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雪山莊
基本資料 | |
用語名稱 | 暴風雪山莊 |
---|---|
其他表述 | Closed Circle、クローズド·サークル |
相關條目 | 島嶼 |
暴風雪山莊是推理、偵探小說的一種模式,也出現在懸疑推理題材的ACG作品中。
簡介
暴風雪山莊模式,常為:一群人受邀參與一個活動,聚集在別墅(或遊輪、島嶼之類),然後,他們發現這個地方沒有信號、突發暴風雪,與外界隔絕無法出入。不久,他們中的一人慘遭殺害,此後,每人都在對他人的懷疑和對自己生命安全的恐慌中度日,而剩下的人又接連被殺......偵探常常也置身其中,也有最後倖存的人告知偵探經過,偵探通過推理得知兇手的類型,也有不見倖存者,罪案被發現時只空餘數具屍體的類型。
典型案例如《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中的「雪夜叉篇」和「塔羅山莊篇」(一共出現兩次,前篇死亡人數4人,後篇死亡2人(包含兇手自殺,兇手是速水玲香(本名小城梓)的親生兄長。))
起源與命名
暴風雪山莊之所以名為暴風雪山莊,是因為其中一種常見的模式:包括兇手在內的一群人聚集在了一所山莊,此時暴風雪大作,導致山莊與外界隔絕,外部人員無法進入,內部人員也無法離開。
最早的暴風雪山莊模式出現在1933年推理作家埃勒里•奎因的小說《暹羅連體人之謎》。此後很出名的作品有1939年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無人生還》,它還兼具了童謠殺人,一些暴風雪山莊題材的作品中會提到或是致敬它。
孤島殺人等在一個封閉的環境內發生了連續殺人事件的情形也可被歸類為暴風雪山莊模式。
英語中一般稱之Closed Circle,日語クローズド·サークル,意為「封閉的圓環」,也有「吹雪の山荘もの」的說法。
特徵
環境
不能出入,外界的支援幾乎為零,尤其是警方和法醫無法介入,先進的刑偵技術無法使用,這給了兇手實行自己計劃的機會,偵探也要在嚴峻的環境下兼顧自己的人身安全解決案件。與此同時兇手的範圍也被鎖定在場地內的人員中,增加了本格推理的樂趣和讀者的參與度。
常見的與外界隔絕的方法有:
- 孤島,沒有船隻,附近沒有陸地或來往的船隻。或著是船隻被損毀、來往開船班次相隔較長等。
- 大雪封山/狂風暴雨,不能出入。或者出入困難、到外界耗時較長等。
- 只有一座吊橋通向外界,而吊橋斷開(多為兇手所為)
- 一幢建築,門窗堅固無法破開
- 手機總是沒有信號(或者根本沒有手機/手機被集中管理)。
- 對外通訊系統被破壞,所在建築物或船隻停電。
兇手
對場地極為了解,事先進行了周密的計劃。他們利用場地,精心設計殺人方案。幾乎不存在到了會場才了解地形的兇手。
兇手以聚會/面試/展覽/拍賣會等名義邀請人員聚集,有時以金錢勸誘。往往匿名或化名發出邀請,有可能假裝被邀請而混入其中。此外還有直接將眾人弄昏後搬運至場地的情形。
多數動機為報仇、滅口。
有時兇手會利用與自己身形相似的他人屍體做出自己被殺的假象。如果使用了機關或暗道,兇手甚至會不在場內。
被揭穿後,兇手一般會:認輸伏法、自殺、攻擊偵探(絕少見逃跑且成功)。少數情況下會襲擊未能提早動手的目標。
受邀人
為什麼受邀人是他們?一般他們有着不為人知的共同點,比如過去都傷害了兇手,招致兇手仇恨。他們本人或沒注意(自認為只是一件小事,卻對兇手造成了極大傷害),或羞於啟齒。
一般分為兩種情況:當年所有人共同傷害了兇手,或兇手只想殺一個人,但不知道是他們中的誰,只好都殺了。
而與兇手無怨無仇的人被殺很可能是因為誤打誤撞發現兇手犯案,兇手害怕罪行暴露而將其滅口,或是其行為影響了兇手的殺人計劃而被殺。
一般受邀人不會全部被殺,但也有「兇手殺死了所有的目標,但故意留下了與復仇無關證人」的情況,此時證人並不了解兇手背景,其證言會存在誤導因素。
單獨行動的人往往會死Flag,每次說「我不相信你們,我一個人最安全」「我才不要跟殺人犯待在一起」的人,他一般很快就死了。反例:遊戲《七憑之祭》的高嶺仁律師堅持待在自己房間,無論什麼結局都活得好好的。此外還有自作聰明,錯誤地自行推理的人,他們一般很快死亡以證明推理的錯誤。
兇案發生後有的受邀人也會犯罪,比如:
- 趁機殺害自己想殺的人,嫁禍給最初的兇手
- 不願等死,極度恐慌,殺死了自以為是兇手的人
- 發現殺害別人有利可圖,臨時起意
- 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幫助了兇手
這些情況會導致局面混亂,兇手難辨,推理難度增加。此外也有兇手被揭發後,受邀人忽然攻擊兇手的案例。
ACG中的暴風雪山莊
- 《彈丸論破系列》
- 《鐮鼬之夜》
- 《七憑之祭》
- 《雪之本境》
- 《霧之本境》
- 《海貓鳴泣之時》
- 《重返藍鯨島 -Return to Shironagasu Island-》
- 《雨格子之館》
- 《回溯依存》
- 《迷霧之夏》
- 戲言系列《斬首循環 藍色學者與戲言跟班》
- 《Remember11》
- 《飽食之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