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v-Luv系列
Muv-Luv系列 | |
原名 | マブラヴ |
官方譯名 | Muv-Luv |
類型 | Galgame |
開發 | âge |
設計師 | 吉宗鋼紀 |
初代 | Muv-Luv (2003年2月28日) |
最新作 | Schwarzesmarken (2015年11月27日) |
《Muv-Luv》(日語:マブラヴ),是由日本遊戲公司âge於2003年2月28日與2006年2月24日推出的18禁電腦冒險遊戲,《Muv-Luv》正傳共兩個遊戲本體,合計三個故事篇章。後陸續推出了僅接受預定生產的CD版和去除限制級情節的全年齡DVD版。
2016年眾籌登錄Steam平台。
原作介紹
作品簡介
《Muv-Luv》原作是由日本遊戲公司âge推出的18禁文字AVG系列遊戲。
本篇Muv-Luv分兩個篇章:《Muv-Luv Extra》和《Muv-Luv Unlimited》。正統續作為《Muv-Luv Alternative》。
有一部外傳小說《Muv-Luv Alternative Total eclipse》,被先後改編成漫畫、電視動畫和GAL遊戲。
有一部外傳輕小說《黑之宣告》,被先後改編成GAL遊戲和電視動畫。
此外,一些在Muv-Luv Alternative宇宙中發生的外傳性質的短篇故事和講述Unlimited篇執行Alternative V後續故事的《The Day After》被分散收錄於Muv-Luv Alternative編年史視覺小說合集中。
劇情簡介
Muv-Luv本篇故事分為兩大部分。《EXTRA》篇是主人公白銀武和青梅竹馬的鑒純夏、突然轉入的御劍冥夜以及同班同學們之間的學園劇。在《UNLIMITED》篇,2001年10月22日,身為普通高中生的男主角白銀武一覺醒來,發現自己進入了一個平行世界。在這個平行世界裡,地球人數十年來都與帶有敵意的外星生命體「BETA」苦戰著;而他就置身於因此而荒廢的柊町(橫濱)。在這個一切都改變了的世界,重新出發的武加入了聯合國軍,並參與了對抗BETA的最後手段,拯救人類的「ALTERNATIVE IV」計畫。為此他成為聯合國軍衛士並和夥伴們一起努力。但到了12月24日,人類放棄了最後的奮鬥而啟動了放棄地球的「ALTERNATIVE V」計畫。
續作Muv-Luv Alternative中,睡醒時發現再次置身於自家臥室的武,以為自己已經回到「原來的世界」,然而戶外的景象卻和三年前相同。日曆上的日期是2001年10月22日。武發現自己經過時間跳躍又一次來到了充滿戰亂的平行世界,而在此,他決定以唯一知道這個世界的未來的人類的身份,為了完成「ALTERNATIVE IV」計畫而再次敲開聯合國軍橫濱基地的大門。再次被編入207實驗部隊的武,帶著3年之間的軍事經驗和未來的記憶,以及不輸給夥伴們的覺悟,再次迎向挑戰。
Muv-Luv Alternative 編年史(Chronicles)收錄了一些Alternative宇宙中的外傳短篇故事。
另有Muv-Luv Unlimited The Day After,講述了人類啟動「ALTERNATIVE V」計畫後的故事。
系列遊戲/視覺小說
名稱 | 發行日期 | 遊戲平台 | 主角 | 備註 |
---|---|---|---|---|
Muv-Luv | 2003年2月28日 | Microsoft Windows Xbox 360 PlayStation 3 PlayStation Vita |
白銀武 | 遊戲本篇,分Extra和Unlimited兩部分。Extra篇為日常校園生活,Unlimited篇則是白銀武即將完成Extra篇的純夏線或冥夜線時,突然穿越到的異星生物BETA入侵地球的平行世界的2001年10月22日。 2016年7月15日上架Steam的舊版因繞過Steam提供反和諧補丁,違反Valve政策而被Steam官方下架。2018年2月28日在Steam重新上架的新版本不支持反和諧補丁。 |
Muv-Luv Supplement | 2004年12月17日 | Microsoft Windows PlayStation 3 |
Muv-Luv的Fan Disc,收錄了Muv-Luv純夏、千鶴、慧、壬姬路線的後日談和在Muv-Luv故事發生前,冥夜的兩個故事。後被收錄於Muv-Luv photonflowers*。 | |
Muv-Luv Alternative | 2006年2月26日 | Microsoft Windows Xbox 360 PlayStation 3 PlayStation Vita |
主角經歷經歷Unlimited篇Alternative IV計畫失敗後,帶著相關記憶回到穿越至Alternative宇宙的2001年10月22日,意圖改變未來的故事。 2017年9月18日上架Steam的舊版因繞過Steam提供反和諧補丁,違反Valve政策而被Steam官方下架。2018年2月28日在Steam重新上架的新版本不支持反和諧補丁。 | |
Muv-Luv Altered Fable | 2007年8月31日 | Microsoft Windows PlayStation 3 |
主角Alternative篇後回到沒有BETA的世界後的故事。Alternative篇的Fan Disc。後被收錄於photonmelodies♮。 | |
Atonement | 2008年6月 | 神宮司麻理茉 | Alternative宇宙神宮司麻理茉第一次上戰場面對BETA的故事。後被收錄於Muv-Luv photonflowers*。 | |
Inheritance | 伊隅美知留 | Alternative宇宙中伊隅姐妹的故事。後被收錄於Muv-Luv photonflowers*。 | ||
Ayu-Mayu Alternative | 2008年6月30日 | Microsoft Windows | 大空寺亞由 | 《你所期望的永遠》角色大空寺亞由和玉野真由穿越到Muv-Luv Alternative宇宙的故事 Muv眾:為什麼對我們而言這麼難對付的敵人被他們這麼輕鬆解決掉了??? |
Muv-Luv Unlimited The Day After | 2010年 | Microsoft Windows PlayStation 3 |
威爾 龍浪響 |
Unlimited篇的後續,Alternative IV計畫失敗,人類執行Alternative V後的故事。 雖然是Unlimited篇的後續,但承接的不是該篇的任何一個結局。2021年2月5日,00-03於Steam上架,並進行了高清重製。 |
Chicken Divers | 亨利·基茨 | Alternative宇宙中甲21號作戰中全滅的第六軌道空降部隊的故事。被收錄於Muv-Luv Alternative 編年史01和Muv-Luv photonflowers*。 | ||
Rain Dancers | 休·溫斯頓 莫妮卡·賈克莉莎 |
Alternative宇宙中1995年,一支守衛義大利的機戰部隊的故事。被收錄於Muv-Luv Alternative 編年史01和Muv-Luv photonflowers*。 | ||
Muv-Luv Alternative 編年史01 | - | 視覺小說合集,收錄了The Day After Episode 00、Chicken Divers和Rain Dancers | ||
晴子的狂熱追求者 | 2010年9月28日 | Microsoft Windows | 柏木晴子 | Extra篇角色柏木晴子的外傳 |
Adoration | 2011年 | Microsoft Windows PlayStation 3 |
真壁清十郎 | Alternative宇宙中主角在歐洲前線視察研修的搞笑故事。被收錄於Muv-Luv Alternative 編年史02。後被改名為Aspiration收錄於photonmelodies♮。 |
Muv-Luv Alternative 編年史02 | - | 視覺小說合集,收錄了The Day After Episode 01、Aspiration | ||
Confessions | 神宮司麻理茉 伊隅美知留 |
Alternative宇宙中,神宮司麻理茉和伊隅美知留過去的故事。後被收錄於Muv-Luv photonflowers*。 | ||
Resurrection | 2012年3月30日 | 希魯維奧 | Alternative宇宙中,作為雙面間諜的主角意圖破壞Alternative IV相關的實驗設施的故事。被收錄於Muv-Luv Alternative 編年史03和photonmelodies♮。 | |
Muv-Luv Alternative 編年史03 | - | 視覺小說合集,收錄了The Day After Episode 02和Resurrection | ||
Muv-Luv Alternative Total Eclipse | 2013年5月16日 | Microsoft Windows Xbox 360 PlayStation 3 PlayStation Vita |
勇哉·布里吉斯 | Muv-Luv Alternative的前傳,原作載體系小說。GAL遊戲在小說基礎上改編而成。 |
Last Divers | 2013年9月27日 | Microsoft Windows | 艾倫·艾斯 | Muv-Luv Unlimited的後續,Muv-Luv Unlimited The Day After的前傳。被收錄於Muv-Luv Alternative 編年史04。 |
War Ensemble | 被收錄於Muv-Luv Alternative 編年史04。 | |||
Haiburu! | 被收錄於Muv-Luv Alternative 編年史04。 | |||
Muv-Luv Alternative 編年史04 | - | 視覺小說合集,收錄了The Day After Episode 03、Last Divers和War Ensemble | ||
Muv-Luv photonflowers* | 2014年4月24日 | Microsoft Windows PlayStation 3 |
- | 視覺小說合集,收錄了Muv-Luv Supplement、Atonement、Inheritance、Chicken Divers、Rain Dancers和Confessions。 |
Muv-Luv photonmelodies♮ | 2014年8月28日 | - | 視覺小說合集,收錄了Muv-Luv Altered Fable、Aspiration和Resurrection | |
Schwarzesmarken | 2015年11月27日 | Microsoft Windows | 提奧多爾·艾伯巴赫 | Alternative宇宙中,1983年以後Beta入侵歐洲的故事。原作載體系輕小說。GAL遊戲在輕小說基礎上改編而成。 |
Muv-Luv Alternative Strike Frontier | 2016年9月22日 | 瀏覽器 Android |
- | DMM出品的抽卡氪金頁游,僅在日本運營,曾計畫推出iOS版,但後來計畫取消。2018年7月6日停服。主角一行人穿越至Alternative宇宙暴揍BETA並且順帶啪啪啪各種女性角色的龍傲天故事 |
Muv-Luv VR | 2016年6月17日 | Microsoft Windows | - | 免費遊戲,已於2018年8月8日下架。 |
你所期望的真愛 | 2017年3月31日 | 白銀武 鳴海孝之 威爾 |
有兩個故事,其一是與âge社另一作品《你所期望的永遠》惡搞性質的聯動作品,兩位男主互換了靈魂。另一個故事是The Day After序章主角威爾在和平時期在咖啡廳打工的故事。âge為粉絲俱樂部會員免費發放的贈品,未發售 | |
Project MIKHAIL: A Muv-Luv War Story | 2021年11月2日 | - | 版權被收購後放出來的屑作,換了聲優,且明明是個手機遊戲卻硬上Steam發售,操作手感奇差無比。 | |
Immortals:Muv-Luv Alternative | 2022年3月17日 | Android iOS |
- |
マブラヴ
マブラヴ 全年齡版
マブラヴ オルタネイティヴ
マブラヴ オルタネイティヴ 全年齡版
マブラヴ サプリメント
マブラヴ ALTERED FABLE
マブラヴ オルタネイティヴ アナザーストーリー贖罪
マブラヴ オルタネイティヴ アナザーストーリー繼承
マブラヴ extra
マブラヴ unlimted
マブラヴ Alternative
マブラヴ Supplement
外傳:
マブラヴ オルタネイティヴ クロニクルズ01
マブラヴ オルタネイティヴ クロニクルズ02
マブラヴ オルタネイティヴ クロニクルズ03
マブラヴ オルタネイティヴ クロニクルズ04
マブラヴ オルタネイティヴ Schwarzes Marken (80年代東德戰線)
マブラヴ オルタネイティヴ Total Eclipse
關聯作品
名稱 | 發行日期 | 遊戲平台 | 主角 | 備註 |
---|---|---|---|---|
小茜的狂熱追求者~流星傳說剛田~ | 2002年5月1日 | Microsoft Windows | 剛田城二 | 你所期望的永遠和Muv-Luv Extra篇之間的過渡劇情,大部分Muv-Luv的主角是最初從這個遊戲登場的。 |
無盡之夏,永恆旋律 | 2009年7月24日 | 冬馬巧 | 玩家可能會感到難以置信,但這個整體氛圍輕鬆愉悅的遊戲真的是處於BETA入侵地球的宇宙中的。但目前尚不明確該作處於Unlimited時間線還是Alternative時間線(當然也有可能開了一個新的平行宇宙) |
同人作品
名稱 | 發行日期 | 遊戲平台 | 製作公司 | 主角 | 備註 |
---|---|---|---|---|---|
Drill Milky Punch | 2003年10月5日 | Microsoft Windows | French Bread | - | 以鑒純夏的絕招「牛奶鑽鑽拳」命名的街機畫風格鬥遊戲,玩家可以操作Muv-Luv和你所期望的永遠中的角色。 |
Muv-Luv Substance | 2005年9月6日 | Tの貳乘 | 白銀武 | Extra篇同人作品,可以免費下載遊玩。 | |
Muv-Luv The TSF Forefront | 尚未完成 | Little Meteor | - | 多人射擊遊戲。 |
世界觀
國家及跨國組織
聯合國
聯合國在受到BETA大肆侵略的世界裡,扮演了整合各國戰力的重要角色。聯合國軍隊則沿往例由各駐留國提供裝備和基層人員、物資的支援,因此故事中的主要舞台·聯合國橫濱基地有許多從日本帝國軍轉任的人員,主要使用的戰術機也是日系機種。
美利堅合眾國
美國在故事中由於不像歐亞大陸各國深受BETA的侵擾,仍為世界第一強權。以打倒BETA的名義派遣大量駐外部隊轉戰世界各地,而此種部隊的構成人員有90%是希望獲得美國國籍的歐亞大陸難民和美國國內的低所得族群。如此作風加上常常不顧他國意見的強硬態度招致許多非議;但美國作為研發人類最早專門用以對抗BETA的武器「戰術機」的國家,也陸續開發了許多新銳機種並供應各國戰力,對於對抗BETA有著莫大貢獻。
日本帝國
在「這個世界」(作為ALTERNATIVE篇舞台的世界)的日本和現代日本的體制有所不同。仍維持君主立憲制,由皇帝任命的政威大將軍(以下簡稱將軍)代行職權,領導內閣總理大臣組成的內閣執行政務。將軍則是由明治時代以來擁戴皇帝的貴族「五攝家」中選出,故事中是由煌武院家長女·煌武院悠陽擔任此一職務。由於日本的海島地形,在幾次大戰後驅逐了國土上的BETA勢力,建構起太平洋上的防禦陣線。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蘇聯在本故事中未解體而依舊存在,由於國土為BETA所占,而向美國長期租用阿拉斯加州作為臨時政府所在地。
歐洲聯盟(歐盟)
由於歐亞大陸領土的淪陷,聯盟機構和各國政府主要轉移到英倫三島和格陵蘭等海外地區。許多難民也因此湧入美洲大陸。
統一中華戰線
在中國大陸與BETA的戰鬥陷入泥沼狀態時,1997年民國政府發表國共合作宣言,統合國民黨和中共戰力建立對抗BETA侵略的「統一中華戰線」。
非洲聯盟
由於中東一帶尚有反BETA的戰線維持,非洲大陸受到的實質損害遠較歐亞大陸來的輕微。非洲各國政府積極的接受來自歐洲的企業和難民,藉此也提升了本來缺乏的技術力,提升了國際地位和政治發言權。
術語及戰術機介紹
戰術機
戰術機指的是對抗BETA用的巨大人型兵器。全名是「戰術步行攻擊機」。在此之前的戰爭乃是以戰鬥機為中心而爭奪制空權的形式,但在具有強大地對空火力的BETA光線屬種出現之後,戰鬥機可說完全派不上用場了。因此,人類在1974年開發了對BETA戰用的巨大人型兵器「戰術機」。
戰術機目前為止從第一世代發展到第三世代(尚在發展中):
第一世代是以防禦力和裝甲為優先選擇的機種。
第二世代則是在分析了帕萊奧洛格斯作戰所有的戰鬥記錄之後,技術人員發現在突入Hive之前被擊墜的戰術機有63%是由於遭到光線種(Lux)的照射。根據綜合性的損害統計分析,技術人員得出的結論是「不得不轉變以往重視裝甲的設計思想」。第二世代除了機體主機和Jump Unit引擎的功率提高和整體輕量化以外,還為了提高運動性採用了靜不安定設計,即將機體重心提高而使得整體的穩定性下降,然後通過計算機控制使之穩定。由此發展出的電傳操控概念成為了第2世代戰術機的標杆。
第三世代是藉由新材質裝甲達到更加輕量化,並將原本的電傳操控概念升格為光傳操控提升了資料傳輸裝置的速度和容量;不但強化機動性到前兩個世代難以企及的水平,也增進了柔軟性和即時應對能力。
本世界觀中,除日本帝國軍使用的戰術機均為架空機之外,其他國家的戰術機原型均對應於OTL存在的戰術戰鬥機,其名稱和戰術代號也大體相同,並來自相同的開發商。
美利堅合眾國軍戰術機
麥克唐納·道格拉斯 F-4「鬼怪」(Phantom)
現實中的F-4戰鬥機
美國國防部NCAF-X開發項目的成果,人類第一型戰術機。其原型為現實中麥道公司的第二(美標)/三代(俄標)重型戰鬥機F-4「鬼怪」,推測是因為F-4是現實中第一型真正意義上的重型多用途戰鬥機,開創了後續戰術戰鬥機發展的先河,因而基於F-4設定人類第一代戰術機。發動機也是與原型相同的通用電氣J79渦噴發動機。
作為人類最早的戰術機,在本世界觀下擁有諸多衍生型號,本世界觀中的米格21、殲8等在現實中有著相似角色和定位的第二/三代戰鬥機,在本世界觀下都成為了F-4的出口衍生型。因此除了與現實中對應的F-4E、F-4N以及「Super Phantom」改進方案之外,還有更多的架空衍生型號。
諾斯羅普F-5「自由戰士」(Freedom Fighter)
現實中的F-5戰鬥機
美軍為解決戰術機短缺、重型機F-4產能不足的問題,將原本用於改裝訓練的諾斯羅普T-38「禽爪」(Talon)教練機加裝武器系統和裝甲改進為輕型戰鬥機後推向自用及出口市場,於1976年正式服役。其原型為現實中諾斯羅普為出口而專門研製的F-5輕型戰鬥機。
F-5的最大優點是由簡化電子設備和武器系統實現的高機動性,儘管在現實中這也是制約F-5的最大問題,但在以近身搏鬥為主的本世界觀,機動性卻成為F-5最大的優點。本世界觀中的幻影系列、狂風等歐洲國產戰術機,均為F-5的出口改型。
諾斯羅普·格魯曼'F-14「雄貓」(Tomcat)
現實中的F-14戰鬥機
F-14及其掛載的6枚AIM-54「不死鳥」重型超遠程空空飛彈
美國海軍開發的第二代重型戰術機,首飛於1982年。
與作為其原型,現實中的F-14「雄貓」重型截擊戰鬥機相同,F-14是圍繞著AIM-54「不死鳥」超遠程重型空空飛彈武器系統(本世界觀中為低空突防的高速遠程飛彈,但二者設計幾乎相同,僅因打擊目標不再是戰鬥機而是地面目標,而將戰鬥部更換為子母彈)設計的強調高速遠程打擊能力與一擊脫離截擊能力的雙座重型戰術機。
機體設計上,乘員同樣為前座飛行員/後座雷達操作官(RIO),並掛載6枚AIM-54「不死鳥」飛彈,跳躍組件動力系統為與現實中F-14相同的兩台F110-GE-400加力渦扇發動機,且採用了相同的變後掠翼設計。
與現實中F-14不同的是,其機體採用了大面積複合材料,從而減輕重量提高了機動性,也是同代重型截擊戰術機,如米格-31「火狐」共有的特點。這與現實中重型截擊機普遍為搭載武器系統及高速飛行所需的動力系統而體型和重量較大,因而缺乏近戰機動性的特點不同。
麥克唐納·道格拉斯 F-15「鷹」(Eagle)
美國國防部基於F-4系列於東歐大反攻中高損失率和其積累的作戰經驗開發的下一代戰術機,對應於現實中基于越戰中F-4空戰經驗研發的美國空軍第三代重型空優戰鬥機F-15。交戰經驗證明F-4試圖通過裝甲來避免致命打擊的思路在BETA面前缺乏實用性,因此新的二代戰術機需要加強機動性以規避敵方打擊,這與現實中F-4在越戰中暴露出因戰術機動性不足而在越軍米格戰鬥機面前吃虧,因而F-15強化空戰機動性的設計思路相同。
除此之外,作為第一型真正意義上的第二代戰術機(對應現實中第三代(美標)/四代(俄標)戰鬥機),本世界觀的F-15同樣奠定了先進航電、靜不穩定設計和電傳飛控在戰術戰鬥機上的應用基礎。發動機為與原型機相同的兩台F100-PW-220渦扇發動機。
波音/麥道 F-15E「攻擊鷹」(Strike Eagle)
對應於現實中波音公司在F-15基礎上改進的多用途戰鬥機F-15E,但與現實中F-15E強化對地攻擊能力不同的是,本世界觀下的F-15E是在F-22服役計畫受阻的情況下,利用F-22技術改進F-15的應急型號。
波音F-15ACTV「敏捷鷹」(Active Eagle)
對應於本世界觀的F-15S/MTD和F-15ACTIVE技術驗證機,但不同的是本機並非NASA的技術驗證機,而是波音公司對F-15A/C型的改進型號,類似於F-15E,同樣是換裝三代機F-22的航電系統和其他子系統,但是在現有F-15A/C機體上改裝。
與未換裝發動機的F-15E相比,F-15ACTIVE的發動機換裝為F114-PW-100,是F-22使用的F119-PW-220發動機的前身,並採用相同的二元矢量噴管。
波音F-15SE「沉默鷹」(Silent Eagle)
F-15SE是波音公司為了彌補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G彈方針導致的戰術機相關預算減少而研發的一型針對國外F-15用戶的外銷型次世代戰術機。
通用動力/洛克希德·馬丁F-16「戰隼」
美國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s)公司所設計的第二世代輕型戰術機。美國於1980年代為因應戰力增強的計畫,先後配備了F-14與F-15兩種高性能的戰術機;但由於該兩種機型的生產條件與費用均過於高昂,因此造成配備速度減緩的問題。有鑑於此,需要一種能快速量產配備,而又具有第二世代機等級(當時第一線戰術機性能)戰鬥力的機種。在
F-18「黃蜂」這種背景下的「輕型戰術機計畫」(正式名稱為LWTSF計畫)使F-16誕生。由於該機以廉價、快速的即戰力為主眼,因此性能面的擴張性相當的小,但由於成功的實現了小型與輕量化,有著優秀的運動性能及格鬥戰能力,美國除自己配備外也賣給買不起F-15的部隊(如台灣地區);自D型開始外型有了變更,主要是修改肩部裝甲區塊與小腿部裝甲,以達到耐久力的提升和作戰時間的延長。許多美軍衛士稱其為「Viper」,是延續自LWTSF計畫時期的稱呼。1986年正式開始服役。
麥道/諾斯羅普 F/A-18「大黃蜂」(Hornet)
其前身是LWTSF(輕型戰術機)計畫中由諾斯羅普(NORTHROCK)公司提出的YF-17計畫,YF-17由於性價比的原因敗給YF-16後,在「戰隼」落戶陸軍之後,對於F-16規格書的續航力和泛用性表示擔憂的美國海軍則在地外生命對策委員會的幾名軍事顧問的牽線下展開了NCTSF(Navy Combat Tactical Surface Fighter/海軍戰鬥戰術機)計畫,最終,YF-17作為F-18「大黃蜂」入役海軍。
麥道/波音 F/A-18E/F「超級大黃蜂」
F-18E/F對機體的頭部模塊進行前後延長以擴大傳感器的收容空間,同時也給予了航電設備的更新更多的空間。為了強化運動性,麥·道重新設計了肩部裝甲模塊的外形,然後在兩端增設了側面輔助推進器(Side thruster),肩膀的大型化修改雖然有增加正面投影面積的負面影響,然而比起輔助推進器對近距離戰鬥機動的正面作用,一定的犧牲也被認為是值得的。同理,對腰部裝甲模塊的大型化修改和為了擴大油箱增強續航能力而延長的下肢也一樣體現了對F-18原型機進行全面強化修改的意圖。同時,為了對應航母運用,「超級大黃蜂」還進行了一系列海軍式修改,例如肩膀模塊可以摺疊以方便航母系留和搬運等等。
諾斯羅普 F-20A (F-5G) 「虎鯊」(Tiger Shark)
以F-5系列為基礎重新設計、大幅提高性能的機種。藉由主機換裝而提升了60%以上的出力,而達到了和新型機相符的傲人機動性。
洛克希德·馬丁 F-22A「猛禽」(Raptor)
美軍的次世代主力機型,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公司所開發的第三世代戰場壓制戰術機。生產數量尚少,但有著勝過其他第三世代戰術機的高度匿蹤能力和機動性,故有戰場支配戰術機的別稱。頭部攝影機的設計概念比較類似昆蟲的複眼,是目前少數將對戰術機作戰納入主功能的機種。匿蹤性、主機性能與機動性等均為現行戰術機之冠。由於美軍現行戰術機運用思想以配合G彈作戰的火力投射為中心,故該機與美軍其他舊世代機相同,不重視近戰能力的強化(美軍戰術機只有短刀,中國與日本均有長刀)。12.5事件中迎戰主要搭乘不知火和擊震的叛軍精銳,達到了敵我交換率7比1的傲人戰績,展現了機體性能上的優勢。但也由於數量上的壓倒性劣勢和駕駛熟練度的差距等因素,而有多台遭到沙霧上尉率領的叛軍主力擊墜。頭部形狀設計和淒乃煌類似是由於同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的緣故。雖然本機型研發成功時間較早,卻因五次元效果炸彈(Fifth-dimensional effect bomb——通稱G彈)的爆炸實驗成功,使得其直到2001年才正式開始服役。
諾斯羅普·格魯曼 YF-23「黑寡婦II」(Black Wisdow II)
與F-22同時競爭美軍ATSF(先進戰術步行戰鬥機)第三世代戰術機寶座失敗的機體,整體性能與F-22不相上下,尤其在近接戰鬥的對應能力一向更是F-22所不及之處(此機原始配備包含長刀,專用突擊砲還有安裝刺刀)兩機模擬對抗四十次中有十八勝十四敗的優勢(其餘五次平手,三次無效)但由於維修整備性較F-22低,加上同時期美軍的戰術機作戰要求改以配合G彈(五次元重力炸彈)為重心因此以單機戰鬥力為主眼的本機最後未被採用,原型機現位於愛德華空軍基地的露天機棚,被譏為「世界最貴的鐵屑」。諷刺的是,本機原始概念反較F-22符合ATSF中「對人造戰術兵器」的高機動/近接作戰要求。
日本帝國軍戰術機
擊震(げきしん) 77式戰術步行戰鬥機(F-4J/TSF-TYPE77)
第一世代戰術機。F-4「幽靈」的日產版本。自1977年正式配備以來,改良過相當多次;由於主機的換裝和裝甲的材質更新,具有準第二世代機的性能;迄今仍為日軍戰術機部隊的主力。
陽炎(かげろう) 89式戰術步行戰鬥機(F-15J/TSF-TYPE89)
第二世代戰術機。F-15「鷹式」的日產版本。80年代晚期的日本為了克服在自製戰術機上面臨的技術瓶頸而自美國引入本機,由於主要目的是吸收技術,因此配備數量不多。在性能強化上面也不是主要對象。就實際性能而言其實只有美國F-15C的水平。
不知火(しらぬい) 94式戰術步行戰鬥機(TSF-TYPE94)
日本自行研發生產的第三世代戰術機,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入役的第三世代戰術機。以從美方得到的技術和生產經驗(從陽炎得到的)開發,作為日軍次代主力而進行量產。目前在日軍戰術機部隊中仍為少數精銳使用。目前可確定完全配備此機種的,只有防衛京都地區的第一戰術機聯隊和位於富士山腳的教導隊而已。至於橫濱基地配備的不知火也只有一個加強中隊的規模。機體表面配有新開發之雷射蒸發覆膜,對光線及BETA有較好的抗性。但就整體性能來說實際上只能稱為準第三世代。12.5政變事件中叛軍是以操作者的技術層面去彌補和F-22間的性能差距,不過在性能上有很強的潛能。這從故事中段由武開發的XM-3操作OS(其實是他打電動的模擬程式)導入之後,戰力立刻上升一事可以看的出來。
不知火 壹型丙
不知火的強化型以將來的武裝強化為主眼,強化了結構與動力源,出力比原有的不知火強化了15%,但有著消耗增加(續戰時間縮短)的問題,只生產了100多架。目前多交由老手駕駛員進行資料收集等試驗性質的運用。
不知火 貳型 XFJ-01a
不知火的(新型試驗機)事實上是以壹型丙為藍本,各部零件換上美制第三世代機試驗零件後的(日皮美骨機)目前已確知頭部偵蒐系統,肩部推進器,腿腳部均重新設計;腰部零件設計則由Su-37的設計修改而來性能由於使用正規美制零件(非仿製同級品)而有顯著提升,但嚴格來說是帝國軍新型戰術機開發中的過渡性質產物。原型機是除F-22以外機動力上唯一能匹敵F-15·ACTV「活動鷹式」的機種。
吹雪(ふぶき)97式戰術步行高等練習機
日軍以F-15J「陽炎」為基礎,作為第三世代機型的基本技術研究用而開發的高等練習機。以沿用不知火的量產組件為前提重新設計後,在97年正式配備。
瑞鶴(ずいかく) F-4J改
1982年由日本政府城內省下單開發的F-4的改造機型。主眼在近戰機動層面上的強化,因此裝甲改採重點防護,強化近戰機動迴旋、瞬間加速等爆發式能力;但機體平衡性極差,非常仰賴駕駛員的技術。曾有在模擬戰中擊敗美國F-15(當時是C型)的紀錄。性能面上為準第二世代機。
武御雷(たけみかづち) 00式戰術步行戰鬥機
(圖為C型,為平民出身的衛士座機)
(圖為A型,為外祥武家出身的衛士座機)
(圖為F型,紅色為有力武家出身的衛士座機,黃色為普代武家出身的衛士座機)
(圖為R型,為政威大將軍座機)
以F-4J改「瑞鶴」的後繼機身分開發的純日產戰術機。實際上是以不知火的開發資料為本做出來的特殊用途機種。為日軍的精銳,直屬於將軍家族的「斯衛軍」所使用的機型。由於「高貴者應挺身於人民之前戰鬥」這樣的思想,作為供將軍家族成員和其護衛而使用的機體,特別重視格鬥戰能力和機動性的強化。近戰能力為各國戰術機中頂級水平,但代價是武裝籌載能力大幅低下。
歐洲聯盟軍戰術機
歐洲戰鬥機公司 EF-2000 「颱風」(Typhoon)
由英國、德國、西班牙、和義大利共同開發的歐洲聯盟第三世代戰術機。在F22A服役前號稱最強。經過了法國退出開發等問題,總算在2000年正式開始配備。因為歐洲目前除英國與瑞典外,幾乎都在BETA占領下,因此資源嚴重不足;該機採用機體小型化和多功能化設計,除了延長續戰時間外,其實也是減少資源消耗的手段。機身各處都配備了高碳纖維制刀刃做為固定武裝,特別是頭部、雙肩及兩前腕的配備也有姿勢制御的功用。手持格鬥武器方面有西德的長戟、英國的雙手劍和西班牙的打擊盾牌等各種版本。而射擊戰兵裝除了標準的突擊砲系統(36mm機關砲配120mm滑膛砲)外,另有一種專門用於火力支援的戰術機手持支援火砲系統;該系統全長超過戰術機高度,可於57mm、105mm、220mm口徑換裝。歐洲軍隊在配置上傾向單由戰術機部隊作戰,因此才有專門的火力支援砲;和日本僅為增加有效射程的「支援突擊砲」是不同的概念。以高碳纖維製作跳躍單位主翼,這點和其他第三世代機相同。
達索宇航「陣風」(Rafale)
法國脫離ECTSF計畫後獨自開發的第三世代戰術機。
薩博JAS-39 「鷲獅」
瑞典制第三世代多用途戰術機。是為了配合瑞典特有的峽灣地形作戰而開發。
達索宇航「幻影Ⅲ」(F-5F)
在獲得了F-5 「自由戰士」的全套技術轉讓之後,當時的法國立即進行了試製生產和派遣實戰測試,本機就是由法國達索公司根據本國的運用需求進行修改之後的產品,「幻影Ⅲ」於1976年開始少量交付部隊。「幻影Ⅲ」除了本國配備意外也有出口型,修改型如今在法軍和非洲國家依然在役。
蘇維埃聯邦軍戰術機
米格系戰術機
米高揚設計局MiG-21巴拉萊卡
F-4R的改造機型。由於蘇聯的戰術需求,因此極度重視接近戰能力和運動性能,和標準型F-4的最大差異在於頭部和大腿部等地外裝簡略並輕量化,及手腳部件重新設計等。同時機體的頭部整流罩前方被安裝了纜線切割器(Wire Cutter),這個設計最後被大多數蘇制戰術機沿用。
MiG-23切布拉什卡
蘇聯真正的「純國產戰術機」,也是蘇聯最初的第二世代機種類,機體上仍保有許多第一世代機的設計特徵。整體來說受美國F-5系列的影響,因此外型設計有許多相似之處,但MiG-23生產上並不順利,
前線整備與操作評價也不好, 除了現地修改試行錯誤外,也藉由外銷方式減輕負擔;
其中,東德國家安全部武裝警察部隊就採購了一部分MiG-23來裝備直屬的戰術機部隊。
Чебурашка:音譯「切布拉什卡」,是蘇聯兒童文學作家艾杜瓦德•烏斯賓斯基所作繪本的卡通角色,疑似松鼠類的不明動物,同時這個詞在俄語中還有著「突然摔倒的傢伙(чебурахаться)」的含義。
MiG-27美洲鱷
MiG-27交付蘇聯紅軍以解決其原型MiG-23的低整備性能問題。作為MiG-23的發展強化型,MiG-27的基本布局和外形與MiG-23幾乎沒有區別,但機體結構部件的9成進行了重新設計,可以說與MiG-23完全不同,也因此MiG-27才被賦予了獨立的制式番號和新的名稱。
雖然「美洲鱷」在綜合性能方面已經遠在MiG-23之上,但是卻仍然改變不了其一經就已經開始落後的狀況;即便如此,在Su-27和MiG-29入役之前MiG-27依然是紅軍的戰力核心,直到2000年為止,MiG-23/27系列依然占據著蘇軍戰術機總數的約40%。
附帶一提,該系列的近接戰鬥短刀設計特殊,較他國用的型號長了快一倍。
MiG-25酒精搬運機
是米格以從前線各地收集起來的美制F-15殘骸為藍本設計起來的機體。但是作為最終成果的MiG-25的運用思想卻較接近於F-14,它們都是以引擎推力較強的大型戰術機為基礎確保較高的武器載荷,以之實現設計目標中的高速突擊戰術。
對MiG-25的期待使蘇軍特別提出了攜帶核彈頭進行Hive壓製作戰的構想,但是卻因為其過於底下的近戰性能使得裝備部隊在實戰中的歸還率相當低下,蘇軍衛士甚至給MiG-25起了一個「RS-12」(即白楊洲際彈道飛彈(另一層意思是」有去無回」))的別名,以諷刺近乎被塞了一張單程票的核搭載攻擊戰術。
Mig-29 「燕式」
米高揚·格列維奇設計局設計開發的第二代戰術機。
和Su-27是同時期發展起來的戰術機,在蘇聯同代戰術機中該機以擁有(和Su-27)同等的近距離密集格鬥能力而著稱,但是較小的有效載荷、正常運行時間太短以及身為主力戰術機但是逃生位置設計不合理成為該機的缺點。然而,和Su-27鶴式作為高低搭配中的「低」的主力型戰術機已經被部署在遠東地區。頭部的電子元件和肩部的BLADEPAIN、前臂的彈出式鏈鋸劍使用和Su-27通用的裝備,小腿的前緣也配備了大型的格鬥用刀。
該機擁有和F-16和F-18戰術機相匹敵的綜合性能、近距離格鬥戰得到較高的評價、性價比高,被世界各國(東歐社會主義聯盟和東德)正式裝備。此外,在[日珥計畫]中是由東歐社會主義聯盟所屬的格拉夫小隊對強化型的MiG-29OVT進行相關的開發試驗。
Ласточка在俄語中是「燕子」的意思,這是女性在友好討論時使用的。
該機配備有對反坦克火箭用的散彈防禦系統,這個裝備是標準裝備還是對人戰裝備目前不明。
1994年,開始部署。
「9.12」
MiG-29的原型機代號。
擁有強大的中、密集近接格鬥能力的輕型高機動多功能戰術機,通過間諜獲得的YF-16/17的數據困難地進行研發。由於蘇聯軍方正式採用Su-27戰術機導致該機的開發計畫被終止,但是由於抓住了Su-27初期故障的機會,由蘇霍伊設計局得到技術援助,終於完成了試做機。
MiG-29M
准第三代戰術機性能的機體。
被競爭對手Su-27M2(Su-37)打敗,MiG-29的國內採購合同因此被取消。
MiG-29OVT 「支點」
Mig-29戰術機發展型的概念實驗機。該機採用的相關技術在MiG-35得到實用化。
諾斯羅普公司(美國)作為米高揚設計局正式技術合作夥伴對MiG-29OVT進行大幅度改進,該機體也因此被稱為[東方之鷹],作為F-15·ACTV的勁敵,該機被合作雙方當作[日珥計畫]的成功象徵。
而且該機是與西方企業進行技術合作而改進的,因此按照NATO的命名原則得到一個愛稱,MiG-29OVT被稱為[支點]。
從MiG-29戰術機的主要改進點來看:由於增大5%的機體使正常運行時間得到延長、改進了航空電子設備和傳輸介質OBL化(光纖化)、增加推進器以提高機動性、改變了BLADEPAIN的刀片形狀、更換了增加出力的主發動機以及增大跳躍裝置的體積。
MiG-31「火狐」
介於前線衛士對MiG-25的惡評,米·格於1990推出了「酒精搬運機」的改進升級型,被賦予MiG-31的制式編號的「火狐」於當年交付蘇聯紅軍。
通過更換Jump Unit引擎來獲得更快的航速以及更長的航程的同時,MiG-31還可以運用AIM-54 「不死鳥」飛彈系統,在獲得AIM-54的生產許可和全套技術轉讓之後,米•格計畫將MiG-31打造成蘇聯的「雄貓」,為此,「火狐」得到了作為戰鬥攻擊機的全面綜合強化改修。
MiG-31的航電設備由於裝設了用於支持「不死鳥」系統的美制產品,在增強機體制御性能的同時也提升了傳感器的索敵能力——為了充分運用AIM-54系統,「火狐」採用了復座型駕駛艙Unit來減輕衛士的操作負擔。機體外裝方面,米·格運用了了新開發的複合裝甲來提升機體的防禦力,也同時使機體減重了18%,以此進一步換取了輕巧的機身、提升了機體本身的靈活性。也因此,MiG-31擁有了笨重的原型所欠缺的近距離機動格鬥戰能力。
MiG-35(MiG-29OVT)
是MiG-29戰術機的發展機型,MiG-29OVT戰術機是它的概念驗證機。
機體的擴大提高了有效載荷,改進了主發動機提高了效率,克服了正常運行時間過短的問題。
此外,跳躍裝置更換了帶有三維可控(軸對稱)噴管的矢量推進器,具有和Su-37同等的機動能力。
標準制式的MiG-35戰術機被納入第三代戰術機的分類中,除了MiG-29OVT基本規格相同外,機體還裝備更換為碳纖維刀片的大型格鬥用刀。
正在與蘇聯將要主力裝備的Su-47戰術機進行比較測試。
1.42/1.44項目(米格1.42/1.44)
1984年,蘇聯的多功能前線戰術機計畫(MFPTI =МФПТИ計畫)開始,米高揚設計局據此開始研發米格1.42。
由於MiG-23/27戰術機過於平庸的性能導致成為失敗的第二代戰術機。鑑於美國開始研製對抗可能出現的第三代戰術機的ATSF計畫,1994年,作為概念驗證機米格1.44開始試製造。
米格1.44和1.42有很多共通點,1.42據說是考慮到隱形戰術機的外形設計。
目前很多問題都有不明的地方,武器裝備也沒有公開。
蘇霍伊系戰術機
Su-27 「鶴式」
蘇聯制第二世代戰術機。是第二世代機中第一種以與BETA肉搏為設計主眼的機體。因此和他國同時期機種相比,在近戰微調機動性上特別突出。「前腕部電鋸」「肩/膝部固定刀刃翼」等固定接近戰武裝也是因此機的運用成功而開始成為蘇系國家戰術機的標準配備。本來是蘇聯次期戰術機的主力,但因為Su-37的出現而減產;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腰部裝甲設計, Su-37有配置能讓機體緊急停止與後退的逆噴射引擎,本機沒有。
Su-37 「終結者」
蘇聯制第三世代戰術機。Su-27提升而來的機型(原為Su-27M2),加上美國諾斯洛普公司的流出資料而修改完成。西側(蘇聯對歐美的稱呼)視為準第三世代(2.5世代)。
固定武裝配有肩部裝甲前端4柄(左右)、膝蓋裝甲前端1柄(左右)的高碳纖維制刀刃,再加上蘇聯機特有的前腕部電鋸(左右),可說是超接近戰版本的機型。駕駛座有單座和復座兩種版本。復座型主要是將武器管制等工作交由副駕衛士負責,但為了人員節約還是以單座型為主流。
Su-47 「金雕」
Su47「Berkut」不同於以往的蘇聯戰術機,是在追求終極高機動性,以及在hive中作戰能力重視下的產物。
由Su-47"終結者"為基礎,使用從美國X-29所秘密洩露的技術完成。設計特點有:超硬碳葉片,光傳輸控制系統,以及前掠翼推進器。並且,因為新型大出力引擎的裝備,以及全新設計的腿部和跳躍單元,Su47展現出驚人的立體作戰性能。此機是蘇聯的第三世代機體。
統一中華戰線軍戰術機
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 殲-8
第一世代戰術機。MiG-21巴拉萊卡之衍生機種。和「瑞鶴」同屬改造機型。引入MiG-21巴拉萊卡有政治上和軍事上的目的。政治上是想加強與蘇聯的關係 ,軍事上則引入作戰思想相近的MiG-21巴拉萊卡來對付BETA。同時,為應對亞洲大陸可能出現的更高強度近距離密集戰,在頭部加入了環型監視裝甲,令機體頭部遭破壞的風險下降,日後該設計也成為了中國機體的特徵。
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 殲-10
第二世代戰術機。過去的統一中華戰線軍是以其獨自改良F-4「幽靈」所誕生的J-8 「殲擊8型」,經美方受權而大量生產做為主力機體。而殲8在F-4的眾多衍生機中也算是相當優秀的。但終究是以第一世代的F-4為藍本改造出來的機型,其能力隨著時間經過逐漸到達瓶頸。有鑑於此,政府在1980年代開始倡導引入新型機的必要性。在此曾考慮引進F-16「戰隼」的可能性,但對於以支援F-15為前提而生產的「廉價戰術機」F-16之性能,政府表達了不滿。倘若要引入高價的F-15系列,以當時的國力而言也有經濟上的問題。另一方面,當時的以色列原先與美國共同開發新型戰術機「幼獅」(Lavi-拉維,希伯來文〝幼獅〞之意),由於美方將對BETA戰略轉變為以運用G彈為前提,而停止了對「幼獅」的開發支援,開發工作因而中斷。眼見此一狀況的統一中華軍,聘請了「幼獅」的開發人員,和國內的科學家共同進行F-16的改良計畫。至此,以「幼獅」的開發經驗所培養出來的第二世代戰術機技術為基礎,統一中華軍所追求的,以在大陸上的HIVE中戰鬥為前提,重視接近戰能力的戰術機誕生了,這就是殲擊10型。機身較為小型化,但具有高度近身格鬥戰性能。前腕部外緣及從膝部裝甲延伸至小腿前端的部份配有高碳纖維制刀刃,增進格鬥戰的殺傷力。另外為了將使用貼附攻擊的戰車級BETA予以爆破並排除,胸部區塊和腰部區塊前方配有反應裝甲。武裝為82型戰術突擊砲和重量級、增強打擊能力的接近戰用長刀和圓形盾牌等統一中華戰線的特有裝備。也可加掛飛彈發射器做為制壓支援用。1994年正式在統一中華戰線陸軍開始服役。
台灣漢翔航空工業公司 F-CK-1 IDF 經國號(Ching-Kuo)
第二世代戰術機。根據台灣海峽實際情況,專門研發生產的F-18增程改進型。
埃及陸軍戰術機
F-4E「幽靈」
F-4為最早開發之戰術機,而在世界各國使用多年。E型為更新航空電子設備、裝甲輕量化及換裝跳躍單位主機之准第二世代改良型。
戰略航空機動要塞
XG-70b 「淒乃皇貳型」(「淒乃皇貳型」(すさのおにがた))
原型為著名的北美航空XB-70「女武神」戰略轟炸機。 從美國的HI-MAERF計畫中誕生的戰略航空機動要塞之試作機。約有一般戰術機的5倍大(100m)。藉由ML(ムアコックレヒテ)型反重力裝置產生的拉塞福(Rutherford)力場,能使光線屬種BETA的雷射攻擊無效。並搭載了荷電粒子砲為主砲。開發時是期望能達到單機攻略HIVE的目標,但由於配備的電腦演算能力的問題,拉塞福力場也會在駕駛艙內部產生,使得人類無法搭乘;之後隨著G彈的開發,整個計畫就遭到凍結。後來則被ALTERNATIVE計畫接收。
XG-70d 「淒乃皇肆型」(「淒乃皇四型」(すさのおよんがた))
HI-MAERF計畫和ALTERNATIVE計畫的混血機種。是以對HIVE的單獨進攻及壓制為目的的「貳型」的完成機;而作為對ORIGINAL-HIVE攻略作戰的秘密武器,在橫濱基地地下最深處持續的進行調整。從作為主砲的荷電粒子砲開始,在設計階段就配備了2700mm電磁投射砲、120mm電磁速射砲、36mm chain-gun、多用途VLS等多種火器,而解決了「貳型」缺乏一般武器的問題。其攻擊力極為強大。另外,由於解決了拉塞福力場的問題,也可以搭乘駕駛員;只是其人選有著嚴密的限制。
戰略合神機
火之迦具錘(「火之迦具鎚」(ひのかぐつち))
於AGE官方會員Fan Disc「アユマユ オルタネイティヴ」中登場之最終兵器。「D計畫」的最後王牌,由三架戰鬥機合體成有一般戰術機數倍大的巨型戰術機。飛行和合體中基於超級機器人原理是不會受到BETA的雷射攻擊的(笑)。由於搭載了多具無限力機關,其戰鬥力極強。預計可以使用如「水晶防壁」、「猛禽翼翔天」、「駿馬百裂拳」、等所有護鬥士的必殺技。將無限力機關完全開啟時機身化為紅色,力量也更強大。由於無限力機關所產生的無限力力場會使電磁波擴散,所以不會顯示在雷達上。由於是極機密試作機,不會發出識別信號,要小心友方的誤擊。最大缺點是基於駕駛員消耗無限力的問題,作戰時間較短。
BETA
BETA是一種與人類為敵的外星生物,最早於火星被發現,在月球和人類第一次展開戰鬥,人類無力對抗而被迫放棄月球,後在中國喀什登陸並建立巢穴,對地球展開全面進攻,因為BETA的攻擊導致90%的人類死亡和80%的生物滅絕,分為很多種類,真實身份是某種矽基生物製造的能源收集裝置俗稱礦工,認為只有矽基生物才是真正的生命,而碳基生物不屬於生物範疇,因此從不認為地球人是生命體,也不認為BETA自己是生命體,人類對BETA的反抗在它們看來是類似於地震、海嘯那樣的自然災害。
兵士級
已知最小的BETA,疑似是用被BETA抓走的人類肢體拼接而成,主要攻擊方式為撕咬和擊打,肢體力量遠強於人類,能輕鬆把人撕成碎片,但是並沒有堅硬的皮膚,連步兵武器都能輕鬆殺死,屬於對人特化型,對戰術機沒有任何威脅。
鬥士級
已知體型第二小的BETA,推測在BETA的工程體系當中負責撿拾石塊和坑道維護,身體中部有一條長而有力的鼻肢,鼻肢上的手指構造使其可以撿拾物體。動作敏捷,具有相當程度的肌肉力量,爆發力很強,奔跑和跳躍能力都優於常人,但是和兵士級一樣屬於對人特化型,對戰術機沒有任何威脅,且步兵武器就可以擊殺它們。
突擊級
通常擔任BETA前進集群先鋒的大型種,正面的前裝甲甲殼有著莫氏15的硬度,推測與截擊級的前腕構造物是同一物質,防禦力為所有BETA之首,在砲兵壓制下的生存性很高,其外部甲殼有著相當程度的再生能力,但是攻擊方式很單調,僅有突進撞擊一種,被認為通常在挖掘工作中擔任牽引車,運輸車的工作。
雖然正面擊破它們十分困難,但是一旦繞到突擊級的後方便不堪一擊。
截擊級
通常約占BETA進擊集團群總數15%左右的多足步行種,前腕部分材料的硬度達到莫氏15,截擊級攻擊時將前腕作為武器揮擊,截擊級是BETA的主要挖掘機,因此前腕有著相當大的力量,可以輕易對人類載具造成毀滅性的損傷。截擊級的尾部有一張人臉的構造,但是根據研究,其並非截擊級的臉部,類似於嘴的部位也沒有進食功能,推測是某種感覺器官。
坦克級
最典型的小型種BETA,BETA的前進集團中數量最多的種類,移動速度較快,通常集群出沒,是第一種被人類所目擊的BETA,也就是維京1號在火星拍攝到的BETA個體。坦克級通體紅色,周身會散發出一種硫磺似的臭味。在BETA的工程系統當中推測坦克級的任務是負責搬運和搜集石塊,因此坦克級對人類的探測能力極高。某種意義上說,它是步兵和常規載具的頭號大敵。坦克級的攻擊手段除了肢體的衝撞和揮擊以外,位於身體中部的巨口有著很強的撕咬能力,連坦克戰術機的外裝甲都可以一併咬碎吞咽。葬身於坦克級血盆大口的步兵也不在少數。
單個坦克級並不難對付,甚至連機械化步兵都能輕鬆壓制,然而數量實在過於龐大,因此是威脅最大的Beta之一。
要塞級
2001年之前確認的最大的BETA,有著五對尖銳的足部,擁有截擊級的打擊力,一擊即可摧毀建築和載具,尾部的蜂尾一樣的構造其實是個50米長的觸手,要塞級可以像流星錘一樣揮動它,破壞力極強,此外要塞級還可以在體內裝載其他beta,最多可裝載6隻光線級,推測是採礦作業中的beta運輸機。
要塞級的戰鬥力太強,因此一般都是由多個戰術機聯合對抗,但是也有些實力強大的衛士擁有一人單挑多個要塞級的能力。
光線級
體型並不算大,但有兩個巨大的眼睛,可以釋放高能光束,破壞力極強且命中率極高,直接剝奪了人類的制空權,迫使人類不得不採用高機動性的戰術機來戰鬥,在挖礦作業中是用來溶解礦石的。
在遠距離時光線級擁有絕對的戰鬥力,但是一旦近身就會十分弱小,因此光線級非常需要其他BETA的保護,此外,製造光線級需要消耗大量G元素,小規模的BETA巢穴沒有生產光線級的能力。
重光線級
體型比光線級大一些,只有一個眼睛但是更加巨大,能釋放出能量更強的光線,甚至可以精準打擊近地軌道的目標。
超重光線級
擁有要塞級的身體和光線級的眼睛,攻擊力極其巨大,目前僅有一例目擊,在櫻花作戰期間前去破壞淒乃皇但被阻止。
母艦級
最為巨大的BETA,本身不會攻擊但體內可容納巨量BETA,而且可以在地下高速移動,在地下移動時會引發小型地震。
由於其體型過於巨大導致其成為最難被殺死的BETA。
門
BETA巢穴中的門,可以封閉或開啟通道,由「腦」控制,「腦」被破壞後會釋放極其強大的電流,能直接摧毀戰術機。
巢穴
BETA巢穴中心的存在,可以為其他BETA補充能量,也能為頭腦級傳遞信息,同時也是00單元的淨化器。
頭腦級
地球BETA的總指揮,只會出現在6級巢穴中,統治地球上的所有BETA,且具有極高的智能,可以控制心靈能力者和人類交流,觸手可以侵蝕接觸到的機器和生物。
年表
以Alternative宇宙為基準。
20世紀50年代以前 |
---|
|
20世紀50年代 |
---|
|
20世紀60年代 |
---|
|
20世紀70年代 |
---|
|
20世紀80年代 |
---|
|
20世紀90年代 |
---|
|
21世紀 |
---|
|
衍生作品
小說
《Muv-Luv Alternative Total eclipse》
由遊戲總監吉宗鋼紀執筆,於2007年12月25日開始在enterbrain出版社旗下《TECH GIAN》雜誌上連載,至今尚未完結。
輕小說
《Muv-Luv》
由北側寒圍執筆,Bou繪製插圖,集英社出版。於2006年10月25日連載至2009年6月25日完結。共七卷,前兩卷《命運》、《友情》對應遊戲本篇Extra部分;中間兩卷《戰爭》、《敗北》對應遊戲本篇Unlimited部分;最後三卷《再起》、《流轉》、《決戰》對應Muv-Luv Alternative劇情。
《黑之宣告》
在《TECH GIAN》雜誌的2011年1月號至2014年5月號期間連載,並由Enterbrain(現為KADOKAWA旗下商標)的Fami通文庫發行。
外傳《隻影的伯恩哈德》於《TECH GIAN》2015年8月號開始連載。
電視動畫
Muv-Luv Alternative Total eclipse
TV動畫版改編自《Muv-Luv Alternative》的同名外傳小說《Muv-Luv Alternative Total Eclipse》。2012年7月1日至12月23日首播。
故事的時間設定在西元2001年,由於人類遭到地球外起源種(聯合國稱其為BETA)的侵略,正面臨滅亡的危機,因此人類開始了先進戰術機技術開發計畫「XFJ計畫」,各個國家均派遣了專門人員參與其中,該作講述的就是這些被派遣過來的人員之間的故事。
故事簡介
STAFF
原畫人物設定:Bou
原畫:プロパガンダ通シン
企劃原案:吉宗鋼紀
腳本:タシロハヤト、松永北斗、吉宗鋼紀
遊戲程式:號滋樹
音響監督:伊藤善之
音樂製作:株式會社Lantis
動畫製作:有限會社Stack、有限會社Silver
機械設定:吉宗鋼紀、仁Niθ(ニトロプラス)、吉成鋼、星野秀輝
製作總指揮:吉宗鋼紀
CAST
各話標題
(待補完)
相關音樂
片頭曲「朝向未來的咆嘯」(「未來への咆哮」)
演唱:JAM Project featuring 影山浩宣、遠藤正明、北谷洋、福山芳樹作詞·作曲:影山浩宣/編曲:須藤賢一
片尾曲「MUVLUV」(「マブラヴ」)演唱:栗林美奈實/作詞:江幡育子/作曲:SAGE KOIZUMI/編曲:磯江俊道
插入曲「翼」演唱:影山浩宣/作詞·作曲:影山浩宣/編曲:須藤賢一
插入曲「Carry on」
演唱:遠藤正明/作詞:影山浩宣/作曲·編曲:河野陽吾
全年齡版追加曲
片頭曲「Name~你的名字~」(「Name~君の名は~」)
演唱:JAM Project
黑之宣告
於2016年1月11日首播。
- 主條目:黑之宣告#動畫版
Muv-Luv Alternative
漫畫
《Muv-Luv》
Extra篇由高雄右京執筆,於2003年5月27日起在MediaWorks的雜誌《電擊Comics》上連載,於2004年12月16日完結,共三冊。
Unlimited篇由緋呂河とも執筆,於2005年4月27日起在MediaWorks的雜誌《電擊Comics》上連載,於2007年3月27日完結,共四冊。
《Muv-Luv Alternative》
由蒔島梓執筆,於2007年10月起在Media Works(現ASCII Media Works)的雜誌《月刊Comic電擊大王》上連載,於2017年6月完結,共17冊,100話。另有一話後日談,講述了Muv-Luv Alternative遊戲劇情結束50年後的故事。
《Muv-Luv Alternative Total eclipse》
於2010年5月28日起在ASCII MEDIA WORKS出版社旗下《月刊Comic電擊大王》雜誌連載,2016年7月完結。
OVA
小茜的狂熱追求者
根據2002年GAL遊戲《小茜的狂熱追求者~流星傳說剛田~》改編,2004年11月25日發行,共3集,部分Muv-Luv系列人物在該動畫中登場。嚴格地說並不是Muv-Luv系列的作品,而是《君望》系列的作品。但是因為採用了原作聲優,且畫風很好地還原了遊戲原作,被部分Muv廚稱作「Muv唯一正統動畫」。誰叫真正的正統改編動畫質量這麼讓人失望呢
Web動畫
亞由真由小劇場
2006年9月29日放送,共8集。惡搞了部分《你所期望的永遠》和《Muv-Luv》的劇情。
設定資料集
MUV-LUV ALTERNATIVE INTEGRAL WORKS
2009年12月26日發售的設定資料集,enterbrain出版,共351頁。後來被改名為《Muv-Luv Alternative CODEX》於2020年3月13日在Steam上作為《Muv-luv Alternative》的DLC作品,以電子書的形式發售。裡面記錄了整個遊戲系列的設定,如:BETA的信息和陣型、戰術機介紹、戰術機發展史、月面戰爭、戰術機的武裝配備等等。圖文並茂,非常詳細地描述了整個遊戲系列的設定。
Muv-Luv Memorial Art Book
Muv-Luv的遊戲畫集,共260頁。2010年1月27日由ASCII MEDIA WORKS出版。
Muv-Luv Alternative Memorial Art Book
Muv-Luv Alternative的遊戲畫集,共256頁。2012年11月30日由ASCII MEDIA WORKS出版。
電擊MUV-LUV
共三期,作為《電擊PlayStation》的增刊,分別於2012年7月31日、2012年11月30日、2013年3月30日出版。
除了設定外,這三期雜誌上連載了三篇短篇漫畫,分別為《冥夜と!ちょこっとAfter》、《マブラヴ オルタネイティヴ トータル·イクリプス 帝都燃ゆ》、《マブラヴ オルタネイティヴ 月影は闇夜にありて》。《冥夜と!ちょこっとAfter》由緋呂河とも執筆,作為Muv-Luv Extra篇冥夜路線的後續,講述了白銀武和御劍冥夜的婚後生活。《マブラヴ オルタネイティヴ トータル·イクリプス 帝都燃ゆ》由綱島志朗執筆,以篁唯依為主角,是《Muv-Luv Alternative Total eclipse》的前傳。《マブラヴ オルタネイティヴ 月影は闇夜にありて》由蒔島梓執筆,以月詠真那為主角,是《Muv-Luv Alternative》的前傳。
Muv-Luv Supplement & Altered Fable Memorial Art Book
Muv-Luv Supplement和Altered Fable的遊戲畫集,共160頁。2013年2月28日由ASCII MEDIA WORKS出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