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真人-動畫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Commons-emblem-issue.svg
由於原創、未經翻譯或存在爭議,當前的標題“真人-动画”為暫定名稱
歡迎前往條目討論頁發起討論。待取得更名(移動)或維持原狀的共識後,應移除此模板。
粉色大猛字.png
猛漢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猛漢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真人動畫.jpg
《旋律時光》裏,動畫人物——唐老鴨和喬鸚哥和真人演員艾塞爾·史密斯處於同一幅畫中
基本資料
用語名稱 真人-動畫
其他表述 Live-action animated film
實境動畫

真人-動畫即結合了真人和動畫的一種新的媒體形式。分為「動畫人物+現實背景」和「動畫背景+現實人物」兩大類。

簡介

讓真人演員和動畫形象結合併非新事物,實際上真人-動畫的歷史幾乎和動畫本身一樣久遠。在電腦動畫技術出現前,製作這類動畫需要先拍攝演員的活動,然後通過手繪或者使用人偶來補加動畫人物。在電腦動畫技術發展後,可以通過動作捕捉的方式將演員處理為動畫角色,使得互動更加逼真。

傳統的結合真人和動畫的方法是將動畫所在的底片和真人場景的底片重疊沖洗,現在一般使用更先進的攝影技術來精確記錄場景。通常情況下,真人部分的每一幀都使用轉描機技術來追蹤,這樣可以讓動畫師們知道動畫角色出現的具體位置。計算機動畫的來臨使得結合工作更容易了。

歷史

誕生

早在20世紀20年代,弗萊舍動畫工作室就製作出了一個將動畫角色置於現實世界的動畫系列,主人公甚至可以和現實物體互動。而弗萊舍的競爭對手華特·迪士尼也在這一塊有所建樹——早在奧斯華和米老鼠誕生前,華特就製作了一部改編自《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真人-動畫系列,將真人扮演的愛麗絲置於卡通世界。

除了手繪的動畫角色之外,也有很多人使用定格動畫結合背投影技術,讓動畫角色融入現實世界。第一部使用這種技術的動畫是《失落的世界》,改編自柯南道爾的同名小說。

發展期

20世紀40年代迪士尼製作了幾部結合真人和動畫的電影(英語:Live-action animated film),其中之一是《三騎士》,在電影中唐老鴨、喬鸚哥可以和真人演員們自由互動,甚至唐老鴨還被巴西女星奧羅拉·米蘭達送上了熱吻。數年後的《南方之歌》則使用了更為成熟的技術,銜接更加緊密。在60年代的《歡樂滿人間》和70年代的《妙妙龍》兩部動畫電影中,迪士尼分別使用了「真人角色置於動畫世界」和「動畫角色置於真人世界」兩種方式。1988年的《誰陷害了兔子羅傑》標誌着傳統動畫和真人演員結合的一座巔峰,在這部電影裏,米老鼠、唐老鴨首次和兔八哥、達菲鴨同屏,並和主人公進行互動。在這之後,華納也自行拍攝了電影《樂一通明星總動員》,雖然反響反而不如迪士尼的《誰陷害了兔子羅傑》。

CG時代

電腦動畫技術的發展意味着動畫角色從2D變成了更具有實體感的3D形象,這一時期各大動畫工作室都有着自己的作品。動作捕捉技術也被廣泛應用於製作這類動畫,讓動畫角色的口型更逼真。

廣告節目也常常運用這種方式,尤其是針對兒童的廣告。

意見

一些真人電影大量使用了動畫技術,比如《阿凡達》和《變形金剛》,但是幾乎沒有人會認為它們是動畫,主要原因是因為這些動畫角色是按照現實的風格精細塑造的。影評人羅格·艾伯特對此評論道:「除非它看起來像動畫,否則在我看來它就不是動畫。」

典型作品

Moegirl is watching you.jpg
更多具有「真人-動畫」特點的條目,請查閱分類:真人-動畫
請編輯者不要向本列表大量添加羅列

除迪士尼推出的實境動畫系列之外,還有以下作品屬於典型的真人-動畫劇集或電影:

畫廊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