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式戰車
遊戲中的74式戰車(E)的形象 | |
基本資料 | |
本名 | 74式戰車 74式主戰坦克 |
---|---|
系別 | 日本 |
等級 | Ⅵ |
街機權重 | 8.7 |
歷史權重 | 8.7 |
類別 | 中型坦克 |
研發費用 | 180 000 |
購置費用 | 500 000 |
前序載具 | STB-1 |
後序載具 | 90式戰車 |
74式戰車是一輛VI級的日本中型坦克,其分房權重為8.7(街機/歷史/全真),於1.65 "Way of the Samurai"版本被加入遊戲。這是一輛裝備了105毫米L7A3坦克炮的中型坦克。
原型簡介
儘管通過數年的研發,日本自衛隊終於獲得了想要的61式中戰車。但到了1962年,蘇聯的T-55A與T-62開始大規模列裝,原先設計為對抗50年代蘇聯戰車的61式中戰車非常尷尬地在投產一年多以後就陷入了落後的大坑。儘管有資料顯示自衛隊希望將61式的火炮升級為105mm,但防衛省的評估顯示——就算61式換上了105,其戰鬥力仍會有極大限制。為了追上國際研發潮流且有效的制衡蘇聯的坦克優勢,1964年日本人開始了對新一代主戰坦克的研發。於是自衛隊再次與三菱合作,尋求一種新的坦克設計,該設計融合了坦克技術中引入的許多新功能。這使得坦克擁有來自美德項目MBT-70的液壓氣動懸掛系統,類似於德國的Leopard I的船體形車體,和作為主要武器的強大的105毫米L7火炮。 由於60年代後以聚能破甲戰鬥部的反坦克彈藥越來越多,傳統的均質裝甲難以抵擋其射擊。雖直到複合裝甲的出現才壓住了破甲彈的風頭,但此時的日本尚未完全掌握複合裝甲的技術,只能將坦克外形做得儘可能低矮,投影面積儘可能小,結果,除了沒有炮塔的Strv.103以外,74式坦克的高度為第二代主坦克中最低。74式的炮塔被設計成具有非常大弧度的流線造型,以期在被炮彈擊中時能將其彈開。在日本是一個多山地的國家的原因下,為了適應山地作戰,74式特意加裝了液氣懸掛以保證仰俯角。不過液氣懸掛經常出現問題。在武器上74式使用了英國的L7紅茶炮,在當時火力算是夠用的了。在彈藥方面,早期的74式用的還是英國人的L28A1 脫殼穿甲彈,1984年換成了美軍慣用的M735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在1993年74式換裝了日本自產的93式APFSDS彈。
不過,歷史總是如此相似,74式服役時,蘇聯已經開始裝備了T-72坦克,時代又一次把日本人甩在身後。
各個版本74式戰車的差異:
C型(權重8.0):使用了淡綠褐色的塗裝。照理來說自74式B型後其主炮都可以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和破甲彈,但在遊戲裡其炮彈種類跟STB-1一模一樣,這是為什麼呢?
E型:可發射多用途高爆彈,對火控系統也有改良。
F型:裝備92式除雷輪的版本
G型(改)(權重9.0):1992~1993年,鑑於74式戰車過於陳舊,對其升級的計劃呼之欲出。1993年完成了第一輛74改(G)的製造。與普通74式不同,74改(G)加裝了探知到激光照射後可自動釋放煙霧彈的激光告警反制裝置、側面裙甲、具有自動鎖定目標功能的新型熱成像夜視儀、防止履帶滑脫的主動輪環形防脫裝置。但由於改造價格過高(據稱單輛改造費為一億日元),若改造500輛74式戰車(日本持有900餘輛74式),其費用足以購買50輛更好的90式戰車的原因,僅製造了一輛並改造了4輛後該計劃就不了了之。後來被改造的四輛74(G)又被拆回了74E
遊戲數據
Type 74/74式戰車 | |||
---|---|---|---|
國籍 | 日本 | 載具種類 | 中型坦克/主戰坦克 |
載具等級 | 6 | 分房權重 | 8.7 |
購買金額 | 所需研發點 | 180000 | |
載具信息 | |||
最大速度 | 53km/h | 最高速海拔 | |
實用升限 | 迴轉時間 | ||
爬升率 | 起飛滑行距 | ||
武裝方案 | 每秒投射質量 | ||
載具武裝方案 | |||
武器 | 105mmL7線膛炮、12.7mm機槍、7.62mm機槍 | 裝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