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風經過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VOCALOID中文殿堂曲題頭.jpg
本曲目已進入殿堂

本曲目已經擁有了超過10萬次播放,榮膺VOCALOID中文殿堂曲稱號。
更多VOCALOID中文殿堂曲請參見殿堂曲導航
「為一朵花死去,是值得的。」
「我們是否來到了一個,詩歌之花不值得綻開的年代?」
致詩歌、致不死的夢,致你我都在等待的那陣風。

風經過》是初繁言於2022年5月27日投稿,洛天依演唱的歌曲。

風經過.jpg
曲繪 by 灰烏鴉
歌曲名稱
風經過
於2022年5月27日投稿 ,再生數為 --
演唱
洛天依
UP主
初繁言
連結
bilibili 

簡介

風經過》是初繁言於2022年5月27日投稿至bilibiliVOCALOID中文原創歌曲,由洛天依演唱,為霧靄拾光系列第二作。殿堂曲,截至現在已有 -- 次觀看, -- 人收藏。

本曲致敬朦朧詩人舒婷,以其視角敘寫往昔歲月,回味細膩情感和美好希望。

歌曲

寬屏模式顯示視頻

同系列其他作品

北島————《烈火灼冰》 / 樂正綾演唱;

舒婷————《風經過》 / 洛天依演唱。

歌詞

本段落中所使用的歌詞,其著作權屬於原著作權人,僅以介紹為目的引用。
策劃
作詞
初繁言
作編曲
混音
Adam_K
調教 Creuzer
曲繪 灰烏鴉
PV 流緒
題字 銘言君
美工 謎語復興
出品 踏雲社
演唱 洛天依


你是否也在等一陣風 喬木都悄收起了葉脈
待它掠過肩頭時 看一朵花綻開
你將空望交付給什麼 候鳥才懂得這份悲哀
詩人都噤聲的年代 對春抱何期待

某天我又夢見那朵花 生命如沸泉般慷慨
我們相逐着到天際外 交換赤裸淺薄情懷
遠處的山也遲遲不肯 奔進故事末尾留白
而我闔上眼好像就能 望見 望見誰走來

你是否也在等一陣風 最溫柔不過死水微瀾
少年疲於長途跋涉 忘了如何造詩歌
忘了那致意的沉默 忘了緋紅黎明會噴薄
忘了風暴無法摧折 喬木新生如渴

某天我又想起那長夜 老面孔與爐火對坐
窗外雨點無力控訴着 誰又擁有內疚資格
舉杯致什麼昨日落寞 任叮噹的夢被敲破
而我不敢問甚至未敢去說 是否花已落

是否一切已註定不聞迴響 是否一切還值得相信未來
難道我們已經在 不值得它綻開的年代

於是我埋下每顆悲哀 待它學會與夢釋懷
不求漫延開無邊花海 只為等一陣風吹來

那天我醒來晚日將落 故事末句也已乾涸
散了詩人與無關過客 只剩一首單薄的歌

它不問風聲不溯因果 剎那消失在天盡頭
而我睜開眼 恍惚看到那時 那時風經過
而我睜開眼 恍惚看到那時 那時花開了

STAFF的話

貼一下歌詞註釋里寫的背景介紹,寫得有點像中學閱讀理解,但也希望能給到不熟悉這個系列的朋友們一點淺薄的幫助。當然,更希望這首歌發了之後,能有哪怕一兩個朋友感興趣,去真正讀舒婷、讀朦朧詩、讀詩歌。
「難道我們已經在,不值得它綻開的年代?」當真如此嗎?

「霧靄拾光」系列意在介紹中國當代詩歌流派,朦朧詩的主要代表詩人,他們的人生與詩歌。朦朧詩正如其名,大多使用較為抽象晦澀的意象,意境模糊朦朧。其盛行於中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正值中國文藝界黃金時期,且一度達到它的輝煌。

繼「霧靄拾光」系列上一作《烈火灼冰》(VC版連結:【樂正綾原創】烈火灼冰【霧靄拾光系列】【雙本家PV付】【踏雲社】)講述了朦朧詩人北島跌宕的人生與熱血猶在的詩歌理想後,本作《風經過》則向朦朧詩人舒婷致敬,從這位細膩的女詩人的視角回味往昔歲月。舒婷的筆觸十分細膩,她筆下的情感,無論是對愛人、國家還是生活本身,都極度濃厚、豐富而具有層次感。舒婷的作品所用意象清麗,滿是浪漫主義的色彩,同時內核又不失思辨性,可以說是理想與現實相結合的典型。相較於北島的人生與作品,貫穿着悲劇性的英雄主義色彩,舒婷女士似乎並沒有那麼多波瀾壯闊。其人至今健在,並活躍於作協中。因而在本作中,舒婷女士更多像是作為一名過來人,去講述並期待着過往一切的復甦。關於詩歌,關於夢,關於藝術,關於所有值得懷念的美好的事物。

 【二版補充說明:】
若選一人作為朦朧詩黃金時期的見證者、記錄者及追憶者,舒婷一定是強有力的人選。在朦朧詩盛行之時,舒婷即是當時最有影響的詩人之一;她也是當初的重要人物中,為數不多存活至今且繼續為中國當代文學及詩歌的發展積極做出貢獻的一位。上世紀八十年代過後,中國現代詩歌的逐漸「隕落」、凋敝是不爭的事實。本作力圖從舒婷這位溫柔的經歷者,也是倖存者的角度,回味過去的朦朧詩黃金年代,感慨詩歌鼎盛期的消逝。以結尾的開放式結局,寄託了詩歌再度回歸它的初心與風潮的美好希望。

——詞作初繁言發表於視頻評論區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