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丹驢娘效應
布里丹驢娘效應是將心理學中的布里丹毛驢效應理論與二次元的萌娘理論相結合而誕生的一種萌心理學理論。
簡介
決策過程中這種猶豫不定、遲疑不決的現象稱之為「布里丹驢娘效應」。
布里丹驢娘效應實驗
據說14世紀初,一位名叫布里丹的法國哲♂學家驗證此效應。
布里丹是巴黎大學教授,她反對當時在歐洲學者頭腦中占統治地位的亞里斯多德物理學理論中的重要部分。 亞里斯多德曾認為運動中的物體需要一連續的力,並解釋說在最初的動力(例如:一彈弓的原動力)消耗後,空氣提供這種連續的動力。布里丹認為該原動力就足以使它繼續運動,一旦給以原動力,它就如此繼續運動,而不需天使繼施力來保持天體的永恆運動。這是三百年後提出來的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的先聲。更概括地說,她認為支配天體運動的規律同樣適用於地面運動。
布里丹的出名,主要在於據說她證明了兩個相反而又完全平衡的推力下,要隨意行動是不可能的。她舉的實例就是一隻驢娘在兩捆完全等量的草堆之間是完全平衡的。既然驢娘無理由選擇吃其中哪一捆草,那麼她永遠無法作出決定只得最後餓死。但是在布里丹著作中找不到「布里丹的驢娘」,所以她是否是此故事的作者還值得懷疑。
故事是這樣的
布里丹養了一隻小驢娘,她每天要向附近的農民買一堆草料來喂。
這天,送草的農民出於對哲♂學家的景仰,額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邊。這下子,驢娘站在兩堆數量、質量和與它的距離完全相等的乾草之間,可為難壞了。她雖然享有充分的選擇自由,但由於兩堆乾草價值相等,客觀上無法分辨優劣,於是它左看看,右瞅瞅,始終無法分清究竟選擇哪一堆好。
於是,這只可憐的驢娘就這樣站在原地,一會兒考慮數量,一會兒考慮質量,一會兒分析顏色,一會兒分析新鮮度,猶猶豫豫,來來回回,在無所適從中活活地餓死了。
但是事實上,驢娘不會這麼笨,因為兩堆草都是她的,所以她根本不必為此做出選擇
如果有選擇恐懼症,可以選擇把兩堆草或在一塊兒吃
ACG中的例子
《七憑之祭》:在七月藍被攻擊一次後男主選擇保護他,按照正常邏輯肯定是自己的房間比藍的房間安全,但是這樣就沒法把懸疑的劇情繼續下去;如果選擇送她回房,最後就會被殺
《寶可夢系列》(第三世代):猶豫御三家選哪個導致博士被狗逼到快要木遁術的主角是屑
各種只有單推沒有後宮結局的galgame:都想攻略的結局往往是都攻略不到(如《天色幻想島》)
各種有鬼畜劇情的galgame:不玩對不起漢化者的辛勤勞動呀(如《妹調教日記》這才是這遊戲的精髓好吧、《魔導巧殼》)
《我和不可思議的少女們》:難看的蛋糕還是好看的蛋糕,無論誰做的,其味道還的是由作者親自決定
《秋之回憶2》:總有人進了其它路線還放不下螢螢,甚至糾結要不要跳回螢線怎麼可能,本作不存在中途退出某個路線的機制
“ | 你想變成布里丹的驢嗎? | ” |
——南燕 |
《女裝山脈》:吃個蘑菇而已你到底在猶豫什麼啊
《地球Online》:我也能補完火影,因為它總有一天能完結……嗯,應該吧
《萌娘百科》:有些科學理論和萌娘理論相性極差,是否結合需要經過認真思考
待補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