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時代II:達羅毗荼
“ | 掌控着利潤豐厚的印度洋貿易航線,擁有先進的冶金技術,助您打造中世紀亞洲最富有的海洋帝國之一。達羅毗荼的獨特單位是軟劍兵,一種揮舞着鋒銳而柔韌利劍的勇士;以及樓船,一種統治公海的巨大船艦. | ” |
——遊戲內說明書 |
達羅毗荼是《帝國時代2:印度王朝》中引入的南亞文明,基於印度次大陸南部的諸個達羅毗荼原住民締造的王朝設計。專注於步兵和海軍。
簡介
達羅毗荼人擁有遊戲裡最差的騎兵部隊,因為他們沒有騎士,沒有畜牧和血統,輕騎兵和象兵也不能升級到帝王時代部隊,是一個類似於維京人和馬來人,但是更加偏激的步兵海軍專精民族
達羅毗荼人的大象部隊更加重視爆發能力,帝王時代獨特的科技烏茲鋼使得所有步兵和騎兵攻擊無視護甲,同時城堡時代獨特科技醫療部隊讓大象獲得緩慢治療能力,文明加成使得他們的騎象射手攻擊速度更快,結合以上優點,達羅毗荼人的象兵和騎象射手如同玻璃大炮,傷害最高,但是最容易陣亡,但是如果他們可以在小規模衝突中活下來,頑強的自愈能力使得他們可以隨時準備好下一次的戰鬥
和維京人類似,達羅毗荼人專注於海軍和步兵,擁有滿科技的兵營和碼頭,兩個獨特部隊也為他們這兩個長項錦上添花,弓箭手、火槍兵和騎象射手可以被完全的射手科技加成,配合文明加成使得他們的混合部隊作戰能力非常可靠,代價就是他們擁有遊戲裡最悲慘的馬廄,即使是配合獨特科技也僅僅是「能用」的水平而已,缺乏騎兵科技的他們也牽連了攻城戰象的發揮,他們的攻城器也顯得非常平庸,加上同樣平庸的修道院,可以說他們就是非常偏科的步兵和海軍專家,不適合使用其他部隊作為主力作戰
進入下一個時代獲得木材可以使得他們在升級後快速部署出兵建築,同時漁船的加成也是很不錯的食物來源加成,但是城堡時代之後,金石科技以及輪作都沒辦法繼續升級,所以他們的經濟在後期會開始變得乏力起來
特性
特有單位
- 印度劍客(註)根據原文的正確翻譯應為「軟劍兵」 (Urumi Swordsman)
Urumi是一種怪異的軟劍,如同鞭子一樣,在非戰鬥狀態下可以纏繞在腰間,戰鬥時可以快速拔出變成鋒利的鞭劍進行戰鬥,這種武器通常配合小圓盾使用,在印度南部傳承着大量這種武器的實戰武術技巧
- 樓船 (Thirisadai)
朱羅王朝時期南印度的航行工藝高度發達,中世紀的朱羅王朝也被人稱之為海上王國。他們的船隻遠航到了東南亞的努山答臘 (Nusantara)地區,甚至還參與了這片土地的紛爭。遊戲裡的樓船基於婆羅浮屠浮雕上雕刻的船隻
特有科技
- 城堡時代:醫療團隊 (Medical Corps)
大象單位每分鐘可恢復20生命值
悉達醫學是起源於印度的古老傳統醫學,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開始就在達羅毗荼人之間流傳,它是一種基於實踐和神秘主義、精神、鍊金術的傳統醫學;
- 帝王時代:烏茲鋼 (Wootz Steel)
步兵和騎兵攻擊造成無視防禦力的真實傷害
烏茲鋼是公元前6世紀在印度西北部發展出來的一種鋼材,本質上是一種高碳鋼坯,它們被運送到中東地區進行加工後就變成了舉世聞名的大馬士革鋼。據傳可以輕鬆劈開歐洲騎士的戰甲。
文明加成
- 升級到下一時代獲得200木材
- 漁民和漁船攜帶量+15
- 兵營科技研發費用減半
- 投矛手和騎象射手攻速快25%
團隊加成
- 每座船塢可以提供5人口容量
世界奇觀
布里哈迪希瓦拉神廟(Brihadeeswarar Temple)
位於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坦賈武爾地區,由羅茶羅乍一世 (Rajaraja I)於1000年建立。是印度現存最高的印度教廟宇。以花崗岩為主要建材,主要祭祀對象為濕婆神。
語音
遊戲裡的達羅毗荼人說的是泰米爾語,達羅毗荼語系裡面的四個分支之一,是南印度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使用獨特的泰米爾文字書寫
村民
- 選擇1 Cari (சரி) – 好的
- 選擇2 Ēy (ஏய்) – 誒?
- 選擇3 Nāṉ thayār (நான் தயார்) – 準備就緒
- 選擇4 Eṉṉa kaṭṭaḷai? (என்ன கட்டளை) – 命令是?
- 移動1 Cari (சரி) – 好的
- 移動2 Iṅṅgaṉamē (இங்ஙனமே) – 像這樣
- 女性移動3 Cērgiṟēṉ (சேர்கிறேன்) – 我明白了
- 男性移動3 Appadiye cērgiṟēṉ (அப்படியெ சேர்கிறேன்) – 是的,我明白了
- 女性移動4 Appadiye (அப்படியே) – 是的
- 男性移動4 Appadiye cērgiṟēṉ (அப்படியெ சேர்கிறேன்) – 是的,我明白了
- 建造 Kaṭṭuvēṉ (கட்டுவேன்) – 我會建造
- 女性覓食 Vēṭṭai yāduvēṉ (வேட்டை யாடுவேன்) – 我會去狩獵
- 男性覓食 Mīṉ pidippēṉ (மீன் பிடிப்பேன்) – 我會去抓魚
- 女性伐木 Uḻuvēṉ (உழுவேன்) – 我會去耕田
- 男性伐木 Seppan iduven (?) – ?
- 狩獵 Vēṭṭai yāduvēṉ (வேட்டை யாடுவேன்) – 我會去狩獵
- 女性農田 Maram veṭṭuvēṉ (மரம் வெட்டுவேன்) – 我會去伐木
- 男性農田 Vēṭṭai yāduvēṉ (வேட்டை யாடுவேன்) – 我會去狩獵
- 漁獲 Mīṉ pidippēṉ (மீன் பிடிப்பேன்) – 我會去抓魚
- 開礦 Tōṇdavēṉ (தோண்டவேன்) – 我會去挖掘
- 維修 Maram veṭṭuvēṉ (மரம் வெட்டுவேன்) – 我會去伐木
軍事單位
- 選擇1 Cari (சரி) – 好
- 選擇2 Uṅkaḷ sittam (உங்கள் சித்தம்) – 如您所願
- 選擇3 Eṉṉa kaṭṭaḷai? (என்ன கட்டளை) – 您的命令是?
- 移動1 Cari'aiyā (சரிஐயா) – 好,陛下
- 移動2 Appadiye (அப்படியே) – 是的
- 移動3 Inta gaṇamē pōgiṟēṉ (இந்த கணமே போகிறேன்) – 我馬上就去
- 攻擊1 Pāyundhu thākku (பாயுந்து தாக்கு) – 出擊!
- 攻擊2 Muṉṉēṟu (முன்னேறு) – 前進
- 攻擊3 Aya dattai yid (?) – ?
僧侶
- 選擇1 Cari (சரி) – 好
- 選擇2 Āṇṭavaṉ pēril (ஆண்டவன் பேரில்) – 以主的名義
- 選擇3 Uṅkaḷ kālaṭiyil (உங்கள் காலடியில்) – 跟隨您的腳步
- 選擇4 Eṉṉa kaṭṭaḷai? (என்ன கட்டளை) – 您的命令是?
- 移動1 Cari (சரி) – 好
- 移動2 Appadiye (அப்படியே) – 是的
- 移動3 Naan vidai perugiren (நான் விடை பெறுகிறேன்) – 我要離開您了
- 移動4 Inta kaṇamē celvēṉ (இந்த கணமே செல்வேன்) – 我馬上就去
國王
- 選擇1 Cēti koṇṭu vantēṉ (சேதி கொண்டு வந்தேன்) – 好像有個新主意了
- 選擇2 Eṉṉa vēṇdum? (என்ன வேண்டும்) – 你想要幹啥
- 選擇3 Ēṉ tontaravu ceykiṟāy? (ஏன் தொந்தரவு செய்கிறாய்?) – 你為何打擾我?
- 選擇4 Ippadittāṉ (இப்படித்தான்) – 這是怎麼了
- 移動1 Celvēṉ (செல்வேன்) – 會去的
- 移動2 Culvaṭiceyvēṉ (சுல்வடிசெய்வேன்) – 我會搞定它
- 移動3 Uṅkaḷ viruppappaṭi (உங்கள் விருப்பப்படி) – 按你想要的那樣
- 移動4 Uṅkaḷ karuṇai (உங்கள் கருணை) – 感謝關照
AI玩家名
- 賈亞西瑪(Jayasimha;ஜெயசிங்க):6世紀初伐陀毗遮婁其(Vatapi Chalukya)的第一位統治者
- 超日王一世(Vikramaditya I;முதலாம் விக்ரமாதித்யன்):655年到680年的遮婁其王朝的國王,他恢復了王國的秩序,並驅逐了占據首都伐陀毗的帕拉瓦人
- 卡登貢(Kadungon;கடுங்கோன்):大約590年到620年早期南印度潘地亞政權的國王,他的名字在泰米爾語的意思是「偉大國王」,他和帕拉瓦國王僧訶毗濕奴(Simhavishnu)一起終結了卡拉波拉王朝的統治,讓南印度的歷史進入下一個時代
- 戈文德三世(Govinda III;மூன்றாம் கோவிந்தன்):793年到814年的著名拉什特拉庫塔王朝君主,他是王朝里用兵最成功的皇帝,成功征服了從南部甘尼亞古馬里到北部曲女城的廣大土地
- 阿目佉跋沙(Amoghavarsha;அமோகவர்சன்):814年到878年間,拉什特拉庫塔王朝最偉大的皇帝,在他統治時期內,國內的梵語學者和卡納達語學者在首都雲集,王朝到達了最鼎盛的時期
- 室利摩羅·斯里瓦拉巴(Srimara Srivallabha;சீமாறன் சீவல்லபன்;815-862):中世紀早期南印度潘地亞王國的國王,他在位期間內國家動盪不斷,使得朱羅人趁機崛起
- 維闍耶洛耶(Vijayalaya;விசயாலய):847年到871年的朱羅皇帝,他在潘地亞人和帕拉瓦人陷入戰爭泥潭之際,引領沉寂了數百年的朱羅人崛起,建立了朱羅帝國,統治着高韋里河以北的地區
- 羅茶羅乍·朱羅(Rajaraja Chola;இராஜராஜ சோழன்):985年到1014年的朱羅皇帝,他是朱羅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在位期間多次和周邊的國家用兵,為兒子拉金德拉·朱羅的稱霸奠定了基礎
- 拉金德拉·朱羅(Rajendra Chola;இராஜேந்திர சோழன்):拉金德拉·朱羅一世,印度南部的朱羅皇帝(現在的泰米爾納德邦,安得拉邦,喀拉拉邦,卡納塔克邦和特蘭甘納邦),他在1014年繼承了父親羅茶羅乍·朱羅的王冠。在他的統治期間,他將朱羅帝國的影響擴展到了印度北部的恆河流域,並橫跨印度洋延伸到了西亞和東南亞,使朱羅帝國成為了印度歷史上最強大的海上帝國之一,原印度君主,印度王朝版本被修改為達羅毗荼君主
- 庫羅通伽(Kulothunga;குலோத்துங்க;1025年-1122年):在位52年的朱羅帝國皇帝,他的母親是朱羅公主,父親來自東遮婁其王朝,在他統治期內,朱羅和遮婁其迎來了一段和平時光,為接下來朱羅帝國兩個多世紀的國祚奠定了基礎
- 維嘉亞巴胡(Vijayabahu;முதலாம் விஜயபாகு;1039年-1110年):斯里蘭卡王,他在朱羅入侵斯里蘭卡的歲月中長大,經過17年的軍事行動,成功地把占領斯里蘭卡的朱羅大軍驅逐,在1070年登基重建了斯里蘭卡佛教王國
- 摩羅伐摩一世(Maravarman I;முதலாம் மாறவர்மன்):全名摩羅伐摩·庫拉舍卡拉·潘地亞(Maravarman Kulasekara Pandyan),1268年到1308年統治印度南部地區的潘地亞王朝的君主,他和朱羅王國展開了激戰,終結了朱羅人的統治
- 哈里哈拉一世(Harihara I;முதலாம் ஹரிஹரா):毗奢耶那伽羅帝國(官方翻譯為威迦耶納噶帝國)的創始人,他在早期被德里蘇丹國俘虜被迫接受伊斯蘭教,逃離後和兄弟布卡拜一名印度教隱士吠德耶羅耶(Vidyâranya)為師重新皈依印度教,隨後他在其他反抗德里蘇丹國的南印度勢力的幫助下於1336年建立自己的王朝,統治直到1356年去世
- 克利須那·德瓦拉亞(Krishna Devaraya;கிருஷ்ணதேவராயன்):1509年到1529年在位的毗奢耶那伽羅帝國皇帝,在德里蘇丹國沒落之後,他將毗奢耶那伽羅擴張為當年印度最大的國家
遊戲內介紹
在笈多王朝統治着北方之時,印度次大陸的南方地區則由眾多獨立的王朝統治。其中之一便是遮婁其 (公元 6 至 8 世紀)。遮婁其王朝從德干高原向南擴張,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王國,但統治鬆散,動盪不安。隨着時間的推移,一股新的勢力出現:羅濕陀羅拘陀王朝 (8 至 10 世紀),並成為了一個更加強大的國家。羅濕陀羅拘陀人、孟加拉波羅人和瞿折羅-波羅提訶羅人,歷經數代都在所謂的曲女城三角地區爭奪霸權。
除了羅濕陀羅拘陀人之外還有另外一股勢力,那就是南印度的潘地亞 (6 至 10 世紀)。在卡登貢和室利摩羅等傑出統治者的領導下,潘地亞人統治着孟加拉灣沿岸的大部分海岸,有時也會被迫參與曲女城三角地區的爭奪。他們所統治的地區是橫跨印度次大陸及其周邊海洋的繁榮貿易網絡的重要節點。然而,波羅皇帝提婆波羅向遙遠的南方發起了一場雄心勃勃的戰爭,意圖進一步擴大本來已經很遼闊的疆域,使這兩個王國幾乎毀滅,險遭滅國。
南下遠征和其他事件造成的權力真空和動盪,直接促成另一個大國朱羅帝國 (9 至 13 世紀) 的崛起。雖然朱羅帝國主要位於印度南部和斯里蘭卡,但在羅茶羅乍和拉金德拉等勇敢統治者的領導下,朱羅人將勢力範圍擴大到東北部沿海的孟加拉以及東南亞。在一場大戰中,拉金德拉·朱羅與高棉帝國的蘇耶跋摩一世結盟,意欲摧毀主要位於蘇門答臘和馬來西亞的海上帝國室利佛逝。朱羅艦隊是當時最強大的艦隊之一,組織嚴密,裝備精良。這個艦隊由各種各樣的船舶組成,既能在小規模交戰中擊潰敵人的海軍,也可以蜂擁而至,以絕對數量壓倒對方。
印度南部的技術也非常先進,其中著名的產品之一是現代鋼鐵的前身烏茲鋼。達羅毗荼人用這種材料製作武器,比對手的同類武器更堅固、更致命、更耐用。這項技術最終沿着貿易路線傳播到中東,在那裡被稱為大馬士革鋼,最後進入歐洲。這一地區的武器也有一些先進的創新:最為典型的例子是印度軟劍,一種可以像鞭子一樣揮舞的靈活刀刃。印度軟劍有一種不可思議的能力,能夠繞過防禦,造成可怕的割傷。
隨着朱羅帝國的衰落,潘地亞人的統治再度取而代之。然而,此時出現了更多的敵對勢力:德里蘇丹國的後裔不時向南入侵,試圖征服印度次大陸的其餘部分。儘管如此,有一股新的勢力崛起:威迦耶納噶帝國 (14 至 17 世紀),並開始抵禦這些威脅。這個強大的國家利用了其前任統治者建立的優勢,還從經常到訪該地區的歐洲商人那裡進口火藥武器。雖然其成功的統治持續了一段時間,但威迦耶納噶帝國最終還是在北方的持續入侵壓力下傾覆。
文明簡史
達羅毗荼(Dravidian)一詞來源於梵文的Dravida,在歷史上曾用來指代泰米爾人。天主教宣教士羅伯特·考德威爾用這個詞來代表南印度的居民。達羅毗荼人可能曾經廣泛分布在整個南亞次大陸,包括西北部地區,在公元前2000 - 公元前1500年,他們持續的由印度西北部遷往東南部,到了公元前1500年前後,可能已存在有北達羅毗荼、中達羅毗荼和南達羅毗荼三個方言群。儘管歷史上達羅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來源不同、且同樣生活在印度半島上,但今天「達羅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主要是根據地區分布和文化習俗而非種族來區分的
伴隨着雅利安人的入侵,達羅毗荼人的生存空間不斷受到壓迫,被壓縮在南印度一帶,在公元前後,泰米爾人建立的朱羅王朝開始出現在歷史記載中,這個王朝是印度歷史上國祚最長的王朝,從公元前3世紀開始一直到公元13世紀滅亡持續了1500多年,朱羅王朝的強盛和他們注重於大海有關,他們通過海運和海上貿易累積了大量財富,在朱羅王朝的巔峰時期他們甚至還連同高棉人攻打東南亞地區的強權三佛齊王國,把勢力延伸到了柬埔寨和緬甸的海岸,在1279年,朱羅王朝被同樣由泰米爾人建立的潘地亞王朝所滅亡,儘管潘地亞王朝很快也被來自北方的穆斯林入侵者所滅亡,但是達羅毗荼人在接下來的時期依舊頑強地保有着自己的政權,德里蘇丹國,乃至後來的莫臥兒帝國一直都不能穩定地控制南印度地區
軼事
- 達羅毗荼的文明圖標是一個黑色的印度圓盾,這可能是對他們膚色的暗喻,四個天青色的寶石象徵着印度教,在印度教中藍色是神的顏色,神的皮膚在繪畫作品中總是被描繪成藍色
- 達羅毗荼UI下方的圖案是濕婆舞王像(Nataraja),又稱宇宙之舞像或毀滅之舞像,Nataraja是印度教毀滅之神濕婆的一個狀態,雕像描述了祂作為一個舞者去完成祂的神舞以摧毀一個疲憊的宇宙,並為了創造之神梵天啟動創世過程而作出準備
- 達羅毗荼繼承了《蠻王崛起》中原印度文明的城堡和世界奇觀模型,而由原印度大改而來的印度斯坦則獲得了新模型
- 但原先的城堡模型是基於拉賈斯坦邦 (Rajasthan)的昆巴哈爾堡壘 (Kumbhalgarh),並不在傳統的達羅毗荼人聚居區
- 除三個美洲原住民文明(非完整科技/超級隨機模式下無法自行建造馬廄)之外,達羅毗荼的馬廄戰鬥力最低。他們是唯一一個有象兵系卻不能升級為精銳象兵的文明,也是除了維京之外又一個既缺乏畜牧又缺乏血統科技的非美洲文明。他們的馬廄總共只能訓練三種單位(斥候騎兵、輕騎兵和象兵),沒有一個來自帝王時代。最重要的是,他們還缺乏騎兵鋼甲升級
- 達羅毗荼是《決定版》中引入的第一個滿科技勁弩手文明。他們也是第一個既可以使用獨特戰船,又擁有船塢中既有的全部船隻升級和科技的文明
- 達羅毗荼與馬來和維京兩個文明非常相似,都以強大的海軍和步兵著稱。他們的騎兵戰鬥力都不高,沒有強大的僧侶,但垃圾兵戰鬥力很強,還可以使用滿科技勁弩手(維京現在缺少指環科技)
- 達羅毗荼的樓船被認為實際上並非印度起源,因為缺乏考古證據加以支撐,相關歷史也受到學術界的質疑
- 部分印度網友認為「達羅毗荼」作為該文明名稱並不合適,應該使用「泰米爾」這樣更為具體的名稱
在國內會被丈育玩家們讀成「達羅比茶」、「達羅此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