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Bushiroad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粉色大猛字.png
猛漢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猛漢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Ambox currentevent.svg
此頁面中存在需要長期更新的內容及資料列表,現存條目中資料未必是最新。
另請編輯者注意:請不要在人物歷程等相關內容中懸掛此模板。具體使用方法詳見模板說明文檔
Bushiroad
Bushiroad Logo.svg
名稱 株式会社ブシロード
Bushiroad Inc.
別名 武士道(中文)
BR社(簡稱)
不許摸(空耳)
類型 集換式卡牌公司
IP開發公司
成立時間 2007年5月18日
總部地址 日本東京都中野區中央1-38-1
住友中野坂上大廈2樓
主要作品 卡片戰鬥先導者
偵探歌劇 少女福爾摩斯
BanG Dream!
少女☆歌劇 Revue Starlight
from ARGONAVIS
D4DJ
相關人物 木谷高明(創辦者兼董事長)
橋本義賢(總經理)
安田猛
相關會社 Bushiroad Music
Bushiroad Media
Bushiroad Creative
Bushiroad Move
新日本職業摔角聯盟
網址 商品主頁
企業主頁
通過多彩的內容,開創屬於新時代的娛樂
——來自Bushiroad中文官方網站

Bushiroad(中文:武士道;日文:ブシロード)是日本集換式卡牌公司,主負責集換式卡牌遊戲的企劃與販售,同時旗下也有音樂部門、出版與媒體部門以及專業摔角事務所,創立於2007年,創始人為木谷高明

2017年10月,木谷高明主動辭任代表取締役社長職務,親身前往最前線指揮公司發展。現Bushiroad代表取締役社長為橋本義賢。

Bushiroad在海外也有三家海外會社,分別是海外國際總部(Bushiroad International)、美國公司(Bushiroad USA)與歐洲公司(Bushiroad Europe),分別負責亞洲、美洲與歐洲的事務。

簡介

  • 公司成立於2007年5月。創始人木谷高明為Broccoli創立者以及初任代表取締役社長,締造過《鈴鐺貓娘》《銀河天使》等企劃,由於在Broccoli期間經營不善把前面兩個大人氣企劃玩垮,被迫辭去領導職務,出走創立Bushiroad。
  • 公司名稱來源於木谷在Broccoli時所主導的一個企劃《熱風海陸Bushiroad》,但由於原作者吉田直突然病故,企劃被迫終止。木谷立志要完成這個企劃,經原作者雙親同意,公司便命名為Bushiroad。
  • 公司業務以集換式卡牌為主,同時還進行多媒體企劃運營、智能手機遊戲運營、動畫投資、體育競技與娛樂運營等多項業務。
  • 除公司本部外,其子公司還包括負責音樂事業的Bushiroad Music,負責出版事業的Bushiroad Media,負責周邊商品事業的Bushiroad Creative,負責互聯網廣播與聲優管理的株式會社響,職業摔角聯盟新日本職業摔角與格鬥賽事運營公司Kixroad。
  • 除日本本土以外,Bushiroad還分別在新加坡、美國以及德國設立三家海外分公司,分別負責亞洲、美洲與歐洲的事務。
  • 2017年10月,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市場環境,創始人木谷高明主動辭任代表取締役社長職務,親身前往最前線指揮公司發展。

沿革

  • 2007年5月18日,株式會社Broccoli創業者木谷高明創立以集換式卡牌開發、銷售為中心的株式會社Bushiroad。
  • 2009年3月6日,第一家子公司株式會社響創立,宣告Bushiroad開始加入互聯網廣播以及聲優管理行業。
  • 2010年11月,第一家海外分公司在新加坡設立,命名為Bushiroad South East Asia Pte., Ltd(現Bushiroad International Pte. Ltd.),負責海外事務。
  • 2011年12月27日,佔有Bushiroad完全股權的木谷高明資產管理公司株式會社Naka企畫,更名為株式會社Bushiroad出版集團。
  • 2012年1月31日,株式會社Bushiroad出版集團收購新日本職業摔角聯盟株式會社,同年7月共同創立Bushiroad Club用於聯盟選手管理。
  • 2012年5月,美國分公司Bushiroad USA Inc.設立。
  • 2012年10月1日,株式會社響音樂(現株式會社Bushiroad Music)設立,開始參與音樂事業。
  • 2013年6月1日,開始進行廣告代理店業務,株式會社響更名為株式會社Bushiroad Media。
  • 同年,株式會社Bushiroad與株式會社Bushiroad出版集團合併,合併為株式會社Bushiroad。
  • 2014年10月,歐洲分公司Bushiroad Europe GmbH在德國設立。
  • 2016年5月,收購株式會社alcard,更名為株式會社Bushiroad Creative。
  • 2016年8月,格鬥比賽運營公司株式會社Kixroad設立。
  • 2016年9月29日,株式會社響重新設立。
  • 2017年10月20日,創始人木谷高明主動辭任代表取締役社長職務,株式會社Bushiroad數字內容部本部長、廣報宣傳部長及株式會社Bushiroad Music代表取締役社長。新社長為橋本義賢。
  • 2020年2月,將株式會社Sopratico和劇團飛行船打包收購,劃為Bushiroad的子公司。
  • 2020年6月19日,木谷高明就任株式會社Bushiroad代表取締役會長
  • 2020年9月,收購株式會社gamebiz。
  • 2022年7月1日,Bushiroad Media與Bushiroad Creative合併,Bushiroad Media解散。
  • 2023年1月9日,成立全新遊戲品牌Bushiroad Games。
  • 2023年7月,成立株式會社Bushiroad Works,以接替合併解散的Bushiroad Media。
  • 2024年1月18日,在秋葉原開設專屬展演空間「Bushiroad Base」。[1]

經營範圍

集團公司

Bushiroad

Bushiroad集團的核心公司,主要經營集換式卡牌遊戲、手機遊戲和文創產品的策劃、開發、製作等業務。

旗下有手機遊戲品牌Bushimo(「ブシモ」)不許摸

2023年1月9日,宣佈成立全新遊戲品牌Bushiroad Games,吸收原先的手遊品牌Bushimo、以創作面向全世界的主機、PC、手機內容為目的建立的品牌。

Bushiroad Works

2023年7月成立,主要工作內容為吸收並改進Bushiroad Media的工作,包括:

  • 原創IP
  • 出版雜誌和書籍
  • Comic Web策劃及運營

Bushiroad Music

Bushiroad Music前身為HiBiKi Music,是Bushiroad旗下負責音樂事業的部門,同時負責演唱會的製作以及相關周邊的販賣。

Bushiroad Music旗下有藝人新田惠海(已移籍),曾以emitsun(EMTN)作為品牌活動。同時負責BanG Dream!、相關動畫部分主題曲、Milky Holmes官方粉絲俱樂部、Bushiroad旗下LIVE音像製品的販售。

Bushiroad Music旗下音樂品牌有:

  • ARGONAVIS from BanG Dream!(Bushiroad旗下樂隊企劃)
  • BanG Dream!(Bushiroad旗下樂隊企劃)
  • D4DJ(Bushiroad旗下樂隊企劃)
  • Milky Holmes(Bushiroad自家製作、Pony Canyon販售)
  • emitsun(新田惠海音樂品牌)
  • 世界計劃 彩色舞台 feat. 初音未來(Bushiroad販售)

自Bushiroad Live 2015之後,Bushiroad旗下大型LIVE大多屬於自家音樂部門主辦。2020年Bushiroad Music的音樂著作權業務轉移至新成立的Bushiroad Music Publishing。

Bushiroad Music Publishing

Bushiroad Music Publishing是Bushiroad的直屬子公司,專門管理以Bushiroad集團為中心法人的音樂著作權和促進相關音樂著作權的使用。

Bushiroad Music Publishing的業務有:管理音樂的著作權、利用開發音樂著作、出版樂譜。

Bushiroad Media

Bushiroad Media原名株式會社響(一代響),原負責互聯網廣播運營、聲優事務所運營、音樂出版事業、Event舉辦負責等。

2012年10月,HiBiKi Music成立,將原株式會社響中的音樂事業與互聯網廣播事業工作接手過來。

2013年6月1日,以廣告、代理事業為主的株式會社響更名為Bushiroad Media,2015年聲優事務所響移交至Bushiroad Music。

2016年株式會社響再次單獨成立,將聲優事務所以及互聯網廣播事業接手;負責雜誌《月刊Bushiroad》以及相關書籍的出版、廣告、代理事業以及聲優事務所與TV番組製作的業務。

Bushiroad Media製作了《MirumiruMilky》、《Luck&Logic 2015年末特番》等電視番組。

2020年,Bushiroad Media將大部分業務轉移至Bushiroad Move、Bushiroad Music Publishing和母公司Bushiroad,今後專門從事編輯、出版業務。

2022年7月1日,Bushiroad Media與Bushiroad Creative合併並解散。

Bushiroad Creative

Bushiroad Creative負責周邊製作以及販售,對於Bushiroad來說,這個事業的發展算是比較年輕了。

2015年2月27日,專門負責Bushiroad商品集散的株式會社alcard在日本埼玉縣成立。2016年5月,Bushiroad開始對該公司進行資金參與。2016年8月子公司化並正式更名為Bushiroad Creative。

現如今,Bushiroad Creative已經成為了一個專門的周邊製作以及販售商,在諸多動畫以及娛樂品牌下推出諸多周邊產品,成為日本周邊製造業界的新興力量。

2022年7月1日,Bushiroad Media與Bushiroad Creative合併。

Bushiroad Move

參見:響HiBiKi

Bushiroad Move為主要經營和承接音頻製作、節目製作、活動策劃、廣告代理等業務,以及運營響聲優事務所、網絡電台節目、互聯網廣播HiBiKi Radio Station。

原商號為株式會社響,最初負責互聯網廣播運營、聲優事務所運營、音樂出版事業、Event舉辦負責等。

2012年10月,HiBiKi Music成立,將原株式會社響中的音樂事業與互聯網廣播事業工作接手過來。

2013年6月1日,以廣告代理店事業為主的株式會社響更名為Bushiroad Media。

2016年株式會社響再次單獨成立,主要負責互聯網廣播HiBiKi Radio Station以及響聲優事務所的運營。

2020年,株式會社響吸收Bushiroad Media的部分業務並更名為Bushiroad Move。

株式會社KINEMA CITRUS

主條目:KINEMA CITRUS

KINEMA CITRUS是一家動畫製作公司,2019年7月起由Bushiroad和角川聯營。

株式會社gamebiz

gamebiz是一家電腦遊戲及相關商業信息新聞網站gamebiz和動漫信息新聞網站。

2010年木村英彥開設個人新聞網站。

2011年1月,由Gloops投資成立Social Game Info Co., Ltd.並註冊成立

2020年9月,Bushiroad從COLOPL收購Social Game Info的全部股份,使其成為子公司。

2021年7月,將網站名稱從Social Game Info更改為gamebiz

2021年9月1日,將運營公司名稱更改為Game Biz Co., Ltd.

株式會社劇團飛行船

成立於1966年的老牌劇團,主要演出面向兒童的玩偶劇。

2015年出現經營危機,同年被Sopratico收購;2020年2月,Bushiroad將Sopratico和該劇團打包帶走,劃為Bushiroad的子公司。

Bushiroad WELL-BE

Bushiroad WELL-BE主要經營娛樂場所的場地建設、食玩等業務。

2004年10月成立,原名株式會社Sopratico。

2015年,收購株式會社劇團飛行船。

2019年9月開始,與Bushiroad業務提攜。

2020年2月,Bushiroad取得該公司全部股份。

2022年4月,更名為Bushiroad WELL-BE。

Frontwing Lab

參見: FrontWing#FrontWing_Lab

2018年9月10日成立,是Frontwing成立的負責家用遊戲、動畫事業的子公司

2021年3月16日Bushiroad收購其超過半數股權,將其作為子公司運營

新日本職業摔角聯盟

新日本職業摔角(New Japan Pro-Wrestling)成立於1972年1月,由世界知名的摔角手安東尼奧·豬木創辦,2012年由武士道(Bushiroad)子會社化,成為其集團公司的一員。在北美設有分公司New Japan Pro-wrestling of America, Inc.

新日本用其風格各異的選手以及精彩絕倫的比賽征服了全球的摔迷,並成為了當今亞洲最大的摔角聯盟。相比美系摔角的劇情多樣性,新日本的劇情多以組織間的較量為主,並由此誕生了一眾經典的摔角團隊,以子彈幫(Bullet Club)和Chaos為首,對劇情的簡化降低了新日本摔角入門的門檻,更符合其在日本老少咸宜的國民運動地位。

新日本每年最為盛大的年度賽事Wrestle Kingdom「摔角王國」(以下簡稱WK)於每年的1.4日舉行,其規模也是當今世界數一數二的。比賽質量更是讓一眾摔迷讚不絕口並在去年以一場摔角史上空前絕後的六星賽吸引了更多的目光。當今新日本聯盟中,最為重要的腰帶莫過於由岡田和睦(Okada Kazuchika)持有的IWGP重量級冠軍。其重要性更是幫助岡田和睦於2017年獲得了PWI世界摔角手排行中第一的位置,並成為了這份榜單中第一個獲得榜首的日本選手。

新日本聯盟與世界各地的摔角聯盟合作十分密切,尤其是與美國最大的獨立摔角聯盟ROH和墨西哥最大摔角聯盟CMLL的合作,每年聯盟間的合作賽事也是相當精彩。新日本對於其自身選手的技術要求很高,新日本的摔角手也多享譽這「技術流」「技術帝」的盛名。如今在WWE炙手可熱的AJ·斯泰爾斯和中邑真輔,以及AEW的肯尼·奧米茄都曾在新日本留下過重要的印跡,二者的角色形象與比賽能力深受認可。

Bushiroad Fight

Bushiroad Fight原名Kixroad,為2016年誕生的Bushiroad集團旗下的格鬥比賽運營公司。

2019年12月購買職業女子摔角節目「Stardom」的表演權,改為現名。

舉辦有格鬥比賽「KNOCK OUT」和「Stardom」,並在日本多家電視台有專門節目。

Bushiroad海外分公司

  • Bushiroad International Pte. Ltd.
    • 公司地址位於新加坡,負責亞洲以及太平洋地區英文版TCG卡牌的主要業務。
  • Bushiroad USA Inc.
    • 公司地址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負責北美地區英文版TCG卡牌的主要業務,同時在墨西哥設有辦公室。
  • Bushiroad Europe GmbH
    • 公司地址位於德國,負責歐洲地區英文版TCG卡牌的主要業務

現如今Bushiroad海外分公司主負責英文版TCG卡牌業務,日文版卡牌業務(包括海外)由日本總部公司負責。

歷任社長

  • 註:收購後更名為Bushiroad抬頭歸入Bushiroad下設
Bushiroad Group
Bushiroad下設
Bushiroad Logo.svg
Bushiroad Logo.svg
序號 姓名 任期 備註
1 木谷高明 2007年5月18日 - 2017年10月20日 2015年10月1日 - 2016年10月
兼任Bushiroad Media代表取締役社長
2 橋本義賢 2017年10月21日 - 2022年6月30日
3 木谷高明 2022年7月1日 - 至今
響HIBIKI.png
響HIBIKI.png
序號 姓名 任期 備註
株式會社響(一代)時期(2009年3月6日 - 2015年4月30日)
1 小原正司 2009年3月6日 - 2014年 2013年6月1日
商號變更為Bushiroad Media
2 源田雅己 2014年 - 2015年4月30日
移轉Bushiroad Music時期(2015年5月1日 - 2016年9月28日)
(無) 2015年5月1日 - 2016年9月28日 2015年5月1日開始
事務所事業自Bushiroad Media移轉至Bushiroad Music
不設代表取締役社長職務
株式會社響(二代)時期(2014年8月1日 - 至今)
3 小原正司 2016年9月29日 - 2017年10月 2016年9月29日
第二代株式會社響設立
4 岩倉亞貴 2017年11月 - 2019年10月31日
5 中尾祐子 2019年11月1日 - 至今 2020年2月1日 - 2023年9月
兼任Bushiroad Move代表取締役社長
File:Bushiroad Media.svg
序號 姓名 任期 備註
(無) 2009年3月6日 - 2013年5月31日 2009年3月6日
商號為株式會社響
2013年6月1日
商號變更為Bushiroad Media
1 源田雅己 2013年6月1日 - 2015年1月31日 兼任株式會社響和Bushiroad music
代表取締役社長
2 戶塚惠一 2015年2月1日 - 2015年9月30日 2014年8月1日 - 2017年10月20日
兼任Bushiroad Music代表取締役社長
3 木谷高明 2015年10月1日 - 2016年10月 兼任Bushiroad 代表取締役社長
4 奧村圭作 2016年10月 - 2019年3月31日
5 安田猛 2019年4月1日-2021年1月31日
6 成田耕祐 2021年2月1日 - 2022年6月30日 兼任Bushiroad Creative代表取締役社長
2022年7月1日
Bushiroad Media與Bushiroad Creative合併
Bushiroad Media解散
Bushiroad International Pte. Ltd.
Bushiroad International Pte. Ltd.
序號 姓名 任期 備註
Bushiroad South East Asia Pte Ltd時期(2010年11月12日 - 2017年8月)
1 木谷高明 2010年11月12日 - 2017年8月
Bushiroad International Pte. Ltd.時期(2017年8月 - 至今)
2 中山淳雄 2017年8月 - 2019年4月
3 服部大輔 2019年4月 - 2021年8月
4 平良俊一 2021年8月 - 至今
Bushiroad USA Inc.
Bushiroad USA Inc.
序號 姓名 任期 備註
1 手塚要 2012年5月18日 - 至今
Bushiroad music.svg
Bushiroad music.svg
序號 姓名 任期 備註
響Music時期(2012年10月1日 - 2014年7月31日)
1 源田雅己 2012年10月1日 - 2014年7月31日
Bushiroad Music時期(2014年8月1日 - 至今)
2 戶塚惠一 2014年8月1日 - 2017年10月20日 2015年2月1日 - 2015年9月30日
兼任Bushiroad Media代表取締役社長
3 木谷高明 2017年10月21日 - 2020年1月31日
4 金原威也 2020年2月1日 - 2021年4月1日
5 森川浩 2021年4月2日 - 2022年7月6日 2021年6月 - 2023年5月
兼任Bushiroad Music Publishing代表取締役社長
6 根本雄貴 2022年7月7日 - 至今
Bushiroad Europe GmbH
Bushiroad Europe GmbH
序號 姓名 任期 備註
(未知) 2014年10月 - 2019年6月21日 2019年6月21日
該公司直接消失在企業介紹頁面上
File:Bushiroad Creative.svg
序號 姓名 任期 備註
株式會社ALCARD時期(2015年2月27日 - 2016年8月)
(未知) 2015年2月27日 - 2016年8月
Bushiroad Creative時期(2016年8月 - 至今)
1 成田耕祐 2016年8月 - 至今 兼任Bushiroad Media代表取締役社長
2022年7月1日
Bushiroad Media與Bushiroad Creative合併
Bushiroad Media解散
File:Bushiroad Fight.png
序號 姓名 任期 備註
Kicks Road時期(2016年8月1日 - 2019年11月30日)
1 花澤勇佑 2016年8月1日 - 2018年5月22日
2 原田克彥 2018年5月23日 - 2019年11月30日 2019年12月1日
更名為Bushiroad Fight
Bushiroad Fight時期(2019年12月1日 - 至今)
3 原田克彥 2019年12月1日 - 2023年11月30日
4 岡田太郎 2023年12月1日 - 至今
File:Bushiroad Move.png
序號 姓名 任期 備註
(無) 2016年9月29日 - 2020年1月31日 2016年9月29日
第二代株式會社響設立
1 中尾祐子 2020年2月1日 - 2023年9月 2020年2月1日
更改商號為Bushiroad Move
兼任株式會社響代表取締役社長
2 朝倉成巳 2023年9月 - 至今
File:Bushiroad WELL-BE.png
序號 姓名 任期 備註
株式會社Sopratico時期(2004年10月7日-2020年2月2日)
1 大場隆志 2004年10月7日-2020年2月4日
被Bushiroad收購時期(2020年2月3日 - 2022年3月31日)
2 大場隆志 2020年2月3日 - 2022年3月31日
Bushiroad WELL-BE時期(2022年4月1日 - 至今)
3 大場隆志 2022年4月1日 - 2023年4月4日
4 木谷高明 2023年4月5日 - 至今
File:Bushiroad Music Publishing.png
序號 姓名 任期 備註
1 木谷高明 2020年4月1日 - 2021年5月
2 森川浩 2021年6月 - 2023年5月 2021年4月2日 - 2022年7月6日
兼任Bushiroad Music代表取締役社長
3 小川信弘 2023年6日 - 至今
From ARGONAVIS logo.svg
From ARGONAVIS logo.svg
序號 姓名 任期 備註
1 北岡那之 2022年2月1日 - 至今
File:Bushiroad Works.svg
序號 姓名 任期 備註
1 新福恭平 2023年7月3日 - 至今
Bushiroad收購
劇團飛行船
新日本職業摔角
gamebiz
Front Wing Lab
New Japan Pro-wrestling of America, Inc.
Bushiroad Group Publishing
Bushiroad Group Publishing
序號 姓名 任期 備註
有限會社NAKA企畫時期
1 木谷高明 2002年10月1日 - 2011年12月26日 木谷高明Broccoli時期成立
Bushiroad Group Publishing時期
2 木谷高明 2011年12月27日 - 2013年 2013年與株式會社Bushiroad合併
下設會社併入Bushiroad Group

外部連結及註釋

  1. 官方新聞稿
  2. 2023年1月起已退出該企劃運營
  3. 隨着遊戲於2022年10月28日停服,該企劃已經結束。停服推文
  4. 該遊戲已於2023年3月31日15時00分終止線上運營。
  5. 2020年8月25日移交回開發方UniqueWave運營
  6. 該遊戲已於2023年6月30日15時00分終止線上運營。
  7. 2022年6月23日退出運營,現由Pokelabo(開發方)和Shaft運營 關於今後的服務運營體制
  8. 該遊戲日服於2022年1月31日終止線上運營。
  9. 該遊戲日服於2024年3月31日14時00分終止線上運營。
  10. Bushiroad EC SHOP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