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R.O.B.
機器人R.O.B. | |
原名 | ファミリーコンピュータ ロボット[1] Robotic Operating Buddy R.O.B. |
其他名稱 | 機器人R.O.B. HVC-012 |
研發商 | 任天堂 |
製造商 | 任天堂 |
系列 | Family Computer |
類型 | 控制器 |
世代 | 第三世代 |
發售日期 | 日本:1985年 北美:1985年10月18日 歐洲:1986年 9月 1日 | 7月26日
停產日期 | 1990年左右[2] |
最暢銷遊戲 | 《Gyromite》、《Stack-Up》 |
相關條目 | The Angry Video Game Nerd |
“ | ” | |
——任天堂宣傳廣告,於WCES 1987期間 |
R.O.B.(英語:Robotic Operating Buddy,日語:ファミリーコンピュータ ロボット,簡稱ロボット)是任天堂在1985年發售的Family Computer(FC)/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NES)的外設。
簡介
開發背景
在1983年美國遊戲業大蕭條之後,北美市場已經徹底對遊戲業失去信心;而此時在未被大崩潰波及的日本,FC已經占據90%的市場份額,故而自信的任天堂開始將目光投向北美。不過,雖然此時的任天堂已經憑藉街機和Game & Watch初步摸清了市場規模,但鑑於大崩潰的硝煙仍未散去,任天堂也不敢貿然將FC作為遊戲機引入市場,於是在重新設計了外型後,任天堂在1985年將FC以「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之名推出。同時,正逢變形金剛之類的機器人成為潮流,於是由橫井軍平帶領第一開發部設計出了作為玩具的R.O.B.,並預定作為早期NES的捆綁外設發售。R.O.B.擁有兩種配色:僅在日本發售的紅白配色、和僅在北美發售的黑白配色。
R.O.B.的設計看上去十分巧妙:它不需要與主機連接,而是通過安裝在頭部的感光鏡頭接收遊戲在電視屏幕上的閃爍信號並翻譯成指令,再通過內置引擎完成對應操作(主要是機械臂的)。但它無法與主機進行雙向交互,在需要回饋時仍需要手柄,這讓R.O.B.在定位上略顯尷尬:畢竟正如噴神James所說,自己若是能用左右腳按手柄按鍵的話,還要這個機器人有什麼用呢。
1985年,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和機器人R.O.B.在夏季消費者電子展上正式亮相,當時搭配的試玩遊戲中包括了專門給R.O.B.定製的《Gyromite》與《Stack-up》[3]。後,NES與R.O.B.正式於10月18日發售。R.O.B.作為當時任天堂宣傳的重點,出現在所有的宣傳廣告中,甚至NES的豪華套裝[4]里也有它。首批適配的兩款遊戲也作為首發遊戲發售。
適用遊戲
《Gyromite》
零售版的R.O.B.沒有配件,玩家需要購買零售版的遊戲才能獲得對應的配件組,其中《Gyromite》的零售版附贈的配件有一對R.O.B.手部配件(能咬合,用來抓陀螺)、兩個陀螺、一個手柄支架和一個陀螺旋轉器。
遊戲需要兩個手柄,其中玩家作為1P操縱Hector教授在限時內收集房間裡的所有炸藥,R.O.B.(或者另一位玩家)作為2P通過手柄控制紅色和藍色水管的升降。在1P模式下,玩家可按下Start鍵進入指令模式,此時手柄則作為操縱R.O.B.的部件。
遊戲質量尚可,但R.O.B.本身的問題則完全毀掉了遊戲體驗:畢竟,與其看着機器人慢慢悠悠地拿起陀螺按下按鍵,還不如自己去按來着快;更何況在帶着機器人遊玩的情況下,一局遊戲的時限很緊,稍有失誤就會前功盡棄。
《Stack-Up》
《Stack-Up》的零售版也有附贈的配件:5個托盤、5個不同色的圓塊,和另一對手部配件(貼有防滑墊,用來抓住圓盤)。
遊戲擁有多種模式,均完全建立在玩家能老老實實按規定遊玩的基礎上:
- 在「DIRECT」模式和「MEMORY」模式下,玩家需要編寫指令,以讓R.O.B.抓取和移動圓盤,完成屏幕右上角顯示的搭建目標;
- 在「BINGO(1P)」模式下,玩家在5×5的網格中操縱Hector教授躲避兩隻怪獸並按下網格按鍵,每當玩家按下一行/一列的所有按鍵,遊戲將向R.O.B.發送對應的指令,讓R.O.B.進行行動完成搭建目標;
- 而「BINGO(2P)」模式則是另一套規則:1P玩家操縱Hector、2P玩家操縱Vector,通過按鍵讓R.O.B.往自己的托盤移動圓盤,時限結束時搶得最多圓盤者即為贏家。[5]
作為配件的結局
雖然R.O.B.本身擁有眾多問題(如噪音太大、動作遲緩、功能過少、配套遊戲很少等),但作為玩具它看起來很酷,這對於任天堂來說也足夠了:1985年,任天堂達成了在北美售出5萬套NES的目標,而在整個1986年中賣出了400萬份NES,已經抵近大崩潰前夜雅達利2600的實際出貨量;到了1988年,在包括優秀的第一方遊戲、嚴苛的保證金制度等一系列後着的推動下,任天堂成功做到了很多人認為不可能的「復甦主機遊戲市場」的任務,並超越當年的雅達利成為北美市場的唯一霸主。
這個時候,作為敲門磚的R.O.B.已然完成了它的使命,於是任天堂和市場對R.O.B.的關注度越來越低:任天堂不僅砍掉了原定另外4款適配R.O.B.的遊戲,甚至在1986年3月20日向全美發售的主機新同捆包[6]中也不帶R.O.B.。市場也很配合地將焦點從R.O.B.外設轉移到遊戲本身,比如同在1985年發售的《超級馬力歐兄弟》。
最終,約在1990年,R.O.B.正式停產。
評價
“ | 任天堂在CES上展示了它的視頻娛樂系統,那間展廳總是人潮洶湧。如果電子遊戲真像媒體宣稱的那樣已死,那為何這些人要擠在20款不同遊戲的手柄前呢? | ” |
——《Computer Entertainer》,1985年7月刊 |
雖然媒體們普遍不看好,但R.O.B.從一開始就廣受小孩子們的追捧,北美的很多家庭都是因為小孩子喜歡R.O.B.而購買NES。
而當時過境遷,一切塵埃落定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R.O.B.背後的行動,如GameSpy就曾經認定任天堂推出R.O.B.的行為是遊戲史上最聰明的二十五個舉動之一。
其他作品的出場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系列
R.O.B.首次出場於《任天堂明星大亂鬥X》,並在亞空使者模式中作為重要角色登場。
後在《for》和《特別版》中繼續作為鬥士出場。
- 也因此,它有自己的amiibo。這是目前為止唯一還在生產的周邊。
任天堂其他遊戲
- 《Game Boy Camera》:「B Album」模式的第26個圖案中出現了R.O.B.。
- 《StarTropics》:角色「Sub-C submarine's navigational computer」的原型即為R.O.B.。
- 《塞爾達傳說 魔吉拉的面具3D》:作為彩蛋出場(場地未知)。
- 《馬力歐卡丁車DS》:作為隱藏人物登場。
Angry Video Game Nerd
“ | 在1983年,遊戲市場充斥着垃圾遊戲,人類的不完美的產物,遊戲崩盤使得許多公司破產。傳說有一位英雄會從廢墟中站出,一個機器人英雄,那就是我。 | ” |
——R.O.B,AVGN EP.100 |
初次登場於總第47集結尾,後於總第100集正式亮相,可說是該集的絕對主角。
EP100中的表現 |
---|
為該集的最終BOSS,任務是消滅一切除其支持的兩款遊戲以外的全部遊戲,把噴神james家裡的全部遊戲變成了《Gyromite》和《Stack-up》。噴神陷入了對其他遊戲的思念,雖然他被R.O.B.給打的奄奄一息,可是為了這些遊戲,他又活了過來,R.O.B.最後被噴神james憤怒的套上任天堂的一大堆外設開槍射擊電池並幹掉了。所有的遊戲恢復正常,噴神james從討厭這些遊戲變得更加熱愛這些遊戲了,即使它們很爛。 |
綠壩娘大冒險
在第9章中作為Boss出場,需要清除它才能讓開路。技能有投擲《Gyromite》和《Stack-up》、帶電手柄捆綁。
雜談
- 也許是時間緊迫,《Gyromite》和《Stack-Up》兩款遊戲在北美並未被正式本地化,美任僅僅在日版卡帶里加入NES適配器並做好包裝後就匆忙上架。
- 這也許能解釋為什麼兩款遊戲在標題頁面里顯示的名字分別為《Robot Gyro》和《Robot Block》。
|
|
外部鏈接與注釋
- ↑ 「Family Computer Robot」的音譯。
- ↑ Kohler, Chris (2004). Power-Up: How Japanese Video Games Gave the World an Extra Life. Indianapolis, IN: Brady Games. ISBN 0-7440-0424-1.(英文)
- ↑ 雖說兩款遊戲稍早前已在日本發售,但對北美玩家來說這還是第一次見到。
- ↑ 包括主機、R.O.B.和Gyromite配件、光槍、兩個手柄、《Gyromite》和《Duck Hunt》卡帶各一盤。
- ↑ 事實上大亂鬥SP的「Stack-Up」命魂展示的就是這個模式的默認布局。
- ↑ 僅包含主機、兩個手柄,和《超級馬力歐兄弟》卡帶一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