GSRR R logo.svg - 限制級
GRAC:File:GRAC 19.svg - 不允許青少年使用
IARC:IARC 16+ logo.svg - 16歲以上
iOS:17+ - 17歲以上
開發 id Software
發行 id Software
總監 John Romero
John Carmack
設計師 John Romero
Tom Hall
Sandy Petersen
編劇 Tom Hall
程序 John Carmack
John Romero
Dave Taylor
美工 Adrian Carmack
Kevin Cloud
音樂 Robert Prince
模式 單人
多人
系列 毀滅戰士系列
發行時間 1993年12月10日

毀滅戰士》(英語:DOOM)是由id Software製作並於1993年在MS-DOS操作系統環境下發售的一款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被認為是史上最早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之一,亦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極具爭議的遊戲之一。因其經久未衰的影響力,後被移植到諸如雅達利Jaguar、世嘉32X、世嘉土星、初代PlayStation、3DO、超級任天堂、PC98等十多個舊現代硬件平台上。

遊戲簡介

誕生於1993年的《毀滅戰士》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之一,玩家在遊戲中扮演一位頑強的人類士兵使用各種武器與火星傳送門中出現的惡魔大軍戰鬥。

這個遊戲的先鋒性地位被廣泛認同,它使用了包圍遊戲角色的3D環境繪圖、提供了多人遊戲支持,並且加入了讓玩家自由創建擴展遊戲內容的WAD架構,都是遊戲史上極具革命性的創新,也啟發了後世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更是被無數遊戲製作人模仿衍生出了類DOOM遊戲,被認為是遊戲史上最重要的遊戲之一。

劇情簡介

玩家操縱一位沒有名字的太空陸戰隊士兵,為航空與軍工企業聯合航天公司(Union Aerospace Corporation,UAC)工作。一次實驗意外出錯導致UAC在火衛一上開啟了通往地獄的傳送門,來自地獄的惡魔蜂擁而出並迅速占領了整個基地,所有的成員不是被殺就是成為殭屍,而火衛二也神秘地消失在了宇宙中,於是UAC派遣一支隊伍到火衛一調查此事,但這支小隊很快就全軍覆滅,只剩下玩家操縱的主角要設法逃出生天。

  • 第一章(Knee-Deep in the Dead)的背景設定在火衛一的軍事基地中,主角需要與各路惡魔交戰後面對地獄男爵,將其擊殺後方可進入通往火衛二的傳送門,在那裡主角會被一群怪物圍攻。
  • 第二章(Shores of Hell)里主角要穿越火衛二的設施,在擊敗賽博惡魔以後真相逐漸揭曉——消失的火衛二正在地獄的天空中漂浮着。接着主角往下到達地獄的表層,開始第三章(Inferno)的劇情。
  • 第三章(Inferno)主角在地獄擊敗蜘蛛魔王后證明了自己「頑強得地獄也不收留」,之後一個隱藏的通道開啟,主角成功傳送回地球,卻發現地球已經被惡魔入侵,連主角的寵物兔也被殺。
  • 第四章(Thy Flesh Consumed)為1995年重新發行的版本《終極毀滅戰士》(The Ultimate Doom)中增加的章節,敘述了主角回到地球與惡魔戰鬥的故事。惡魔仍繼續在地球肆虐,憤怒地主角拿起了武器要為寵物兔子黛西復仇。但是也有人認為,這一章的故事其實還是在地獄,主角的戰鬥地點是一個早先被吸入地獄的一個人類基地。
  • 第五章(SIGIL)是由羅梅羅先生本人於2019年為本作創作的第五章劇情章節。據其官網介紹,第五章的劇情發生在第四章打敗第二個蜘蛛領主後,主角準備前往地獄終結一切惡魔,結果早先在第三章看見的巴別塔干擾了地獄的傳送門把主角傳送到了地獄的另一個深淵,但是這無法阻止主角,他最終終將成為拯救世界的英雄並重返地球。

遊戲難度

遊戲首發的共享版本一共四種難度,之後的版本中更新了第五個難度。由於其與德軍總部3D一樣屬於id Software公司出品,所以對於難度的命名也採用了和德軍總部3D類似的方式。 另外,不同難度下,一些重要道具的擺放位置也有所不同。

  • I'm too young to die(我還年輕不想死):相當於嬰兒難度(源代碼里對該難度標識為sk_baby),撿到的彈藥是其他難度(NM除外)下的雙倍,玩家受到的傷害減半。怪物的配置等同於下面的Not too rough難度。
    • PS和SS版本中,此難度的名稱為:I'am a wimp(我是個窩囊廢)

  • Hey, not too rough(嘿,別太認真):簡單難度,彈藥數一般,怪物配置一般,玩家受到的傷害一般。
  • Hurt me plenty(用力打我):普通難度,彈藥數一般,怪物配置會有變化,但總體難度提升不算很大,屬於一周目推薦的標準難度。
  • Ultra-Violence(超級暴力):一般簡寫成UV,是首發版中的最高難度,相當於困難難度。此難度下怪物配置發生大幅度變化,數量增多,玩家受到的傷害也大幅度升高。不過,對自己的技巧和意識有自信的玩家一周目大可以放心嘗試該難度。
  • Nightmare(噩夢):更新版本中新增的難度,簡寫成NM。此難度的出現是因為有玩家向原作者反映UV難度對他們而言還是不夠難,於是卡馬克在後來的版本中,以UV難度為基底添加了如下設定:怪物死亡後隨機時間復活;怪物的攻擊方式改變,攻擊速度、移動速度大幅加快;作弊碼徹底禁用。同時為了不讓人因為耗盡彈藥而導致遊戲結束,採用了和嬰兒難度一樣的雙倍彈藥設定。最終製作出了這個難度。
    • 由於這個難度會導致遊戲在某些情況下無法通關,故在新遊戲界面選擇該難度時,遊戲會詢問玩家:Are you sure? This skill level isn't even remotely fair.(你確定嗎?即使這個難度一點也不公平。)按「Y」(是)即可進入。
    • 此難度基本上是PC版本專屬,只有少部分移植版本擁有此難度。大部分移植版本均因機能原因無法再現該難度。


主要角色

太空陸戰隊的普通人類士兵,真實姓名不詳。因上級命令殺害無武裝平民而攻擊長官導致獲罪被放逐到火衛一上給聯合航天公司當保安。因為經歷過高強度的戰鬥訓練而有着全身遍布肌肉的頂級體魄以及精英級別的戰鬥技巧,既是格鬥大師也是使用武器的高手,同時又因為平時服用肉體強化藥物而有着超乎常人的力量。戰鬥時穿着太空陸戰隊的通用裝備(深綠色的戰鬥服和封閉式頭盔)。

遊戲中的唯一一名人類角色。

和德軍總部3D一樣,本作的主角臉部被放置在屏幕中央底部來表現主角狀態。而在3DO版、PS版和SS版中(需處於被碾壓或受到爆炸傷害),主角在死亡後頭部會直接碎裂。


主要敵人

括號中的英文為Doom的fandom wiki中的稱呼。

曾經是人類的士兵,在和惡魔們的戰鬥中被殺死後,受地獄的力量轉變成具備戰鬥能力的喪屍士兵。攻擊方式為普通的步槍攻擊,擊殺後概率掉落普通子彈。

若被爆炸傷害擊殺,則他們會被碎屍,但即便如此他們的屍骸依然會留在地上,故在噩夢難度下依然可以復活。

裝備有霰彈槍的喪屍士兵,攻擊方式如其名一樣,且被擊殺後一定掉落霰彈槍。

僅在PS版和SS版中出現,詳見毀滅戰士2

來自地獄的一種人形的生物,其關節上布滿了尖刺,他們是遊戲中最常見的敵人之一。攻擊方式有近戰和遠程釋放魔法球,擊殺後有概率掉落彈藥。

幼魔和其他喪屍士兵一樣可以因爆炸傷害被碎屍,也是所有地獄生物中唯一一個能被碎屍的敵人。

來自地獄的生物,擁有粉紅色的外觀和向前伸的巨大頭顱,通過其巨大的嘴巴來攻擊。

移動速度時快時慢,多數時候都很快。而在新版本中由於NM難度的出現,使得他們的移動速度可以通過SL大法的方式改變。

由於其全身粉紅色的外觀故也被稱作「粉紅魔」、「小粉」(pinky)。

粉紅魔的半透明形態,除了具備隱形的特性以外和粉紅魔完全一致。

PS版和SS版中出現的反色版本粉紅魔,性能和原作的粉紅魔完全一致。

一種飛行的着火骷髏頭形態幽靈,經常成群出現。攻擊方式僅有衝撞攻擊。

一種擁有巨大腦袋,大嘴巴和獨眼的紅色圓球形惡魔。擁有非常高的血量,攻擊方式除了衝撞以外。還能釋放三向魔法球攻擊。

是中後期關卡中遇到的常見敵人之一。

由於其紅色的球形外觀,加上綠色的眼球,容易讓人聯想到現實中的蔬菜番茄,故他也獲得了「番茄」(Tomato)這一綽號。

僅在PS和SS版本中出現,詳見毀滅戰士2

BOSS

一種長着牛頭的人形地獄生物,作為BOSS登場於第一章末尾,而且是同時出現兩個。

其攻擊方式和幼魔一致,只是傷害更高。

原型是古希臘神話中的怪物米洛它(minotar),在本作中,他的身軀和粉紅魔一樣為粉紅色,下身則是棕色毛褲。

噩夢難度下,它釋放的飛行道具速度相比其他難度高出33%。

登場於第二章最後的BOSS級敵人,一隻具有牛頭的巨大機械人惡魔。

其攻擊方式為裝備於其左手的火箭發射器,傷害極高。

之後在第三章的一些秘密關卡中也會出現。

登場於第三章和第四章的BOSS級敵人,也是整個遊戲中的最終BOSS。

外觀為巨大的蜘蛛型機器人,本體是長着臉的大腦,其整個腦神經操控着下方的四足機器以用於行走和攻擊。

在第三章中,揭示其正是策劃入侵地球的主謀。其攻擊方式為通過其頭部下的機槍發射子彈對主角掃射。

在之後的第四章,若玩家選擇的是UV以上難度,則會在第六關就出現。


登場武器

遊戲擁有7種武器(對,主角的拳頭算一種武器),其中5種武器需要在遊戲流程中獲得。

  • 拳頭(Fist)

沒有彈藥的時候主角能對付敵人的最後手段,傷害很低,幾乎沒有使用的機會。

但是,若在遊戲流程中撿到了Berserk Pack(狂戰士包,和醫藥箱相似除了顏色為灰色),則主角的傷害會在一段時間內提升10倍,相當可觀。(永恆的血拳應該就是來源於此)

  • 電鋸(chainsaw)

於流程中可獲得的武器之一,其本質是擁有變態攻擊速度的近戰攻擊。

在切換出來時會發出持續的響聲(但是即便這樣也不會驚動沉睡的敵人,原因是程序設計原因敵人只會對你攻擊的聲音做出反應)

非常適合用於對付僅靠近戰攻擊的怪物(如小粉)。

該武器一般放置在隱藏房間,敵人不會掉落。

  • 手槍(Pistol)

主角自帶的基本武器,傷害一般。但是彈藥和下文中的加特林共享。

此外,殭屍兵(Zombieman)雖然在圖上手持步槍,但其實他們的攻擊類型和主角的手槍攻擊是一致的。所以,當一群喪屍兵存在的時候,他們的攻擊是會互相傷害到對方的。此定律同樣適用於另外二位喪屍兵(shotgun guy和Heavy Weapon Dude)

  • 霰彈槍(Shotgun)

於流程中可獲得的武器之一,一種非常可靠的泵動式霰彈槍。射程遠,可秒殺大部分喪屍士兵。

霰彈喪屍兵(Shotgun Guy)配備的也是這把武器,且攻擊類型和主角一致。在擊殺他們以後必定掉落該武器且自帶4發彈藥。

而放置於隱藏房間裡的則一般自帶更多彈藥。

  • 加特林機槍(chaingun)

於流程中可獲得的武器之一,具有高射速的機關槍,和手槍共享彈藥。

在2代中,為機槍兵(Heavy Weapon Dude)裝備的同款武器,擊殺他後同樣會掉落該槍,且攻擊類型也和主角一致。

而在1代里,只能通過特殊房間才可獲得。

  • 火箭發射器(Rocket Launcher)

於流程中可獲得的武器之一,可發射帶有爆炸傷害的火箭。

其傷害類型為AOE型,若距離太近也可能對主角造成傷害。

第二章BOSS機械惡魔手中的武器是主角同款。

只可於特殊房間中獲得。

  • 電漿槍(plasma gun)

以能量為彈藥的高射速步槍,傷害極其可觀。

和下文中的BFG共享彈藥。

一般只在特殊房間才可獲得。

遊戲中可獲得的最強武器,一種擁有大面積殺傷範圍以及極高傷害的毀滅極武器。

不同於上文中的武器一次發射一枚彈藥,這款武器發射一次耗費40能量彈藥。

對小怪級別的敵人擁有一擊必殺的能力,對BOSS級別的敵人也能造成可觀傷害。

遊戲性

  • 作為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毀滅戰士》藉由主角的第一人稱視野來進行遊戲。每個關卡的目標是活着通過一路上所有的障礙並找到導向下一關的房間(房間以巨大的紅色EXIT字樣標明)。障礙包括怪物、輻射污染物、掉下來的天花板、需要各種鑰匙卡開啟的閘門,以及設在牆上的遙控開關。某些關卡故意設計成迷宮的樣式,所以遊戲的自動繪製地圖功能非常重要。另外關卡中還有一些放有獎賞物品的秘密房間。
  • 《毀滅戰士》的武器設計非常經典,以致之後其他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紛紛仿效。玩家一開始拿着手槍和彈藥用盡後可以使用的指虎,通關途中可獲取更大型的武器:電鋸、霰彈槍、機關槍、火箭炮、等離子槍以及威力無比的BFG9K。背包讓玩家補充彈藥並可容納更多彈藥空間、裝甲和急救箱用來回復生命值與盔甲值(兩項基本值最高為100)。另外玩家亦可獲得特殊物品用以增幅生命值與盔甲值(可超過100基本值)、瀏覽整關地圖、或者短期內進入毒液免疫、隱形、無敵或狂戰士狀態。
  • 作為敵人的怪獸們是《毀滅戰士》的主要組成部分。玩家常常以一敵多,在困難的關卡中甚至需同時對付十幾隻怪物。有十種不同的怪物,包括心智被控制的人類。怪物們的行為模式主要是追着玩家跑,並且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攻擊:發射武器、投擲火球、咬、抓等等,而怪物們甚至可以被玩家設計而自相殘殺。
  • 《毀滅戰士》具有大量隱藏關卡,必須由玩家發現秘密房間或是難以到達的區域來進入。
  • 除了單人遊戲模式,《毀滅戰士》提供兩種多人模式以供遊玩:合作過關模式讓兩到四人的玩家一同進行單人模式劇情,以及死斗模式,讓兩到四人的玩家互搏。

影響

  • 《毀滅戰士》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之一,儘管晚於《德軍總部3D》,但《德軍總部3D》亦是id旗下作品且部分設計與《毀滅戰士》相似,因此常常是將這兩作一同歸於第一批第一人稱射擊遊戲。
  • 遊戲的成功甚至令微軟在發布會特意騰出時間展示全新移植的Windows 95版以彰顯Windows 95強大的遊戲適配性,《毀滅戰士》Windows 95的移植版由加布·紐維爾(也就是玩家所俗稱的G胖)領銜開發。他於1996年離開微軟,創立了Valve
  • 《毀滅戰士》從誕生之日起,便因其毫不避諱的血腥暴力場面描寫飽受媒體界及保守派人士的批評,而在1999年4月那起震驚全美的哥倫拜恩校園槍擊事件發生以後更是加劇了這種行為,事件最終導致15人死亡(兩名槍手行兇後自殺),24人受傷。因行兇的兩名兇手埃里克·哈里斯和迪倫·克萊伯德最喜歡的遊戲便是《毀滅戰士》、《雷神之錘》等遊戲,生前曾在網絡上傳他們製作的《毀滅戰士》自定義地圖[2],警方也從後來的調查當中證實了這一點。事件發生以後,許多遊戲公司受到了法律起訴,然而在輿情消退以後,大多相關的法律訴訟最後都不了了之。
  • 毀滅戰士的元素相比《德軍總部3D》而言高度互動化,包含可以上升下降的平台、原本水平的地板可以相繼上升而形成樓梯、橋梁也是同樣。而遊戲提供立體聲音效使遊戲體驗貼近現實,藉此玩家甚至可以聽到怪物的方向和距離。玩家必須時時警覺怪物們的嚎叫和怪吼,而怪物也同樣會被玩家的槍聲而開始警覺。玩家也可以藉由機關的聲音來發現一些秘密的房間。這些互動要素在當時幾乎都是前無古人的,也被後來的無數作品模仿。
  • 據估計,毀滅戰士被安裝於超過一千萬台電腦上,雖然多數使用者並未購買註冊版的毀滅戰士,但此遊戲仍然售出超過了一百萬套。這樣的熱門性可謂是前無古人,說它是當時世界上最熱門的遊戲也不為過。
  • 在毀滅戰士之後,出現了許多遊戲機制類似的遊戲,他們被稱作類DOOM遊戲。這些遊戲之中有些只是粗劣的複製品並且很快被歷史遺忘,有些則開拓了新領域並且受到高度讚賞。有人認為正是所謂類DOOM遊戲不斷地發展壯大最終使得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概念成型並開創了這一類型遊戲的輝煌。
  • 後來初代毀滅戰士被各路大神安裝在一些設計上不是用來玩電子遊戲的設備,包括功能手機、單板電腦(例如樹莓派)、Macbook的Touch bar、打印機、數碼相機、計算器。
  • 中國作家畢淑敏把這個遊戲黑了一頓,間接提高了其知名度。[3]

移植版本

以下介紹的移植版本均為官方的主機移植版本,按照發售日期排列。

關於開源平台版本如GZDoom、PrBoom等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一些冷門主機移植的版本由於在國內沒有知名度,且發售年份不詳,故沒有收錄。

  • 世嘉32X(1994年11月21日)

由世嘉官方移植的版本,和原版本相比刪減了一些關卡,減少了場景中的一些互動物件,畫面表現、幀數很接近PC,且擁有噩夢難度。

但是音樂就……可以直接搜AVGN的32X篇或最新的毀滅戰士篇聽聽

  • PC-9801(1994年)

由Imagineer公司移植,唯一一部僅在日本發售的移植版本,內容和PC版一致,只是由於機能原因沒有噩夢難度。

  • 雅達利美洲虎(Atari Jaguar)(1994年11月28日)

由Atari移植的版本,和世嘉32X內容一致,幀數比32X版略高,畫面也略好,同樣擁有噩夢難度。

其擁有定製的控制器,切換武器要比其它版本都要方便。

但是由於版權原因,這個版本沒有音樂。原因是由於授權費無法達成一致,而且其實這個版本已經收錄了音樂,但是最後因為授權原因在發售時不得不屏蔽了遊戲中大部分背景音樂。可以通過網上的補丁調出來。

  • Windows 95(1995年)

此版本採用的是專為該系統特製的Doom95平台移植,相較於DOS版,其在畫面、音樂表現上都更上一層。

移植者是後來Valve公司的創始人加布·紐維爾

該版本是為了配合比爾·蓋茨宣傳其當時的全新操作系統Windows 95以及直面與3dfx的Glide競爭的全新的DirectX圖形API所作,為了抓人眼球,比爾本人親自進入該遊戲出演主角並藉此遊戲介紹Windows 95的強大特性。[4]

辦公軟件Excel的95版的彩蛋也是調用該引擎製作出來的。

目前該版本在Windows Vista/Windows 7里可以直接運行,Windows 8以上的操作系統需要使用特殊方法(下載DXGL),否則無法運行。

  • SNES(SFC)(1995年9月1日)

由歐洲的Ocean軟件公司移植,和之前的移植版不同,這個版本是以PC為基礎進行移植。

畫面分辨率很低,幀數較糟糕。敵人僅有正面圖像,意味着無沉睡狀態,見到你即會攻擊。

但是得益於主機強大的音效芯片,音樂表現極佳,且由於是以PC版為基礎移植,除了無第四章和噩夢難度以外,在內容體驗上近乎完美。

此版本的美洲版由Williams Entertainment發行,日本版則由當時PC-9801的移植公司Imagineer負責發行。

  • PlayStation(1995年11月1日)

嚴格意義上講,這個移植版是毀滅戰士2的移植版(因為1994年毀滅戰士2就已經在PC上發售了),它不僅收錄了2代大部分關卡還同時收錄了1代。這裡僅介紹1代的部分。

PS版由Williams Entertainment移植,同樣由於版權原因無法聽到原版音樂。於是,PS版將所有音樂替換成了極具恐怖氛圍的陰暗環境音樂,且同時也替換掉了遊戲中的所有音效(這些音效也被用到了後來的DOOM64中)。此外,因為是2代的移植版,故在1代的關卡里,PS版會給你很多驚喜,比如第一關的UV難度你就能見到2代的機槍兵,如果去隱藏地點,本來沒有怪物的那個隱藏地點那裡居然有2代的痛苦元素……

這個移植版也是同樣移植了4章的版本,除了沒有NM難度以及幾個關卡缺失以外,其它表現都非常不錯。

  • 3DO(1996年)

此版本擁有最佳表現的音樂,但是畫面、幀數是所有版本裡最糟糕的版本。

該版本是由Rebecca Heinemann僅花費兩周時間完成移植。

據移植者回憶,因為在遊戲發售前十個星期才拿到遊戲源碼,當時移植音樂的時間不夠,故讓3DO內部的樂隊重新錄製了大部分遊戲音樂。此外,為了給3DO版添加獨有特性,他們當時也拍攝了一些FMV過場試圖收錄進去,但最終因移植時間不夠而作罷。

  • 世嘉土星(Sega Saturn)(1997年)

這個版本可以理解為PS版的渣化移植版,除了幀數低,畫面極度遜色於PS版以外,內容和PS版完全一樣,

移植公司為GT Interactive

  • GBA(Game Boy Advance)(2001年)

由Activision移植的版本,唯二版本的掌機版DOOM。

和原版相比,敵人血液變成綠色。音樂也被閹割。而且GBA版的ESRB分級為「T」,是整個毀滅戰士系列裡唯一一個不是以「M」分級的版本。

由於此版本採用的是不同於原版DOOM的一種引擎,故在一些流程方面相比其他移植版本都有一些變化。

  • Xbox(2005年)

此版本是最後一個具有獨有內容的特殊移植版,由Activision移植並發行。

該版本擁有獨特的隱藏出口與隱藏關,除此以外和PC版大同小異。

之後的所有版本均以PC版本為基礎移植。

此版本和其同平台的2代也收錄於《毀滅戰士3:邪惡復甦》的Xbox版中。

  • Xbox 360(2006年)

該平台有兩種版本:由動視在Xbox Live Arcade上和2代出售的獨立版本和在2012年發售的《毀滅戰士3:BFG版》中收錄的版本,均為PC版為基礎移植。問題在於音樂的表現較為糟糕,且幀數略低一些。

  • Playstation 3(2006年)

該平台同樣有兩種版本:由Bethesda在PSN商店裡與2代同捆出售的DOOM Classic合輯版與2012年在《毀滅戰士3:BFG》版中收錄的版本,均以PC版為基礎移植。問題和X360版基本相同。

  • Xbox One/PlayStation 4/Nintendo Switch/Android/iOS

這些版本均是由Nerve軟件公司開發的Doom Classic Unity port所移植的版本,表現基本等同於PC版,故不再贅述。

此外,在最新作品《毀滅戰士:永恆》裡,以彩蛋的方式收錄了這個版本的1代作品。


注釋

  1. 此武器目前沒有官方翻譯名稱,有稱呼為Big Fxcking Gun的,在2005年電影中稱為Bio Force Gun(生物力量武器)
  2. Janelle Brown. Doom, Quake and mass murder. Salon.com. 1999-04-24 [引用時間: 2022-07-19]. 
  3. 《誰先毀滅誰》——畢淑敏
  4. 蓋茨也鍾情DOOM? 1995年影像給你答案(中文字幕)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