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神聖布里塔尼亞帝國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Icon-info.png
本條目有慘遭河蟹娘和諧的天朝特供版本
Geass.png
我,魯路修·vi·布里塔尼亞下令:

為我可愛的妹妹記述這個世界的歷史!
這個頁面還可以從以下方面改進:

  • 「帝國歷史」一節或需補充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之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黑色騎士團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神聖布里塔尼亞帝國.png
神聖布里塔尼亞帝國
基本資料
全稱 神聖ブリタニア帝国
神聖布里塔尼亞帝國
別稱 不列顛尼亞、布里塔尼亞
類型 君主專制政體
所轄
帝都 潘多拉貢
皇帝 里卡多·凡·不列顛尼亞、查爾斯·zi·布里塔尼亞魯路修·vi·布里塔尼亞娜娜莉·vi·布里塔尼亞
文字 英文
族群 不列顛尼亞人、Numbers
形成 皇曆1813年11月22日
領土面積 5000多萬平方公里
人口 20億
曆法 皇曆
a.t.b(Ascension Throne Britannia)
登場作品 CODE GEASS

神聖布里塔尼亞帝國The Holy Empire of Britannia / 神聖ブリタニア帝国)是《CODE GEASS》系列及其衍生作品中登場的一個架空的國家。

簡介

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魯路修·vi·布里塔尼亞的母國。

Code Geass世界地圖,粉色為神聖布里塔尼亞帝國

不列顛尼亞」為英國的拉丁語別稱。

其設定可能受到喬治·歐威爾的反烏托邦小說《一九八四》中的大洋國影響。

帝國歷史

建國傳說

皇曆元年前不列顛地區不斷遭到羅馬帝國的侵略,羅馬皇帝尤里烏斯·凱撒曾兩次遠征不列顛,但都被擊退。傳說在羅馬帝國奧古斯都皇帝時期,一位凱爾特部落首領團結眾不列顛部落從羅馬帝國手中獨立並被推上了王位,那位首領——阿爾溫一世即位的那一年被後世的神聖不列顛尼亞帝國稱為皇曆元年。

傳說時代

傳說在皇曆5-6世紀,有着一名擁有王的資質的亞瑟與12名圓桌騎士以及魔法師對抗羅馬帝國、邪惡的魔法師以及龍等外敵。在《不列顛尼亞編年史》裏,亞瑟王是阿爾溫一世的後代,與不列顛尼亞皇室有血緣關係。

鍊金術時代

皇曆10世紀左右,鍊金術在不列顛島以及歐洲大陸正在盛行。不列顛尼亞在巨石陣周邊發現了櫻石,將櫻石作為「賢者之石」進行研究。不列顛尼亞當時的鍊金術研究由於櫻石的產量太少而衰退,但卻成為後來電力產業革命的基礎。

大航海時代

皇曆13世紀,馬可·波羅所著的《馬可·波羅遊記》中,日本被描繪成「黃金之國」。實際上其「黃金」是櫻石發出的電光在傳到中華大陸過程中變成了黃金色的光芒。也有一些「人魂」、「狐光」等靈異現象,這些其中應該也有幾個是由櫻石引發的。馬可·波羅帶來這些亞洲的信息,給當時海洋國家不列顛尼亞以及歐洲諸國迎來了大航海時代。

「處女王」、「鞏固君主制」時期

皇曆15-16世紀,「處女王」都鐸王朝的伊麗莎白一世雖然沒有結婚但有許多情人,萊斯特伯爵、埃塞克斯伯爵、不列顛尼亞公爵卡爾都是其私生子亨利九世父親的有力候選人。亨利九世、亨利十世和愛德華六世在位期間鞏固了君主制,並在被稱為美洲的新大陸開展了殖民地。其中大部分是逃避嚴厲政策和宗教壓迫的不列顛尼亞國民,在殖民地有不列顛尼亞王族和貴族階級擔任總督,由於殖民地幅員遼闊,所以比本國稍微寬容一些。「處女王」的稱號是一輩子單身而來,其宣言:「我嫁給了國家」。

「華盛頓叛亂」時期

皇曆1770年,「電學之父」本傑明·富蘭克林在去請求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為美洲殖民地獨立援助的路途中遇到了當時的不列顛尼亞公爵,並被剝奪了爵位和在美洲的領地,因此沒有找路易十六獲得援助。最後在美洲殖民地爆發的「華盛頓叛亂」以失敗告終,美洲的殖民地化進一步的發展,而本傑明·富蘭克林被赦免了罪行還被授予了爵位,以研究家的身份度過餘生。

帝國成立

皇曆1798年歐洲爆發資產階級革命,經過法國大革命的拿破崙·波拿巴登上歷史舞台,法國在特拉法加海戰中獲勝,拿破崙率領12萬大軍登陸了不列顛島。皇曆1807年,女王伊麗莎白三世逼到愛丁堡,隨後女王被受到親波拿巴派市民軍逮捕,被迫宣佈廢除君主制,史稱愛丁堡之恥。隨後自稱是亞瑟王后代的不列顛尼亞公爵里卡多·凡·不列顛尼亞和事後被稱為初代「圓桌騎士」的第一騎士理查德·埃克托解救了被幽禁的伊麗莎白三世女王逃往美洲,來到美洲的伊麗莎白三世和追隨她的貴族將首都定在了美洲大陸的東岸,宣佈成立第二不列顛尼亞王國,由此開始統治其美洲。皇曆1813年,女王伊麗莎白三世逝世,由於沒有子嗣,伊麗莎白在臨終前指定了里卡多·凡·不列顛尼亞為繼承人。即位的里卡多·凡·不列顛尼亞一世將王國改為帝國,將國家曆法改為阿爾溫一世帶領獨立的那一年為元年的皇曆a.t.b(Ascension Throne Britannia),並主導編撰了《不列顛尼亞編年史》,神聖不列顛尼亞帝國由此成立。

「北南戰爭」、「黑船事件」時期

皇曆18世紀,隨着民主革命的發展,流亡到神聖不列顛尼亞帝國以法國貴族為主的歐洲貴族們,以解放奴隸為目標在南部諸州發動的叛亂戰爭被稱為「北南戰爭」。在「北南戰爭」期間,謀求國內安定的同時,神聖不列顛尼亞帝國開始把目光轉向海外,特別是太平洋地區。皇曆1853年,由電力驅動的四艘不列顛尼亞的船渡過太平洋給當時處於閉關鎖國的日本打開了國門,此時不列顛尼亞把日本「黃金之國」的傳說當做痴人說夢,只是把日本當作在太平洋的補給基地。日本在打開國門的同時,積極調查電力文明,通過調查發現富士山含有大量櫻石,確立了作為蓄電池的利用方法,日本作為櫻石出產國獲得了急速成長。

第98代皇帝查爾斯時代

在第98代皇帝查爾斯·zi·布里塔尼亞統治下,以布里塔尼亞強大的軍事力和Geass征服了世界三分之一的陸地,囊括現實世界中的整個美洲,半個非洲,亞洲的日本和東南亞的部分地區,中東的部分地區、西伯利亞以及大洋洲的新西蘭等地,並且在非洲地區與EU展開激戰。但是各殖民地反抗不斷,其中以11區的黑色騎士團的恐怖行動最為激烈。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布里塔尼亞的行省和十餘個總督區,其中歐洲布里塔尼亞行省最為強大。

第99代皇帝魯路修時代

新任魯路修皇帝登基之初針對上一任皇帝的痕跡進行了大規模的清洗和抹消。新君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廢除了貴族制度但是並沒有廢除剝削制度,結果就是布里塔尼亞治下民眾無論血統貴賤都過得很慘,但是遭到以原第二皇子/皇兄修奈傑爾為首的舊貴族的一致反對。在鎮壓反對派以後,帝國甚至一度以武力、威懾短暫地統一了世界,國勢達到鼎盛,並且強迫EU加入由第99代神聖布里塔尼亞帝國皇帝魯路修.VI.布里塔尼亞統治的超合眾國(傀儡),這主要是第99代布里塔尼亞皇帝魯路修.VI.布列塔尼亞為了超合眾國未來的統治進行鋪墊

第100代皇帝娜娜莉時代

前代皇帝魯路修統治時期,娜娜莉已經在修奈傑爾操縱下即皇帝位,但直到魯路修皇帝遇刺駕崩後才正式掌權。娜娜莉統治時期,神聖布里塔尼亞帝國接受了超合眾國最高評議會的約束,其國土解體為若干小國和自治領,國家政體改為共和國制度,將國家權利交由議會管理。同時政府與合眾國日本(原11區)簽訂了恢復邦交的條約。

共和國時代

貴族制度由於在第99代皇帝魯路修時代幾乎崩潰了,所以沒有發生什麼大混亂,即使有內亂也由駐紮的黑色騎士團的柯內莉亞和吉諾等不列顛尼亞出身的人鎮壓。因為原本的國力很強解體後並沒有變得貧窮,反而意外的有許多富裕的地方。在農業國家群體中名列前茅。

帝國人員

帝國皇室

  • 里卡多·凡·不列顛尼亞(Ricciardo van Britannia)
    • 第一代皇帝
  • 查爾斯·zi·布里塔尼亞(Charles zi Britannia)
    • 第98代皇帝
  • V.V.維克多·zi·布里塔尼亞(Victor zi Britannia)
  • 瑪麗安娜·vi·布里塔尼亞(Marianne vi Britannia)
    • 魯路修和娜娜莉的母親
  • 加布里埃·la·布里塔尼亞(Gabriella la Britannia)
    • 克洛維爾和萊拉的母親
  • 奧德修斯·eu·布里塔尼亞(Odysseus eu Britannia)
    • 第一皇子,第一皇位繼承人
  • 修奈澤爾·el·布里塔尼亞(Schneizel el Britannia)
    • 第二皇子,第二皇位繼承人
  • 桂妮薇兒·de·布里塔尼亞(Guinevere de Britannia)
    • 第一皇女,第三皇位繼承人
  • 柯內莉亞·li·布里塔尼亞(Cornelia li Britannia)
    • 第二皇女,第四皇位繼承人
  • 克洛維斯·la·布里塔尼亞(Clovis la Britannia)
    • 第三皇子
  • 魯路修·vi·布里塔尼亞(Lelouch vi Britannia)
    • 第99代皇帝,原第11皇子,原第17皇位繼承人
  • 瑪麗貝爾·mel·布里塔尼亞(Marrybell mel Britannia)
    • 皇女,第88皇位繼承人
  • 茱莉亞·mel·布里塔尼亞(Julia mel Britannia)
    • 皇女,瑪麗貝爾的妹妹
  • 漢尼斯·gua·布里塔尼亞(Hannes gua Britannia)
    • 皇子,第36皇位繼承人
  • 尤菲米婭·li·布里塔尼亞(Euphemia li Britannia)
    • 第三皇女
  • 卡斯托耳·rui·布里塔尼亞(Castor rui Britannia)
    • 原第15皇子
  • 波呂克斯·rui·布里塔尼亞(Pollux rui Britannia)
    • 皇子,卡斯托耳的弟弟
  • 娜娜莉·vi·布里塔尼亞(Nunnally vi Britannia)
    • 第100代皇帝,皇女,第87位皇位繼承人
  • 卡林·ne·布里塔尼亞(Carine ne Britannia)
    • 第五皇女
  • 萊拉·la·布里塔尼亞(Laila la Britannia)
    • 皇女,克洛維爾的妹妹

圓桌騎士

  • 第一騎士 俾斯麥·瓦爾德施泰因,與第零騎士樞木朱雀交戰,戰死。
  • 第二騎士 貝爾托莉斯·弗蘭克斯,正式劇情開始前已經返還圓桌騎士稱號,身份為公爵。
  • 第二騎士 米凱勒·曼弗雷迪,擔任歐洲布里塔尼亞的聖米迦勒騎士團團長職位後歸還圓桌騎士稱號,受到真·日向·夏英格的Geass後自殺。
  • 第三騎士 吉諾·拜因貝魯克,被樞木朱雀擊敗。已加入超合眾國,為黑色騎士團的高級軍官。
  • 第四騎士 多蘿西婭·恩斯特,與第零騎士樞木朱雀交戰,戰死。
  • 第五騎士
  • 第六騎士 阿妮亞·阿魯斯特萊依姆,被傑里米亞擊敗。已復員,目前幫助傑里米亞收橙子。
  • 第七騎士 樞木朱雀,晉升為第零騎士並討滅違抗第九十九世皇帝魯路修的其他圓桌騎士。討伐黑色騎士團與修奈傑爾時被紅月卡蓮擊殺。實則暗中逃脫,依九十九世魯路修皇帝命令化身為Zero刺殺了魯路修皇帝。目前使用Zero身份輔佐娜娜莉經營超合眾國
  • 第八騎士
  • 第九騎士 諾奈特·艾妮亞古拉姆,根據修奈澤爾的指示前去監視和輔佐大格林達騎士團,後來擔任大格林達騎士團的參謀。
  • 第十騎士 魯基亞諾·布蘭德利,與紅月卡蓮交戰,戰死。
  • 第十一騎士
  • 第十二騎士 莫妮卡·庫魯席夫斯基,與第零騎士樞木朱雀交戰,戰死。

軍隊

神聖布里塔尼亞軍隊大體分為純血布里塔尼亞軍人和名譽布里塔尼亞軍人。與他們平級的有各大殖民地的駐軍。在此之上的還有皇帝直屬的「圓桌騎士」。

名譽布里塔尼亞軍人原則上不得配槍,不得駕駛Knightmare——因此樞木朱雀成為了各殖民地恭順派的希望之星。與他相似的還有真.日向.夏英格,任職歐洲布里塔尼亞軍四大騎士團之一,米迦勒騎士團的團長(曼弗雷迪卿說的對呀,只要有一技之長,帝國就會讓你人盡其才)。

純血布里塔尼亞軍人是布里塔尼亞軍的大多數。他們駕駛着各種型號的Knightmare攻城掠地。因為與名譽布里塔尼亞軍的差別,他們當中出現了以「布里塔尼亞軍只有布里塔尼亞人」為宗旨的「純血派」(雖然純血派在11區以外沒被提到,但是不排除其他殖民地也有類似的軍人組織),他們會在軍服領口上別一根紅羽毛為標識。

圓桌騎士恐怕是每個布里塔尼亞有志青年的目標了。他們的權限超過殖民地總督,特殊情況下甚至可以代表皇帝。他們由皇帝親自任命,駕駛全帝國最先進的Knightmare,擁有自己的機體研究團隊,組建自己的親衛部隊——這些親兵自然也有高級Knightmare。而全帝國最強大武力的代表,第一騎士,甚至可以挑選一塊殖民地作為自己的封地。在這圓桌騎士團里,走出了庶民出身的瑪麗安娜皇妃,走出了名譽布里塔尼亞人樞木朱雀,成功的人生從這裏開始(大誤)!

殖民地駐軍接受總督指揮。他們的實力很大程度上受總督決定(克洛維斯我不是故意的)。歐洲布里塔尼亞殖民軍可能算是精銳了,在接受了朱利葉斯·金司利軍師指揮後更是如虎添翼。

除了上述的殖民軍、圓桌騎士和圓桌騎士親兵以外,皇帝的子女們有權利為自己安排騎士。騎士要遵守騎士道。原則上每人只能加封一個騎士,但是克洛維斯在入侵日本期間不知道封了多少騎士(為此他差點在受封典禮被藤堂俘獲的KMF殺掉——見官方小說)。

另外,第二皇子修奈澤爾擁有名為「特別派遣嚮導技術部」的軍用Knightmare技術開發部(簡稱「特派」)。這個部門不受地方總督干預。第二部開頭,查爾斯皇帝為了監視失憶的魯路修派遣了自己直屬的「機密情報局」(簡稱「機情局」)。該部門同樣不受地方總督干預,而且擁有自己的KMF部隊和教團派遣的協助(洛洛)。

註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