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十月革命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反核標誌.jpeg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
萌娘百科現實戰爭相關條目正在建設中,歡迎有編輯意向的朋友加入萌娘百科歷史軍事原型編輯組編輯群:1035855750
歡迎閱讀並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歷史資料,確保條目內容的準確性與中立性。希望你能珍惜這珍貴的平靜歲月。
用奴隸反對一切奴隸主的革命來「回答」奴隸主之間的戰爭的諾言,千百年來第一次得到了徹底的實現……並且還在克服一切困難繼續得到實現。
我們已經開始了這一事業。至於哪一個國家的無產者在什麼時候、在什麼期間把這一事業進行到底,這個問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堅冰已經打破,航路已經開通,道路已經指明。
——弗拉基米爾·列寧[1]
十月革命
Октя́брь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

十月革命.jpeg


時間 格里曆:1917年11月7至8日
俄歷(儒略曆):1917年10月25日
地點 俄羅斯共和國彼得格勒
結果 布爾什維克取得勝利,蘇俄建立,俄羅斯退出一戰俄國內戰爆發
參戰方
列寧方
  • 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
  • 赤衛軍(來自世界各地的工人以及起義的沙俄軍隊組成的武裝)
  • 彼得格勒蘇維埃
  •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
克倫斯基方
  • 俄羅斯共和國
  • 俄國臨時政府
指揮官與領導者
弗拉基米爾·列寧

列夫·托洛茨基
帕維爾·德邊科

亞歷山大·克倫斯基
參戰兵力
10,000 喀琅施塔得起義水兵,20,000-30,000 赤衛隊士兵 500至1,000 名志願者士兵,1,000名婦女營成員
傷亡與損失
若干士兵受傷 投降

十月革命 (俄語:Октя́брь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全稱 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俄語:Вели́кая Октя́брь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是繼推翻俄羅斯帝國的二月革命之後的第二次革命,這場革命推翻了以亞歷山大·克倫斯基為領導的俄國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俄國,為後來蘇聯的成立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拉開了二十世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序幕。

現實介紹

起因

在二月革命後,新建立的臨時政府並沒有改善士兵和城市工人的處境,而且新政府不顧國內的厭戰情緒,向協約國承諾繼續參加一戰而且又一次被德奧聯軍摁在地上摩擦,造成民心不穩,同時全國性危機影響了社會、經濟和政治關係,工業及交通的混亂加劇,物資供應的難度也在增加。

導火索——七月危機

1917年7月3日,大批士兵和工人對臨時政府發起了和平示威,但當天下午即被鎮壓,臨時政府隨後指責了布爾什維克黨發起的本次暴力事件,並立即打擊了布爾什維克黨,許多領導人被捕。

起義爆發

1917年10月23日,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投票表決以10比2通過決定稱「武裝起義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時機已經成熟」。

11月7日,布爾什維克黨在俄國首都彼得格勒(今聖彼得堡)發動起義,推翻克倫斯基臨時政府,殘存勢力撤退至臨時政府的所在地——冬宮。

革命軍事委員會向臨時政府發出最後通牒,令其在6時20分之前無條件投降,但遭到拒絕,於是在晚上9時45分,阿芙樂爾巡洋艦從港口放出空砲。11月8日凌晨兩點,布爾什維克黨強行闖入冬宮,臨時政府內閣投降。

結果

  • 布爾什維克黨取得勝利,蘇俄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由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
  • 俄國退出一戰,並和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奧斯曼帝國簽訂《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此舉惹惱了各大反布爾什維克勢力,他們聯合起來對抗蘇維埃政權,隨即爆發俄國內戰
  • 二十世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拉開序幕,共產主義思想傳播至世界各地。

相關ACGN作品

十月革命作為人類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其催生了大量與其相關的ACGN作品,其中以小說和遊戲以及電影為主。由於蘇聯輸掉了冷戰,喪失話語權的原因,現在以蘇聯歷史事件為背景的ACGN作品大多都是黑蘇的。

小說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934年)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著
  • 《日瓦戈醫生》(1957年)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著
  • 《苦難的歷程三部曲》(1941年)阿·托爾斯泰著

遊戲

  • 刺客信條編年史:俄羅斯》以1918年的俄羅斯為背景,其中包含了十月革命。
  • 鋼鐵收割1920+》DLC《俄國革命》以十月革命為基礎,講訴了一個在架空歷史上的俄蘇(對應現實中沙俄)內戰。波蘭人做的,不黑蘇是不可能的,裡面革命派其實被俄蘇內部的「芬尼克」內鬼操縱著。嚴格說是劇情是波蘭人寫的,遊戲是德國人做的
  • 世界大戰1914》俄羅斯帝國在1922年會經歷「十月革命」歷史事件變成蘇聯。
  • Paradox Interactive出品:
    • 鋼鐵雄心4》MOD《最後的勝利》1918年劇本。
    • 鋼鐵雄心4》MOD《the great war redux》內包含了十月革命和俄國內戰的相關內容。
    • 維多利亞2俄羅斯不一定能活到1917年、1917年不一定有叛亂、叛亂不一定能成功、成功的叛軍不一定是共產主義者。
  • 文明時代2》遊戲中可以以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國家和歷史事件為初始來統一世界,或征服世界。
  • EasyTech出品:
    • 歐陸戰爭3》主要包含在「帝國模式」的俄羅斯帝國戰役第五章和「戰役模式」的「歐洲戰場」和「亞洲部分」。
    • 世界征服者4》MOD「工業革命」中包含了「十月革命」。
    • 歐陸戰爭6:1914》「歷史模式」的「蘇俄成立」一關和1917劇本中出現的與德國為同一陣營的蘇俄。
  • 救援將至(Help Will Come Tomorrow)》以十月革命爆發後不久的俄羅斯為背景,描述來自不同社會階級、擁有不同政治傾向以及獨特經歷的倖存者們在一同乘坐的火車失事之後在西伯利亞的冰原求生並儘可能撐到救援到來的故事。同樣也是波蘭人做的

動畫和漫畫

  • 《七海遊俠柯爾多:西伯利亞劫金記》
  • 真假公主》(迪士尼動畫電影)
  • 《刺客信條:隕落》《刺客信條編年史:俄羅斯》的劇情後續漫畫
  • 1968年尤里·諾爾施泰因執導的蘇聯動畫《25-е, первый день》(中文片名為《十月革命》),為紀念十月革命而製作,融合了當時俄羅斯和歐洲最流行的繪畫藝術與偉大的作曲家德米特里·肖斯坦科維奇的音樂藝術,採用蒙太奇手法,展現了十月革命的過程[2][3]
  • 紀念十月革命60周年動畫《開端》。
  • 華納兄弟動畫拍攝的美國系列歷史教育動畫《Histeria!》的片段《和平,土地和麵包》,用歌曲講述了列寧領導布爾什維克發動革命推翻俄國舊政府,為人民贏得和平,土地和麵包的故事。
  • 2017年11月8日由東方之風武依貮發布於bilibili的手繪動畫《【十月革命一百周年】國際歌 手繪動畫》,在《國際歌》的伴奏中描繪了阿芙樂爾號砲擊冬宮的畫面。
  • 2019年12月31日由Art's Animations(華語圈通稱「白俄球」或「白鵝球」)發布於YouTube波蘭球自製動畫第46集《Чумовая вечеринка (полусборник)》,其中一部分戲劇性地描述了以阿芙樂爾號砲擊冬宮為標誌的十月革命的過程[4]


注釋及相關連結

Wikipedia-logo-v2.svg
維基百科
提示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