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世紀帝國II:保加利亞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Aoe fuchs.pn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世紀帝國系列條目☆Wololo~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祝您在萌娘百科度過愉快的時光。
當遊牧的保加爾人騎兵在7世紀到達多瑙河並遇到當地的斯拉夫部落時,他們帶來的馬鐙永遠地改變了歐洲的騎兵作戰。以難攻不落的壁壘加固周圍的山口,並使用用強大的騎兵、步兵和攻城部隊懲罰自信的侵略者們!英勇的龍騎兵是您軍隊的驕傲,即使他們從馬背上摔倒,也會繼續無所畏懼地戰鬥。
——遊戲內說明書

保加利亞人是《世紀帝國Ⅱ:決定版》登場的東歐文明,專注步兵和騎兵。

簡介

歷史上,保加利亞人由兩種不同的文化組成:斯拉夫定居者和保加爾遊牧民(也被稱為原始保加利亞人,據說他們是吸收了伊朗文化的突厥人),他們團結起來反對拜占庭人——羅馬帝國的繼承人——並最終形成了一個統一國家,通過皈依基督教和使用西里爾文字,將斯拉夫人和保加爾人融合為統一的保加利亞人。統一的保加利亞人經歷了一段交織著和平與紛爭的時期後,在14世紀後期他們被奧斯曼帝國所統治。

保加爾人在逐漸過渡到定居生活的時候,逐漸精通了鍛冶、陶器和木工,為了反映這一點,他們擁有快速研發的鐵匠鋪科技和免費的民兵線升級。

保加利亞軍隊的核心是重裝騎兵,由12000-30000名全副武裝的騎兵組成,他們是歐洲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之一,並且深受他們的敵人們恐懼,在遊戲裡則是由龍騎兵這一兵種來反映這個現實。

保加爾人和其他附近的遊牧部落把馬鐙傳入了歐洲,從而永遠地改變了騎兵的作戰方式,為了反映這個設定,遊戲裡他們擁有同名的獨特科技,提供龍騎兵和輕騎兵的攻擊速度。

中世紀的保加利亞人以堅守山口利用地形和防禦工事擊退更加強大的對手而聞名,為了反映這一點,保加利亞人建造城鎮中心時石頭消耗量-50%,並且可以建造小型的城堡——營壘。

保加利亞人的步兵在作戰時的紀律更好,使得他們可以在近戰時更有效率地造成傷害,這體現在他們獨特的科技屯長(Bagains)中,為民兵系部隊提供近戰防禦,歷史上,Bagain曾經是官員們的頭銜。

特性

特有單位

保加利亞騎兵

  • 持續作戰的騎兵部隊,在他們受到嚴重傷害下馬後還能繼續作戰

Konnik一詞就是保加利亞語中「騎兵」的意思,用來區別保加利亞人的騎兵和其他種族的騎兵

特有建築

營壘

  • 保加利亞專屬防禦建築,小型的城堡,駐紮射手和村民會增加額外的弓箭

крепость是斯拉夫語裡面「堡壘」的意思,中世紀的保加利亞人習慣在東歐的山地中依山而建小型的堡壘,扼守要道擊敗強大的入侵者

特有科技

  • 城堡時代:馬鐙

騎兵攻擊速度+33%

現存的歐洲最早的馬鐙是在阿瓦爾人的墓地中發現的,一般認為是匈奴人陪同阿瓦爾人、保加爾人等蠻族一起入侵歐洲的時候,把來自中國的馬鐙帶到了歐洲,並且永久地改變了歐洲的馬上作戰方式,體現在遊戲裡面就是使得保加利亞人的騎兵攻擊速度更快,因為他們不再需要用雙手抓住馬身。

  • 帝王時代:協議

民兵系部隊+5護甲

來自保加利亞中世紀頭銜bagain(багаин)的複數形式,一般用來指代保加利亞軍隊裡面地位很高的軍長,他們是保加利亞的貴族,因此可以更好地動員士兵,使得他們可以發揮更強的作戰能力。

文明加成

  • 民兵系升級免費
  • 城鎮中心石料費用-50%
  • 可建造營壘
  • 鐵匠鋪和攻城製造所升級食物費用-50%

團隊加成

  • 鐵匠鋪工作效率+80%

世界奇觀

普雷斯拉夫圓形教堂

普雷斯拉夫圓形教堂(Preslav Round Church)

位於保加利亞帝國的前首都普雷斯拉夫,別名金色教堂。

語音

遊戲裡的保加利亞單位說的是和他們同名的語言,一種西南斯拉夫語(和斯拉夫人有關係),世紀帝國II時間線中的保加利亞人說的是古教會斯拉夫語,南斯拉夫系語言,第一個用於編寫文學作品的斯拉夫語,它最初是用格拉哥里字母書寫,但後來被西里爾字母取代

可該語言與俄語有著相似之處,所以照搬斯拉夫的俄語。

普通單位

  • Az gotov/Az gotova (Аз готов/Аз готовa) - 準備就緒。
  • Da (Да) - 是。
  • Zdrav bud' (Здрав будь) - 問候語。
  • Prikazaniya? (Приказания? - 命令是?
  • Az delayu (Аз делаю) - 我做。
  • Sdelayu (Сделаю) - 我會做。
  • Totchas sdelayu (Тотчас сделаю) - 我馬上完成。
  • Pravilno (Правильно) - 正確。
  • Remontnik/Remontnitsa (Ремонтник/Ремонтница) - 修理工。
  • Sobiratel'/Sobiratel'nitsa (Собиратель/Собирательница) - 糧草徵收人。
  • Lesorub (Лесоруб) - 伐木工。
  • Zizhditel'/Zizhditel'nitsa (Зиждитель/Зиждительница) - 建築者/創造者。
  • Rudokop (Рудокоп) - 金礦工。
  • Rybak/Rybachka (Рыбак/Рыбачка) - 漁夫。
  • Ohotnik/Ohotnitsa (Охотник/Охотница) - 獵人。

軍事單位

  • K vashim uslugam (К вашим услугам) - 為您服務。
  • Da (Да) - 是。
  • Az delayu (Аз делаю) - 我做。
  • Prikazaniya? (Приказания? - 命令是?
  • Ponyatno (Понятно) - 明白。
  • Da, gospodin (Да, господин) - 是,陛下。
  • Ataka! (Атака!) - 攻擊!
  • V boy! (В бой!) - 開戰!
  • K oruzhiyu! К оружию!) - 武裝好自己!

僧侶

  • K vashim uslugam (К вашим услугам) - 為您服務。
  • Da (Да) - 是
  • Prikazaniya? (Приказания? - 命令是?
  • Az sobirayus' (Аз собираюсь) - 我正要去。
  • Ponyatno (Понятно) - 明白。
  • Totchas sdelayu (Тотчас сделаю) - 我馬上完成。
  • Vo imya Gospodnya! (Во имя Господня!) - 以國王的名義!

國王

  • Chto ty hochesh? (Что ты хочешь?) - 你想要什麼?
  • Pochemy ty pobespokoil mya? (Почему ты побеспокоил мя?) - 你為何煩擾我?
  • Az sdelayu. Chto vam ugodno? (Аз сделаю. Что вам угодно?) - 我會了,你滿意了嗎?
  • Po moyey milosti (По моей милости) - 以我的榮譽為名。
  • Kak vy prikazali (Как вы приказали) - 如你所願。
  • Vot, pozhaluysta (Вот, пожалуйста) - 就按你所說的。

AI玩家名

  • 埃爾米什·耶爾塔瓦(Almish Yiltawar,Алмъш елтебер, Almış Iltäbär): 伏爾加保加利亞的第一位穆斯林領袖(埃米爾),9世紀到10世紀初期在位
  • 阿斯帕魯赫(Asparukh ,Аспарух, 亦為Ispor):七世紀時的保加爾統治者(汗),681年在巴爾幹建立了保加利亞第一帝國,庫勃拉特三子,巴特巴顏和庫特拉格的弟弟,「歐洲的救世主」特維爾之父
  • 伯利斯一世米哈伊爾(Boris I Mikhail,Борис I Михаил, Boris-Mihail):保加利亞第一帝國的統治者(852-889),864年皈依基督教,並且庇護了從大摩拉維亞驅逐出境的聖徒西里爾和迪迪烏斯的門徒。在他們的幫助下,伯利斯一世國王(knyaz)採用了格拉哥里字母(早期西里爾字母),被東正教封聖。889年退位,由他所鍾愛的長子弗拉基米爾·拉薩特繼位後投身於修道院之中成為一名僧侶。之後新的國王開始毀滅他父親的成就,伯利斯從修道院中出來使他下台,並且以西美昂大帝取代了他。在西美昂大帝統治時期,儘管老國王已經年老,但他依舊領導著保加利亞的一支軍隊,並以此聞名
  • 格奧爾基·特爾特(Georgi Terter,Георги Тертер):在伊瓦依洛死亡和放逐伊凡阿森三世之後,由波雅爾們選舉出來的庫曼人保加利亞沙皇,西奧多·斯韋托斯拉夫的父親,韃靼王子查卡的岳父,在伊瓦依洛戰役第2和第4關作為騎兵英雄登場
  • 加布杜拉·切爾比爾(Ghabdula Chelbir,Габдула Челбир):伏爾加保加利亞的統治者(1178-1225),以薩馬拉河和蒙古帝國的戰鬥而聞名(成吉思汗部落罕見地失敗的事例之一)
  • 伊凡·阿森二世(Ivan Asen II,Иван Асен II):保加利亞第二帝國時期最偉大的保加利亞統治者(1212-1241),因在克洛科特尼察戰役中擊敗拜占庭軍隊並且虜獲皇帝西奧多爾·多卡斯而聞名
  • 伊瓦依洛·巴多卡瓦(Ivaylo Bardokva,Ивайло Бърдоква):保加利亞戰役的主角,領導起義軍反抗康斯坦丁沙皇,並且擊敗了他,最後成為了保加利亞的沙皇,Бърдоква一詞是保加利亞語中的生菜,希臘語拼法為Λαχανᾶς,為當時拜占庭人給他起的綽號
  • 克魯姆汗(Khan Krum,Кан Крум):在8世紀的危機之後,保加利亞需要一個維持穩定的統治者,因此他在潘諾尼亞被提拔,並且他的統治期間(803-814),克魯姆向保加利亞人頒發了第一個嚴厲但公正的法律。在他的統治期內首都普利斯卡被拜占庭人焚毀,但是克魯姆通過伏擊拜占庭人在斯塔拉山脈的沃爾比察山口的歸路,使得皇帝尼基弗魯斯一世因此殞命(頭骨被做成了酒杯),兒子斯陶拉基奧斯也因為重傷死去
  • 庫勃拉特(Kubrat,Кубрат):老大保加利亞(Old Great Bulgaria)的創始人,巴特巴顏,庫特拉格,阿斯帕魯赫,庫伯爾和阿爾塞克的父親
  • 庫特拉格(Kotrag,Котраг,Kazarig):伏爾加河保加利亞的開國者,保加爾統治者,在7世紀後期離開老大保加利亞後,在如今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南部,沿著伏爾加河向北行進
  • 謝苗一世(Simeon the Great,Симеон Велики):伯利斯一世的三兒子,他被認定為保加利亞東正教的未來領導人,但是他的哥哥弗拉基米爾·拉薩特試圖讓父親所做的一切徒勞,最後他被父親伯利斯一世廢黜,西美昂被確立為保加利亞的統治者(893-927),他統治的時代被稱為「黃金時代」,這都是因為他作為一名偉大戰士以及堅定的文化捍衛者,他命令聖徒西里爾和迪迪烏斯的門徒創造西里爾字母以取代格拉哥里字母,如今世界上每30個人就有一個人使用這個西里爾字母。他在《世紀帝國2:被遺忘的帝國》時期作為匈牙利人領導者登場
  • 特維爾汗(Tervel Khan,Тервел Хан):阿斯帕魯赫的兒子,庫勃拉特的孫子,保加利亞第一帝國的第二個統治者,由於他在717-718年君士坦丁堡圍攻期間的援助而被稱為「歐洲救世主」
  • 費奧多·斯韋托斯拉夫(Theodore Svetoslav,Теодор Светослав):格奧爾基·特爾特的兒子,特爾特王朝的第二個統治者,他確立了大概20多年的統治(1299-1321)
  • 康斯坦丁·蒂沙皇(Tsar Konstantin Tih,Цар Константѝн Тих):伊瓦依洛戰役里的「大反派」,他是來自於史高比耶的富有的波雅爾,後來在米措·阿森(伊凡阿森二世的女兒的丈夫)遭到流放後,他被波雅爾們推選為沙皇,他和他的兒子伊凡阿森三世(在他還是孩子的時候就由拜占庭人扶持,打算在康斯坦丁去世後將作為保加利亞王冠的另一個繼承人)在一次事故中變得不良於行,這就是為什麼在伊瓦依洛第一關劇情中他會以由三匹馬牽動的戰車的騎手形象登場(他的死亡是玩家們的任務目標)

遊戲內介紹

在公元四世紀的時候,羅馬帝國已經無法讓它遼闊的國土上所有的子民都聽命於它了。在巴爾幹半島上,群落逐鹿,揭竿四起。雖然大部分的義軍都很快被鎮壓下去,但是也有兩股勢力脫穎而出日益壯大起來。從公元六世紀開始,多個斯拉夫人的部落占據了現在的保加利亞地區。雖然他們文化和習性相近,但是他們並沒有建立起一個統一的政權。而這一歷史使命,最終是由來自中亞騎在馬背上的半遊牧民族:早期的保加利亞人來完成的

在公元 670 年左右,前保加利亞汗國之子阿斯帕魯赫率領他的子民到多瑙河三角洲,逐水草而居。此後,阿斯帕魯赫統一了這片地區的斯拉夫諸部,逐漸壯大了起來。然而,自詡傳承了羅馬帝國正統的拜占庭帝國卻一直認為這是他們的國土。因而,君士坦丁四世大帝數次揮師東進想要收復故土,然而,他的大軍屢遭頑抗。這些進駐拜占庭舊土的外族由當時世界上兩種頂級的兵種組成,那便是斯拉夫野戰輕騎兵和早期保加利亞重裝騎兵,他們的騎兵能使用各種武器。在整個中世紀期間,重裝騎兵部隊都是保加利亞軍的主力,他們也曾讓整個歐洲都聞風喪膽

在多次折戟沉沙無功而返之後,君士坦丁四世大帝終於被迫放棄了巴爾幹山地北邊的土地。從此,一個保加利亞帝國誕生了 (公元 681 年至 1018 年)。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帝國從此就獲得和平,因為拜占庭帝國無時無刻都想著奪回國土。同時在保加利亞帝國內部,儘管有著通用的舊保加利亞語言,但是前保加利亞貴族和其他斯拉夫民眾之間也有著明顯的文化隔閡。這種鬆散的局面直到保加利亞沙皇伯利斯一世 (公元 852 - 889 在位) 上任時才得以改變。他把基督教奉為國教,為不同種族的國民建立了一個共同的信仰基礎。他還建立了普利斯卡 - 普雷斯拉夫文學院,這是西里爾文字誕生的搖籃,從此,舊保加利亞語終於有了書面的載體,大量文學作品也相繼出現

伯利斯之子的西美昂大帝 (公元 893 - 927 年在位) 開創了第一保加利亞王朝的盛世。在先後擊敗了拜占庭人和馬扎爾人之後,西美昂大帝把版圖擴張到整個巴爾幹半島。與此同時,這裡的文學和藝術也百花爭放,讓保加利亞成為了東歐的文化中心,漸漸地,古保加利亞語就代替了希臘語成為這片地區的通用語言。他們主要通過貿易來獲得財富,以此徵募軍隊和發展文化。由於地處古代羅斯國和拜占庭中間,保加利亞一直是貴重金屬,馬匹和奴隸貿易的重要樞紐。雖然這些貿易交流大大推動了整個歐洲的文明進程,但是大部分保加利亞人卻依舊以農業和畜牧業為生

在西美昂大帝駕崩之後,他的帝國也隨之衰落。在多年戰亂之後,保加利亞終於在 1018 年被拜占庭大軍所打敗。雖然拜占庭對這裡施行了嚴酷的政治改革,但是保加利亞的百姓還是保持著他們獨特的文化習性。只要拜占庭一施加苛稅,他們對民族自我獨立性的認同就會促使他們進行反抗。在 1185 年,由兩個保加利亞貴族:阿森和彼特領導的一場大規模的起義席捲了整個巴爾幹半島,並最終把拜占庭人趕出家園。在伊凡·阿森二世沙皇 (1218 - 1241 年在位) 的統治下,第二個保加利亞王朝 (1186 - 1396 年) 又迅速成為東歐的文化中心,儘管它再也沒能恢復第一個保加利亞王朝舊日的榮光。在伊凡二世之後,這個國家不斷地受到內憂外患的侵擾,聲勢浩大的有比如 1277 年由牧人伊瓦依洛領導的大規模起義。到 1396 年時,一個新的強大國家的出現結束了保加利亞獨立王朝最後的歲月,從此,奧斯曼帝國取代了保加利亞,開始了對巴爾幹半島長達五百年的統治

文明簡史

現在的保加利亞北部相當於古代默西亞東部,而保加利亞南部相當於古代色雷斯北部。保加利亞古代居民為色雷斯人。公元1年前後此地成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分屬色雷斯省與默西亞省。隨後拜占廷帝國將其繼承

6世紀大量斯拉夫人來到這裡,與少量由阿斯帕魯克汗率領,從黑海北岸與北高加索遷移到梅西亞的講突厥語的保加爾人融合,產生了保加利亞人。681年,阿斯帕魯克汗擊敗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二世,與之立約,正式獲得拜占廷之多瑙河以南、巴爾幹山脈以北地區,建立保加利亞第一帝國(約681年~1018年)。此後三百年間,保加利亞是一個強大的獨立帝國,其勢力足以與拜占廷抗衡,多次兵臨君士坦丁堡城下.

保加利亞-拜占廷戰爭因保加利亞人向色雷斯境內的拜占廷堡壘索取貢金而引發。755年,保加利亞首領泰萊茨(Телец)入侵拜占廷,遭拜占廷皇帝君士坦丁五世(718年~775年)擊退。保加利亞在759、763年連遭敗績。767年簽訂和約。泰萊茨汗,計畫於772年突襲拜占廷,但為拜占廷獲悉。兩軍作戰至775年君士坦丁五世死去。

780年,戰事再起,拜占廷皇后伊林娜(752年~803年)向北奪取了保加利亞部分領土,而保加利亞汗卡達姆(Кардам)則迫使拜占廷在792年恢復向保加利亞納貢。

809年,拜占廷皇帝尼基弗魯斯一世(?~811年)攻陷保加利亞首都普利斯卡。克魯姆汗(?~814年)多次求和,均遭嚴拒。然拜占廷內部發生奪位鬥爭,803年~810年又對法蘭克的查理曼作戰,導致力量分散。811年,保加利亞夜襲,尼斯福魯斯陣亡,頭骨被克魯姆做成酒杯。813年的威爾西尼基阿戰役中,拜占廷將軍亞美尼亞人利奧率亞美尼亞軍隊臨陣譁變,拜占廷皇帝麥可一世(811年~813年在位)大敗。利奧隨即篡奪帝位,稱利奧五世。817年,利奧在邁塞姆布里亞戰役(米山布里亞戰役)擊敗保加利亞,迫其簽下30年和平條約。保加利亞汗伯利斯一世於864年改稱大公,865年接受東正教為國教。約在886年,保加利亞帝國採用由生於帖撒羅尼加的傳道士聖西里爾及聖梅索迪斯所創之格拉哥里字母。在格拉哥里字母和古教會斯拉夫語的基礎上,由伯利斯一世在886年下令建成普雷斯拉夫和奧赫里德人文學院帶領之保加利亞進入文化和文學的活躍期。普雷斯拉夫人文學院在希臘和格羅葛里字母之速寫基礎上發明了西里爾字母

889年,因貿易權衝突,戰事又起。894年,保加利亞大公西美昂一世(?~927年)擊敗希臘軍。895年,在拜占廷唆使下,阿爾帕德(840年~907年)率馬扎爾人進攻保加利亞。西美昂與南俄的遊牧民族佩切涅格人結盟,擊敗馬扎爾。阿爾帕德被迫逃離黑海故土,攻入多瑙河流域,奪取當地斯拉夫人的土地,在今天的匈牙利境內建立了王朝。而西美昂擊敗馬扎爾人後揮軍南下,在896年取勝。897年,拜占廷求和,向保加利亞繳納年貢。

913年,西美昂自稱沙皇(Цар),率軍進逼君士坦丁堡,簽訂苛刻的城下之約,滿載貢金,不戰而歸。拜占廷隨即發生宮廷政變,皇后佐伊(906年~920年)奪權成功。914年,西美昂出軍占領馬其頓、阿德里安堡、阿爾巴尼亞,又於918年試圖奪取希臘北部與帖撒利亞(希臘東部)。此後5年間,西美昂4度圍攻君士坦丁堡,均因海上力量不足,無功而返。927年西美昂死去,戰事告一段落。西美昂因其功績被稱為西美昂大帝(Симеон Велики)。

981年,拜占廷皇帝巴西爾二世(958年~1025年)入侵保加利亞,被保加利亞沙皇薩穆伊爾(Самуил,?~1014年)擊敗於索非亞附近。986年,薩穆伊爾入侵帖撒利亞,占領拉里撒與都拉基烏姆,並趁拜占廷內訌之機,向保加利亞以東擴張。巴西爾率軍奮力抵抗,996年在保加利亞首都奧赫里德、斯佩切依奧斯擊敗保加利亞。1003年,巴西爾奪回希臘和馬其頓。1014年的貝拉西察戰役中,巴西爾全殲薩穆伊爾主力,1.5萬保加利亞人被俘。巴西爾殘忍的將每100名保加利亞戰俘中的1名剜去一目頭前帶路,99名剜去雙目魚貫相隨,遣返回國。薩穆伊爾見此,驚駭而死。1018年,被稱為「保加利亞人的屠夫」的巴西爾二世,將第一保加利亞王國併入拜占廷,但允許其自治。1040年,薩穆伊爾之孫彼得二世發動獨立戰爭,在貝爾格勒被擁為沙皇,與皇族親王阿魯西安努斯共同執政。獨立軍進攻拜占廷的塞薩洛尼基城,被擊退,隨即內訌再起,阿魯西安努斯伏擊德爾詹,剜去其雙目。1041年,獨立戰爭被鎮壓下去。

1072年,薩穆埃爾外曾孫康斯坦丁·博京(Константин Бодин)自立為彼得三世(Петър III),繼續反抗拜占廷。

1185年,彼得四世(Петър IV)、伊凡·阿森一世兩兄弟率領保加利亞人再次起義,迫使拜占廷於1187年承認其獨立,保加利亞第二帝國(1185年—1396年)建立起來。13世紀,保加利亞經濟發展,城市增加。國王伊凡·阿森二世時期(公元1218年-1241年),國力達到鼎盛,疆域最廣,南抵色雷斯,東西至海。

阿森二世死後,國勢日衰。1242年,大蒙古國的拔都軍入侵至此。1258年,阿森王朝被推翻。1261年,拜占廷進攻保加利亞,奪取安其亞魯斯港與邁塞姆布里亞港。1265年,拜占廷皇帝麥可八世(1224年~1282年)出軍奪取保加利亞海莫斯(巴爾幹山脈)以南領土,回軍途中遭伏擊,被生擒,被迫許諾歸還兩港。但麥可八世食言,保加利亞1272年出軍但失敗,從此放棄了安其亞魯斯港與邁塞姆布里亞港。1277 年,伊瓦依洛起義爆發,起義聲勢浩大,國王被殺,伊瓦依洛被擁戴為王,1278年起義軍占領首都第諾伐。1279年2月,拜占庭軍隊趁機攻占第諾伐。1280年起義失敗,伊瓦依洛逃亡後被蒙古人所殺。1330年,保加利亞淪為塞爾維亞的附屬國,此後又分裂為幾個小國。

在1389年的科索沃戰役和1396年的尼科堡戰役後,保加利亞第二帝國滅亡失去獨立。成為奧斯曼帝國的一個行省。

軼事

  • 保加利亞的文明標記基於中世紀時期統治保加利亞帝國的希什曼家族的臂章
  • 決定版的保加利亞UI下方的圖案是普利斯卡花環(Pliska Rosette),普利斯卡是保加利亞第一帝國的首都
  • 和西班牙人一樣,保加利亞人是僅有的無法在射箭場升級步弓手的文明之一
  • 由於保加爾人是匈奴人入侵歐洲運動中最早征服的民族,因此在匈奴人被擊敗四處失散之後,保加利亞人被認為是歐洲匈奴人的後裔,保加利亞這個名字就是源於保加爾人(Bulgars),這是一個突厥語名字,出現年份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紀以前,意思可能是原始突厥語bulģha ("混合", "攪拌", "混亂")的變體,引申義為「叛逆」、「製造混亂」和「干擾者」,推論是因為在中亞的民族經常使用相似的意思來稱呼發音上相似的民族,例如布洛基人(Buluoji),也就是羯人,中國五胡亂華的時代的一支主要蠻族力量,被形容為「雜種」和「麻煩製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