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帝国时代II:缅甸

贴贴♀百科,万娘皆可贴的百科全书!转载请标注来源页面的网页链接,并声明引自贴贴百科。内容不可商用。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Aoe fuchs.png
萌娘百科欢迎您参与完善帝国时代系列条目☆Wololo~
欢迎正在阅读这个条目的您协助编辑本条目。编辑前请阅读Wiki入门条目编辑规范,并查找相关资料。祝您在萌娘百科度过愉快的时光。
印度次大陆以东,充满活力和博学的文化在丛林和河谷中蓬勃发展。把握权力,平息叛乱,使缅甸君主制恢复昔日的辉煌。指挥无坚不摧的巨大战象,成就东南亚历史上最伟大的帝国。缅甸独特的部队是飞镖骑兵,一种远程骑兵部队,致命但是命中率差强人意
——游戏内说明书

缅甸人是《帝国时代II:蛮王崛起》中登场的东南亚文明,专注僧侣和象兵

简介

缅甸人基于历史上的蒲甘王朝和后来的东吁王朝,后者是东南亚最大的帝国。缅甸周边地区以其宽阔的山脉,密集的山谷和浓密的森林而闻名。为了反映这个设定,缅甸人在伐木场科技免费升级。佛教僧侣在缅甸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教导着谦卑的重要性,不贪恋任何财富或奢侈品,游戏里以便宜的修道院技术和显示地图圣物位置的团队奖励来反映了这一点

尽管最后还是失败了,但是缅甸军队还是敢于勇敢地用骑兵去抵抗蒙古人的入侵,其中以18世纪的来自外国的飞镖骑兵为佼佼者,这在游戏里被设定为他们的独特单位,并且独特科技曼尼普尔马也反映了这一点设定

缅甸人还以擅长使用笨重的装甲大象而闻名,在他们的另一个独特科技“象轿”中可以得到体现,使象兵获得了额外的近战装甲和远程装甲。最后,缅甸的步兵训练有素,是熟练掌握斌道等武术的武术家,在游戏中反映为步兵随着时代的增长获得更高的攻击力

特性

特有单位

飞镖骑兵(Arambai)

  • 拥有强力攻击的远程骑兵

Arambai是一种一种类似飞镖的武器,其尖端为尖头,握柄上附有羽毛,它是现在印度最东部的曼尼普尔邦的秘密武器,使用这种飞镖的骑兵常常在飞镖上涂毒进行致命的攻击

特有科技

  • 城堡时代:曼尼普尔马(Manipur Cavalry)

骑兵对弓箭手的伤害+4
曼尼普尔邦是位于现在印度东北的边界邦镇,民风剽悍善战闻名,这个科技很好地体现出他们的作战技巧

  • 帝王时代:象轿(Howdah)

象兵的远程护甲和近程护甲+1
Howdah是大象背上的传统乘架,可以乘载部队于象背上

文明加成

  • 伐木场科技免费升级
  • 从封建时代开始,步兵攻击力每个时代+1
  • 修道院科技便宜50%

团队加成

显示地图上的圣物

世界奇观

瑞喜宫塔

瑞喜宫塔(Shwezigon Pagoda)

公元1059年由最早统一缅甸的蒲甘王朝阿奴律陀王建造,江喜佗王完成。是蒲甘最古老的塔,也是最壮观、工程最浩大的塔。该塔高40多米,周围环绕着53尊高大的雕塑,包括狮子雕、摩迦罗雕(一种形似鳄鱼的动物)和蟾蜍雕。塔的四面各有一铜亭,亭内各有一尊精美绝伦的立佛。 坛台之间的长廊涂釉方砖上,刻有1000幅左右的浮雕。

语音

缅甸人说和他们名字同名的语言,一种汉藏语系的语言,使用他们独特的从迦昙婆和帕拉瓦等古婆罗米文字改造而成的文字书写

村民

  • 选择1 Hou'ke? (ဟုတ်ကဲ့) – 是?
  • 选择2 Hae (ဟေ့) – 你好
  • 选择3 Athin bai (အသင့်ပဲ) – 准备就绪
  • 选择4 Amein bhe pa? (အမိန့်ပေးပါ) – 何种命令?
  • 移动1 Hou'ke (ဟုတ်ကဲ့) – 是
  • 移动2 Mhaan ba (မှန်ပ) – 正确
  • 移动3 Kyawantaw swarrmai (ကျွန်တော်သွားမည်) – 我会去的
  • 女性移动4 Swa do mè (သွားတော့မယ်) – 我现在去
  • 男性移动4 Khu lote lite maal (ခုလုပ်လိုက်မယ်) – 来马上完成
  • 建造 Sout lote thai thamarr (ဆောက်လုပ်ရေးသမား) – 建筑工
  • 伐木 Thit khote thamarr (သစ်ခုတ်သမား) – 伐木工
  • 女性农场 Lay thamarr (လယ်သမား) – 农民
  • 男性农场 Jhait thain thamarr (ရိပ်သိန်းသမား) – 果实收集者
  • 渔获 Ngarr phan thamarr (ငါးဖမ်းသမား) – 渔夫
  • 女性觅食 Lay thamarr (လယ်သမား) – 农民
  • 男性觅食 Jhait thain thamarr (ရိပ်သိန်းသမား) – 果实收集者
  • 狩猎 Mowt soe (မုဆိုး) – 猎人
  • 开矿 Mine tuu thamarr (မိုင်းတူးသမား) – 挖掘者
  • 修理 Pyupyin thamarr (ပြုပြင်သမား) – 修理

军事单位

  • 选择1 Hou'ke? (ဟုတ်ကဲ့) – 是?
  • 选择2 Ameint taw a tine par (အမိန့်ပေးပါ) – 等候您的命令
  • 选择3 Amein bhe pa? (အမိန့်ပေးပါ) – Which order?
  • 移动1 Narr lae par taal (နားလည်ပါတယ်) – 我明白了
  • 移动2 Khu lote litemaal (ကျွန်တော်လုပ်လိုက်မယ်) – 我现在马上做
  • 移动3 Hou'ke? (ဟုတ်ကဲ့) – 是?
  • 攻击1 Tet khya! (တက်ကြ) – 前进!
  • 攻击2 Ngartote titemaal! (ငါတို့တိုက်မယ်) – 我们战!
  • 攻击3

僧侣

  • 选择1 Hou'ke? (ဟုတ်ကဲ့) – 是?
  • 选择2
  • 选择3
  • 选择4 Phaya Tayar Sangha (ဘုရား၊တရား၊သံဃာ) - 佛陀他的教诲以及戒律
  • 移动1 Khu lote litemaal ခုလုပ်လိုက်မယ် – 我现在马上做
  • 移动2 Hou'ke (ဟုတ်ကဲ့) – 是
  • 移动3
  • 移动4 Khyeth kyinn partaay ချက်ချင်းပါပဲ - 马上

国王(翻译缺失)

AI玩家名

  • 阿奴律陀(Anawrahta;အနော်ရထာ):蒲甘帝国的创始人,被认为是缅甸民族之父,他将缅甸干旱地区的一个小国扩张成奠基现代缅甸的第一个缅甸帝国
  • 明平(Min Bin;မင်းပင်):1531年至1554年的若开国王,其统治时期见证了该国的崛起并成为大国,在葡萄牙雇佣军及其枪支的帮助下,他强大的海军和陆军将王国的边界推向了孟加拉国深处,当地发行过基于他形象的硬币,甚至他们还干预了缅甸本土的政务
  • 明康(Minkhaung;ပထမ မင်းခေါင်):缅甸的皇室头衔,可以指代明康一世,明康二世,妙乌王明康,卑谬王明康或东吁明康一世,东吁明康二世
  • 明吉逾(Mingyi Nyo;မင်းကြီးညို):缅甸东吁王朝的创始人,在他45年的统治中(1485-1530),东吁从一个偏远的阿瓦王国附庸国成长为一个小而稳定的独立王国
  • 莽瑞体(Tabinshwehti;တပင်ရွှေထီး):莽瑞体是1530年至1550年的缅甸东吁王朝国王,也是东吁帝国的创始人。自1287年蒲甘帝国灭亡以来,他通过发动战争创造了缅甸最大的国家
  • 莽应龙(Bayinnaung;ဘုရင့်နောင်):1550年至1581年的缅甸东吁王朝的国王。在他统治的31年期间被称为“缅甸有史以来的大爆发”,莽应龙成立了东南亚历史中最大的帝国,包括现代缅甸,中国掸邦,兰纳,澜沧,曼尼普尔邦和暹罗在内的大部分地区
  • 莽应里(Nanda Bayin;နန္ဒဘုရင်):1581年至1599年的缅甸东吁王朝国王,他见证了东南亚历史上最大的帝国东吁帝国的崩溃
  • 频耶达拉(Binnya Dala;ဗညားဒလ):一个用于白古王朝、东吁王朝和复国白古王朝的王公的称号,可能是指1538年良兆战役中被击败的白古王朝将军,或者是东吁王朝的首席大臣和将军(1559-1573年)
  • 江喜陀(Kyansittha;ကျန်စစ်သား):1084年到1113年的缅甸蒲甘王朝国王,被认为是缅甸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 拿那帕缇(Narapati;နရပတိ):缅甸王室头衔,可能指的是阿瓦王拿那帕缇一世(1442-1468),阿瓦王拿那帕缇二世(1501-1027),卑谬王拿那帕缇(1532-1539),阿瓦王拿那帕缇三世(1545-1551),阿瓦王拿那帕缇四世(1551-1555)
  • 薛胡(Sithu;စည်သူ):缅甸君主制时代使用的缅甸王室头衔,可能指蒲甘王薛胡一世/蒲甘王薛胡二世/蒲甘王薛胡三世/蒲甘王薛胡四世/邦芽王薛胡/薛胡觉廷
  • 苏瓦绍盖(Swasawke;စွာစော်ကဲ):1367年至1400年的阿瓦国王,自1280蒲甘帝国灭亡以来,他首次重拾了缅甸的中央权力,建立了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统治上部缅甸的阿瓦王朝

游戏内介绍

自史前时代起,缅甸地区就因其肥沃的平原,便捷通畅的河道和群山环护的地形,吸引了众多族群在这里繁衍生息。在公元前一千年到公元九世纪之间的两千年间,这里种植了大量的水稻,还成为了中国和印度通商的要道,许多城邦也因之建立了起来。和其他早期的东南亚国家一样,这里的文化在和印度文明的交流中逐渐受到了影响,许多缅甸城邦皈依了佛教,并建造了各种寺庙。这些高耸的圆柱形寺庙,在当地被称为浮屠佛塔,成为了之后当地标志性的宗教建筑。比如建造于公元 11 世纪蒲甘王国的瑞喜宫塔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

在中世纪时期,有两个王朝曾先后一统当时的缅甸诸国,建立了强大的帝国。公元 1044 年,阿奴律陀国王 (公元 1044 年至1077 年在位) 在上缅甸蒲甘小王国称王。他大兴水利,下令建造了广泛的农田灌溉渠道网络,大大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之后他趁机征服了上,下缅甸的大部分土地。到公元 1200 年时左右,蒲甘帝国 (公元 1044 年至 1297 年) 强盛至极,版图面积达到了空前之大,缅族文字也在当时被普遍使用。蒲甘帝国还用此制定了自己严格的法典

蒲甘帝国平时只有不多的常备军驻守在他们的首都,他们被称为护国勇士军,而一旦发生战争,他们就会征募更多的军队投入战斗。蒲甘大军以步兵为主,但也会加入一些战象,这是他们的精锐部队,也是皇权的象征,所以每支军队都会蓄养一些的战象。大象往往配备了象轿,这是一座装备在大象背上的座轿,可以让步弓手在上面安全地射杀地面的敌军。此外,缅甸军也有一定规模的骑兵。这里的将士善使各种武器,包括剑,矛,弓甚至还有飞镖。然而,尽管蒲甘帝国在 11 和 12 世纪盛极一时,它最终还是被蒙古人在 1285 年打垮了。在蒲甘帝国瓦解之后,这里很快又沦为一片群龙无首,诸侯割据的战乱之地

到了十四世纪,蒲甘帝国旧日的国土已经分裂成四个新的国家,它们各自都宣称是帝国的正统延续,然而它们的王权也常受到质疑和叛军起义的侵扰。虽然四国鼎立,纷争不断,相互制衡,但是它们之中一个叫东吁的小王国因为广收难民,大开疆土和东征西战,显著提升了国力。在公元 1510 年时,国王明吉瑜 (公元 1485 年至 1530 年在位) 宣布独立。之后,继任的君王们继续发展国力,在国王莽瑞体 (公元 1530-1550 在位) 和莽应龙 (公元 1550 年至 1581 年在位) 的统治下,东吁从一方诸侯一举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帝国,国土覆盖了现在的缅甸,泰国和老挝的大部分土地。缅甸大军在战斗中的优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广泛使用黑火药枪支和雇佣葡萄牙的大炮部队

这种版图的极速扩张导致了许多地区人心不稳,无法真正服从东吁帝国的统治。在莽应龙驾崩之后,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许多封建地主重新割据。他的儿子莽应里国王 (缅名南达勃因,公元 1581 至 1599 年在位) 极力想保住帝国昔日的荣光,挽回颓势。然而,他们数次攻打泰国的阿瑜陀耶大城府耗尽了国力却无功而返,之后又不幸遭遇了百年天灾和骤降的气候,让农业多年失收,经济大受打击。最后,在 1599 年,东吁帝国的首都白古城被攻陷并焚为灰烬。缅甸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也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

文明简史

蒲甘王朝与蒙古征服

在8世纪以前,缅甸的伊洛瓦底江流域就已经有人居住。由缅族与孟族组成了最早的氏族部落社会。一直到1044年,由阿奴律陀国王统一各部落,形成中央王权。是为「蒲甘王朝」。在蒲甘王朝执政期间,缅甸受到佛教影响极深,上千座佛寺在缅甸境内出现。从王公到平民几乎都接触了佛教 13世纪,蒙古铁蹄消灭中原政权后来到南疆。忽必烈的大军将蒲甘王朝给消灭,从此缅甸纳入了元朝版图。但随着时代递嬗,蒙古影响力逐渐消退。缅甸则进入群雄割据时期

缅甸的战国时期

14世纪缅甸分裂成数个小邦彼此间并与征伐。其中有三个割据政权最为强大。以地域来区分则是北:阿瓦王朝;中:东吁王朝;南:白古王朝。东吁王朝善用外交策略,先后与阿瓦、白古结好,最终将其分化后歼灭 东吁王朝于16世纪完成统一

东吁王朝统一

16世纪东吁王朝完成中央集权与人口普查,为缅甸经济与税制奠定基础,国力因而迅速强大。同时缅甸与邻国暹罗也爆发军事冲突。首都一度遭到暹罗部队包围,但随后被击退。并且接连发动两次的暹罗远征。同时,东吁王朝与大明亦有边境纷争,曾经在1538年时入侵云南,但遭到明将邓子龙痛击。此后东吁王朝失去中央集权的能力,各地又陷入了封建领主割据的局面

葡萄牙人来访与停滞

16 世纪末,葡萄牙开始以雇佣中的身分出现。他们参与封建领主们的战争,企图左右政局以获取更大的贸易权力。内部则因为阶级剥削、以及长年战争导致经济衰退。农民起义时有所闻 最终它隆王决定保守执政,放弃了对外战争的步调,改以休养生息的国策。缅甸国势遂趋向安定而封闭,不再有扩张与兼并之举

轶事

  • 缅甸是唯一一个缺乏射手皮甲的文明
  • 虽然游戏里的缅甸人主要是基于蒲甘王朝和东吁王朝,但是现代东北印度的曼尼普尔邦对他们的影响也很深远,游戏里的独特兵种和技术反映了这点,讽刺的是曼尼普尔在历史上经常和缅甸帝国作战,但是有一点是合理的,18世纪曼尼普尔骑兵经常帮助缅甸人作战,是缅甸骑兵的重要组成部分
  • 尽管现在曼尼普尔邦是印度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在英国人来到印度之前,印度长期都处于混乱的万国林立状态,长期没有一个核心的文化以及政权可以很好地把印度统一在一起,曼尼普尔历史上也因为这样长期是以独立国家身份存在,而不是印度的一部分,曼尼普尔邦位于现在印度最东部,和缅甸人毗邻,和缅甸在中世纪时期交流密切,甚胜于和印度腹地的交流,文化方面也和缅甸更加接近,游戏里可能也考虑到这一点,把出身于曼尼普尔的骑兵设定为缅甸人的特殊部队
  • 缅甸人的文明标识基于18世纪的贡榜王朝的皇室徽章,同时也是HD版的下方UI栏的图案
  • 决定版的缅甸UI下方的图案是蒲甘佛塔群
  • 缅甸人(Burma)文明名字来源于ဗမာ Bama一词,是မြန်မာ Mranma一词的口语化,英语在以前使用burma称呼缅甸人,后来逐渐改成Myanmar,汉语中根据他们的正式称呼Mranma称呼他们为“缅”人,“甸”一字则是可能来自缅甸语的“ဒေသ”,意思是“地区”,合起来就是“缅甸国”。Mranma一词可能来自于梵文的Myanmabama,意思是“勇敢”,也有可能是来自于缅甸人自己的本土语Myan,迅速灵敏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