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娘百科讨论:2021年方针修订专案/专题的定义与管理
专题的上下级与交叉问题
既然专题涉及到了分类树,我在此先不触碰分类树这个万年屎山,仅就专题本身的范围讨论一下:
- 专题是否和分类一样,可以有子专题,进而设置子编辑组?(这个问题参见隔壁的编辑组相关)
- 有一些专题可能涉及到跨分类树的情况,例如分类:虚拟UP主、分类:虚拟UP主歌曲、分类:虚拟UP主相关新闻事件这三者归属于三个完全不同的分类树,但是实际讨论的时候是放在同一专题的,此时如何界定?
——二饼 2021年10月31日 (日) 10:40 (CST)
- 我的意见是不建议保留完全被父专题涵盖的子专题,“子编辑组”更是不可取。在一个群组内再划分小群组我觉得只会带来冲突。同时目前萌百似乎还没有完全被另一个编辑组包含的“子编辑组”,若有的话还请指出。
- 您所提到的这种情况正是分类树不完善的表现,分类:虚拟UP主歌曲、分类:虚拟UP主相关新闻事件完全可以同时作为分类:虚拟UP主的子分类,从而使得“虚拟up主”专题的范围归于这一分类下。—SinonJZH(๑•̀ω•́๑)(讨论) 2021年10月31日 (日) 11:02 (CST)
- 如果有子专题,会不会有子子专题?(分类是多层嵌套的)那不就从扁平化管理变成了“省市县”这种金字塔管理了?这样并不好。——景育 2021年11月1日 (日) 1:28 (CST)
- 支持对其进行明确。不过这里(~)补充 提一个可能算特例可能需要被纳入考虑的实际情况:萌百上的(泛)VOCALOID相关内容现在显然存在习惯上区分为“VC专题”“VJ专题”且相关编辑者也分为“VC编辑组”“VJ编辑组”的情况。出于一些站内以及站外缘故在没有发生大变动的可见的未来不太可能出现一个“统一”的“VOCALOID专题”“VOCALOID编辑组”。然而此两“专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包括分类在内的各种地方的交叉(例:部分歌曲条目属于“两边都会写的交叉部分”;合用Category:使用VOCALOID的歌曲等部分分类、模板)。未来明确相关问题的时候希望也包括对这里情况的考虑,毕竟在明确专题相关之后还“特事特办”不太好。——4O74Y74L74J7(讨论) 2021年11月1日 (一) 20:40 (CST)
专题名字空间
是否有必要开设专题名字空间,以供放置专题模板、编辑组模板、特色条目、优质条目、编辑指南及相关共识?——From 月_樱_雪 (讨论) 2021年10月31日 (日) 10:58 (CST)
- (~)补充 目前,有些编辑指南及相关共识是放在主空间下的,然而它们似乎并不能算作收录范围内的东西。——From 月_樱_雪 (讨论) 2021年10月31日 (日) 11:02 (CST)
- 或许把编辑指南移到Help空间?--赤猫子(讨论) 2021年10月31日 (日) 19:45 (CST)
- 数了一下该页面下的帮助:萌百编辑简明指南/条目格式各专题编辑指引,发现下列情况:
- 主名字空间子页面:VOCALOID中文、舰队Collection、明日方舟、SCP、战双帕弥什、虚拟UP主
- 用户子页面:LoveLive!学园偶像祭、方块学园、少女歌剧
- 模板:东方Project
- 模板子页面:化学元素娘化
- 建议统一放一个位置。--夜羽と善子(讨论) 2021年10月31日 (日) 21:37 (CST)
- 感觉有点像维基百科的那个形式,虽然目前由于专题的定义比较模糊导致实行上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不过我倾向于支持的态度,可以帮助不在相关社群的编辑(比如我不想加入任何站外的聊天社群)以一定的规范指导,也可为读者提供一定的指南参考(跟大家族模板相比,可以快速了解专题的整体内容,方便查找优质条目)—— 哈哈哈哈尔时候 ( 戳我留言 · 点我签名 ) 2021年10月31日 (日) 11:22 (CST)
关于专题的申请问题
想问一下,如果要把什么东西成为专题,是否需要相关专题的编辑者进行申请,还是由管理员判断决定?--爱吃面包的Hooonooka(讨论) 2021年10月31日 (日) 13:05 (CST)
专题与编辑组的关系为何
如题,理论上二者应该有关联才对?专题下有编辑组,编辑组专注贡献专题。还是说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我所在的维基百科的电子游戏专题和ACG专题等都没有「编辑组」这种东西,只有类似的「工作组」,专注某一特定领域;编者可自由参与专题和工作组,随性来去。好奇萌娘的情况如何。—— Eric Liu(留言) 2021年10月31日 (日) 15:28 (CST)
- 这点也是Maya好奇的事情。目前“专题”“编辑组”是分两块讨论的,Maya倒是觉得两块放一起比较好。 ——拒绝破裂的
M. J. H. 【临】But {{#forargs:}} is still evil! 2021年10月31日 (日) 19:08 (CST) - 我觉得二者既有关联又有区别。有一种特殊情况是专题编辑指引可以只由1个人写出来,然后有可能整个专题基本上由1个人维护,因为可能不一定有其他对某作品十分感兴趣的人,其实就是缺人。而编辑组由很多人组成。--夜羽と善子(讨论) 2021年10月31日 (日) 20:47 (CST)
- 我认为目前就编辑组的管理等问题难以达成共识,因此我建议目前先将编辑组和专题进行切割,用论述的方式指导编辑组的组织和管理。考虑到站内的专题是必然在萌娘百科规范内的,所以可以在站内跳出编辑组本身,优先制定出一个专题的管理办法,同时允许在专题上放出(可以不限于一个)的编辑组群号,方案执行一段时间之后再考虑编辑组和专题的绑定或者协同的方针制定问题--From KumoKasumi the Bureaucrat (Talk) 2021年11月8日 (一) 10:51 (CST)
关于专题的存在必要的问题
如题,若是编辑组的编辑范围不做界定是否就不需要对专题进行定义了?——甜的白萝卜(讨论) 2021年11月1日 (一) 01:27 (CST)
- 个人观点,专题是站内的机制,从管理逻辑上来说应当先确认专题的范围再确定编辑组的范围。这一点在隔壁提到了。——二饼 2021年11月1日 (一) 11:03 (CST)
- 即便没有编辑组,“专题”这一概念也早在萌百存在了,现在很多条目都有专题top或者专题导航,我认为对于专题的相关定义还是有必要明确的。本提案的目的便是希望明确其定义以方便管理和统一。—SinonJZH(๑•̀ω•́๑)(讨论) 2021年11月1日 (一) 18:03 (CST)
可能方向
考虑到编辑组有实无名,专题有名无实,为避免叠床架屋,建议:
- 一个专题与一个或多个编辑组挂钩。(专题范围大于等于个别编辑组)或者,直接一个编辑组对应一个专题。
- 专题属正式编制,拥有专属之专题页面;编辑组可以直接转型为专题(或专题下之工作组?这方面还没完整想法)运作,或以专题为名义(壳子)行事。
- 专题如同编辑组一般,只是松散的集合;编者可自由加入、退出,且参加专题数目不应该受到限制。
以现有编辑组体系之复杂,就地合法比较可行,也比较符合信赖保护原则;至于专题之整并拆分,可尔后再议。—— Eric Liu(留言) 2021年11月4日 (四) 23:20 (CST)
关于编辑指引
有几个问题。
- 现在已经存在的,经过多次投票的所达成的编辑者的共识能否直接不经过投票转为编辑指引。
- 建议将对编辑指引的投票中“在投票截至时若参与人数超过10人且支持者超过2/3,则投票通过。”改为“若有10位近期在专题内做出编辑行为的自动确认用户(截至投票开始日)参与投票且超过2/3同意,则投票通过。”从而使编辑指引能更好的遵从该专题贡献者的共识。
- 建议投票时依然“观点与投票分离”,采用“一周表达观点”+“一周投票”,使得观点表达更加充分。同时在投票开始前需要用T:Reply to召唤所有近半年在该专题做出贡献的用户参与讨论。
- 随着情况的变化,编辑指引可能会经过修改或增添,这方面应该做出明确规定。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
- 是否仅在编辑指引讨论页达成的共识能够写入编辑指引?
- 需要怎样的投票?
- ……
以上。——正在摸鱼中的Pi Whole Life祝你生活愉快(T • C) 2021年11月6日 (六) 14:39 (CST)
- @酿皮:非常感谢您的意见
,这提案草案写了几天终于有人理我了(,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现有的已进行过投票的编辑指引在通过后仍然可能进行过或大或小的修订,同时我也不知道这些投票是否是在站内进行并留下记录,我倾向于重新进行投票。
- “在专题进行过编辑行为的用户”可执行性不高,对于投票用户一个个检查编辑记录是否有关未免太过繁琐。
- 关于投票您的想法确实很好,或许可以参考现在的提案“先开启讨论,后开启投票”的做法,票权用户可以限为“参与讨论的用户”。同时{{召唤}}相关编辑者的做法我依然觉得因为难以统计所以可行性不高。我拟将其改为使用{{大召唤术}}召唤参与专题编辑的编辑者,同时将专题参与者独立为一个单独的页面便于调用。
- 关于编辑指引后续修订的问题我现在还没有想出一个相对简单又能确实形成共识的方法,还需要进行探讨。
- 再次感谢您的意见!我稍后会对草案进行修订。--SinonJZH(๑•̀ω•́๑)(讨论) 2021年11月6日 (六) 15:50 (CST)
个人的一些看法
- 关于编辑指南
- 我认为编辑指南在达成共识后应当具有约束性,否则只是一纸空文,也没必要去写编辑指南了。
- 编辑指南应当在萌娘百科内进行讨论并投票,当然无论是否为编辑组成员都有票权。如该指南通过投票,那么当有人进行编辑时应当去遵守这份编辑指南,若有人违反,则可被他人撤回并务必在那人讨论页留下违反原因,编辑指南链接以及建议。
- 编辑指南在通过投票后可进行修改,但是进行修改时需要再次进行投票。
- 编辑指南应当在遵循萌百方针的前提下建立,否则不予通过。
- 关于优质条目
- 可以在专题页顶部进行滚动显示,首页可专门开设板块用于显示优质条目。
- 关于专题与编辑组
- 若是专题页建立,则可以将群组信息移至专题页,但是专题top和大家族模板等应当保留专题页链接。
个人拙见,还望各位大佬多加指点。——甜的白萝卜(讨论) 2021年11月6日 (六) 20:40 (CST)
- 感谢您的意见!部分意见在现在的草案中已有体现,后续我会参考您的意见对草案进行修订。--SinonJZH(๑•̀ω•́๑)(讨论) 2021年11月8日 (一) 16:36 (CST)
- 那要不要考试编辑指南的内容呢?就像以前B站要入站考试,或者说开车要先考驾照那种。否则真有可能是一纸空文。--景育(讨论) 2021年11月16日 (二) 13:28 (CST)
关于命名空间
建议$wgExtraNamespaces尽可能避免使用简体中文“专题”,最好用MoeProject,而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的专题分别作为别名。—— ほしみ 2021年11月7日 (日) 23:48 (CST)
如果可以的话,希望用编号102和103,和zhwp保持一致—— ほしみ 2021年11月7日 (日) 23:50 (CST)
- 名称部分(+)同意 。——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 2021年11月7日 (日) 23:56 (CST)
- 啊这,确实我没考虑到繁简的问题,这就改。
不过繁简转换mw应该能处理吧(,编号的话我觉得还是从100开始排下去比较好……--SinonJZH(๑•̀ω•́๑)(讨论) 2021年11月8日 (一) 00:06 (CST)- 繁简比较重要,专题是需要繁简转化的(
- 编号无所谓x 只不过维基媒体基金会一般把Portal定为100,纯粹个人强迫症x —— ほしみ 2021年11月8日 (一) 00:11 (CST)
按照现在的方案的话,命名使用的是“MoeProject”,那么显示的名称就是“MoeProject:芳文社”,而“专题:芳文社”则会被重定向为“MoeProject:芳文社”。--SinonJZH(๑•̀ω•́๑)(讨论) 2021年11月8日 (一) 18:38 (CST)
命名空间 讨论空间 内部名称
(前缀)MoeProject: MoeProject talk: ID 102 103 中文名称
(界面名称)萌娘专题 萌娘专题讨论 别名 - 專題
- 专题
- 萌娘專題
- 萌娘专题
- PJ
- MGPJ
- 專題討論
- 专题讨论
- 專題對話
- 专题对话
- 萌娘專題討論
- 萌娘专题讨论
- 萌娘專題對話
- 萌娘专题对话
- PJT
- MGPJT
- 关系图如上。我上面说的是界面名称,类似「分类:分类」的「分类:」。——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 2021年11月8日 (一) 21:34 (CST)
我没找到实现内部名称和显示名称设置不一样的办法。设置Mediawiki:nstab-moeproject好像也只能改变左上角小标签的显示,即使设置名称为中文标题好像也不能正常繁简转换,搞不懂zhwiki是怎么弄的。—SinonJZH(๑•̀ω•́๑)(讨论) 2021年11月9日 (二) 04:52 (CST)
- Mediawiki:nstab-moeproject/zh-hant —— ほしみ 2021年11月9日 (二) 10:46 (CST)
- emmm我这么弄好像没啥效果……可能是我的配置问题吧……-SinonJZH(๑•̀ω•́๑)(讨论) 2021年11月9日 (二) 16:31 (CST)
- 终于搞定了,名字空间显示设定需要在页面Mediawiki:nstab-moeproject和Mediawiki:conversion-ns100的各语言子页面进行设定,稍后我会把相关设置写入草案,感谢@Ericliu1912,星海子。--SinonJZH(๑•̀ω•́๑)(讨论) 2021年11月9日 (二) 21:49 (CST)
- 辛苦了。——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 2021年11月9日 (二) 22:36 (CST)
- 可以问一下Mediawiki:conversion-nsxxx的写法是来自哪个说明文档吗?我似乎没有找到,实测也没有效果。
- 另外,如果确实有,需要建立的子页面是/zh-hans、zh-hant、zh-cn、zh-tw这四个,/zh是不需要的。—— ほしみ 2021年11月9日 (二) 23:09 (CST)
- 此外,萌百目前没有给讨论名字空间弄简称的习惯—— ほしみ 2021年11月9日 (二) 23:11 (CST)
- @星海子zhwp:MediaWiki_talk:Nstab-wikiproject,我在zhwiki上找了半天找到的这个。我测试下来是有效的,应该是需要设置子页面(注)创建如Mediawiki:Conversion-ns100/zh-hans这样的页面才有效。另外/zh保留主要是增加兼容性,反正多建个页面也没有坏处。
- 那么取消“MPT”和“PJT”这两个别名?--SinonJZH(๑•̀ω•́๑)(讨论) 2021年11月10日 (三) 00:03 (CST)
- 终于搞定了,名字空间显示设定需要在页面Mediawiki:nstab-moeproject和Mediawiki:conversion-ns100的各语言子页面进行设定,稍后我会把相关设置写入草案,感谢@Ericliu1912,星海子。--SinonJZH(๑•̀ω•́๑)(讨论) 2021年11月9日 (二) 21:49 (CST)
- emmm我这么弄好像没啥效果……可能是我的配置问题吧……-SinonJZH(๑•̀ω•́๑)(讨论) 2021年11月9日 (二) 16:31 (CST)
做了点配置修改,将NS_MP修改为了全称避免界面消息出现奇怪的问题;去掉了PJ,因为PJ=Project=萌娘百科名字空间。对于界面消息来说,/zh确实是没有用的,不需要建立多余的页面,另外需要到时候修改的人注意,这些消息均不能使用嵌入写法。
define("NS_MoeProject", 100); define("NS_MoeProject_TALK", 101); $wgExtraNamespaces[NS_MoeProject] = "MoeProject"; $wgExtraNamespaces[NS_MoeProject_TALK] = "MoeProject_talk"; $wgNamespaceAliases = [ '专题' => 100, '專題' => 100, '萌娘专题' => 100, '萌娘專題' => 100, 'MP' => 100, '专题讨论' => 101, '專題討論' => 101, '专题对话' => 101, '專題對話' => 101, '萌娘专题讨论' => 101, '萌娘專題討論' => 101, '萌娘专题对话' => 101, '萌娘專題對話' => 101, 'MP_talk' => 101 ]; $wgNamespacesWithSubpages[NS_MoeProject] = true; $wgNamespacesWithSubpages[NS_MoeProject_TALK] = true;
另外,配置和界面无关,其实我还是不明白为啥要用「萌娘专题」这四个字x 在萌百的专题肯定是萌娘专题吧 —— ほしみ 2021年11月10日 (三) 00:52 (CST)
- 我也觉得直接用“专题”就好。另外您的
$wgNamespaceAliases
写法是有问题的,相当于重新定义了这个变量,之前设定的别名将会失效。另外NS_MP只是定义了一个php常量用于增加配置文件可读性,和界面消息没有关系。--SinonJZH(๑•̀ω•́๑)(讨论) 2021年11月10日 (三) 01:00 (CST)- 那就直接用专题吧( 左上角的tab可以叫做专题页面,和Project名字空间的项目页面相对应。哦我的意思是在之前的$wgNamespaceAliases下面加入这些内容
,单开太不美观,变量问题不大。—— ほしみ 2021年11月10日 (三) 01:05 (CST)
- 那就直接用专题吧( 左上角的tab可以叫做专题页面,和Project名字空间的项目页面相对应。哦我的意思是在之前的$wgNamespaceAliases下面加入这些内容
(&)建议 我觉得专题名字空间应该被搜索引擎索引——单纯的读者可以了解到专题的编辑方向,阅读优质条目,这个过程也能够产生新的编辑者;专题讨论就不必对搜索引擎索引了。当然,如果是我理解错了的话,请指出。—— 屠麟傲血(讨论) 2021年11月26日 (五) 20:28 (CST)
关于专题与编辑组,条目、模板与人员
在隔壁的讨论中,(我目测)已经形成了关于编辑组定义的重要共识:“编辑组是由萌娘百科的用户自发成立的站外组织。”
在这边,我看到SinonJZH[更多]添加了专题的定义与管理#萌娘百科:何为专题一节,觉得有些地方还值得考虑:
- 对于编辑组和专题政策的协调,我认为应当各司其职,具体来说:编辑组政策调整【编辑者小群体】及其【站外活动】,专题政策调整【一定范围内条目】及与其相关的【站内编辑讨论】。
- 从这个角度看,我更倾向于专题以条目为主,将专题定义为【条目的集合】而非【编辑者的集合】。作为条目之集合,有助于厘清专题编辑指引的效力,也有助于优良条目、特色条目、优质条目。
- 活跃于专题的编辑者可组合成站内的【专题参与者】。而【编辑组】作为站外群组,不必与站内的【专题】挂钩,尽管【编辑组成员】可能与【专题参与者】存在重叠。举个栗子:
- 【文芳社专题】的一部分【参与者】成立了一个站外PP群【文芳社编辑组】,但有【文芳社专题参与者】没有加入到【文芳社编辑组】之中,还有一部分【萌百用户】加入了【文芳社编辑组】吹水聊天,而并非【文芳社专题参与者】(不在这个专题活跃)。
- 【文芳社编辑组】获得了授权,以【萌娘百科文芳社编辑组】的名义在某站发布了一些访谈的翻译稿,这件事与【文芳社专题】的条目、模板、编辑指引完全无关。
- 【文芳社编辑组的成员】站外PP群讨论了
{{文芳社}}
的排版修改问题,并大致形成了共识。随后【文芳社编辑组的成员】与其他【文芳社专题参与者】在[[Template_talk:文芳社]]
继续了讨论,形成了共识,并按讨论页上共识修改了模板。
- 将【专题】和【编辑组】更清晰的分开,更加符合站内、站外之间不衔接的现状,有利于维护站内讨论的有效性以及只活跃于站内的编辑者的权益。这样也能使【专题】和【编辑组】均有名有实。
- 另外希望统一一下用词,“专题参与者”、“编辑组成员”之类的。
关于编辑组相关政策,我在萌娘百科_talk:2021年方针修订专案/编辑组政策制定与管理#关于编辑组与专题,站内与站外活动也发表了一些看法。
以上是我的一些思考,希望有助于形成共识。--Ceba(讨论) 2021年11月17日 (三) 13:44 (CST)
- 非常感谢您的意见!但在此我需要先说明几点:
- 新建的萌娘百科:何为专题是一篇独立于现存指引的论述,其作用是为了帮助用户理解指引、使指引能更好地实行,并不具有实际效力。其中的内容也不会作为正式的定义实行。
- 关于专题是“以条目为主”还是“以人为主”,在定义中通过分类来确定范围显然是“以内容为主”,在定义的时候这种定义显然更加明确。但是,当实际执行这些规则的时候,我们显然不能单单把专题看作是冷冰冰的内容,而更多的需要考虑为这些内容而付出的编辑者。当然目前这篇论述显然还没有能很好地阐释这一点,我之后还会对这篇论述进行扩充,也欢迎编辑者们对此提出意见(直接修改更好)。
- 关于专题与编辑组的关系,我无论在指引中亦或在这篇论述中都在强调这一点:专题编辑组与专题并没有任何政策上的联系,编辑组不过是一群恰好对某个领域感兴趣的编辑者组成的团体。我在指引中专题编辑组一节也明确了其定义,编辑组进行的行为与专题或者萌娘百科无关。但是由于编辑组这一概念在萌百早已存在并已经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在政策中否认或是忽视其存在显然反会带来更大的问题。而本提案目前为止给予编辑组的“权力”也不过是允许他们使用一个专题子页面来进行展示而已。当然以上这些内容在论述中可能还没有体现,我之后也会将其加入论述中。
- 关于用词方面“专题参与者”、“编辑组成员”显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认为目前提案中对于参与者的用词应当没有问题,当然如果确实有用的不合适的地方也请提出。
- 再次感谢您的意见,让我对这篇论述的完善有了更多思路,我会在近日进行一些修改,也欢迎提出修改意见!--SinonJZH(๑•̀ω•́๑)(讨论) 2021年11月17日 (三) 19:01 (CST)
- 同意专题应以内容为主。——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 2021年11月17日 (三) 19:03 (CST)
- 感谢您的回复!
- 关于萌娘百科:何为专题这篇论述,我能理解并支持您的用意,但不是很赞同“专题是以人为主的”、“没有人的话,专题的内容也不复存在”以及“专题并不拥有条目”的表述。我提出的修改建议如下:
- 对于序言,修改为:
- 专题是由一系列相关的条目构成的。当这些条目(及其内容)逐渐增多时,这些条目的编辑者们开始交流,统一相关条目的表达、排版、外观。而这就是专题设立的目的:促进编辑者在一系列条目上的协作。
专题可以说是条目的集合体,也可以说是对这些条目感兴趣的编辑者的集合体。
- 专题是由一系列相关的条目构成的。当这些条目(及其内容)逐渐增多时,这些条目的编辑者们开始交流,统一相关条目的表达、排版、外观。而这就是专题设立的目的:促进编辑者在一系列条目上的协作。
- 对于“专题并不拥有条目”和“没有人拥有专题”,我个人认为他们可以合一,即“没有人拥有专题或条目”,修改为:
- 作为一个所有人都可编辑的百科,若有谁强调对某一条目的“所有权”是一件很可笑的事,哪怕是条目描述的对象本人也是如此。不拥有条目,也就意味着没有人能采用“因为我是这个专题(或条目)的编辑者,所以你应当听我的”之类的表述来向他人传达甚至强加自己的观点。同时更不能因为自己位列“专题参与者”便轻视甚至忽视“非参与者”的意见。
- 专题的参与者中,某某编辑组的成员可能占了绝大多数,但这不意味着这个编辑组拥有条目。尽管编辑组的观点可能在讨论中占到了绝对优势,但编辑组在站外讨论的结果,仍然需要对其他编辑者说明,并力求在站内达成共识。此外,编辑组并非一个整体,其每个成员都可能有自己的想法。无论何时,进行讨论的主体仍然是“人”而不是“组”。
- 另外额外增加一节“遵循专题的规范性编辑指引”,其主要引自现有“专题并不拥有条目”的第二段:
- 专题中有具有约束能力的文件——“规范性编辑指引”。这份指引是由数位专注于编辑此专题的编辑者共同完善和推行的,它至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一定程度代表了该专题的编辑者在某些问题上达成的一致意见。其作用是为了帮助改善条目质量,减少维护操作。所以与其自行编辑又被其他编辑者大幅修改,甚至产生冲突,为什么不先参考一下现有的共识方案呢?当然,人毕竟只是人,必然会出错,若您发现其中存在着问题,也请勇于提出讨论。
- 对于序言,修改为:
- 关于萌娘百科:何为专题这篇论述,我能理解并支持您的用意,但不是很赞同“专题是以人为主的”、“没有人的话,专题的内容也不复存在”以及“专题并不拥有条目”的表述。我提出的修改建议如下:
- --Ceba(讨论) 2021年11月17日 (三) 20:00 (CST)
- (~)补充 ,维基百科的相关内容可以参考,但我不认为其有关专题的论述适用于萌娘百科。--Ceba(讨论) 2021年11月17日 (三) 20:14 (CST)
- 感谢您的回复!
- 关于专题和编辑组的关系,我的建议如下:
- 首先,明确区分【专题参与者】和【编辑组】两个概念,前者由此政策调整,后者由编辑组政策调整。具体来说:
- 不要在专题政策中提到编辑组的定义,也不要采用“专题编辑组”的用词,“编辑组”政策交由隔壁编辑组政策明确。“编辑组”成员模板、萌娘百科_talk:讨论版/群组信息由编辑组政策处置,这里就不需要管了。
- 在专题政策中一律使用“专题参与者”一词,将“专题参与者”视为离散的、独立的个体,而非群组。允许专题子页面存放“专题参与者”的信息,而非“编辑组”信息。
- 其次,编辑组确实和专题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这不可否认。但,编辑组不一定对应专题,专题也不一定会有编辑组。为此,我希望能够给出一个灵活的“配对”政策:
- 首先,明确区分【专题参与者】和【编辑组】两个概念,前者由此政策调整,后者由编辑组政策调整。具体来说:
- 关于专题和编辑组的关系,我的建议如下:
- 具体来说,我建议进行以下修改:
- 萌娘百科:2021年方针修订专案/专题的定义与管理#专题的管理修改为:所有专题相关内容的管理权应当属于整个萌娘百科社群而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小团体。
- 萌娘百科:2021年方针修订专案/专题的定义与管理#专题与编辑组修改为:专题与编辑组之间并无直接关联。
- 萌娘百科_talk:讨论版/群组信息用于编辑组政策中关于编辑组备案审核之用,与专题不相关。
- 萌娘百科:2021年方针修订专案/专题的定义与管理#提案通过后现有内容的处理:
- “将专题编辑组模板移至专题子页面下,并调整分类。”:编辑组模板由编辑组政策管理,此部分应当被移除。
- 专题政策应独立给出一个【专题参与者】政策,允许在专题子页面中展示专题参与者信息。
- 专题编辑组这一章节应当被移除。
- 具体来说,我建议进行以下修改:
- 关于在相关草案中完全移除编辑组相关表述,恕我无法赞同。因为此草案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政策而存在的,而对于“专题编辑组”这一在专题构成中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存在,不可能在相关政策中只字不提。或者说即便我在这里不做任何定义,在编辑组政策提案中也必然会有部分内容会写入专题政策中,那与其这样不如在这里先为编辑组政策预留好空间。更何况目前有关编辑组的相关表述与您之前提到的共识相符合,我认为就更没有删除的必要了。另外若之后的提案与这里有冲突之处,也只需进行修订即可。另外感谢您对那篇论述提出的修改建议,我稍后会进行修订。--SinonJZH(๑•̀ω•́๑)(讨论) 2021年11月17日 (三) 20:37 (CST)
关于专题编辑指引
关于专题编辑指引,我有以下几个看法:
首先,“指引”一词在萌娘百科有明确的定义,「指引由特定编辑群体的共识形成,其对于百科内的某一类特定事项具有约束力,也是维护人员执行维护操作的准则,维护人员可以在与方针不相冲突的情况下援引指引作为执行维护操作的依据」。专题指引虽然属于非全站性指引,但也具有约束力。
- 根据定义,我认为不需要设立“未完善”、“帮助”、“投票中”这四类,这些应该命名为「编辑指南」,或是其他。从站内现状来看,也是已经通过投票的命名为编辑指引,未经投票的命名为编辑指南或是其他;
- 我认为专题指引的制定应当是指南转变为指引的一个过程,由于指引具有约束力,应当在开启投票前至少有一个维护人员进行审阅是否与现行站点基本信息、方针和全站性指引相违背,并且在通过后应予以巡查级保护(参考舰队Collection/编辑指引);
- 专题指引的命名应加以规范,必须以“专题名/XX指引”命名(可以有专题的条目命名指引、专题的编辑指引等);
- 专题指引的投票程序应加以规范,参与人条件需要单独规范(而不是所有路人都可以参与投票),其他基本条件和时长等规定或许届时可以直接引用投票方针的相关段落;
- 指引的修订和增补同理。
其次,关于现有的部分专题指引,我认为应当判断后保留,公共讨论区的讨论仍具有相关效力,例如讨论:虚拟UP主/提案存档/提案:建立“虚拟UP主/编辑指南”等帮助页面(2020.12.03)、讨论:虚拟UP主/提案存档/提案:虚拟UP主与已公开的中之人其他身份共用页面的判据(2021.01.23)等。虽然建立了新的名字空间,但旧有的、通过投票的指引仍应具有相关效力,不应出现规则的真空期。同时可能需要一并规定一下现有的指引转移、合并、讨论存档的相关政策。
以上。—— ほしみ 2021年11月23日 (二) 18:58 (CST)
@星海子:感谢您的意见!以下为我的看法:
- 关于“编辑指引”或“编辑指南”,我也同意将无效力的命名为编辑指南,这一部分我之后会进行修改。
- 我也考虑过维护人员审阅这一流程,但我担心这一流程有被滥用的风险(比如维护人员对自己持反对意见而强行解释为违背方针之类的情况),所以如果设立此流程需要有配套的复核、监督机制。这一块请容我再想想。
- 感谢你关于命名的建议,我也同意使用规范性的名称。
- 关于投票方面,可以参见先前的讨论。简单来说就是采用与提案类似的方式:具有票权的用户为参与讨论的用户。关于其他规定由于目前投票方针仍在修订,此处暂且使用了独立的规定,等到正式通过后再行修订吧(
- 关于修订和增补,我本意是想在现有的投票流程之外增加一个对于时效性的小更改的快速修订流程,此外的修订流程也与普通流程无异。
- 对于现有的以通过的指引,因为之前我并不知道是否存在站内投票的记录,如果有的话自然是可以直接移动为正式指引的,但我认为应额外增加7天的公示期,若无异议则直接确定为正式指引。
因为现在还在抄报告(,我将在明后两天进行草案的修订,再次感谢您的意见!--SinonJZH(๑•̀ω•́๑)(讨论) 2021年11月23日 (二) 21:21 (CST)
- 从0到1很难,加油!—— ほしみ 2021年11月23日 (二) 21:47 (CST)
- 加油!——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 2021年11月25日 (四) 09:34 (CST)
- 加油!——甜的白萝卜(讨论) 2021年11月26日 (五) 15:23 (CST)
将红链比例作为首页专题门槛的潜在问题
现在萌百收录的各种作品很杂,巡查也不能博览——你看现在没几个巡查会大段大段的在陌生的领域补充正文了。那么因此,我可以控制红链数目来让这个专题达到门槛,大部分情况下都能蒙混过关。这种事情一多被查出来,恐怕巡查的日常工作就是打开搜索引擎查资料,给大家族模板加红链,和这种人作斗争了吧?另外这样看来,原型类专题怕是会容易通过首页专题门槛——写一个加一个,红链比例低的很嘛。所以,这个90%的门槛高的离谱,建议降低到50%。—— 屠麟傲血(讨论) 2021年11月26日 (五) 11:07 (CST)
- 加大家族红链比例作为首页专题门槛我觉得没什么问题,也不用担心控制红链数量的,因为维护组肯定是会检查提交首页专题申请的专题内容的。但对于很多专题来说,90%这个门槛确实高得离谱了,我同样支持将门槛降到50%。同时,我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专题内条目数量的门槛至少要提高到50个,另外不应该以专题内页面数作为门槛而是以条目数作为门槛。--P.W.T. 2021年11月26日 (五) 20:06 (CST)
- 说实话我对现在的首页导航轮换标准不甚满意,我会先把门槛改为50%,同时我不太理解您的“页面数”和“条目数”的区别在哪里。我认为在主空间内的页面都应该是条目。--SinonJZH(๑•̀ω•́๑)(讨论) 2021年11月26日 (五) 20:16 (CST)
对当前版本草案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 关于命名。阅读了完整的草案,我觉得萌娘百科的专题更像是、也应当是Portal,而非Project,或许可以重新考虑命名的问题。
- 关于专题指引模板。草案中的
Template:编辑指引
可能均修改为专题指引或是专题编辑指引比较好,指引可以分全站和非全站,此处应特指专题中的指引。 - 关于专题的主分类。我对通过分类判断专题仍抱有较大的疑虑,具体如下:
- 分类树并不一定是树,不一定必定能找到父分类,很可能是交叉的。例如,编辑VOCALOID中文曲及其创作者相关的专题,其涵盖的范围应是Cat:使用VOCALOID的歌曲和Cat:中国音乐作品的交集部分,以及Cat:VOCALOID职人、Cat:VOCALOID角色中的部分条目。这个专题很难、也不应存有一个单一的父分类。
- 分类树中不仅仅只有条目,还有模板等内容,不应出现对某一范围的模板而形成的专题,应单独注明此类情形。
- 结合前述观点与当前分类树的现状,我认为专题的定义不应借助分类,或可考虑从萌娘百科:收录范围入手进行细致划分与规定。同时,这将影响下文大部分涉及分类的内容。
- 关于首页专题导航。不建议采用优质条目判定法,谁可以判定?判定的标准又是什么,很难量化此类内容。其他部分也有点奇怪。
由于后面部分涉及分类的问题太多了,就先写到这儿了。—— ほしみ 2021年11月27日 (六) 03:34 (C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