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紅岸計畫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ETO(Movie).jpg
我們是同志了,Earth Trisolarans Organization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
不論您是否隸屬於ETO,屬於降臨派還是拯救派,ETO都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閱讀與編輯時光。

失去一切,失去包括我們在內的人類現在的一切。

紅岸基地原址
(1968~1987)
中國科學院
1989.03.21

紅岸計畫劉慈欣所著三體中的一個計畫,代號「紅岸」。其基地為坐落於雷達峰頂的軍事基地紅岸基地

紅岸計畫背景

冷戰時期阿爾美國伊萬蘇聯的太空爭奪戰日趨白熱化,為了打破帝國主義與修正主義對太空的壟斷,鞏固人民民主專政,以186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同意建立紅岸基地。

紅岸計畫的內容

紅岸計畫的是研發大功率電波發射機,通過發射電波的方式打擊敵人的通信和偵查衛星。發射調製後的電波可通過變化的頻率和振幅更好地突破敵人可能進行的屏蔽防護。紅岸計畫的紅岸基地是一個大型的軍事實驗基地。 以上是雷志成瞎矇葉文潔的內容。

Nuvola apps important blue.svg
以下內容含有劇透成分,可能影響觀賞作品興趣,請酌情閱讀
請確保已經閱讀完《三體》第一部再展開

紅岸計畫的總綱是:搜索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並嘗試建立聯繫和交流,通過大面積監聽並由大功率電波發射機(二十五兆瓦)主動與外星人取得聯繫。

紅岸計畫最初是為了執行可能的技術突破中尋找外星文明進行的技術突破。

監聽頻率範圍:1000 兆赫至 40000 兆赫,監聽頻道數:15000;重點監測:氫原子頻率 1420 兆赫、羥基分子輻射頻率 1667 兆赫、水分子輻射頻率 22000 兆赫。

監聽目標範圍:1000 光年半徑,恆星數約 2000 萬顆。

紅岸計畫自解譯系統摘要

以宇宙間通用的基本數學和物理原理,建立一個基本的語言元碼系,能夠被任何掌握了基本代數、基本歐氏幾何和基本低速物理學定律的文明所理解。
以上述元碼係為基礎,輔以低分辨圖形示例,逐步建立語言體系,語種:漢語、世界語。
系統整體信息量為 680KB,在 2800 兆赫、120000 兆赫、22000 兆赫波段上的發送時間分別為 1183 分鐘、224 分鐘和 132 分鐘。

紅岸信息發送內容提要

地球行星概況(3.1KB)、地球生命系統概況(4.4KB)、人類社會概況(4.6KB)、世界歷史基本信息(5.4KB),全部信息量為 17.5KB。
全部信息在自譯解系統之後發射,在 2280 兆赫、12000 兆赫、22000 兆赫波段上的發送時間分別為 31 分鐘、7.5 分鐘和 3.5 分鐘。
發送信息應通過多學科嚴格審查,確保不會包含任何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坐標信息。在三個發射頻率中,儘量減少 12000 兆赫、22000 兆赫的高頻段發射,以減小被定位的可能性。

紅岸計畫相關

Nuvola apps important blue.svg
以下內容含有劇透成分,可能影響觀賞作品興趣,請酌情閱讀
請確保已經閱讀完《三體》第一部再展開

葉文潔通過紅岸計畫提供的大功率天線最高發射功率突破了太陽對流層的輻射屏蔽閾值,向宇宙以II型文明的能級進行了廣播。紅岸計畫從某種意義上,確實完成了其尋找外星人的歷史使命。

紅岸計畫的終末

紅岸是逐漸衰落的。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還進行過一次大規模改造。

但後來,隨著眼界的開闊,人們也清楚了養星文明探索的難度,上級對紅岸工程漸漸失去了興趣,基地的保密級別降低了 。

也是在那次改造以後,紅岸的編制雖然仍在二砲,科研管理卻移交到中科院天文所,於是承擔了一些與外星文明搜索沒有關係的研究項目。

紅岸系統最初是承擔了一些射電天文觀測項目,那時它是國內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後來,隨著其他射電天文觀測基地的建立,紅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太陽電磁活動的觀測和分析上。有了後來的這些研究和成果,紅岸的巨額投資總算有了一點點回報。

紅岸被劃到軍轉民範圍內後,軍方就把它完全放棄了,中科院維持不起運行的費用。最終,紅岸基地被撤銷。


注釋與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