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四格漫畫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粉色大猛字.png
猛漢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猛漢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四格漫畫01.png
典型的四格漫畫(張樂平《三毛從軍記》)
基本資料
用語名稱 四格漫畫
用語出處 自漫畫產生而誕生
相關條目 漫畫條漫暴漫

四格漫畫(日語:4コマ漫画、英語:Yonkoma manga)是一種通過四個格子構成故事情節的漫畫形式。一些長篇漫畫書中的結尾也會有一些四格漫畫,這些漫畫一般都當做消遣讀物。

簡介

來源與發展

世界上的第一部四格漫畫是什麼早已無從知曉,但可以確定的是四格漫畫是隨著漫畫的產生而誕生的。在漫畫的不斷成熟中,四格漫畫作為一種重要的表達形式也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了現在的四格漫畫。

歐美四格漫畫
  • 歐美地區的四格漫畫以政治諷喻漫畫為主,而又有僅有畫面沒有對白這一顯著特點,其中較為有名的便是埃·奧·卜勞恩於1934~1937所創作的《父與子》。在超級英雄題材為主的歐美漫畫市場,四格漫畫的存在感並不是很高,但報紙、雜誌上頻繁出現的四格諷刺漫畫還是成為了一種獨特的文化傳播媒介。
  • 歐美地區在網際網路時代發揚光大的另一種四格漫畫便是暴走漫畫(Rage Comic)。暴走漫畫在2007年最早出現在歐美網絡論壇4chan上,很快發揚光大,成為網際網路上的知名迷因,也是在網際網路時代另闢蹊徑的一種四格漫畫模式。
中國四格漫畫
  • 在中國的漫畫紙質媒體上最為多見的就是四格漫畫。在民國時代便開始全國範圍內流行的《三毛流浪記》是一代中國人的回憶。在現代四格漫畫中,無論是中國大陸的《阿衰》還是港澳台地區的《烏龍院》、《老夫子》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四格漫畫,歷經十數年甚至數十年不衰。中國四格漫畫的典型特徵便是以搞笑四格漫畫為主。
日本四格漫畫
  • 日本的四格漫畫在《新寶島》之後便成為了現代日漫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日本最早的四格漫畫雜誌《Manga Time》早在1982年便由芳文社創刊。從關東大地震時期的《悠閒的父親》到戰後開創日本現代漫畫史的《新寶島》,日本四格漫畫通過分鏡的運用將四格漫畫的表現手法不斷拓寬。而就題材方面而言,日本四格漫畫的題材多為日常系,也常有冒險等題材。
  • 在《Manga Time Kirara》獲得巨大成功後日本四格漫畫的題材開始向校園少女生活集中,出現了題材過於單一的情況,雖說這種情況在《Manga Time Kirara Miracle!》創刊後有所緩解,但校園題材較多的現象依舊嚴重。儘管如此,在系漫畫大行其道的今天,日本四格漫畫實在算得上是日本漫畫界的中流砥柱。

藝術特點

起承轉合

《父與子》中起承轉合的典型例子

四格漫畫的四個格子一般來說代表著「起」、「承」、「轉」、「合」,由四個格子完成一整個故事。而這一藝術特點很鮮明地來自中國古典詩歌[1]。但四格漫畫在吸收了中國古代詩歌的這一特點後將其結合於現代影視分鏡,使得其發揚光大。以《父與子》其中一話為例子:

第一格中交代了故事的背景(父親拎著箱子過檢票口)、人物(父親與檢票員),同時帶著腳的箱子又為下文的故事矛盾埋了伏筆,是為「起」。第二格中父親惴惴不安地拎著箱子通過檢票口,這是對第一格內容的延續,是為「承」。第三格中檢票員注意到了奇怪的箱子,這是這一話四格漫畫中的主要矛盾,將故事推向高潮,富有戲劇性,是為「轉」。第四格中帶著腳的箱子自己走了,留下父親與檢票員,交代了故事的結局(父親為了逃票將兒子藏在箱子裡,但被發現),畫龍點睛,是為「合」。由此可見,「起承轉合」這一主要特點在四格漫畫中發揮的淋漓盡致。

短小精悍

四格漫畫受篇幅限制,每一篇作品都儘可能地做到短小精悍,在碎片化閱讀大行其道的當下尤為吃香。同樣也是短小精悍的特點讓帶有對話的四格漫畫對話內容較少,閱讀難度低,這也使得四格漫畫作為消遣讀物尤為合適。

局限性

不過,正是由於四格漫畫篇幅短小,漫畫家很難講述一個宏大完整的故事,這使得現在的四格漫畫大多僅僅將四格作為一種載體,而通過一系列的四個格子來講述故事,通過這樣的方法誕生了諸如《輕音少女》等優秀的四格漫畫作品。不過,這樣的四格漫畫中每一組四格中的「起承轉合」大多缺失,但故事性並未喪失,這也是現代四格漫畫的重要藝術特點。

典型作品

(待補充)

注釋與外部連結

  1. 中國古典詩歌的起承轉合與四格漫畫的融合初探,王紅麗,林朝平,《青年時代》,2017.09
  2. 已於2022年2月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