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第二次美國內戰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Disambig.svg
本文介紹的是:在Kaiserreich世界中於1936年在美國發生的內戰
關於:現實世界中於1861年發生在美國的內戰
參見條目:「美國南北戰爭
Paradox-Interactive-Logo.pn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Paradox Interactive系列條目☆一切不正行為將有可能導致你的惡行從各大專題編輯組官方水群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萌娘百科Paradox Interactive相關條目正在建設中,歡迎有編輯意向的朋友加入萌娘百科歷史軍事原型編輯組編輯群:1035855750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 遊戲內容、配圖與特色事件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Nuvola apps important square.svg
此作品純屬虛構,請勿將該架空歷史題材作品中的二創設定代入原歷史人物及事件,以致錯誤認識其在正史中的定性。
KR icon.jpg
難道德國沒有打贏一戰嗎?!
第二次美國內戰 封面.png
基本資料
戰爭名稱 第二次美國內戰
(The Second America Civil War)
戰爭別名 第二次南北戰爭
戰爭時間 1936年-視遊戲進程而定
戰爭地點 美國、加拿大、墨西哥
參戰勢力 美利堅合眾國(建制派、軍政府)
美利堅聯合工團(工團派)
美利堅聯盟國(民粹派)
美利堅太平洋國(建制派)
戰爭結果 視遊戲進程而定
登場作品 Kaiserreich

第二次美國內戰(英語:The Second America Civil War)是在《Kaiserreich》世界觀中發生的一場戰爭。由於其篇幅之多、劇情表現之出色,且戰爭結果涵蓋了kr特色光譜的全部方面,遂成為kr中討論度最高的話題板塊之一。

因美國內戰中美國有可能炸成五個部分,故得名「五等分的美利堅

戰爭簡介

戰爭起因

  • 雖然kr世界觀中的美國沒有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戰,但由於1925年的大蕭條、英國革命、總統胡佛在沒能夠處理敗局之下依舊連任,導致美國國內經歷了十年之久的經濟危機;而隨着遊戲開局德國爆發的「黑色星期一」,給了他又一擊悶棍,美國自此陷入國勢衰微、風雨飄搖的境地。
  • 在經濟蕭條與外部局勢的影響下,極端勢力開始在美國萌芽:左翼活動家約翰·「傑克」·里德聯合世界工人聯合會(IWW)與美國勞工聯合會(AFL),以五大湖-鋼帶為根基,將美利堅社會黨(Socialist Party of America)發展壯大;路易斯安那州的一位律師休伊·朗競選成為州長,推行自己的「財富分享計劃」,以南方為中心,撐起了美利堅至上黨(America First Party)的大旗。兩派都組建了自己的民兵組織「赤衛隊」與「一分鐘人」(Minuteman),時刻挑戰着華盛頓的權威。
  • 英法革命的勝利極大鼓舞了美國國內工人的反抗情緒。
  • 隨着遊戲劇情推進到1936年總統選舉,無論是建制派、工團派、民粹派哪方取得寶座,採取哪些措施,各方之間的劍拔弩張都會達到極值,軍隊也在蠢蠢欲動,美國不可避免地滑向內戰的深淵。

戰爭的準備與內容

作為kr遊戲中內容最多的一場內戰,玩家可以根據情況調整戰前的遊戲局勢甚至是面對的勢力;

需要注意的是:本內戰並不是很多作品中固定的四方內戰;在當前版本中,36年總統選舉的結果與當選總統採取的措施可以改變參與內戰的勢力:

  • 如果選舉了建制派的總統並不偏袒任何人,那麼就會是沒有太平洋國的合眾國VS工團VS聯盟國的三方內戰;
  • 如果選舉了建制派的特定總統談和了里德/朗或者選擇發射刺殺兵刺殺他們中的一位,那麼就只會有合眾國VS工團/聯盟國雙方內戰;
  • 如果選舉了建制派的總統試圖拉攏雙方/選舉了里德或朗作為總統/任何總統限期內不作為,軍隊中的麥克阿瑟就會不爽並推翻他們,而舊建制派會逃到西海岸並拒絕承認麥克阿瑟,這種情況下才會爆發四方內戰,四(算上新英格蘭的話是五)等分的美利堅。(0.8更新後,規避內戰的遊戲線路已被移除)
五等分的美利堅

戰前,社會黨與至上黨在各潛在的控制地區都有一個隱藏的數據:控制力。玩家可以通過國策與事件選項增加或降低某個勢力某個地區的政治勢力,來控制內戰爆發時各個勢力所掌控的地盤。

當陷入四方對峙局勢時,麥克阿瑟的合眾國可以選擇棄守東海岸或是西部大平原來縮短戰線擴大優勢;如果是雙方單挑的局勢,為了控制遊戲節奏,聯合工團/聯盟國會獲得一個暫時的強力進攻buff:如果他們在一定時間內無法擴大戰果,他們將盛極而衰,將buff轉為debuff。

玩家可以在戰爭前通過事件跳轉到內戰勢力中的任何一方以及夏威夷和波多黎各進行遊戲;各方可以通過決議從擁有的州招募相應數量的缺乏訓練的民兵(這些部隊戰爭結束後會被解散);各方可以通過點國策來獲得buff與裝備,發展自己的軍事優勢。

四方內戰爆發時的事件

第二次美國內戰.png

外國的介入

作為世界意識形態的角力場,美國內戰上自然少不了外國小規模甚至全面的干涉。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可以向戰火中心儀的勢力送去支持。部分ai大國的支持對象經過了設定:

世界霸主德國會默認支援聯盟國——如果聯盟國沒有出現的話,他們有可能會支援合眾國(建制派)。

第三國際的法蘭西公社和不列顛聯盟會向聯合工團的同志送去志願軍。如果紅色俄國勝利了,他們也會送去支援。

加拿大可以在內戰爆發前新英格蘭地區混亂之時占領這一地區;協約國會在戰前會開會決定支持的對象——如果是四方內戰,他們大概率會支持太平洋國、小概率會支持合眾國(軍政府)。當戰場不利於支持對象時,加拿大可以決定全面干涉。然而干涉時工團方會刷火星兵,ai加拿大有概率吃癟被迫退出。

作為鄰國的墨西哥也可能出手;紅色派別的可能會加入戰爭支援他們的同志,而民粹派的則會乘此機會試圖光復他們曾經的疆域。然而ai大概率被車翻

作為世界大戰的勝利者,奧地利帝國會選擇支持合眾國,無論他是建制派當權還是軍政府當權。

非紅色的俄羅斯與日本會考慮支持太平洋國或者合眾國的建制派。

戰爭的結束與結果

無論是誰贏得了內戰,無論戰爭持續了幾個月乃至數年,戰爭都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創傷。在結束內戰後,贏得內戰的勢力會吃到幾個巨無比大的debuff,只有當完成戰後重建、消滅叛徒、政治問題之後才能考慮對外之事。恢復期通常持續一年至兩年之久,而當度過了這一段恢復期之後,依靠豐富的自然與工業資源,美國無論是經濟方面還是軍事方面都能實現騰飛。

美國可以通過內戰轉向各個意識形態:工團派可以走向極權主義、正統工團主義與過渡主張的激進社會主義;建制派當然是堅持原本的共和民主制;麥克阿瑟可以選擇做一回辛辛納圖斯,放棄權力退居幕後雖然依舊可以通過正常選舉手段當選總統,抑或是做一次愷撒,鎮壓國賊;民粹派可以走向「人人皆國王」的朗主義,或是被軍工集團採取軍事專制,或是…佩利的極端宗教種族主義。

結束內戰後的美國必須考慮戰爭時失去的土地:被加拿大奪走的新英格蘭與阿拉斯加、獨立並極有可能加入某個陣營的夏威夷。當談判無法解決問題時,戰爭在所難免——即使這意味着與強大的協約國或帝國公約發生衝突。

在度過過渡期後,美國可以選擇他的外交方向:工團派可以選擇直接支援歐洲的戰友或是優先解放新大陸的工人們;對於其他派,直接介入歐陸紛爭是一種選擇,不過維持孤立主義或門羅主義也是種選擇。(在加拿大直接干涉下打贏的派別就莫得選擇,只能加入協約國)

ACG作品

由於本戰爭高知名性,圍繞着本戰爭的同人作品數量相當多。最著名的是Lanber所作的v曲幻想凱撒男孩》,已獲得過百萬再生量,成為傳說曲

寬屏模式顯示視頻

寬屏模式顯示視頻

由與KR製作組有合作關係的視頻製作組織——凱撒貓影視組(Kaiser Cat Cinema,簡稱KCC)為第二次美國內戰製作了多個周邊與視頻。截止現在KCC組已經推出了第一期不合的眾國系列(The Divided State)。[1]

寬屏模式顯示視頻

寬屏模式顯示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