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戰役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或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
不論您是否隸屬於ETO,屬於降臨派還是拯救派,ETO都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閱讀與編輯時光。
失去一切,失去包括我們在內的人類現在的一切。
末日之戰
| |||
---|---|---|---|
三體人企圖摧毀人類艦隊,從而封鎖人類向宇宙發射坐標信息的能力,消除地球對其威脅
| |||
| |||
時間 | 危機紀年第205年某日 | ||
地點 | 太陽系木星軌道外,大概接近海王星軌道[1] | ||
結果 | 三體完勝太陽系,太陽系艦隊幾乎全軍覆沒。導致後來黑暗戰役的爆發 | ||
參戰方
| |||
太陽系艦隊
|
三體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艦隊指揮層,艦隊指揮系統,冬眠者軍官 | 未知 | ||
參戰兵力
| |||
2015艘恆星級戰艦 | 1艘水滴 | ||
傷亡與損失
| |||
超過百萬人死亡,整個太陽系艦隊除7艘戰艦倖免於難外被全殲 | 無 |
末日戰役,或稱末日之戰,是劉慈欣所作科幻小說《地球往事三部曲》第二部《三體II黑暗森林》中登場的一次架空的太空戰爭。
簡介
「末日戰役」中的「末日」一詞是取自太陽系人類的視角。自從人類得知來自宇宙的高科技外星文明將要侵略太陽系那時起,就把即將到來的人類與三體的戰爭視為一場世界末日般的戰爭。人類原本預計是在400年後三體艦隊到達太陽系時爆發,但由於三體艦隊派出了探測器,雙方的接觸時間大幅度提前...
這場戰爭是一次遭遇戰,戰爭的結果遠遠超出了太陽系人類的預期...
戰爭背景和戰爭目的
在太陽系實施了面壁計劃之後,三體人害怕和葉文潔對話過的羅輯(葉文潔告訴羅輯宇宙社會學三大公理以啟發羅輯)發現黑暗森林法則並建立黑暗森林威懾,指使ETO的人員刺殺羅輯,但均未能成功。羅輯成功冬眠,並在多年後甦醒。
在末日戰役來臨前夕,太陽系的人類已經建立起龐大的宇宙艦隊——太陽系艦隊,擁有2000多艘恆星級宇宙戰艦。在強大實力的支撐下,絕大多數人類認為三體文明已經不是人類文明的威脅。
三體艦隊在羅輯試圖測試黑暗森林理論的當天派出水滴。大多數人類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將是一場戰爭,甚至把水滴當做是三體世界送來的一個禮物,視為友好的表現,稱其為「聖母的眼淚」。太陽系艦隊的密集的戰艦方陣,也並非為了作戰,而是為了在攔截三體探測器的同時,向三體世界進行實力展示。
三體方面同時也擔憂若有人類戰艦逃亡進入茫茫宇宙,將給三體文明造成難以估量的巨大威脅,因而決定在此戰中儘可能多地摧毀人類擁有的具備恆星際航行能力的戰艦。
參戰力量
- 太陽系方面
人類方面是龐大的太陽系艦隊。由亞洲艦隊、歐洲艦隊、北美艦隊三大艦隊組成的聯合艦隊一共有2015艘恆星級戰艦。
- 三體世界方面
三體世界到達太陽系的只是三體派出的開路探測器的其中一個,人類稱之為「水滴」,而正式名稱為「強互作用力宇宙探測器」。
戰爭過程
戰爭過程是短暫而利索的……整個戰役只持續了30分鐘……
在水滴那種由強相互作用力材料組成的軀體面前,太陽系人類沒有任何對抗手段。很多人甚至沒反應過來,戰役就結束了。
而太陽系艦隊方陣的密集編隊,是一個巨大的錯誤,這使得艦隊的毀滅變得迅速。水滴採用最直接、最原始卻也最有效的戰術手段——撞擊戰艦的核聚變引擎使之發生核爆炸炸毀戰艦,將人類辛苦組建起來的龐大艦隊像串糖葫蘆一樣,摧枯拉朽般的徹底摧毀。
水滴採用強相互作用力構造,且速度能夠輕易超過地球的第三宇宙速度的10倍,對雷達隱形,具有急劇銳角轉向的能力,這都遠遠超出太陽系的科技水平。
由NCC-1701企業號」以及倖存並逃亡的「青銅時代號」、「量子號」。
戰爭結果
- 艦隊發射的小型飛船和艦載機由於不具備恆星際航行能力,從而沒有被水滴攻擊,因此倖存的艦員有6萬人左右。出於同樣的原因,水滴航向地球的途中路過木星時只是利用引力彈弓進行加速,而沒有停留攻擊在木星軌道上的艦隊司令部及基地。
- 三體文明在摧毀太陽系艦隊後通過水滴向太陽發送強烈的干擾電波,使人類無法通過太陽發送坐標,失去了對三體文明的生存威脅。
- 太陽系艦隊的全滅,對人類的心理上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擊,地球陷入混亂。同時,由於現實轉變為了與比爾·希恩斯給自己打上的思想鋼印一致,他也從冬眠甦醒後被「人類必勝」所折磨的狀況中走出,恢復了正常。
- 章北海的逃亡路線被證明是正確的,自然選擇號及4艘追擊戰艦宣布接受他的指揮。倖免於難的7艘戰艦向着太陽系之外逃亡,成為實質上的獨立的星艦文明,包括兩支小艦隊,一支5艘,一支2艘。
- 人類武裝力量的毀滅,同時為羅輯在地球上搭建黑暗森林威懾掃清了內部障礙,促成了黑森威懾的最終實施,挽救了人類的危機。雖然太陽系人類還是被毀滅了,只活了兩個。當然這是後話。
|
|
注釋與外部鏈接
- ↑ 在改編動畫《我的三體》中,更改了設定為接近土星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