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神聖羅馬帝國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Earth emoji.png
歡迎來到美麗的神聖羅馬帝國!這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地方~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現實地點相關條目。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這個國家過去稱為神聖羅馬帝國,現在還是這樣稱呼,但它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
——伏爾泰,《風俗論》第七十章[1]

國旗
神聖羅馬帝國國旗 (1430-1806).png
雙頭鷹紋章
神聖羅馬帝國的雙頭鷹紋章.jpg
雙頭鷹國徽
神聖羅馬帝國雙頭鷹國徽.jpg
帝國與選帝侯紋章
神聖羅馬帝國徽章與選帝侯徽章.jpg
基本資料
全稱 962年-1157年:羅馬帝國[2]

1157年-1512年:神聖羅馬帝國[3]
1512年-1806年: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4]

別稱 德意志第一帝國[5]

羅馬-德意志帝國[6]
舊帝國[7]
條頓王國[8]
德意志王國/阿勒曼尼王國[9]

類型 國家聯盟
所轄 行政圈
重要城市[13] 亞琛[10]
美因河畔法蘭克福[11]
雷根斯堡[12]
位置 日耳曼尼亞
領導人 神聖羅馬皇帝
語言 拉丁語/德語等多種語言
文字 拉丁字
族群 德意志人(含奧地利人、中部瑞士人、盧森堡人)、荷蘭人(含弗里斯蘭人)、弗里斯蘭人、意大利人、羅曼什、波蘭人、卡舒比人、捷克人、馬扎爾人、法蘭西人、瓦隆尼亞人、丹麥人、諾曼人等
信仰 羅馬天主教→羅馬天主教/路德宗[14]→羅馬天主教/路德宗/加爾文宗[15]
正規軍 神聖羅馬陸軍(成立於1400年,解散於1806年)
形成 962年[16]
領土面積 950,000平方公里[17]
人口 29,000,000[18]
貨幣 各個成員國各有不同,大多數時候為塔勒貨幣或者馬克
曆法 公元
登場作品 詳見ACGN作品中的神聖羅馬帝國

擬人萌娘 德國娘[19]

神聖羅馬帝國(拉丁語:Sacrum Romanum Imperium,德語: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英語:Holy Roman Empire,日語:神聖ローマ帝国[20]),是位於歐洲大陸的一個封建君主制政權,在ACGN作品中時有出現。

在歷史上,神聖羅馬的版圖西至弗蘭德斯、東至普魯士[21]、北至日德蘭半島[22]、南至西西里和馬耳他。

歷史

800年,查理·加洛林統一了加洛林王朝大片土地,被教宗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查理曼的法蘭克帝國覆蓋了現法國德國、低地三國、瑞士、北意大利等大量領土,被普遍認為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雛形;部分歷史研究中以此作為神聖羅馬帝國形成之年p社遊戲十字軍之王3中查理曼的頭銜即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而非法蘭克帝國皇帝

843年,《凡爾登條約》簽訂,法蘭克帝國分裂為東法蘭克王國、中法蘭克王國、西法蘭克王國,東法蘭克王國為神聖羅馬帝國的前身。

936年,薩克森公爵奧托一世在亞琛由美因茨大主教希爾德貝特加冕為國王。962年,奧托一世前往羅馬,正式被教宗加冕為皇帝並建立帝國,帝國的官方名稱為「羅馬帝國」。奧托一世的加冕被普遍認為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開端。[23]

神聖羅馬皇帝與羅馬教宗圍繞政治與宗教的權利,展開了曠日持久的鬥爭。教宗故意稱東法蘭克國王為條頓國王[24],稱東法蘭克王國為條頓王國[25],以此表明國王在教宗加冕為皇帝前不具備統治的普世性。作為回應,亨利二世在995年加冕為「羅馬人的國王」[26]以對抗羅馬教宗,強調即使在正式成為皇帝前,羅馬王也具備統治的普世性。1157年,皇帝紅鬍子腓特烈一世為進一步強調皇權的神性,在國書中將帝國稱為「神聖的帝國和神聖的共和國」,在後世,在帝國才逐漸有人將「神聖」與「羅馬帝國」二者結合,帝國也逐漸被稱為「神聖羅馬帝國」。

1245[27]/1254年[28]-1273年[29],是混亂的大空位時代。諸侯邦國各自為政,互相之間紛爭不斷,帝國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1356年,查理四世頒佈《金璽詔書》,在法律上正式確定皇帝須由七大選帝侯推選[30]

12-16世紀,神聖羅馬帝國逐漸完成對羅馬法的繼受[31]。標誌事件為1495年馬克西米利安一世成立帝國法院[32],正式宣佈羅馬法為帝國普通法。

1508年,羅馬王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由於威尼斯共和國的阻撓無法前往羅馬進行加冕,聖座派遣特使允許羅馬王宣稱了「選帝」這一頭銜。從斐迪南一世開始,羅馬王援引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先例,不前往羅馬加冕而直接宣稱「選帝」。[33]

隨着意大利和勃艮第退出神聖羅馬,帝國領土主要限於德語地區。1474年,帝國文件首次出現「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1512年,帝國議會正式將帝國更名為「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34][35]

1618年,三十年戰爭爆發,戰爭導致哈布斯堡王朝勢力遭受重創,神聖羅馬帝國分崩離析,名存實亡。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神聖羅馬帝國連續組建三次反法聯盟,武裝干涉法國,但都被革命熱情高漲的法軍打敗。

1806年,拿破崙勒令皇帝弗朗茨二世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尊號,僅保留奧地利帝國帝號,神聖羅馬帝國就此滅亡。

神聖羅馬滅亡前後的今天,神聖羅馬帝國國旗的配色(黑紅金)也成為了現代德國國旗的來源。

在以詹姆斯·布萊斯(James Bryce, 1st Viscount Bryce)為代表的史學觀點認為,帝國是由世俗領袖皇帝和宗教領袖教宗一同領導的二元統治帝國,也只有皇帝和教宗同在的情況才是一個完整的「神聖羅馬帝國」,在著名桌面戰棋遊戲《中古戰錘》中,以「神聖羅馬帝國」為原型的「人類帝國」便是以皇帝卡爾·弗蘭茨和教宗沃克爾「無情者」同屬帝國的形勢出現,而在《戰錘40000》的人類帝國中同樣存在攝政王羅伯特·基利曼和國教教宗共存的形式,而中古帝國的西格瑪和40k帝國的帝皇則與歷史上的耶穌一同作為帝國信仰崇拜的象徵。

關於伏爾泰

伏爾泰本人對於神聖羅馬帝國的評價原文出自《風俗論》第70章:

「因此查理四世聽任維斯康蒂家族篡奪了米蘭和倫巴第;聽任威尼斯人奪走了帕多瓦——從前威尼斯是它的屬地,這時它成了威尼斯的屬地——以及維琴察和維羅納。他在阿爾城被加冕為阿爾國王,條件是他不能呆在該城,正如他不能呆在羅馬一樣。在習慣和權力方面發生了多大的變化!執拗地保存一個頭銜,但擁有的權力卻如此微不足道,這些,便構成了後期羅馬帝國的歷史。教皇們先是籲請查理曼,然後籲請奧托諸帝在弱小的意大利建立起帝國。以後,教皇們又竭其所能來把帝國摧毀。這個國家過去稱為神聖羅馬帝國,現在還是這樣稱呼,但它既不是神聖的,也不是羅馬的,更不是什麼帝國。」

如果仔細閱讀伏爾泰原本《風俗論》的上下文,伏爾泰本身對神聖羅馬帝國呈肯定態度,而他本人更多只是諷刺查理四世開始之後的帝國,他甚至認為查理曼的加冕代表着羅馬帝國的再一次「復活」。持這種觀點的不在少數,詹姆斯·布萊斯在《神聖羅馬帝國》一書中也對此類的說法進行了支持。

一直廣為流傳的「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其實是斷章取義曲解之後的結果,主要用於調侃神聖羅馬帝國。

帝國旗下著名家族

  • 加洛林家族————開創了稱霸歐陸的加洛林王朝。家族著名人物有:
    • 查理曼(也稱為「卡爾大帝」,西羅馬滅亡後第一位加冕羅馬皇帝的日耳曼人,被視為神聖羅馬帝國的建立者)
    • 路易一世(查理曼之子,第二代神聖羅馬皇帝,外號「虔誠者」,駕崩後,帝國正式被一分為三)
  • 柳多羅夫家族————讀音與魯道夫相似,開創了神聖羅馬帝國的薩克森王朝。家族著名人物有:
    • 亨利一世(薩克森王朝的開創者,東法蘭克的加洛林王室絕嗣後第二位東法蘭克國王,繼位前因為在抓鳥而被稱為「捕鳥者」)
    • 奧托一世(薩克森王朝第一位神聖羅馬皇帝,被認為是少數可以匹敵卡爾大帝的一代雄主,與查理曼一同視作神聖羅馬帝國的建立者和奠基人)
    • 奧托三世(母親是拜占庭公主,將光復羅馬帝國作為畢生夢想,在位期間冊封波列斯瓦夫一世為波蘭國王)
  • 霍亨斯陶芬家族————霍亨斯陶芬王朝一般被視作帝國在中世紀最為強盛的時代,也是據考證最早啟用「三獅」作為盾徽的家族。家族著名人物有:
    • 腓特烈一世(外號「紅鬍子」,著名猛將,勇武過人,年近70依然御駕親征,領導第三次十字軍東征,在途中意外駕崩,被認為是中世紀德國最成功的統治者之一)
    • 亨利六世(著名詩人,被稱為「眾王之王·萬主之主」,1191年成為帝國皇帝,在位期間,英格蘭,丹麥,波蘭等歐陸大國君主皆向其宣誓效忠,同時成功策反原東羅馬諸侯認自己作為封君,逼迫東羅馬皇帝承認自己作為西部皇帝在政治地位上的優先,權勢超越了其父紅鬍子,到達帝國歷史上的巔峰時期,為人冷酷無情,被評價為:如北風怒吼,肆虐在玫瑰園般的西西里)
  • 策林根家族————出身施瓦本的帝國名門,1218年,主系絕嗣,作為分支家族的哈布斯堡和巴登家族依然活躍在歷史舞台上。家族著名人物有:
    • 弗里德里希一世(巴登大公,德皇威廉一世的女婿,在岳父的加冕儀式上用圓滑的稱呼使威廉一世接受了德意志皇帝頭銜)
    • 魯道夫一世(哈布斯堡王朝的開創者,「大空位時代」後第一個被完全選舉出來的羅馬人民的國王)
    • 腓特烈三世(哈布斯堡王朝第一位正式加冕的神聖羅馬皇帝,被稱為「最後的騎士」)
    • 查理五世(最後一位由教皇加冕的神聖羅馬皇帝,因其名言「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西班牙也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 費利佩二世(世界霸主,1518年統一伊比利亞半島,建立了由兩個殖民帝國葡萄牙和西班牙組成的伊比利亞聯盟)
    • 弗朗茨二世(最後一代神聖羅馬皇帝,「拿破崙戰爭」結束後,帝國進行了重組,德意志邦聯誕生)
    •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弗朗茨二世之孫,奧匈帝國的建立者)
  • 巴本堡家族————建立了奧地利大公國,其族徽也成為了奧地利的標誌,1251年主家絕嗣,1314年,分家維特爾斯巴赫正式當選神聖羅馬皇帝。家族著名人物有:
    • 利奧波德六世(十字軍猛將,人稱「輝煌的利奧波德」)
    • 查理七世(1742年當選神聖羅馬皇帝,也是皇帝利奧波德一世的外孫)
    • 伊麗莎白·阿瑪莉·歐根妮(即茜茜公主,奧匈帝國皇后,19世紀著名的美女)
    • 路德維希二世(巴伐利亞國王,有「童話國王」、「天鵝國王」、「瘋王」等外號,曾在1870年給尚為德意志邦聯主席的威廉一世上書勸進)
  • 韋爾夫家族————被稱為德國歷史上最為尊貴的家族之一,也曾是斯陶芬家族最大的死敵。家族著名人物有:
    • 「獅子」亨利(外號「薩克森的雄獅」,腓特烈「巴巴羅薩」的表弟,也是帝國當時勢力最強大諸侯之一,作為名將和政治家聞名後世)
    • 喬治一世(漢諾威選帝侯,1714年加冕大不列顛國王,開創了英國歷史上的「漢諾威王朝」)
    • 維多利亞女王(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印度帝國皇帝」,在位期間,英國處於最強的「日不落帝國」時期)
    • 格奧爾格五世(外號「盲王」,德意志內戰時期,選擇站在奧地利一方對抗普魯士,結果戰敗,被迫流亡)
  • 美第奇家族————意大利名門,曾經是帝國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家族著名人物有:
    • 克萊門特七世(1523年任羅馬教宗,也是最後一位為帝國皇帝加冕的教宗)
    • 科西莫一世(佛羅倫薩公爵,首任托斯卡納大公,美第奇家族中興之主)
  • 多里亞家族————吉柏林派(皇帝黨)領袖之一,常年擔任熱那亞的統治者。家族著名人物有:
    • 安德烈·多里亞(著名政治家和軍事家,帝國傑出的海軍將領)
  • 普熱米斯爾家族————波西米亞的統治家族,在與哈布斯堡的政治鬥爭中失敗而衰亡。家族著名人物有:
    • 奧托卡二世(波西米亞國王,曾是大空位時代,帝國勢力最強的諸侯,與魯道夫一世爭奪帝國皇位,在迪恩克魯特戰役戰死)
  • 阿斯卡尼亞家族————薩克森名門,致力於領地東擴,建立了著名的勃蘭登堡邊疆伯國。家族著名人物有:
    • 阿爾布雷希特一世(作戰勇猛,綽號「大熊」,取代了「獅子」亨利成為薩克森公爵,首任勃蘭登堡邊伯)
    • 索菲特·奧古斯特(即葉卡捷琳娜二世,1762年成為俄羅斯帝國皇帝,也是俄羅斯歷史上唯一一位被冠以「大帝」之名的女皇。)
  • 韋廷家族————薩克森名門,1422年取代阿斯卡尼亞家族成為了薩克森的新主人,家族成員先後出任英國、比利時、保加利亞、波蘭、葡萄牙等國的王位。家族著名人物有:
    • 腓特烈三世(1486年任薩克森選候,一直致力於調和天主教人士和新教團體間的矛盾,外號「英明者」)
    • 奧古斯特二世(因為腕力驚人,可以徒手摺斷馬蹄鐵、單手破牆,而得以外號「強力王」,1697年成為波蘭立陶宛聯邦的領導者)
    • 利奧波德二世(1865年任比利時國王,創立了剛果自由邦,被廣大網友戲稱為「非洲帶善人」)
    • 愛德華八世(1936年任大不列顛國王,大名鼎鼎的「溫莎公爵」,為了與華里絲·辛普森結婚而選擇退位的行為也傳為了一段佳話)
    • 伊麗莎白二世(1952年任大不列顛國王,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最長的國王)
  • 奧爾登堡家族————同樣是出自薩克森的名門,北海霸主。家族著名人物有:
    • 克里斯蒂安一世(丹麥奧爾登堡王朝的建立者,同時也是卡爾瑪聯盟的統治者)
    • 彼得三世(俄羅斯帝國第七位皇帝,腓特烈大帝的瘋狂崇拜者,妻子是葉卡捷琳娜二世,是一個充滿了悲劇色彩的人物)
    • 卡爾十三世(1809成為瑞典國王,創立了卡爾十三世騎士團,瑞典-挪威聯合的首任君主。)
    • 菲臘親王(原希臘王子,與英王伊麗莎白二世結婚,也是現任英王查理三世之父)
  • 奧蘭治家族————尼德蘭地區的統治家族,締造了制霸全球貿易的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家族著名人物有:
    • 威廉一世(荷蘭國父,領導了尼德蘭革命,帶領低地走向獨立)
    • 拿騷的莫里斯(威廉一世之子,著名軍事家,發展了軍事戰略、戰術和軍事工程學)
    • 威廉三世(1672年任尼德蘭執政,1689年受邀入主英格蘭加冕為王)
  • 雷吉納爾家族————家族始祖為洛泰爾一世的女婿,有布拉邦特,林堡,黑森,盧森堡等多個分家,1312年盧森堡的亨利七世成為了帝國大空位後第一個加冕帝國皇帝的家族。家族著名人物有:
    • 查理四世(1355年加冕帝國皇帝,著名的學者,在位期間頒佈了「金璽詔書」,正式在法律上確定帝國選候制度)
    • 西吉斯蒙德(1433年成為帝國皇帝,創設了龍騎士團,歷史上對他有功過兩極的評價)
    • 瓦伊諾一世(黑森王子,芬蘭獨立後收邀成為新的芬蘭國王,但在德國一戰戰敗後拒接了王位)
    • 路易斯·蒙巴頓(繼承母系而得到了黑森親王的頭銜,英國海軍元帥,印度總督,二戰時期擔任盟軍東南亞總司令,曾提出「蒙巴頓方案」)
  • 霍亨索倫家族————原只是起源自施瓦本地區的小貴族,在1371年成為勃蘭登堡領主後家族逐漸走向強盛,最終於1870年統合德意志邦聯,開創了德意志第二帝國。家族著名人物有:
    • 腓特烈一世(1688年任勃蘭登堡邊伯,1701年以「在普魯士的國王」為頭銜加冕為王)
    • 腓特烈二世(被後世尊為「大帝」,即是開明專制和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也是18世紀最偉大的軍事家之一)
    • 威廉一世(外號「霰彈親王」,普奧戰爭後取代奧地利成為德意志邦聯主席,普法戰爭後在凡爾賽宮加冕「德意志皇帝」,成立德意志帝國)

相關ACGN作品

Nuvola apps important blue.svg
如有需要添加的內容,請自行編輯添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勿問為什麼沒有oo?

漫畫

遊戲

相關人物

崩壞查理曼聖痕.png

史實

  • 查理曼————800年聖誕節加冕「羅馬皇帝」(由上帝加冕的偉大、賢明的奧古斯都,羅馬帝國執政官,依靠上帝恩典的法蘭克和倫巴第國王。),通常被視作神聖羅馬帝國的建立者或奠基人,其皇帝頭銜為了與古羅馬帝國的皇帝和拜占庭的巴西琉斯有所區分,一般被稱為凱撒或「神聖羅馬皇帝」,在p社的遊戲諸如《十字軍之王》、《歐陸風雲》、《鋼鐵雄心》中,都將查理曼(卡爾大帝)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的初代皇帝。
  • 奧托一世————東法蘭克國王,於962年加冕稱帝,有部分歷史觀點將奧托一世視作神聖羅馬帝國的建立者,值得一提的是,奧托本人帝號與查理曼一樣都是「羅馬人的皇帝和上帝加冕的奧古斯都」。
  • 腓特烈一世————又稱紅鬍子巴巴羅薩,霍亨斯陶芬王朝時期的皇帝,在位期間嘗試中央集權以及入侵意大利。後來參加第三次十字軍東征,動員大約十萬人的軍隊向耶路撒冷進軍,在渡過格克蘇河時失足溺死。後其手下將其遺體封存在裝滿醋的木桶裏帶着繼續征戰,因此後人稱其為「裝在木桶里的皇帝」。腓特烈在位時期的國書中,將帝國稱為「神聖的帝國和神聖的共和國」,這一般視作「神聖羅馬帝國」中「神聖」二字的由來,但實際上,巴巴羅薩並沒有將國號改變,依然啟用「羅馬帝國」作為國號。
  • 腓特烈二世————人稱「世界驚奇」、「王座上第一個近代人」,霍亨斯陶芬王朝最後一代皇帝,文武全才,掌握了德語,意大利語,法語,拉丁語,希臘語,希伯萊語和阿拉伯語等七門語言,在位期間,創辦了著名了的「那不勒斯大學」,頒佈了《梅爾菲憲章》,喜歡在自然學,生物學,星相學,哲學,數學等多個領域進行科學研究,但其為了科學研究而進行的人體實驗過於殘酷而飽受後世詬病。在1228年以絶罰之身領導了「第六次十字軍東征」,並創造了無血開城取得耶路撒冷的外交成就,但值得諷刺的是,因為沒有讓伊斯蘭教徒流血,帝國內以教宗為代表的基督狂熱勢力不承認東征取得勝利,教宗也拒絕恢復皇帝的教籍。在p社的王國風雲中,腓特烈二世擁有「天才戰略家」的特質,但不知道為什麼,皇帝本人在歷史上情人無數,甚至當過隔壁老王,然而p社依然給了皇帝「忠貞」的特質。
  • 歐根親王————神聖羅馬帝國陸軍元帥。

虛構

相關戰爭

  • 十字軍東征————主要參戰方之一。
  • 三十年戰爭————由神聖羅馬帝國內戰演變而來的一場大規模國際戰爭。
  • 拿破崙戰爭————主要參戰方之一,也是神聖羅馬帝國時期以奧地利為首的德意志諸國參與的最後一場戰爭。

註釋與外部連結

  1. Ce corps qui s'appelait et qui s'appelle encore le saint empire romain n'était en aucune manière ni saint, ni romain, ni empire.(這個從過去到現在仍被稱為神聖羅馬帝國的實體在任何方面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1]
  2. 拉丁語:Imperium Romanum
  3. 拉丁語:Sacrum Romanum Imperium/Sacrum Imperium Romanum
    德語: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4. 拉丁語:Sacrum Imperium Romanum Nationis Germanicae/Sacrum Romanum Imperium Nationis Teutonicae
    德語: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
  5. 德語:Erste Deutsches Reich,早在納粹時期的德國,希特拉宣稱神聖羅馬帝國為德意志第一帝國。即使到了現在,德國、奧地利等歐洲中部國家的教科書中明確描述
  6. 德語:Römisch-Deutsches Reich
  7. 德語:Altes Reich
  8. 拉丁語:Regnum Teutonicum/Regnum Teutonicorum
  9. 東羅馬帝國對神聖羅馬帝國的稱呼
  10. 羅馬王的加冕地
  11. 帝國議會所在地,羅馬王、選帝的選舉和加冕地
  12. 帝國永久議會
  13. 神聖羅馬帝國沒有固定首都,故只列出重要城市
  14. 1555年奧格斯堡宗教和約簽訂後
  15.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訂後
  16. 奧托一世加冕
  17. 1034年
  18. 1800年
  19. 神聖羅馬帝國娘為德國娘的一個階段
  20. しんせいローマていこく,轉寫:Shinsei-rōma-teikoku
  21. 即今天的加里寧格勒(原柯尼斯堡)、但澤(格但斯克)、格丁根(格丁尼亞)、艾姆蘭-馬蘇倫(瓦爾米亞-馬祖里)
  22. 只延伸到了日德蘭半島南部的部分
  23. 也有一部分歷史學家認為800年法蘭克國王查理曼加冕為皇帝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開端。
  24. 拉丁語:Rex Teutonicorum
  25. 拉丁語:Regnum Teutonicum/Regnum Teutonicorum
  26. 拉丁語:Rex Romanorum
    德語:König der Römer
  27. 腓特烈二世被絕罰
  28. 康拉德四世去世
  29. 魯道夫一世加冕為羅馬王
  30. 當選皇帝仍需前往羅馬接受教宗的加冕
  31. 中世紀德國對羅馬法的繼受
  32. 德語:Reichskammergericht
  33. 嚴格來說,從斐迪南一世開始,所有的羅馬王僅僅享有「選帝」的頭銜,儘管通常被認為是「皇帝」。
  34. 拉丁語:Sacrum Imperium Romanum Nationis Germanicae
    德語: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
  35. 但是該稱呼沒有得到皇帝和主要諸侯的正式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