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機
File:電梯大廳.png | |
基本資料 | |
道具名稱 | 升降機 |
---|---|
道具別名 | 升降梯、電梯 |
道具種類 | 載具 |
道具用途 | 垂直運輸 |
相關作品 | 《快樂乘電梯》等 |
相關道具 | 自動人行道、自動扶梯、太空電梯
|
升降機是一種在現實世界和ACG作品中常見的運輸設備,多與摩天大樓、地下設施等相伴生。
簡介
升降機,顧名思義,是用來升降貨物的載具。
電梯(lift)這個名字根據定義[1],是指服務於建築物內若干特定的樓層,其轎廂運行在至少兩列垂直於水平面或與鉛垂線傾斜角小於15°的剛性軌道運動的永久運輸設備。當然,從名字看也能看出,電梯必須是電驅動的——注意,最早的升降機並不是電梯,是「汽梯」。世界上第一台蒸汽動力安全升降機由美國人伊萊沙·格雷夫斯·奧的斯發明,首秀於1854年紐約世界博覽會。至於真正用電的電梯,則要到1889年,美國奧的斯公司方才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直流電機電梯。到了1900年,以交流電動機傳動的電梯製造技術開始在世界各地傳播。[2]
ACGN世設下會有更多非電力驅動的升降機,比如《半衰期(半條命)2》裡,在聯合軍城堡里就出現了一種依靠未知力場驅動的升降機,其只有一塊類似玻璃的平板,在一座設置了力場的豎井中上下浮沉。再比如《漫漫長夜》中黑岩地區礦洞裡的電梯,雖然整個大熊島都因為地磁暴喪失了電力,但這個電梯因為保留了人力備份,可以用搖把手搖升降。
主流的客運電梯,主體部分往往是一個長方體的轎廂,內部加裝包括但不限於電燈、攝像頭、樓層按鈕、緊急呼叫設備,部分客運電梯視情況會加裝鏡子、樓層分佈表(尤其是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大型酒店、醫院、學校、圖書館、博物館、水族館等),其內部空間相對狹窄、封閉,可能使部分人在心理上感到不適。是容易發生(負面)事件的地方,像是自然災害、火災、停電、恐怖襲擊等因素影響造成電梯故障和乘客受困,嚴重時甚至會發生電梯轎廂快速墜落導致乘客傷亡的事故,也容易被設定為現代通往異世界的通道。在ACGN作品中常見的電梯類型是乘客電梯、病床電梯、住宅電梯、家用電梯等。依據建築保安設置,有些電梯只有管理員、工作人員、住戶解開密碼鎖或使用電梯磁卡才能進出。
而在工地上,只有一個吊籃的升降機會更為常見。這種升降機通常直接懸吊在建築物外周,稍有不慎就會翻出去,摔得非死即殘。這樣的升降機非常適合作為驚險的戰鬥場景,比如《合金彈頭5》第三關的分支路線,就是在大樓之外的一系列升降機上,和從窗戶後面冒出來的托勒密軍交火。
通過電梯(樓層顯示儀)變化,可以表達
在ACNG作品中的出現
升降機題材作品
- 《電梯激戰:槍戰大樓》:射擊遊戲。
- 《快樂乘電梯》:上海三菱電梯有限公司、中國電梯雜誌社編繪的,面向中小學生的電梯安全科普漫畫。
作為遊戲內可建造建築
- 《輻射4》:2/3/4層電梯在DLC《廢土工房》中作為工房可建造內容出現,可以和遊戲內大部分建築物無縫對接。
作為故事情節的元素
- 《古惑仔》:山雞和橫眉曾在坐電梯的時候因為看到彼此所以當着其他人的面打了起來。
- 《傳送門2》中,本作對光圈科技的設施作了進一步完善,展示了老光圈和新光圈的不同實驗室客運升降機設計。老光圈的客運升降機是很傳統的電梯,轎廂為圓柱體;新光圈的則是空氣電梯,仍然是圓柱體的轎廂,其在玻璃氣管中,通過控制各個節點的渦輪控制其升降。事實上,空氣電梯更像是新光圈龐雜的氣管運輸系統順勢而為的產物,其本身主要還是直接用來運輸小件貨物和凝膠的。
- 《名偵探柯南》File.96-98《圖書館殺人事件》:兇手將屍體藏匿在電梯箱上面,導致少年偵探團搭乘電梯超重。
- 《逆轉裁判》「DL-6事件」:一起在2001年地方法院電梯內發生的殺人事件。
- 《金田一少年敢死之行》:兇手利用酒店電梯和鏡子製造分身來逃匿。
- 《名偵探柯南》File.369-373《震動警視廳 1200萬人質》:東京塔的電梯裡發現了定時炸彈,柯南和高木警官被迫在電梯裡拆彈。
- 《Paprika》:粉川利美通過電梯達到不同的夢境,第17層象徵着自己17歲這個人生重要節點。
- 《小狐狸發明記》第十二集《鐘樓夢遊——電梯的發明》:小叮咚為搬運重物,發明了電梯。(這不是一部講真實科技史的動畫。)
- 《名偵探柯南》File.768-770《幽靈旅館的推理對決》:兇手利用電梯等工具殺人拋屍。
- 《浮生物語·貳》:裟欏、紙片兒等人(妖)搭乘酒店電梯上樓,卻陷入地底世界。
- 《龍族Ⅲ·黑月之潮》:愷撒、楚子航和源稚生在蛇岐八家大廈的電梯井中阻擊死侍。
- 《崩壞3》:預加載動畫為通往休伯利安號艦橋的電梯。
- 《雨的邊緣》:男主角通過電梯通道來到雨世界,邂逅了女主角。
- 《忍者神威》:男主角彼岸(化名喬伊·羅甘)在樓頂面對追殺的忍者,將他們一併推進電梯中並斬殺殆盡。
|
|
注釋與外部鏈接
- 孔麗峰,李平.電梯展示三維動畫設計短片[J].科技視界. 2014(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