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地区
东北
| |
---|---|
Northeast China/Manchuria
| |
东北地区地图
| |
基本信息
| |
别称 | 东三省、东北四省区、 |
国家 | 中国 |
所在地区 | 东北地区 |
通用语言 | 汉语(东北官话、普通话) |
时区 | 东八区 |
相关作品
| |
| |
| |
| |
周边地方
| |
“ | 俺们内旮猪肉炖粉条,俺们内旮都是活雷锋。 俺们内旮没有这种银,撞了车他哪能不救银? 俺们内旮山上有榛蘑,内个银他不是东北银。 |
” |
——雪村,《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
中国东北地区,狭义指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广义指东三省和周边东北官话使用地的集合。
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外东北)相对时称“内东北”或“中国东北”,与山海关内地区比较时称“关外”或“关东”。
简介
历史
古代
上古时期,辽宁(辽东)为燕国国土,且于秦汉、隋唐时代皆为中原王朝对抗北方少数民族的前线基地之一。吉林黑龙江则为游牧渔猎民族活动区,人烟稀少。中世纪期间,东北依次被渤海国、辽、金、蒙古、明控制。
万历四十六年(即后金天命三年,1618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建立后金,逐渐统一了东北的女真各部。崇祯九年(即后金天聪十年,1636年),后金大汗皇太极将族名“女真”改为“满洲”,将国号由“金”改为“清”。此后十余年清军入关统一中国。清政府设立“柳条边”政策限制外省人移民到东北。
近代
咸丰十年(1860年),为应对沙俄在《瑷珲条约》中强吞外东北领土,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上疏朝廷开放东北移民,闯关东移民潮开始。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后在沙皇俄国、德国、法国干涉下赎回),“柳条边”限制也彻底消失。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日俄战争以日本的胜利结束,东北逐渐沦为日本势力范围。民国成立后不久,东北沦为奉系军阀张作霖和其子张学良的势力范围。
1931年,日本炮制“九一八事变”进军东北,中国军民英勇反抗,拉开了抗日战争的帷幕。次年,日本扶植伪满洲国。1945年苏联“八月风暴行动”击败日本关东军,东北于十四年抗战后重回中国。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期间,东北分别为解放军与志愿军提供了大量的兵员与军需物资。
现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重点扶持东北工业,苏联也开始往东北地区大规模投资,因此东北又有“共和国长子”的美称。中苏交恶后,许多东北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工厂与工人在三线建设运动中被迁往西南和西北地区。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南方各城市的发展和国企改制 大下岗,东北经济发展有所衰落。
地理
东北地区多指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东四盟(即现在赤峰市(原“昭乌达盟”)、通辽市(原“哲里木盟”)、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原“呼伦贝尔盟”))构成的区域,简称东北。
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爽短促。多适合农耕的黑土地。东西北三侧的山脉分布有众多原始森林,由于纬度和海拔较高,积雪时间长,因此有“林海雪原”的别称。
以东北为舞台的ACGN作品
- 《熊出没》:以虚构的东北大兴安岭森林“狗熊岭”为故事舞台[2],主角三人组有东北特色。
- 《黄金神威》:故事中曾提到日俄战争及杉元佐一等士兵在东北的冬天与俄军作战。
- 《三体》中的红岸基地
- 《战地2》:松花江口、大庆油田、大连电站、福社关口
- 《将军的荣耀:太平洋战争》:战役和军团模式均有出场
- 《东北之夏》
- 《林林》:《中国奇谭》中的第三个短片,以东北兴安岭地区为舞台。
- 漫画《在去找司令部的路上》(《사령부를 찾아가는 길에서》):发生在1940年的安图县。
- 漫画《要活着战斗到底》(《살아서 끝까지 싸워야 한다》):发生在1937年的桦甸县、长白县、抚松县一带。
- 漫画《在福寿宫的激斗》(《푸수궁에서의 격투》):发生在1937年的辽河一带。
出身于东北的虚构角色
出身于东北的现实人物
- 刘圣博
- 李世荣
- 张东
- 王晓巍
- 杨鸣
- 李昊炎
- M.vv
- 神奇陆夫人
- 冬泳怪鸽
- 岛市老八
- 侯国玉
- 小约翰可汗(其衡量国家面积和人口的单位“T”即为内蒙东四盟之一的通辽市。)
- 乌云塔娜
- 徐佳琦
- 东百往事诸人(虎哥、刀哥等)
- 赵本山及其弟子
位于东北的现实ACGN组织
- 长春电影制片厂
- 齐齐哈尔震环动漫设计有限公司老背景设计了
东北相关梗与捏他
梗?!对于中国来说,“东北”这俩字摆出来就是个梗。东北人的豪迈与“飚”,东北文化独有的粗犷与亲和,更不必提早已火遍全国的东北话。“俺们这嘎达都是东北银!”
- 《小绿和小蓝》:其中一话的小绿有东北口音很重的设定,另外一篇整活漫画的魔王城众则都换上了具有东北特色的服装,并扭起了秧歌。东北魔王
- 《罗小黑战记》:妖灵会馆中的老府因说话时东北口音很重而被罗小白吐槽“还是东北虎”。
- 来信砍:出自李毅吧的成句,原文为“来东北信不信我砍死你”。
|
|
外部链接及注释
- ↑ 原本只是明代才出现的部族名。到了清末,国家衰微,列强开始用作地名,详见马伟《“满洲”:从族名到地名考》。
- ↑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3705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