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萌娘百科:2021年方针修订专案/专题的定义与管理

猛汉♂百科,万男皆可猛的百科全书!转载请标注来源页面的网页链接,并声明引自猛汉百科。内容不可商用。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萌娘百科:2021年方针修订专案 > 2021年方针修订专案/专题的定义与管理
Question-book-orange.svg
提示:本页面“萌娘百科:2021年方针修订专案/专题的定义与管理”是已结束的萌娘百科专案讨论
  • 本页面不是正式提案,不是萌娘百科的方针或指引
  • 特别设立本专案以供社群对萌娘百科方针/指引的未尽事宜予以讨论与修订。
  • 当前专案讨论已结束,本页面仅留作存档,请不要再进行编辑。
Icon-info.png
本页面由SinonJZH[更多]讨论页贡献上传历史封禁及历史被删贡献移动日志巡查日志用户权限及日志用户查核起草并主管维护
Icon-info.png
请注意,本页为相关政策综述页面,讨论请移步讨论页

由于站内对专题相关定义缺失,本人在此建立专题定义与管理相关的方针修订案,希望能早日完善专题的相关定义和管理政策。

待解决的问题

专题的定义

专题是指某一个作品/公司/社团条目以及其制作/衍生出的所有作品的相关条目。萌百的专题由用户在编辑时潜移默化的形成,并有可能发生更改。但通常来说,一个专题的范围就是一个分类及其子分类下的所有页面。[完善中……]

分类树的完善

鉴于专题都应当是基于某个分类的,完善分类树对于专题的定义、范围界定应当会有很大帮助。

专题的管理

所有专题相关内容的管理权应当属于社群而不是某个人或某个“编辑组”。

专题相关内容的存放

专题top/导航/大家族:模板空间。

编辑指引,优质条目,群组信息::萌娘百科专题?:Help?:user/?

编辑指南规范

编辑指引->编辑指南:避免歧义。

需要明确:是否具有约束力?亦或只是帮助性说明?

统一存放位置,在Help:萌百编辑简明指南/条目格式#各专题编辑指引留下链接。

是否需要{{编辑指南}}之类的页顶提示模板?

优质条目

评选机制:投票?提名?

展示/存放位置:?

首页专题推荐的评选与轮换机制:?

专题与编辑组

编辑组是指由萌百编辑者自发组成的具有特定编辑领域的非官方团体。以“XX专题编辑组”命名仅仅是因为其编辑领域即为相关专题,并不代表其在专题中具有决定性的话语权。[与群组政策统一]

现有的讨论版是否需要改善?

如果“专题页面”得到实现,是否应当将所有群组信息移至专题页面,而专题top只保留至相关专题页面的链接?

编辑组政策相适应的内容。

专题名字空间

是否有必要开设专题名字空间用于存放专题导航、专题优质条目、专题编辑指南、群组信息等内容?

专题页受到长期维护的可行性?


由于涉及到很多天坑和历史遗留,相关问题可能无法考虑周全,还请多提出意见。

若关于此还有更多问题,欢迎在讨论区提出。

相关研究

什麼是維基百科專題?

维基百科专题是以团队合作方式,专门管理维基百科上特定主题的一系列条目的编者团队。维基百科专题是一群人,而不是一组页面,一个学科领域,或一个分类。维基百科专题的页面不是一个直接编写条目的地方,而是帮助协调、讨论、组织此团队的活动,分享编条目的想法的地方。

维基百科专题也可能是建立对某个主题领域感兴趣的维基人之间的联系的焦点,以及该领域的更广泛的社群:建立合作关系,欢迎、指导新维基人等。在这方面,维基百科专题的作用可能与维基媒体分会的作用重叠。

维基百科专题的页面是在一个特定主题领域协作编辑的中心。编者可以制定标准,维护各种协作流程,跟踪需要完成的工作,并可以作为论坛,讨论某一主题的编者感兴趣的问题。

可是,是什么让维基百科专题工作的呢?鉴于上面的定义,人们很容易把维基百科专题看作其条目有关的活动的总和,或者认为它仅仅是一些“专门管理特定主题或特定类别主题的页面”的整体。然而经验表明,维基百科专题一定要超越一系列流程和指引的成功的。区别成功的维基百科之处不是称它为“维基百科专题”;相反,维基百科专题的功能更应是一群编者而非条目

维基百科专题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建构:它的成功取决于其作为朝着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的,有凝聚力的编者团队的能力。要维持一个成功的专题,成员们需要做的大部分工作(特别是质量评估和同行评审,但几乎除实际编写条目之外的任何事情)都是单调乏味的,而且往往既没有回报,也不受重视。为了高效,维基百科专题在项目的主题方面,不仅要发展兴趣,而且要促进成员间团队精神的形成。在团队保持凝聚力时,专题成员就会愿意参与不那么令人兴奋的工作,这样一个维基百科专题才能振作精神、确立方向,系统地而非偶然地产出优秀的条目。

提案草案

草稿名字空间

使用以下参数创建新名字空间:

  • id:100
  • 名称:MoeProject
  • 界面显示:专题
  • 标签显示:专题页面
  • 别名:专题, 專題, 萌娘专题, 萌娘專題, MP
  • 内容页面:否
  • 默认搜索[1]:否
  • 启用子页面:是
  • 可被嵌入:是
  • 编辑权限:无
  • id:101
  • 名称:MoeProject_talk
  • 界面显示:专题讨论
  • 标签显示:讨论
  • 别名:专题讨论, 專題討論, 专题对话, 專題對話, 萌娘专题讨论, 萌娘專題討論, 萌娘专题对话, 萌娘專題對話, MP_talk
  • 内容页面:否
  • 默认搜索:否
  • 启用子页面:是
  • 可被嵌入:是
  • 编辑权限:无

参考代码:

//专题名字空间
define("NS_MP", 100);
define("NS_MP_TALK", 101);

$wgExtraNamespaces[NS_MP] = "MoeProject";
$wgExtraNamespaces[NS_MP_TALK] = "MoeProject_talk";

$wgNamespaceAliases['专题'] = NS_MP;
$wgNamespaceAliases['專題'] = NS_MP;
$wgNamespaceAliases['萌娘专题'] = NS_MP;
$wgNamespaceAliases['萌娘專題'] = NS_MP;
$wgNamespaceAliases['MP'] = NS_MP;

$wgNamespaceAliases['专题讨论'] = NS_MP_TALK;
$wgNamespaceAliases['專題討論'] = NS_MP_TALK;
$wgNamespaceAliases['专题对话'] = NS_MP_TALK;
$wgNamespaceAliases['專題對話'] = NS_MP_TALK;
$wgNamespaceAliases['萌娘专题讨论'] = NS_MP_TALK;
$wgNamespaceAliases['萌娘專題討論'] = NS_MP_TALK;
$wgNamespaceAliases['萌娘专题对话'] = NS_MP_TALK;
$wgNamespaceAliases['萌娘專題對話'] = NS_MP_TALK;
$wgNamespaceAliases['MP_talk'] = NS_MP_TALK;

$wgNamespacesWithSubpages[NS_MP] = true;
$wgNamespacesWithSubpages[NS_MP_TALK] = true;

同时在Mediawiki:名字空间中创建如下页面:

页面 内容
专题页面
專題頁面
专题
專題
专题讨论
專題討論

提案通过后现有内容的处理

(此部分内容不写入任何文件)

在对应专题页面创建后:

  1. 编辑指南应移动至专题子页面下,且添加页顶模板。不能直接成为编辑指引,需要进行投票。
  2. 已投票通过的编辑指引应移动至专题子页面下,添加{{编辑指引}}模板,并额外增加页顶模板公示7天,若期间无异议则正式成为编辑指引。
  3. 将专题编辑组模板移至专题子页面下,并调整分类。
  4. 在专题页顶模板中加入至专题主页的链接。
  5. 应移除专题页顶模板中的群组信息,添加至专题主页和对应编辑组模板中,页顶只保留至专题主页的链接。

在对应专题的专题介绍页创建后:

  1. 将首页专题导航的大家族模板页链接改为专题介绍页链接。

萌娘百科:方针

页面存废政策

需要进行存废处理的情形

新增:

专题页面

  1. 专题主分类不存在或其中无页面、子分类。
  2. 专题主分类为隐藏分类。
  3. 专题主页中不含有任何有意义内容。

存废处理方法

新增:

专题页面

  1. 涉及到上述第1、2条所述情形的页面应当直接删除。
  2. 涉及到上述第3条所述情形的页面,维护人员可酌情选择协助改进、将对应页面移动至用户页子页面、或在讨论页提醒,若7天后未见改善则删除;

页面管理政策

新增:

专题政策

专题是由萌娘百科的编辑者创建的有关某一系列的条目集合,主要范围由其主分类确定。专题相关页面均放置于“专题”名字空间下。有关参与和创建专题的指引请参见萌娘百科:专题指引

萌娘百科:专题指引

{{站点指引}}

专题是由萌娘百科的编辑者创建的有关某一系列的条目集合,主要范围由其主分类确定。专题页面不是条目,不属于内容页面。但其中的内容将会给条目的编写带来帮助。您可以在专题页面中找到编写条目的参考、帮助,与其他同样关注此专题的编辑者交流、请求或提供帮助,共同丰富这一专题的内容。此指南将帮助您参与一个专题的建设。本指南为专题页面提供了一些通用的、易执行的规范,但由于专题的内容和编辑者的不同,本指南未必能完全套用在具体的专题上。

定义

  • 专题指由萌娘百科用户创建的,基于某一分类(即主分类)的条目的集合。其主要范围即为此分类及其子分类下的所有页面、分类。
  • 专题主页指在“专题:”名字空间下的,有关某一专题的主页面,这不应是一个子页面。
  • 专题子页面是指前缀为“专题:XXX/”的页面,属于该专题的子页面。
  • 专题页专题页面是上述专题主页专题子页面之和。
  • 专题主分类指在专题创建时指定的,此专题的主要编辑范围。此分类及其子分类下的所有页面即为该专题的主要编辑范围。
  • 专题编辑者(或专题参与者)指参与相关专题编辑的编辑者,通常是长期地关注、贡献相关专题。
  • 专题编辑帮助是由相关专题的编辑者撰写的为编写专题条目提供帮助的一系列文件。
  • 专题编辑指引是达成共识的、具有约束力的专题编辑帮助。
  • 专题编辑指南是不具有约束力的专题编辑帮助。

什么是专题?

专题是由萌娘百科的用户创建的,关于某一系列的条目的集合。在创建时需要确定一个主要维护的“主分类”,此分类及其子分类下的条目即为该专题的主要范围。 专题页面均存放于“专题”(专题:,MoeProject:,MP:)名字空间下,其中包含了对该专题的介绍、专题中的优质条目、专题编辑指引、专题群组信息等内容。同时专题讨论页也为参与该专题的编辑者提供了一个能够讨论该专题的各种编辑事项的平台。

参与一个专题

参与一个专题并不需要您做额外的工作,您只需像往常一样编辑条目即可。如果您想的话,您可以将自己的名字加入专题主页中的“专题参与者”页面(建议使用{{Supu}}模板),或者加入该专题中已存在的编辑组。当然,如果您打算长期关注、贡献一个专题,还是非常建议您将自己的名字加入“专题参与者”页面中,这样在专题内重要讨论进行的时候您可以收到提及消息。

在条目中加入专题模板

目前在萌百适用的专题模板主要有两种:专题页顶模板专题大家族模板。现有的条目中有相当比例都拥有自己的专题模板,若您的专题还没有,您可以参考现有的专题模板制作您的专题模板;注意在专题页顶模板中加入至对应专题主页的链接即可。

创建一个专题

如果您对某一系列的条目有编辑兴趣,且相关专题尚未被创建,您可以创建对应专题来与其他有同样兴趣的编辑者共同完善此专题。如您想创建“萌百娘”专题,您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 首先需要确定专题的主分类,在例子中,主分类即为分类:萌百娘
  2. 创建一个名为“专题:萌百娘”的页面,在页顶加入{{专题主页}}模板。
  3. 创建分类:萌百娘专题,在分类中加入{{专题页面分类}}模板。
  4. 将专题主页以及所有的子页面均加入这一分类。其余部分可以自行设计,但建议包括专题介绍、优质条目、编辑指引、专题参与者段落。

您也可以参考现有的专题页面来设计您的专题页面。[提案注 1]

专题的命名

专题的名字应当与主分类对应,即主分类为“分类:XXX”的专题应命名为“XXX专题”。

如何确定主分类

您只需选择与您打算涵盖的范围最贴近的分类即可。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有一个分类(基本都与专题同名)恰好满足这一要求。如专题:赛马娘 Pretty Derby对应分类:赛马娘 Pretty Derby

找不到合适的主分类

由于萌百当前的分类树较为混乱,请检查您欲涵盖的范围中是否有一个能作为其他几个分类的父分类。如果有的话,请您协助完善相关的分类树:在子分类中加入父分类,并添加对应的{{catnav}}模板。

如果您欲添加的范围中无法找到一个能够作为父分类的分类的话,那么很可能是您选择了一个不太合理的编辑范围,请您再仔细考虑一下范围的选择。

请创建有意义的专题

在您打算创建一个专题前,请您确保您想要创建的专题是合理的、有意义的,不合理或无意义的专题页将被删除。同时,若您反复创建此类专题页将被视为破坏行为,您可能会受到警告甚至封禁的处罚。

专题页内容

此节介绍了一些专题页面中可以包含的内容(不仅限于此)以及相关规范。

专题参与者

为便于召唤,此部分内容应采用子页面的形式。

专题参与者是长期对这个专题进行关注和贡献的编辑者,用户可以自由地选择加入或者退出某个专题;也可以同时加入多个专题。每个专题都应设置一个专题参与者页面,以便在进行专题内容讨论的时候可以使用{{大召唤术/群组}}召唤相关专题的参与者。同时此页面可以嵌入到专题主页中。为了使得大召唤术模板可以正确识别,建议使用{{Supu}}模板列出。

请注意:任何时候您都不应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将别人加入这个列表中,这并不礼貌

专题参与者页面应在第一行放置如下代码:<noinclude>{{专题参与者}}</noinclude>

专题优质条目

专题优质条目是由该专题的编辑者选出的,排版优秀、内容丰富的条目。这些条目可以作为创建新条目时的参考。

如果您觉得一个条目质量达到了优质条目的标准,您可以直接将其添加到专题页的优质条目列表中。如果您觉得列表中的某个条目并不符合优质条目的要求,您可以在专题讨论页发起讨论;一般来说,具有较大争议或者多数反对的条目不适合作为优质条目供编辑者参考。

以下列出专题优质条目的方式供您参考:

专题编辑帮助

每篇编辑帮助都应置于单独的子页面下,且其内容不得与现行方针冲突。未投票通过的编辑帮助不得以XX指引命名。

专题编辑帮助是由该专题的编辑者撰写的有关该专题的条目的撰写帮助、格式规范等内容。根据其内容,可以分为“编辑指南”、“编辑指引”两类,同时“编辑指南”可以细分为“撰写中”、“帮助”、“投票中”三类。其应当在页顶加上{{编辑指南/未完善}},{{编辑指南/帮助}},{{编辑指南/投票中}}或{{编辑指引}}。

其中“未完善”是目前还在撰写中的编辑指南,其内容可能还没有完善,没有约束力。“帮助”是有关该条目撰写的一些帮助,例如资料查找等,通常是为了帮助新编辑者能快速上手该专题的条目编辑而撰写,没有约束力。“投票中”是已经撰写完成,正在接受该专题编辑者的审阅和投票的编辑指南,其内容可能已经与部分编辑者达成共识,但仍不具有约束力。“编辑指引”是已经由编辑者们达成共识的、具有约束力的编辑帮助。

编辑指引投票

编辑指引投票的目的是将编辑帮助升级成为具有约束力的编辑指引供专题的编辑者遵守。这是为了达成共识而进行的意见交换,而不是简单的投票

  • 投票前审核:为确保编辑指引不与站点政策相冲突并保证投票流程的进行,在发起投票前需要联系任一维护组成员对相关待投票编辑帮助进行审核,审核通过方可进行后续投票流程,若不通过,14天内不得对此编辑帮助再次提起审核程序。
    • 投票前审核的监督、复核:若相关编辑帮助的贡献者或其他维护组成员认对此维护组成员作出的通过或不通过审核的判断存在异议可提起复核程序:在方针政策讨论版中提起复核,若超过三名维护组成员认为此判断错误且无反对意见,则更改此判断,同时警告做出相关判断的维护人员一次。
  • 发起投票:编辑指引的贡献者可以发起对此编辑指引的投票。一旦发起投票,编辑指引内容不宜再进行更改。发起者需按以下步骤发起投票:
    1. 使用{{subst:编辑指引投票/auto}}创建投票格式,并将投票作为讨论页的第一个话题。
    2. 将编辑指引页顶改为{{编辑指南/投票中}}。
    3. 在投票讨论区使用{{大召唤术/群组}}召唤专题参与者进行讨论。
  • 投票流程:发起投票后,投票进入讨论阶段,所有用户均可参与讨论。在至少进行了一周的讨论后,发起者可以选择发起投票,投票持续一周时间,有票权用户为所有参与讨论的用户。
  • 参与投票:在投票时应使用{{同意}},{{反对}},{{弃权}}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 计票与结果判定:在投票结束后,任意专题参与者均可进行计票并公示结果。当投有效票的用户超过10人(不包括弃权)且同意票占比超过2/3时,投票通过。
  • 若投票通过
    1. 将通过的编辑指引重命名为XXX指引
    2. 将页顶模板更换为{{编辑指引}}。
    3. 将编辑指引页面进行巡查级别保护。

编辑指引修订

随着时间推移以及作品的发展,原有的共识编辑指引可能会出现种种缺漏,这时需要对编辑指引进行修订并对修订内容达成共识。

一般来说,小规模的修订只需在讨论区列出修订内容,且超过5人不表示异议即可通过。但对于大规模的修订以及有争议的小规模修订(包括有人认为此修订不属于“小修订”的范畴),则仍需遵循编辑指引投票的规则,在此编辑指引讨论页的子页面中进行讨论与投票。

专题编辑组

专题编辑组是由萌百编辑者自发组成的专注于编辑某个专题的非官方团体。您在创建了一个编辑组后,可以在相关专题的专题主页以及讨论版中邀请其他编辑者进入。

编辑组模板

编辑组模板应当放置于专题子页面下,同时在其中添加或移除编辑者应当遵循完全自愿的原则。可以将此模板放置在专题页面的“专题参与者”一节下进行展示。

同时您可以在编辑组模板中加入社交软件的群组信息(如QQ群、discord服务器等),也可以在专题主页中展示这些信息,但请不要在条目页顶模板中加入群组信息。

专题介绍页

您可以为专题设计一个专题介绍页,用于将专题的简介、各类条目、新闻动态等紧凑地汇总在一个页面中以便于读者浏览。专题介绍页需要加入分类:专题介绍,其余部分您可以自由设计,但请注意保证在电脑端和移动端均具有良好的表现效果。同时您可以在专题页顶和首页专题导航轮换中加入至对应专题介绍页的链接。您可以在分类:专题介绍中找到现有的专题介绍页作为参考。

在您的专题介绍页建设完成后,您可以前往操作申请版申请在全站css中隐藏此页面的页面标题(即与首页一样的显示方式)。

专题讨论存档

为了便于整理和阅读,建议将专题讨论均存档在专题主页对应的讨论页子页面中,并按时间划分。如专题讨论:XXX专题/存档/2021,至于按月还是按年存档可根据专题讨论的数量酌情决定。存档讨论串应当在相关讨论串至少7天内没有新的发言后才可进行。任何人都可以进行讨论串的存档,但不按规定时间要求或存档时篡改讨论的,按照扰乱讨论区秩序进行处罚。

专题内容交叉

由于萌百专题数量众多,其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专题的方向类似,甚至于在主分类下的页面也存在交叉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专题的编辑者不应以任何方式阻止另一方的编辑者为存在交叉的条目做出贡献,更不应因此而产生编辑战。若双方对编辑内容存在争议,应在对应页面讨论版进行交流,以达成共识。

此处所涉及到的交叉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情况:

  1. 有页面同属两个页面的主分类或其子分类。
  2. 某个专题的主分类为另一个专题主分类的子分类。
  3. 两个专题同时需要编辑不在自己主分类下的条目,此种情况下不应适用下方的规范。

专题模板使用

不同的专题可能拥有不同的专题页顶、人物信息模板等,在存在专题交叉的页面中,如果对使用何种专题模板存在争议,可以按照以下顺序解决:

  1. 双方编辑者讨论达成共识。
  2. 优先使用{{专题导航}}模板。
  3. 在讨论版发布话题使更多编辑者参与讨论。
  4. 按照先到先得的原则。(警告:不应以“先到先得”为由在条目中大规模放置不合理的页顶模板。)

编辑指引生效范围

仅在相关编辑者无法达成共识时适用此条款:规范性编辑指引在含有对应专题的页顶模板的条目下生效。

首页专题导航

首页的专题导航是轮换展示一些优质专题的地方,每天更新。现在的轮换列表可以在模板:首页/导航查看;音乐轮换列表可以在模板:首页/多媒体查看。

您可以提出将自己参与的专题加入首页专题导航轮换列表的申请,只需在满足以下条件后在萌娘百科讨论:讨论版/页面相关提出申请:

  1. 专题中至少存在20个及以上的页面。
  2. 专题中至少存在3个及以上公认的优质条目,且专题主条目必须为优质条目。
  3. 专题大家族模板中未创建页面的数量不应超过50%。
  4. (待完善)

同样的,在满足以下条件后,可以提出加入音乐轮换列表的申请:

  1. 将音乐列表独立为单独的模板。
  2. 专题中至少收录了30首以上的简介、翻译齐全的歌曲。
  3. 音乐模板中不应存在未创建页面。
  4. (待完善)

萌娘百科:专题

{{论述}}

专题是由萌娘百科的编辑者创建的有关某一系列的条目集合,主要范围由其主分类确定。通过参与专题,您可以快速上手对其相关条目的编辑,参与相关专题内容的讨论。同时专题中可能有一些对于该专题条目编辑的规范。在参与一个专题前,建议您先阅读萌娘百科:专题指引。现在已有的专题可在下方列表中查看。

现有的专题

主分类:分类:专题主页

专题分类树

萌娘百科:何为专题

{{论述}}

专题是由一系列相关的条目构成的。当这些条目(及其内容)逐渐增多时,这些条目的编辑者们开始交流,统一相关条目的表达、排版、外观。而这就是专题设立的目的:促进编辑者在一系列条目上的协作。而这就是专题设立的目的:促进编辑者在一系列条目上的协作。专题可以说是条目的集合体,也可以说是对这些条目感兴趣的编辑者的集合体。

我什么时候可以建立一个专题?

专题指引上并没有规定创建专题的标准,您可以自由地创建专题。但请注意在页面存废政策中对专题页具有一定的要求,当然这要求很低:专题页必须有意义。也就是说,您不能创建一个其中内容显然不在收录范围内的专题,或者在此专题还没有成型页面的情况下就创建,又或者创建编辑范围为“使用了标题替换的页面”的专题,以上这些情况并不能对建设条目起到帮助。当然,除此以外的专题都是被允许创建的,甚至可以创建不包含任何条目的专题,比如“萌娘百科论述专题”,或是为了维护页面的“积压工作专题”。

此外,专题指引还规定了“无意义的专题页面应当被删除”,这里使用了“无意义”而不是“内容过少”、“格式错误”之类的表述。这意味着哪怕您创建了一个只是罗列了当前专题中的条目还存在哪些不足、可以怎样改进的页面,也不应当被删除。哪怕格式有问题也不要怕,专题页的设立初衷便是为了协作,会有其他编辑者来协助完善专题页的。当然,请不要因此而就忽视对格式的要求,别人不可能对您的错误一忍再忍。此外,一个按照格式将专题页面排列的整整齐齐的页面也未必不会遭到删除,若这个页面中仅仅只存在这些“格式”,而没有相关的“内容”的话。

没有人拥有专题或条目

专题并不拥有条目,更广泛地说,没有人拥有条目。作为一个所有人都可编辑的百科,若有谁强调对某一条目的“所有权”是一件很可笑的事,哪怕是条目描述的对象本人也是如此。不拥有条目,也就意味着没有人能采用“因为我是这个专题的编辑者,所以你应当听我的”之类的表述来向他人传达甚至强加自己的观点。同时更不能因为自己位列“专题参与者”便轻视甚至忽视“非参与者”的意见。

专题的参与者中,某某编辑组的成员可能占了绝大多数,但这不意味着这个编辑组拥有条目。尽管编辑组的观点可能在讨论中占到了绝对优势,但编辑组在站外讨论的结果,仍然需要对其他编辑者说明,并力求在站内达成共识。此外,编辑组并非一个整体,其每个成员都可能有自己的想法。无论何时,进行讨论的主体仍然是“人”而不是“组”。

遵循专题的规范性编辑指引

专题中有具有约束能力的文件——“规范性编辑指引”。这份指引是由数位专注于编辑此专题的编辑者共同完善和推行的,它至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一定程度代表了该专题的编辑者在某些问题上达成的一致意见。其作用是为了帮助改善条目质量,减少维护操作。所以与其自行编辑又被其他编辑者大幅修改,甚至产生冲突,为什么不先参考一下现有的共识方案呢?当然,人毕竟只是人,必然会出错,若您发现其中存在着问题,也请勇于提出讨论。

解决专题间的冲突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鲁迅

专题指引中对冲突的解决方式只有这样一句话:“规范性编辑指引在含有对应专题的页顶模板的条目下生效。”这显然是一个兜底条款,指引中并没有其他规定。事实上,大多数的问题都应当通过讨论来解决,讨论页便是为此而生。编辑者不应赋予两个专题之间的观点碰撞比两个编辑者之间的观点碰撞更多的含义。兜底条款的存在意义仅是为了在事件彻底僵持不动的时候提供一种最不易出错的解决方案罢了,但毕竟人比规则灵活

专题主页与专题介绍页

专题主页不是专题介绍页,简而言之:专题主页是为编辑者服务的,专题介绍页是为读者服务的。

在专题指引推出之前,萌百就以及有不少用户在用户子页面下建立了一些专题介绍页,很多页面的制作都相当精美,仅仅放在用户页下相当可惜。因此,专题指引中专门有“专题介绍页”一节,为这些页面提供了更多展示的机会,也方便了对相关专题感兴趣的读者。但请注意,专题的介绍需要放置在子页面下,专题的主页更多的是为了给编辑者提供信息,而且这样的好处是这些专题介绍页能专注于为读者提供信息而无需再考虑加入编辑相关的内容。

  1. 在本提案中提供此页面作参考:用户:SinonJZH/专题:赛马娘
  1. 指此名字空间默认不在站内搜索引擎中被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