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仪
欢迎正在阅读这个条目的您协助编辑本条目。编辑前请阅读Wiki入门或条目编辑规范,并查找相关资料。
不论您是否隶属于ETO,属于降临派还是拯救派,ETO都祝您在本站度过愉快的阅读与编辑时光。
失去一切,失去包括我们在内的人类现在的一切。
基本资料 | |
本名 | 丁仪 |
---|---|
别号 | 六分仪、铁打的丁仪 |
发色 | 黑髮 |
瞳色 | 黑瞳 |
声优 | 赵成晨(艺画开天版动画) 李兰陵→刘琮(我的三体)[1] 杨天翔(广播剧青年) 张遥函(广播剧老年) 陈思宇(有声书青年) 郭政建(有声书老年) |
演员 | 王传君(腾讯版电视剧) |
萌点 | 科学家 |
出身地区 | 中国 |
所属团体 | 北京大学物理系(《三体》及《球状闪电》) |
亲属或相关人 | |
前同事兼友人:陈博士 故人:林云 未婚妻:杨冬 友人:汪淼、史强、章北海 学生:白Ice |
丁仪是科幻作家刘慈欣笔下的重要人物。在长篇小说《球状闪电》、三体系列(《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以及短篇小说《坍缩》《微观尽头》《朝闻道》等多部作品中均有出场。大刘科幻宇宙骨灰级角色
简介
由于丁仪在多部作品(六部以上)中出场,因此有了“六分仪”的称号。又因其在不同作品中多次死亡,但又能出现在新的作品中,又被称为“铁打的丁仪”。
应注意,除了《球状闪电》和三体系列中的丁仪为同一人物外,其他作品中的丁仪均没有联系,可以理解为叫同一个名字的不同人物或者不同平行世界中的同一个人物。
不同作品中的丁仪的经历、人物形象都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身份都是顶尖级或天才物理学家,而且将物理学视为重于一切。因此一些脑洞大开的设定完全不用详细论证是怎么得出来的,只要说是丁仪提出来的就行了,而且没有人会反对或质疑,简单省事,丁仪大法好。
下文将详细介绍各部作品中丁仪的人物形象及经历。
关于名字
关于“丁仪”这个名字的来历,不少读者认为是“定义”的谐音。对此大刘的官方解释是“就是想起一个笔画少的名字,就叫丁一吧,但编辑说太奇怪不像人名,才改成丁仪”[3]。这一解释可信度应该是比较高的,因为在大刘新作品,短篇小说《不能共存的节日》中真的出现了一个叫丁一的人物。 《流浪地球》电影的李一一觉得这挺赞的。
其实在大刘眼中,科幻小说的中心并不是塑造人物形象,而是阐述一个有趣的科幻点子(特别是短篇小说),人物的作用只是把这个点子讲出来,名字什么的根本不重要。所以才会有这么多重名或重复出场的人物、用完就丢的人物以及龙套主角。工具人实锤。
另外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名叫“丁仪”的人。
《坍缩》
《坍缩》中的丁仪是一位老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是统一场论的创立者,也是唯一一个真正理解这一理论的人。患有支气管炎,却喜欢抽烟,因为掌握了真理,而且知晓宇宙坍缩的真相,丁仪完全超脱于日常生活之外,可以说是接近于神的存在,一般人无法理解他的所作所为,甚至认为他不是这个世界上的人。在常人看来,丁仪是一个目空一切,不近人情,为所欲为,言语行为怪异的怪人。包括但不限于教训省长以及天文台台长、乱摔国家天文台镇台的天文星盘、对女工程师说一些不近人情的话、建议抗洪人员全去休息以及乱抽烟等等,实际上这是因为坍缩后时间将倒流但由于他的地位和贡献,人们并不敢抵触他。
总的来说,《坍缩》中的丁仪不太像一个人,而更像一个象征科学的符号。
《微观尽头》
《微观尽头》中的丁仪形象较为扁平,性格特征并不明显。他是目前世界上最杰出的两位理论物理学家之一,在击破夸克实验前持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认为人们对物理学前沿的毫不关心是麻木不仁的。
《朝闻道》
《朝闻道》中的丁仪是一位高能物理学家,对物理学极度痴迷,愿意为物理学牺牲一切。在排险者出现之后,丁仪是第一个提出用生命换取真理的人。在他(和众多其他科学家)眼中,科学的本质并不是什么为了全人类的利益而研究,而是为了满足科学家自己对宇宙和谐美的欲望。这一切使得丁仪和其它科学家纷纷走上真理祭坛,在被告知想要的知识后化为等离子火球。
有一点特殊的是,在《朝闻道》中,丁仪并不是作者笔下水平最高的科学家,代表人类科学家最高水平的是霍金。
《球状闪电》及三体系列
《球状闪电》及三体前两部展示了丁仪这个充满个性的天才物理学家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的一生。人物形象饱满,性格鲜明。
青年丁仪
青年丁仪是指在《球状闪电》中出场的丁仪。直言不讳的清高,孩子气的任性,物理学家的疯狂和那股幽默不羁的少年意气,以及永远无法掩盖的才气,总之是一个极富人格魅力的人物。
经历:
- 在参与球状闪电的研究之前,丁仪就已经是顶尖级的物理学家了。他是一级教授,科学院院士,而且是最年轻的院士,曾是国家中子衰变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并因为这项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
- 因为在一次电视论坛上对诺贝尔奖的批评引起了别人的不满,丁仪愤而辞职。因此在林云和陈博士邀请他参与球状闪电的研究之前,丁仪实际上是处于闲人状态的。
- 加入球状闪电的研究团队后,丁仪揭示了球状闪电的一个性质,即未激发的球状闪电是可见的,那是一个透明度极高的空泡。在丁仪的指导下,人们捕获了一个未激发的球状闪电。
- 随后丁仪向人们揭露了球状闪电的真相,那就是一个巨大的宏观尺度的电子,并将其命名为宏电子。
- 丁仪解释了球状闪电能量释放时对目标的高度选择性的原因,这和宏观物体的波粒二象性有关。后来他又在实验中发现了宏电子的频谱,可以用来判断球状闪电的能量释放对象,大大促进了球状闪电武器化的进程。
- 丁仪说明了被球状闪电烧毁的物体以及生物和薛定谔的猫一样,处于存在与毁灭的叠加态,并揭示了量子幽灵的存在。为弗里德里克·泰勒的面壁计划定下理论基础。
- 后来中美战争爆发,丁仪和林云在给张彬扫墓时发现了由已经成为量子幽灵的郑敏刻在张彬墓碑上的量子态文字,那是全面描述宏原子的数学模型。受此启发,丁仪明白了宏原子核的性质,并提出了宏原子核聚变。宏原子核聚变最终由林云实现,并结束了中美战争。
- 战后,丁仪也学会享受物理学之外的生活,找了一个舞蹈演员做情人。但他一直珍藏着在宏原子核聚变实验中成为量子幽灵的林云送给他的照片,那是她与在消灭“伊甸园”恐怖分子的行动中化为量子态的孩子们的合影。
展开《球状闪电》节选,丁仪的初次出场 |
---|
中年丁仪
中年丁仪是指在三体系列出场,直到冬眠之前的丁仪。在这一年龄段,丁仪不再清高到不食人间烟火,他开始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但是他的任性和孩子气以及性格深处的柔软和妩媚依然没有改变。下面摘录了小说原文中很能体现丁仪性格的两段。
经历:
- 参与良湘高能加速器工程,作为理论组的成员。
- 因为杨冬的自杀和高能粒子对撞实验结果的完全无规律(其实是智子对实验结果进行的干扰,从而锁死地球的科技)精神上大受打击。
- 参与讨论夺取审判日号上被截留的三体信息的方法的会议(即制定古筝计划的那场会议)。
- 丁仪得知“物理学不存在”背后的真相之后心灰意冷(在危急关头,丁仪都会想起林云,可见林云在他心中的地位;心疼杨冬一秒),后在大史的启发下走出颓丧,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 接受电视台的采访,平复人们对智子的恐慌情绪。
- 之后丁仪乘航天飞机进入国际空间站,并在上面工作生活一年。他试图通过观察宇宙射线中的高能粒子来绕过智子对加速器的干扰,但是失败,同时发现太阳系中的智子已经远多于最初时的两个,人类已经完全不可能通过多建加速器来回避智子的干扰。
- 之后丁仪多次乘坐空天飞机“高边疆”号前往国际空间站,参与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
- 在一号核聚变实验基地继续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在这里与章北海的一番对话坚定了章北海刺杀主张工质飞船的航天界要人的决心。
- 在可控核聚变技术取得突破后,丁仪重新回到理论物理研究方向,试图找到在高能粒子实验中摆脱智子干扰的方法,但一无所获。在七十六岁时,他进入冬眠,希望在有生之年亲眼看看三体世界的超级技术。
展开原文节选,直接剧透预警 |
---|
展开原文节选,直接剧透预警 |
---|
老年丁仪
老年丁仪是指三体系列中冬眠苏醒后的丁仪。此时的丁仪还是一贯的天马行空敢
经历:
- 冬眠苏醒后,丁仪一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
- 向舰队
提出申请( ),要在三体探测器被拦截后成为第一个零距离考察它( )的人,最终获得批准。 - 在出发之前,丁仪和他的博士生白艾思讨论生物对宇宙未来的影响这一问题,并说服白艾思在末日战役后进入冬眠。[4]
- 之后丁仪乘量子号前往考察“水滴”,出于敏锐的直觉,他意识到“水滴”可能很危险,并说服舰长让量子号和青铜时代号飞船进入深海状态,此举使得这两艘飞船在末日战役中幸存。然后青铜时代号用次声波氢弹炸了量子号还吃了量子号一船人最后被人类和三体人一起套路
展开原文节选,丁仪的感叹 |
---|
部分语录
丁仪作为一个将物理学视为重于一切的人,可以说思维和普通人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经常
- 他说的基本正确。正确到足以显示他的肤浅。(《坍缩》)
- 不!基本粒子虽小,却组成了我们;宇宙虽大,我们身在其中。微观和宏观世界的每一个变化都牵动着我们的一切。(《坍缩》)
- 我心中的大部分空间都被物理学占据了,只是努力挤出了一个小角落给你们。对此我心里很痛苦,但也实在是没办法。(《朝闻道》)
- 你把宇宙的终极奥秘告诉我,然后毁灭我。(《朝闻道》)
- 他们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想的不够复杂,而是因为想的不够简单。(《球状闪电》)
- 其实在大自然中,异常往往是正常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球状闪电》)
- 少校,我不过是尽我那点儿可怜的责任罢了,你真以为我在乎什么?我不在乎,没有物理学家真的在乎过什么。(《球状闪电》)
看,哲♂学了吧,女人迫不得已也会哲♂学的,别在哲♂学上教训我。(《球状闪电》)- 毁灭你,与你有何相干?(《三体Ⅱ·黑暗森林》)
- 傻孩子们,快——跑——啊!(《三体Ⅱ·黑暗森林》)然后现在在弹幕中成了广告的警告
- 嘿嘿嘿……(《球状闪电》《三体》系列)
同人角色歌
轶事
由于刘慈欣是科幻小说作家,作品不会涉及超自然因素,因而作品中一个角色死亡就意味着这个角色彻底消失,从此不再出场。但丁仪和林云是仅有的例外。所谓天造地设
画廊
我的三体中的丁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