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战列舰(日冕)
将军战列舰 | |
设定形象 | |
所属阵营 | 旭日帝国 |
单位定位 | 实验级重轰炸舰/制海战舰 |
将军战列舰是《红色警戒3》日冕mod中升阳帝国的海军实验级重轰炸单位。
本设定由日冕设定组创作:
- 原稿:内奸白鲲(一篇单位设定)
- 初修:宁海
- 精修:阿尔法、心控
游戏资料
- 单位名称:将军战列舰
- 定位:实验级重轰炸/先进制海舰
- 设计方:天使财阀(白田船业株式会社+天西机械株式会社)
- 原产国:升阳帝国(Empire of the Rising Sun, EoRS)
- 生产设施:东京湾特种联合研究制造所/吴海军工厂
- 部署设施:帝国码头
关键指标
- 单位时间火力投送效率大于一整个航空战队的舰炮搭载方案
- 白田试制乙型46厘米三联装特种舰炮×3
- 吴海军工厂15.5厘米三联装舰炮×2
- 天西株式会社8.8厘米双联装舰炮×4
- 横须贺海军工厂25 毫米双联装高射炮×6
- 交错布局的舰载瞬息发电机组
- 改进型舰艏纳米护盾与小型定向纳米蜂巢
- 带有自助冰淇淋机的勾栏-伍电子游戏舱(北大西洋通用海关代号:Station of Plays 5)
- 达郎御赐的励志书画
战场摘要
战场侦察已经至少揭示了如下要点:
- 白田试制乙型舰炮——这种新一代超大口径舰炮在各方面完胜它的上辈,几乎没有任何装甲能够抵御它发射的特制高能弹头
- 大和之伞——高度AI化的智能主机可以将能量输入舰首护盾发生器使之充能至120%,并由此生成一面坚不可摧的纳米护盾;不仅可以拦截敌方火力,还可以在撞沉敌方战舰的同时避免损伤船只主结构。
- 舰队旗舰——“大和”的研发建造过程消耗了大量资源,舰船所搭载的高精尖武备大都稀有且并非都能量产,因此她们极为宝贵;其所搭载的乘员是舰队中选拔而出的最熟练的海军士兵与最具威望的舰长,这些水手随时准备着为了帝国的复兴与荣誉战斗到最后一口气。
- 海上堡垒——作为搭载了大量各式武器的移动海上火力平台,“大和”具有恐怖的远近距离火力与防护,甚至不需掩护就可以轻松歼灭整个海面舰队;但其本身防空能力相对较弱,且在离队独走的情况下可能被水下目标接近并造成威胁。
技术数据
官方公开的单位数据并不完整,无法直接从游戏中获取的数据可能无法及时更新,标注为蓝色字体的数据为最近更新且已公开的数据
- 基本数据
- 科技需求:帝国码头T4
- 建造花费:$6300
- 建造时间:40秒
- 生命总值:6000/7500
- 碾压等级:1/30
- 视野距离:500/625
- 移动速度:50/55
- 特殊能力
速射重击:使用后,将军可以迅速进行三轮散布半径200、攻击间隔1.6s的主炮齐射,但持续时间内无法再装填,同时启动正面护盾,可以吸收最多500伤害。
- 冷却时间:120s
- 持续时间:35s
- 相关升级
强化舰队(协议):速度、开雾距离、生命值上限加成,防空炮强化。注意移速与血量加成幅度远不如原版主炮特效变得炫酷。 然鹅并没什么卵用 但是设定中升级后的新式弹药伤害有质的飞升,实战中却没有效果。难道将军的弹药花销和盟军的先锋战艇机上的质子撞击炮一样被———
光荣自爆(协议):阵亡后造成半径200、伤害400衰减到100高爆的殉爆
- 武器数据
武器 | 伤害类型 | 伤害 | 多重攻击 | 杀伤半径 | 半径伤害 | 射程 | 攻击周期 | DPS | 散布 |
---|---|---|---|---|---|---|---|---|---|
460mm主炮 | 高爆 | 180 | 3×3 | 40 | 0-150 | 300-1300 | 9.4s-10.4s | (52-57) ×3 | 75 |
155mm副炮 | 高爆 | 50 | 3×2 | 10 | 10-50 | 75-700 | 5.2s | 29×2 | 待补充 |
88mm副炮 | 穿甲 | 15 | 2×4 | 2 | 10-15 | 450 | 1.2s | 25×4 | 待补充 |
25mm机炮 (无海军协议) |
枪弹 | 5 | 25×6 | 20 | 2-5 | 400 | 4.06s-6.07s | (21-31)×6 | 待补充 |
25mm机炮 (有海军协议) |
枪弹 | 3 | 25×6 | - | - | 400 | 4.06s-6.07s | (12-18)*6 | 待补充 |
注:将军主炮的炮弹是唯一一种会被反导系统拦截的炮弹,不过拦截难度相对导弹来说无比巨大。
注2:防空炮升级之后纸面伤害下降了,但是散布也下降了,由于未升级的防空机炮散布过于吓人,一般来说升级后输出是相对提升了的。
注3:协议并不会改变主炮伤害,仅仅更换了特效
- 护甲数据
伤害类型 | 肉搏 | 狙击 | 枪弹 | 机炮 | 破片 | 火箭 |
---|---|---|---|---|---|---|
修正比(%) | 0 | 0 | 25 | 25 | 50 | 150 |
伤害类型 | 穿甲 | 震荡 | 光谱 | 磁暴 | 高爆 | 毒素 |
修正比(%) | 100 | 150 | 100 | 100 | 125 | 5 |
历史资料
上篇
- 这是达郎为达成天命准备的众多秘密武器之一。
我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太子达郎在“命运之日”结束参拜后的回程中遇到了什么。也许就如民间传说,他在穿过神社鸟居的时刻听到了“天命的启示”;也许像他身边的近侍所言,太子秘密执行的宏伟计划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许就和部分史学家们研究的那样,在社会的动荡狂潮之中,芳郎与达郎父子两人通过一场心照不宣的对手戏扭转了升阳的命运。无论原因如何,在那次参拜结束后,达郎面对神州大使乘坐的最新型飞空艇“龙船”样机与驶过港口的神州舰队默然屹立数十分钟,并就此开始了他那至今都没有被完全理解的一系列行动——其中之一就是启动幕府将军级战列舰(其工程代号为“大和”)的设计建造工程。
当然,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照例要为读者们回顾一下两个国家之间的历史:
升阳与神州比较正式的关联至少可以追溯到织田信长在本能寺开人生最后一次烧烤晚会[1]的时候;虽然彼时神州尚未完成立国,但南楚依旧通过经济手段间接帮助天皇家族统一了升阳列岛,结束了混乱纷争的战国时代。而随着神州南北统合,在其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面前,大多数周边国家最明智的选择就是顺从,或者说成为神州的藩属。考虑到升阳和神州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便成为了诸多藩属国中最有代表性,或者说最特殊的一个。
自统一以来,升阳的海上军事力量建设长期围绕着海上贸易进行;他们维护着从本国近海到南洋诸国乃至澳洲的航线,为神州庞大的舰队分担护航压力;而作为“恩典”,日出之地的工艺品也能在神州舰队的护卫下远销天竺甚至是……泰西。如果一切皆按此分工发展,那么升阳的海军在现代将依然只有近海防卫的功能。
只是,历史永远不会静止不变——无数原子以其各自的向量与动能为特性,彼此碰撞、偏斜,一切都在运动之中。
在大航海时代的尾声,规模化的神州殖民团体正式踏上了当时可以用荒无人烟形容的澳洲并在之后一路开拓至南北毛利岛(新西兰);虽然大航海风潮所带来的舰船及航海科技已经使得环球航行与精密地图绘制成为了可能,但正处工业革命前期积累阶段的神州并没有能力将自己的势力确实地扩展到全大洋洲大大小小甚至蔓延到了南伊洲西海岸附近的数百座岛屿上。即使如此,澳洲殖民地依旧帮助神州将影响扩展到了整个南太平洋,并让领导者们首次意识到了海洋权益的重要性。
而在北太平洋,乘上神州工业化的东风且有愈发膨胀之势的极东之地在海上遭到了对其海军建设的第一次冲击——来自更东的地方。在被标为西元十九世纪的这个百年的开头,伊顿尼亚携白色舰队宣称了对夏威夷的主权,这一势力外围的交错地带被德-盎-萨人插上了国旗;以此为标志,太平洋的势力范围首次进行了粗略的划分。
在继续进一步的叙述以前,我们必须澄清一个概念的流变——“藩属国”。一些不速之客从东边闯入神州世界体系的同时,神州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通过种种方式迫使着生产关系发生最深刻的变化,激烈变革的经济基础引发了上层建筑的激烈变革。神州与其文化圈内各国的国际关系,在经历了这一变革之后,将要向与过去全然不同的方向前进。首当其冲的就是藩属体系。神州的新领导者们依照新的理念重新设计了与各藩属国的关系,废除了朝贡义务的同时,诸藩属国在政治和外交上还得到了极高的自主度;唯一保留的只有军事上的义务:神州仍为各藩属国提供危机时刻的援助,使其国家免为咄咄逼人的泰西所灭,此外任凭藩属国行事。也正因这种军事上的联系,藩属国这一关系才得以保留,但其指代的国际关系已与过去全然不同。当然,各国之间的关系不只有藩属关系,不过在此只澄清这点。
在这种藩属关系下,伊顿尼亚人在东方的出现并未影响到升阳的跨洋贸易,又由于神州海军力量的存在,这件事未能给予升阳远洋海军建设足够的动力,神州的风帆蒸汽舰队依然是泰西人口中“东亚”地区的力量象征;这个事件仅仅是让遥远未来的某些神州电子游戏里,多了一些“升阳线”的风帆蒸汽战列舰。
文明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是不断加速的——启蒙运动及两次工业革命造成了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与思想大发展,工业时代的激励与文化思想的冲突不断激化,历史的走向难以改变:在帝国主义背景下,战争是十九世纪末的主旋律,分别围绕着北大西洋和神州的两大世界体系基本形成,各世界体系中主流资本主义国家均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并几乎将全世界瓜分殆尽。但扩张的势头不会停止:在北大西洋世界体系内部,欧洲众多势力相互倾轧;而在体系之间,伊顿尼亚与神州在太平洋上展开交锋,世界局势在压力下动荡不安。
在欧洲,一场军事及工业之理性和终极目的之非理性交织而生的扭曲风暴,将全世界都卷入其中。1887年11月7日的俄国十月革命中止了其与神州在中亚的博弈,神州由此将精力集中在与不列颠殖民者在南亚尤其是天竺(印度)的对抗,伊顿尼亚却在意料之外地在南亚插手援助了不列颠,这使得太平洋两侧的对抗在神州领导层的惊怒中不断升温;而1898年神州爆发的经济危机,以及1900年在北大西洋体系内爆发的大萧条历 史 重 演,让一切都被摆上了台面。
欧洲刚从大战与革命中平复下来没多久,太平洋南部与西部又响起了新的炮火声。
迫于战后国内的萧条与危机,伊顿尼亚将手伸过了太平洋,进入南太平洋诸岛至澳洲地区;在尝试抢夺本不属于他们的市场的同时,还占据了广大洋面上的诸多岛屿并试图以此分割海洋。自1900年3月起,南太平洋诸国内部新出现的阴谋家们带领着来历不明的雇佣军抢夺了政权,各国政府几乎均处于失能状态。这些“阴谋家”将新秩序向着有利于伊顿尼亚的方向确立了,主要在于大幅度削减关税和放松黑市管制,却利用着国家机器对来自神州的投资者与商人进行种种无端骚扰与经济活动上的阻挠行为。
这一系列行动被后世视作1908~1912年期间太平洋战争的导火索,但此时的神州正忙于解决经济上内外交困、地缘上被东西夹击的尴尬局面,没能及时做出反应;当然,深陷困境的并非只有神州一国,严重经济危机促使伊顿尼亚进行了丧心病狂的跨洋势力扩张的同时,神州文化经济圈内的国家,也在相互倾轧中苦苦挣扎。
让我们将视角移回稍早一些时期的升阳,然后回到主题上。
一场战争在升阳纪年2559年(西元1899年2月26日)意外地爆发了,对抗的双方是同为神州藩属国的朝鲜与升阳。这场在东海上的战事真正将升阳的近现代军事工业全部动员了起来,众多的近海鱼雷艇与驱逐舰被填入了海军装备序列中;尽管一些战列舰与重型巡洋舰在轰炸釜山、元山等工业区的行动中“战果斐然”,但由于升阳与朝鲜国的海上战斗基本被限于近海岛礁,远洋作战相关战略战术与配套舰船设施的必要性并没有得到体现。
这场由地区冲突发展而来并突然失控的战争造成了交战双方的巨大损失,首次了解到近代工业支持下战争残酷性的两国同时意识到自己并没有独立结束战争的能力;直到第六年时,神州才从南亚、澳洲方面事务以及“大萧条”中抽出身来,出面调解两国关系;在三国重新协调了诸多经济政策之后,战事终于画上了句号。
不过升阳海军的发展步调并没有被迟滞太久:在随后的太平洋战争中,为恢复南洋与澳洲诸国合法政权,自1908年起,神州调动若干支舰队南下,与借机入侵的伊顿尼亚远洋特混舰队展开了激烈交锋,作为友军的升阳海军则派遣了若干鱼雷舰队以及数艘主力舰协同神州舰队的战斗——这是升阳海军参与远洋军事行动的最早记录。
太平洋战争中的一系列海上军事行动,对于升阳海军建设而言,是意义非凡且影响深远的,升阳的东山指挥所从派遣的舰队处获得了来自作战一线的宝贵资料,当然,这也包括舰队远离本土作战时显露出的种种问题,这为升阳日后发展远洋舰队奠定了经验上的基础。
当然,这都是日后的事情了,让我们先谈谈战事的句号是被如何画上的。
回过神来的神州,将伊顿尼亚的势力从太平洋南部逐港逐岛赶出,但由于神州舰队于1911年对夏威夷进行的攻势受挫,双方由此陷入总体上的僵持状态,已经在之前的战斗中被赶出澳洲的伊顿尼亚终于找到机会将神州拉回谈判桌;次年,和平协议签订,太平洋战争结束,海洋格局基本确立。
由于夏威夷在协议中被确定划入伊顿尼亚势力范围,其远洋舰队由此拥有了一个绝佳的驻地,也拥有了继续跨过日界线插手西太平洋的能力;在这一基础上,即使没法在南太平洋占到便宜,伊顿尼亚对环太平洋区域神州势力范围内诸国的威胁仍然存在。
因此,升阳对远洋海军的建设有了非常现实的需求——在加强自身国防力量的同时协助神州防备来自夏威夷的威胁。作为神州岛链防御体系的中枢级组分,伊顿尼亚在注意到升阳与神州的特殊关系之后,就将其视作了封锁神州太平洋方向力量这一战略目标上的重大障碍;这使其倍感压力,并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倾向于靠近神州。
升阳与神州在战略上的这种合作、甚至是主动配合的关系,在升阳民间映出了种种不同的声音。持积极态度的主流声音认为,这是长久友谊的体现,毕竟升阳早已在经济上通过分工与神州命运休戚与共,而军事上的密切联系同样是对升阳有利的,至少他们不需要独自面对伊顿尼亚的军事威胁,甚至没有承受按地缘关系看几乎必然的主要压力;而消极的看法有许多,其中一种认为,这种合作削弱了升阳军事力量的独立性,不利于独立地面对战争,或是这种合作是“懦弱”的表现等等。
但无论如何,来自大洋另一端的威胁是实在的;海军建设方面,升阳必须要涉入此前从未投入足够资源开发的远洋海军领域。尽管随着神州世界体系在太平洋战争后的新一轮扩张,升阳经济在重建中逐渐好转,而军事开支也自然水涨船高,海军得到了更多的可用资源。但升阳海军中一些占据高层的守旧势力对于军工部门只管将神州技术与经验进行简单复制的策略始终抱有怀疑,并坚持要求这些部门对神州的大型海军舰船的制造和设计技术——无论在使用前或者在使用中——都必须被厂方消化。这使得许多预算被花在了生产技术改进拨款、人员培训上,而舰队本身的战斗力却是迟迟未能形成。
在国际形势较为缓和的情况下,神州对升阳的这种发展策略自然也是放手不管;然而,自60年代末神州于太平洋方面的战略方针转变以后,新的压力也被神州施加给了的升阳的海军:神州需要作为盟友的升阳海军在远洋承担起更多的军事任务,以更主动地共同应对大洋彼岸不断增长的威胁。出于对升阳国主权的尊重,神州并没有直接干预其军事力量的建设过程,但在更大的威胁面前,神州也不得不让其政治经济影响力在升阳这一“藩属国”的政坛上发挥作用。
于是,之前打下的军事技术与工业基础,进一步转化为了军事力量。
预算方面,受到60年代起到80年代中期的数次经济波动影响,升阳国内始终在加大军事方面投资与削减预算以缓解赤字之间摇摆不定,升阳海军舰艇的建造也因此受到一些影响。而到80年代中期,随着神州核聚变技术和输电技术的突破与推广,在来自国内其他工业部门的各种压力之下,升阳与神州达成了一系列电力输送协定,升阳制造业遭受的大部分冲击被转移给其了国内的能源部门,但其国内经济依然在总体上出现了较大波动。为了使经济秩序恢复正常,升阳政府被迫在宏观调控上展现出运用各式金融魔法的神奇天赋;当然,军事方面的投资也在这时得到了决定性的扩大,远远超过神州的预期,在让神州军方惊喜于盟邦的积极配合的同时,某种意义上也让人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在此之后,舰艇装备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大加快了;升阳过去一些只能被搁置在船台上的舰体加快了完工舾装的速度,而新的设计方案也更快地从图纸上或者是计算机硬盘里被搬到现实中,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最新型的主力舰也是神州关注与支持的重点。而为了达成他的目的,达郎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变革之外同样需要更加强大的军事力量;在神州的支持下,痴迷于兵器的他得以实现一个更加强大的战舰计划——新式超级战列舰。
升阳海军曾经的标志,即使经历多次现代化改进,“武士”级战列舰还是成为了过时的军事装备。她们曾经在太平洋上的数次争端中展露锋芒,让伊顿尼亚舰队遭受了严重的火力威胁,但最终还是于航空母舰与导弹带来的军事变革浪潮中逐渐落后;二者及其背后的作战体系代表了新时代信息技术对战争的革命性影响,大范围战场掌控力与精确打击能力是旧时代大舰巨炮思想产物所无法企及的;战后她们大多面临拆解的命运,现在仅存几艘作为展览舰与博物馆。
但达郎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思路:借助全球机动化作战指挥体系与数种由其专属科研团队所提出的高精尖技术弥补战场压制力与单位自身攻防属性上的不足,由此设计出来的成品便是日后的“幕府将军”级战列舰;当然,这一极具创造性的大型舰船的设计对工艺水平有极高的要求,甚至超过了升阳内部任何一家军工联合体的独立能力。项目计划在东京湾特种联合设施中进行机要部分的理论验证与模块化样机制造:思路稿中包括纳米材料科技、高能火炮技术在内的众多特殊设备需要天西机械株式会社的全力支持;相对的,这一创造性建造任务则需要专业生产大型舰船的著名企业——白田造船株式会社的鼎力相助。
达郎为该工程赋予了“大和”(Yamato)这一作为升阳的民族象征而具有无上荣耀的代号。表面上,这是为了刺激工业领域经济情况并且满足战略需求而开启的大型战舰工程;但实际上,达郎的目标是建造能够超越包括神州海军在内的一切潜在对手的超级旗舰。虽然神州海军对于升阳即将开建的下一型战列舰依旧是纯火炮战舰有所不满,但升阳方面对此据理力争——他们罗列了以往战例中火炮战舰的诸多亮眼之处,以及对岸火力支援时那极其恐怖的火力投送效率和心理震慑;于是最终,并不想背上过度干涉升阳这一指责的神州也没有过于强求,只是将注意力转而投向升阳新建的大型空母。
在向神州提供的白皮书中,达郎称该计划为武士级战列舰的现代化继承者;其将搭载三联装40 cm舰炮,发射一种具有优良毁伤效率的特攻弹,还拥有350 mm纳米强化装甲的主装甲带、5万吨的标准排水量以及大约30节的最大航速。
但实际上,由东山直属特种联合研究制造所与吴海军工厂装配指挥处的内部秘密设计指标却完全是另一番光景:文件要求其所搭载的主炮塔、提弹井、扬弹机等设备预留能够支持43 cm及以上口径主炮的改造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加装了一系列尺寸种类均不相同的副炮组;设计图上实际的主装甲带厚度高达480 mm,炮塔正面则更是令人瞠目结舌的720 mm;此番改造下整体设计的标准排水量也成了6.5万吨,随之提出的还有与庞大体积不相匹配的32节高航速。此外,在总结了对抗盟军空军的一系列经验并汇总了情报后,本项目的水平装甲被要求能够抵抗搭载1500 kg半穿甲战斗部的激光制导炸弹;但在获悉盟军与神州都在开发新型钻地弹的消息后,这一指标被再度提升至▇▇▇。这一型新式战舰在公开场合的称呼为“幕府将军”,实际使用的所有技术指导文件与数据材料为二级保密,禁止向包括神州在内的一切他国人员及东山指挥所出具名单以外的任何本国人员泄密。
“大和”项目的研发集中了升阳大型军舰设计制造方面几乎所有的顶尖技术和资源,但由于技术指标过高而被迫运用了过多实验性质的设备,其建造难度极高、部门协调难度较大。“大和”的设计方案经过前前后后十余次的反复论证与修改,最终才在达郎的首肯下获得了批准,并在吴海军大型造船厂开建。当然,为了能让这个项目顺利地进行下去,达郎在项目处于论证阶段的短暂时间里做出了惊人之举——他以从未使用过的雷霆手段将天西与白田两家株式会社的上层结构打散重组为直接对东山指挥所负责的全新机构:天使财阀,并在过程中基本清除了两大家族内部的不安分势力、压制了升阳海陆军种对立现象。在国家经济状况动荡不定的前提之下,这一变动并未引起大多数中基层人员的应激行为,因改组而产生的诸多工业岗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原两大株式会社主要控制区域内的失业潮;天西与白田两大家族也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在天使财阀相关项目上达成了几乎不留私心的战略合作协议。于是,大和项目得以顺利开工。
下篇
“大和”全项目中最需要投注精力的是主武器配置:升阳的海军将领与工程师们很清楚传统高爆炸药的威力已经接近瓶颈,原来的一九式40 cm穿甲弹即使换装现有的新型高爆炸药,其威力依旧无法获得质的提升;不仅难以对神州与盟军的新型主力舰造成威胁,临岸支援效果也只是基本够用。
这便是项目最大的技术难点之一:对主武器指标的高需求,或者说几门威力充足口径巨大的主炮。即便升阳准备大规模列装服役的波能武器已经说明了定向能武器相比传统武器具有某些方面的优势,但受制于地球曲率的影响,只能延直线打击目标的波能武器与其他类定向能手段均无法实现“大和”的远距离火力投送需求;也就是说,即使能够将作为大型浮岛要塞专属防御武器的波能三门炮小型化,其仍旧不适合作为“大和”计划的武器系统。
在这种前提下,为了提升火炮的穿甲能力以及临岸支援能力,在传统路径上只能选择将火炮口径进一步扩大;而根据计算机模拟的结果,火炮的口径恐怕得提高到50 cm左右才能满足技术指标的需求。
白田会社的设计部门为此推出了一款口径高达51 cm的舰炮——虽然升阳并未有过这样的先例,不过核心技术因为有一系列纳米强化合金钢的存在能支持足够的强度,因而这部分研发还算顺利;但相应的,为51 cm超大口径配置全套辅助机械所带来的额外成本以及维护难度超出了预期。而且在超级计算机的模拟测试中,研究者们还发现,这种采用新型武器系统的超大口径火炮甚至超出了战舰炮击模型的计算范围;这导致其调试工作比以往更加困难,部分实验参数甚至不如以前的46 cm火炮。
此外,即使有多年技术消化和较为发达的工业技术打底,51 cm舰炮的制造成本也是颇为惊人的:极高的膛压对火炮用钢有极为苛刻的机械性能要求,而制造这类特种钢的工艺极为繁复;更重要的是,即便是资历最深厚的高级工程师也无法笃定,这种大型火炮生产过程中的良品率能否达到可接受范围,而这方面的误差必然会拖延新型战舰的实装。显然,达郎不愿意也不能够承受舰炮逾期交付导致自己的计划被迫推迟的风险,那工厂方面便只能扩大生产线的规模来确保低合格率下的合格量,而这又会牵扯到资源分配问题——即使海军预算已经逐渐放开,若将资源过分投放在这门51 cm火炮上,也会让人不禁提出质疑:这是否值得?
在达成指标的途径只有一个的时候,人们便不得不习惯于选择忍受这样的高成本与不确定性;但若有另一个备选方案出现,人们自然就得进行一番权衡。
与天西机械有着密切合作的东京工业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受到神州祝融攻坚战车的启发,大胆地提出了另一个火炮设计方案:新设计的火炮口径仍为46 cm,且整体结构与传统火炮相似,但与之配套的是全新的炮弹与充能设备。
东京工业大学的科研团队打算采用一种特殊的纳米介稳材料来充当炮弹的战斗部以及推进部:这种材料可以短时间内吸收并储存大量能量,此时其将处于亚稳定状态;而随着弹头击中目标,延时引信触发催化剂放出,储存在介稳材料中的大量能量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全部释放,在造成初次损伤的同时将弹头材料拆分成无数纳米级定向能弹药轰击出去以产生二次杀伤;特殊设计的内部结构可以最大化二次杀伤的效果,“就好似炸点向四面八方同时射出了无数发微型波能炮”——出自天西机械公司与东京工业大学的联合说明。
当然,考虑到安全因素,该炮弹在入膛时各材料均处于未活化状态,需要通过主炮炮管附加的供电装置对炮弹进行快速充能,待炮弹能量饱和后,才能通过特殊激发装置进行点火发射。不过,这样的炮管结构并不复杂,只是在传统的火炮身管内加上了相应的供电装置而已。
在同等体积重量下,完全饱和的纳米介稳材料能在更短时间内释放更多的能量——其爆速高达14000 m/s,威力与能量效率高于任何常规高爆炸药。在测试中,该种弹头爆炸时产生的等离子体呈现出代表超高温的蓝紫色光芒而非典型的微弱红黄光;中心接近上万度的高温足以气化任何常规材料,即使是没有直接命中,由超高爆压产生的二级杀伤与高速冲击波也会将附近一大片区域夷为平地。在采用此种炮弹的情况下,即使火炮口径削减至能够稳定生产的46 cm,其火力投送的效能也远高于51 cm的传统火炮。
同时,工程师们在测试的过程中还发现,通过调节快速充能时的能量输入频率组合,弹头部分的介稳材料还可以被退活化为具有自锐性质的新式穿甲材料;与常规穿甲弹头相比,此种弹体结构不仅提升了弹头韧性与硬度,还在大幅减少碎弹的概率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其穿透力;并且,其剩余的战斗部将依旧能够保持高爆级别的杀伤力。
相较于传统的火炮系统,新型特种火炮还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整装炮弹发射时不需要推进药包,且弹药种类完全取决于其装填入膛后、临发射前才会进行的充能类型选择流程,装弹系统由此省去了放入药包与弹药种类机械性变更两大步骤;这使得装填流程更加高效,整体可靠性与装填射速也得到了提升。
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介稳材料的独特性质,其作为未充能备弹的时候能量密度很低,几乎不存在失稳、爆燃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大和”计划的成果舰的主炮弹药库与之后所有的介稳态弹药从根本上消除了殉爆的风险,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当作吸收部分能量的缓冲层使用——这允许白田船业的顶尖设计师们大胆地将额外的防护集中到纳米瞬息发电机核心、作战情报中心、动力舱等更加重要的地方。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退役老舰长的坚持要求下,工程师们在大和主炮炮塔的安全夹层中准备了数发常规弹药,以备极端情况下的不时之需
炮弹定型以后,这款搭载了特殊战斗部的高能弹头被命名为五七式特种变相弹;相比传统炮弹,五七式特种穿甲弹更适用于新式火炮,二者配合给出了更为优良的弹道性能;再加上改良后的惯性制导系统与搭配全球指挥定位网络的火控系统,即使是在极远距离也能保证对大型目标的高命中率,还免去了末端制导武器易受干扰的麻烦。
因为有着波能火炮系统相对成熟的充能系统设计经验,特种火炮系统部分研发较为顺利;不过很遗憾的是,炮弹战斗部的纳米介稳材料的量产化攻关却依然止步不前,即便东京工业大学科研团队近乎彻夜无休地努力着,却依然无法在升阳现有军事工业水平下找到合适的工业化制备方法。这一下子便给“大和”计划的项目高层们心中增添了一块放不下的大石头——无法工业化制造纳米介稳材料就意味着该级舰无法获得足够的高效能新型炮弹,而只能发射常规炮弹的大和与当年被航母编队炸沉的武士级战列舰没有本质区别。就在所有人都一筹莫展之际,东京工业大学的科研团队突然迎来了一批特殊的专家;这些据称来自太子达郎直属研究部门的人员接管了部分研究项目,随即展现出了不凡的水平,而原本的研究团队成员们则发现自己已经处于霞之关的严密监控之下;一名研究团队成员对这些此前从未在研究领域内听闻过的新成员极为好奇,试图打探和询问这些特殊的专家的身份,但他却因此遭到了盘查与威胁……不管怎么样,虽然稍稍逾期,但纳米介稳材料终究是在没有耽误达郎缜密计划的情况下成功投入批量化生产。
主武器设计尘埃落定,兴致勃勃的工程师们因此充满动力与希望;但紧接着他们就意识到,这只是让自己的火力输出水准站到了和神州与伊顿尼亚相同的层级上。
达郎始终认为升阳与神州之间必然会有一场决定民族命运的战争,这也是神州那次经济危机以来升阳内部一部分领导者的声音;而从结果来看,达郎是其中最为杰出的行动派,甚至可以说这场战争是被他提前引发的——也许他确实在那次参拜中看到了什么或者下定了决心。
神州的舰艇早在数年前就实现了包括舰载电磁炮在内的全电气化与直连战地指挥系统的全信息化,而作为神州对手的伊顿尼亚甚至可能在某些方面超越了神州;当战场上双方舰队开始相互投射火力的时候,升阳帝国的大和舰需要足够的防御能力来避免“重蹈覆辙”。
于是在防护方面,设计师们为大和设计了特殊的装甲构成:基础结构方面,纳米技术改造的装甲钢被合理应用于本项目中,纳米装甲钢能以更轻的质量达到更高的等效厚度;不过其致命缺陷同样不容忽视:纳米装甲钢的微观结构导致其在高温下更易因自行氧化而损毁,故必须在夹层中掺入阻燃材料与抗氧化剂。
而在敌火炮对抗方面,工程师们遇到了另一个难题:作为达郎心目中最大的假想敌,神州在当时已经开始批量装备电磁炮,部分用作实验的武悼天王级战巡也完成了电磁主炮的换装;其发射的弹丸据说质量足有250 kg,且初速高达六倍声速。升阳没有理由不相信神州下一代战巡也会搭载电磁武器,甚至是更强劲的改进型号——结合多方的情报消息,达郎与项目评估部门认为神州下一代战巡搭载的电磁炮弹芯质量仍将是250kg左右,但其初速会达到约八倍声速,并且还可能搭载一种特殊的高能战斗部。这种外观酷似脱壳穿甲弹的电磁炮弹不仅仅有着令人咂舌的穿甲深度,还拥有前者的“钢针”所不具备的爆燃能力,这使其能在击穿目标后仍有不俗的毁伤效果。
但常用于抵抗传统大口径炮弹的“剥被帽”思路对电磁炮而言是无效的,质量较轻但速度极高的电磁炮弹会将运用该思路的传统装甲轻易击穿。面对此种恐怖的威胁,来自天西机器人株式会社的工程师们重新整理了众多现役及上一代陆地战车与海军舰艇对抗超高速穿甲弹的装甲设计方案与对应效果,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极其复杂的混合装甲用于抵御神州电磁炮发射的高速弹芯——最外层是上文提到的120 mm纳米装甲钢,其内是两层共380 mm的高硬度纳米强化陶瓷;接下来的第四层为平均厚度700 mm的氦气空隙;第五层与第七层均是140 mm的纳米强化钢,中间夹着第六层的240 mm纳米强化玻璃纤维;最后一层则是40 mm的铝合金背板,实际平均厚度总计约1760 mm。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电磁炮整体弹道平直,在正常假想交战距离入射角比常规炮弹小,因此带大幅倾角的内层装甲被应用到了设计中,尽管这种看似穹甲的设计会增加占用空间与吨位,并且对于远距离高抛弹道防护能力较差,但是考虑到唯一可能威胁“大和”主装的武器只有的电磁炮,因此这种看似过时但是可以最大幅度增加对抗电磁炮时的等效装甲厚度的设计在“大和”项目中得以采用。该型装甲理论上能够在正常交战距离抵抗绝大部分攻击,即使武悼天王级战巡所装备的电磁炮出力再加三分之一也难以将其击穿。然后玄冥就诞生了
装甲整体抗弹思路为:
①最外层的纳米装甲钢足以抵挡绝大多数炮弹,但面对电磁炮弹仅仅起微小的阻碍作用,其内部结构设计甚至会以允许超高速弹通过为代价降低其对装甲整体结构的伤害。
②双层的高硬度强化陶瓷将负责硬接电磁炮的锋芒:通过钛合金框架与化学手段进行了整体约束的陶瓷层在细长如“锥子”一般的电磁炮弹弹芯扎入后虽会破碎但无法散开,由此产生的反向“回爆”效应有概率将来袭的电磁炮弹芯震断。
③即便陶瓷层没有成功震断弹芯,已经穿透两层陶瓷的电磁炮弹也定然会被消耗掉大部分动能;突然出现的氦气层所导致的密度落差将偏转其入射角,从而使之以一个错误角度撞上接下来采取大幅倾角布置的装甲。
④接下来的纳米强化钢会有极大的可能性拦下强弩之末的电磁炮弹弹芯,其后的强化纳米玻璃纤维夹层则负责吸收弹芯战斗部爆炸以后的冲击(但几乎没有拦截弹芯的能力)。
⑤倒数第二层的纳米强化装甲钢是最后的防线,如果电磁炮弹一路贯穿了前面全部的防护层,那么它将在此遇到最后的阻击;最后的铝合金背板则负责吸收、阻挡可能存在的装甲碎块,以及作为内部舱室的衬底。
想法很美好,模型很漂亮,现实很残酷:如果“大和”计划的主装甲带全部使用此种厚度的特制混合装甲,那么总排水量必然会飙升至十万吨以上,这自然是无法接受的。但是,倘若将这1760 mm的装甲削薄,那么“大和”计划的装甲厚度将处在一个极其尴尬的地步——抵抗普通的大口径炮弹和反舰导弹绰绰有余甚至略有浪费,对神州电磁炮弹的攻击却毫无招架之力,这等于浪费了上万吨的排水量。
面对此种窘境,一名主设计师提出了一个堪称疯狂的想法:“与其不上不下,不如舍弃核心区域以外、包括弹药库在内全部舱室的装甲!”
这一乍看之下荒谬至极的想法却在一瞬间重新点燃了希望的火炬,并在之后的工程文件中被称作“绝对重点防护”——如前所述,介稳态材料构成的主炮弹药不存在殉爆风险;配合上白田船业工程师们的特殊设计与高效的损管措施,大和可以将核心区与副弹药库以外部分的装甲削减到常规舰艇级别,节省下来的部分排水量则可以为其他系统提供充足的安装空间。
经过大幅度重置的“大和”可谓是将对抗神州这一从未想过的假想敌的“信念”与“举措”施行到了设计图的每一根线条上:升阳设计师预估了武悼天王级战巡的电磁炮数据,并在结合多方消息后将带有40%加成的数据设为神州下一代战巡所搭载电磁炮的正常交战距离穿深;项目除真正的核心区外,包括炮塔下方弹药库在内的主装甲带装甲厚度由480 mm缩减到了180 mm,节省下来的重量则分配给核心区域、舰艏纳米虫巢、指挥塔,主炮塔搭载的1760 mm特制复合装甲,让这些部位理论上可以在标准作战距离抵御强劲无比的电磁炮弹。
水平装甲则的抗弹标准则是要求足以耐受神州空军对舰攻击编组使用空射反舰导弹与2500斤激光制导炸弹的单波次袭击,升阳设计师认为这也足以抵御盟军空军包括3000磅联合直接攻击炸弹在内的绝大多数弹药的一轮轰炸;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和升阳的情报机构都错估了盟军空军的换装速度。
不过,相比起对海面与空中威胁的严防死守,“大和”的水下防护显得乏善可陈:由于神州海军和伊顿尼亚海军都没有常见的攻击型潜艇,而离得最近的苏联红海军潜艇编队保守估计也还在白令海峡之外,故升阳海军所需面对的鱼雷威胁较低;所以设计师们仅仅按照传统思路添加了部分额外的水密隔仓,船体外表则使用了改进型涂层以降低海水侵蚀速度与红外热源信号。
在作战指挥系统上,除配置了林林总总种类齐全的新型电子设备以外,一套原本为达郎所开启的另一个秘密计划而开发的自主人工智能系统被率先安装到了“大和”项目中。尽管这只是一个带有实验性质的“工程测试”版,但其依旧具备绝大部分完整版的能力;可惜由于自主意识模块仍存在不完善之处与许多漏洞,升阳人工智能专家最终决定放弃安装这个模块。
不过即便如此,“大和”的战舰主机仍旧保留了深度学习功能;这让她能对战舰自内部传感器与周边环境扫描收集而来的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以极快的速度适应战场的复杂多变环境并协调处理战舰内部的资源信息,为舰长、炮术长、航海长等指挥人员提供各种战术参考与规划方案,以及通过自动修正火控计算机等手段辅助作战人员。即使是出现战斗减员情况,人工智能也可以接管部分舰船设备以维持作战能力,从而真正达到人舰合一的作战水平。而且据传闻所言,这套中央人工智能系统可能具有在无人情况下自主操控整艘战舰的能力;实际上,按照工程师们的构想,在与神州海军交战以后,除部分必要岗位的留守者外,本舰外部区域的其余人将全部进入可以抵御电磁炮弹的核心区域以保存其有生力量,他们的部分工作则会由人工智能接管;换句话说,大和外围区的最低作战乘员数确实有可能是——零。
高AI化程度的战舰主机几乎辅助控制着战舰上的一切:除了传统的人力损害控制分队以外,“大和”计划还有一套基于纳米虫群的灾害应对系统;它的核心是处在舰艏防护罩下的舰载纳米虫巢,核心所生产的大量的纳米机器人将自行部署于战舰各处预留的槽位中;当出现战舰受损或小规模人员入侵等险情时,遍布全舰的监控传感设施会把相关信息反馈至人工智能中枢,主机将据此向目标区域派出纳米机器、损管人员或启动自动防御设施。主机的损管部分同时也拥有自动灭火装置、舱内排水管网及多段式自动水密隔断舱门的控制权限,以此确保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仍能实现对进水区域的层层封闭与排空抢险——对于交战期间人员稀少但频繁遭到电磁炮穿射“爆燃”轰击的外部区域来说,这种自动损管是唯一可行且确实可靠的维护手段,无畏炮火的微型自动机械群可以在仓储物料的支持下切实负责缺损处的漏洞封堵与管线修复;当核心区遭受致命一击时,它们甚至能够在脱机情况下消耗自身来强行还原部分重要设施,但因此削减掉的部分需要通过虫巢来相对缓慢的制造补充。
舰载纳米虫群还将作为防护系统的补充,即担负所谓的“动态防御装甲”:在光电设备探测到来袭火力时,主机将迅速计算弹着点并根据来袭弹药种类分析其威胁等级,随后按结论指派纳米虫群在舰艇弹着点外表面组成一堵充能纳米护盾。根据来袭目标数量与威胁程度,这层“护盾”有着极大的变化范围——大小范围从2.5%舰艇表面积到34%不等,等效防御能力则对应从1200 mm标准装甲钢到100 mm不等。倘若是大量的中小型火力来袭,将会形成大面积、低厚度的纳米虫墙;假如是少量高威胁的目标,则会形成小面积、大厚度的纳米墙,竭尽一切可能削弱来袭目标。
理论上,“动态防御装甲”系统有着更进一步的应用,即通过发射聚能核心实现充能纳米护盾短暂的外放;这一思路最终被应用到太刀巡洋舰的反导体系中,而作为“大和”项目中这套系统仅仅用于保护自身,而没有装配相应可发射核心。
在特殊情况下,战舰主机还可切断包括主炮在内大部分结构的供能,并将这些能量输送至舰载纳米虫巢;该措施将使虫群额外充能至120%,从而允许其在转瞬之间形成足以包裹舰艏的过载充能纳米护盾;这一俗称为“冲击盾”的短时护盾在微观层面上充满了被过量能量钉死的特殊晶格结构,足以阻挡绝大部分的来袭火力,甚至能够从分子层面上碾碎挡在前方的敌方舰艇。
得益于此,“大和”项目的成果的抗沉性与生存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之后数次短暂而激烈的战斗也证明了这一点。
动力系统上,预计采用全电推进的本项目是实实在在的“电老虎”——特种主炮、纳米虫巢、高AI化战舰主机各个耗电不菲;故而,为本项目挑选一颗合适的“心脏”算得上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工程师们很清楚,普通的发电机是绝不可能满足“大和”的恐怖能耗的,于是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刚刚完成了小型化实验的瞬息发电技术:这种新型发电机组是纳米材料与分子设计技术在能源领域的集中顶尖应用结果;其全部结构都使用了理论上最优的设计从而将能量消耗降至最低,所使用的化学燃料及其散播喷口与燃烧室结构同样经过分子结构编程处理以保证燃烧的效率最优、速率最快。即使瞬息发电堆最为强大的“多能源混合发电”优势没办法在战舰型号上展现出来,强调火力发电的这一改造型号也足以为大型战舰提供较为充足的电力。很凑巧的是,新一型的重型巡洋舰也同样打算采用此种发电机——舰政本部和海军省都支持在新式大型战舰上大规模运用瞬息发电技术,这也是为了刺激升阳国内有些萎靡不振的产业链;正因如此,“大和”项目大张旗鼓地公开了招标信息,鼓励各个厂家参与本项目各个零部件的生产竞标,并采购了新一代小型化以后的舰载纳米瞬息发电系统,以满足主炮、引擎、电探及其它各类电气设备所需的大量能源需求。
对无与伦比的抗沉性与可靠性的追求同样体现在战舰的舱室布局方面:设计师们将为“大和”配套的大型瞬息发电机组采用交错布局的方式安置在舰体中部下方那些受到核心区厚实装甲的层层保护的隔断动力舱中,它们可产生至少30万马力的强劲功率;而受益于新设计的流线型船体,即便“大和”在外型上采用了以低航速为代价换取较高全舰稳定性与适航性的三体船型,本项目仍然在满载海试时跑出了32.2节的惊人航速。惊人航速:指和天启一样慢的50速不过在现实中,一艘战列舰能够跑出30节以上的航速确实是个惊人数据。
当然,这并不是新型战列舰动力系统的全部潜力;在“紧急加力”动力模式下,通过舰载人工智能的调配,能源炉的全部输出将被集中在纳米虫群与战舰动力组两大方向上;再加上瞬息发电堆可以进入过载模式来大幅度提升发电效率,如此“双重加油”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大和”的引擎瞬时功率飙升至150%,配合舰艏纳米冲击盾的导流作用可以使全舰暂时达到接近40节的超高航速,并赋予了“大和”在纳米盾溃散后继续冲撞一段距离的能力——当然,为了确保结构精密的瞬息反应堆能够持续使用,这种过载的持续时间并不会很长。
以上便是“大和”作为升阳海军最新科技结晶的过人之处;但很不幸地,升阳国内的经济状况不允许“大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超级战舰——由于超高的指标所需要的一系列新式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都极度消耗资源与预算,为了让预算已然大幅超标的“大和”计划在不引起神州过多关注的情况下得以为继,升阳海军甚至裁撤了两艘薙刀级驱逐舰的采购费用并将其秘密挪用于此。即便如此,升阳设计师们依旧无力再为其单独开发新式副武器;但为了达成项目的参数指标、使之具有完备作战能力,他们只能改装现有的武器或是沿用旧型装备,以便尽可能压低副武器系统所占用的预算开支:
对空武备方面,天西机器人株式会社为他们的新型VX导弹发射套组开出了接近旧型号双倍的价格,理由仅仅是新型号需要增加“上舰的额外抗腐蚀设计与工序”,而本就已经捉襟见肘的剩余预算并不足以给每一艘“大和”都装备这一套组;当然,达郎在亲自审查过后也很清楚,旧型VX套组是无论如何也不够应付大规模的饱和空袭的,那个气死人的理由不过是为避免出现某些动摇军心的负面言论而生的托词罢了。
多次商洽(以及内部秘密进行的系统简化尝试)无果后,走投无路的工程师们只能退而求其次的为“大和”安置了横须贺海军工厂出产的双联装25 mm热能速射炮;作为“同一战线的朋友”,横须贺海军工厂对负责出面谈判的白田船业代表人开出了几近于内部采购价的数字,如此刚好以全部的单舰防空武器预算采购了设计中的六套双联装防空炮(天西贤治在天使财阀的私下会谈中对此进行讽刺,并表示若自己亲自出马商谈,可能每艘大和舰就只能分到一门防空炮了)。还原历史
副炮组方面同样惨淡:设计师们在“大和”的两舷布置了共四座改进自薙刀级驱逐舰主炮的双联装8.8 cm副炮,并将其视作用以对付小型目标的中口径副炮;而在选配大口径副炮时,他们只是在二号与三号主炮塔后方各布置一座吴海军工厂的15.5 cm三联装舰炮——这种只能以普通来评价的太刀级巡洋舰主炮废案之一恰恰说明这份选择是迫不得已的结果。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随着事态的发展,部分建造序列靠后的“大和”还是实现了副炮的纳米介稳态科技升级。
总而言之,由于经费限制,“大和”的两大副武器系统在首舰下水前都仅仅处在勉强能看的境况下。其防空能力较为薄弱,搭载的一系列防空炮甚至可以用“孱弱”来形容;副炮的质量同样平平无奇,但凭借其充足的数量仍具有足够的自卫能力,少量妄图接近的敌人仍会遭到大量次要火力的快速打击——另外有传言称,升阳的工程师们曾试图运用纳米介稳材料爆炸时的范围杀伤能力制作新型的制导防空炮弹或防空导弹,但这一设想究竟是否落到了实处还需进一步核实。
在后勤设施方面,这艘代表升阳的旗舰内部必然也不会那么低调;即便设计师们屡次上书要求削减这些豪华装修的预算转而添加给武器装备,这种装饰行为依然没有被撤销——认为“面子工程”不可或缺的海军高级将领们首先表示反对上书内容,其中的部分激进者甚至认为既然“大和”的主武器具备了足够的打击效率,那么副武器就变得无足轻重了,编队内的护卫舰船势必能够保护身处其中的“大和”。而达郎则认为,已经在主炮和主动防御系统方面展现了优越性能的“大和”确实应该适当的展现出自己的弱项,以此消除神州方面的部分戒心。穷是原罪
于是最终,各种先进甚至是豪华的人性化设施设备按照初始设计被引入其中:除了供应冰淇淋的自助餐厅外,还有设有空调与最新SP5游戏主机的娱乐休息室,部分场所豪华程度堪比五星酒店。而能够登上升阳旗舰并成为其上一员自然是莫大的荣幸,她搭载的也自然是由各大舰队挑选出的精英舰长与水手。大和旅馆
作为这一计划主导者的达郎,在新将军级竣工起航的时候,亲手为这些自己的骄傲作品题词,一幅写有“必勝”的牌匾就这样被挂在了指挥室正中央。
海港边风平浪静,阳光与海鸥围绕着这艘沉睡的钢铁巨兽;伴随着百姓的欢呼,瞬息引擎逐渐点亮,发出低沉的轰鸣声,能量就像新鲜的血液一般经由密密麻麻的电路管线流淌过她的全身;九根粗大的炮管斜指向晴朗的天空,发射出的礼花弹即便在早晨也同样清晰可见。不过,这些被大多数人看来肩负起捍卫升阳国运的庞大战舰,在达郎看来,或许仅仅是一枚重现天命的棋子。
单位语音
该单位使用原版同名单位语音
建造完毕 | |
---|---|
The Day of the Shogun has arrived! |
幕府时代,已然来临! |
选中 | |
The Emperor's battleship! |
吾乃天皇之舰 |
It is our move! |
该轮到我们行动了! |
Do not hesitate! |
无需犹豫! |
Preparation is key! |
准备乃关键! |
They must not be underestimated! |
不可低估对手! |
Opportunity awaits! |
等候最佳时机! |
Behold! The Shogun Battleship! |
看啊!是将军战列舰!! |
移动 | |
Our course has been set! |
吾等航线已定! |
Your intent is true! |
您的想法是正确的! |
To the horizon! |
驶向海天线! |
As planned! |
按计划来! |
Proceed! |
前进! |
We make our move! |
执行我们的行动! |
A wise course! |
明智的航线! |
Go forth! |
向前进发! |
The Shogun sets forth! |
幕府战列舰向前而行! |
攻击 | |
There! Now! |
敌人在那!趁现在! |
Another volley! |
又一次齐射! |
They perish! |
他们要灰飞烟灭了! |
Leave nothing! |
片甲不留! |
Main guns! |
主炮齐射! |
Fire! |
开火! |
打て! |
开炮! |
使用技能 | |
As a crashing wave! |
如同巨浪! |
A divine wind! |
神风突袭!天闹黑卡!板载! |
Ramming speed! |
撞击冲锋! |
All engines! |
引擎动力全开! |
Full speed! |
全速撞击! |
战斗中 | |
This moment is ours! |
这一刻属于我们! |
We will not waver! |
吾等意志决不动摇! |
Shatter their will! |
粉碎他们的意志! |
Destroy what they cherish! |
摧毁他们珍视的一切! |
They will soon bow to our flag ! |
敌人很快臣服于我军之下! |
Victory is our destiny! |
胜利乃吾等天命! |
移动攻击 | |
It is time! |
是时候了! |
Move in and fire! |
冲进去开火! |
Ready the assault! |
准备突袭! |
Prepare the attack! |
准备发起进攻! |
Their demise will follow! |
他们将随之灭亡! |
受到攻击 | |
They distract us! |
他们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 |
Do not them sway our let path! |
不能让他们动摇我们的征服之路! |
Do not fear these attacks! |
无需畏惧敌人的攻击! |
Their attacks matter not! |
他们的攻击无足轻重! |
This fight not be our shall last! |
这绝不会是我等的最后一战! |
撤退 | |
The seas have been unmerciful! |
海洋是无情的! |
Very judicious. |
明智的选择。 |
We will gather ourselves! |
我们会重新集结! |
Will the enemy follow? |
敌人会追么? |
A prudent choice. |
谨慎的选择。 |
花边
将军战列舰的技能在公测版3.202中被修改为速射重击,此前技能为大和之伞。这下真的打伞的大姐姐了
大和之伞:停用主炮,在正前方形成一个拥有3000HP的护盾,提供一定的加速效果,提升转向性能。在持续时间内可以通过撞击摧毁敌对单位,撞击大型舰船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值得注意的是大和之伞还能够当真正的护盾用,因此就算将军被空袭或寄生之类的只要开护盾伤害也只算在护盾上,不会命中将军本体。有的时候用大和之伞用来跑路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正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嘛。←实际情况:你给卢达哟!
- 撞击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和目标的科技等级相关,撞毁T1/2/3/4舰船分别需要受到0/500/1500/2000的伤害,伤害优先由护盾承受。
现在有bug不能撞t4 - 持续时间:10秒
- 冷却时间:120秒
画廊
|
注释
- ↑ 提示:历史中的本能寺之变发生在15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