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一年戰爭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Gundam 40th logo.pn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機動戰士鋼彈系列相關條目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 補充劇情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不要假設讀者知道梗,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一年戰爭封面.jpg
基本資料
戰爭名稱 一年戰爭
戰爭別名 吉翁獨立戰爭(吉翁稱)
戰爭時間 U.C.0079年1月3日—U.C.0080年1月1日
戰爭地點 地球圈(地球、月球和各SIDE)
參戰勢力 地球聯邦
吉翁公國
戰爭結果 地球聯邦獲得戰爭勝利;吉翁公國改組為共和國。
登場作品 機動戰士鋼彈0079
機動戰士鋼彈0080 口袋中的戰爭
機動戰士鋼彈 第08MS小隊
機動戰士鋼彈 MSIGLOO

一年戰爭(One Year War)是《機動戰士鋼彈0079》中及其衍生作品中的一場架空戰爭。為機動戰士鋼彈宇宙世紀系列中影響最為深遠的戰爭。

歷程

Nuvola apps important blue.svg
以下內容含有劇透成分,可能影響觀賞作品興趣,請酌情閱讀

禍端

宇宙世紀以來,地球聯邦在太空建立了大量殖民衛星,隨着開拓宇宙的雄心逐漸消退,殖民地越來越多地成為貧民流放地,聯邦體制下的既得利益者佔據着地球的豐饒水土,而對宇宙居民不僅不聞不問,還要橫加剝削,宇宙居民對聯邦的不滿日漸加深,其中思想家吉翁·茲姆·戴肯正是在這樣的趨勢下於實力較強的Side 3聲名鵲起,在當地一些上流階級的資助下,他宣揚的宇宙居民權利和獨立得到了宇宙居民的認同,0053年,吉翁接任Side 3首相,0058年宣佈獨立並建國吉翁共和國。

U.C.0068年,吉翁·茲姆·戴肯病逝,他的同僚兼資助者德金·扎比接任,成為了吉翁共和國的最高掌權者。

U.C.0069年,德金宣佈改制為公國,自命為公王。同年米諾夫斯基博士的理論得到證實,圍繞着新發現的粒子產生的「米諾夫斯基物理學」引起了吉翁軍隊一些上層人物的注意,他們希望藉助相關理論開發一種新型兵器,最終的成果便是人形戰鬥機械「機動戰士(MS)」,不過由於缺乏實戰檢驗,即使是在MS進行有限量產、甚至是在取得大量戰果後,吉翁軍中依然有很大一部分人固守大艦巨炮的思維,認為MS的重要性遠不如戰艦和「機動裝甲(MA)」。

此時,吉翁隨着國力增強也有了開疆拓土的野心,與聯邦的摩擦也日漸加劇,雙方劍拔弩張,局勢一觸即發。

戰爭初期

U.C.0079年初,吉翁公國派遣軍隊分別襲擊了地球聯邦的殖民衛星Side 1、Side 2以及Side 4,可能是試圖建立武威,以及沒有信心統治親聯邦的殖民衛星,吉翁軍使用G3毒氣屠殺民眾,將奪取來的殖民衛星組合後向地球發射,用以瞄準聯邦政府的南美洲總部---賈布羅,聯邦軍對其進行了阻擊,導致其在阿拉伯上空解體,前半段剛好直擊在澳洲的悉尼,使得悉尼及三分之一的澳洲陸地遭受毀滅性打擊宇宙世紀最慘城市悉尼,UC歷代作品不乏衛星撞悉尼的畫面,不斷重製,歷久彌新,澳洲東部被砸出一片湖,後半段則分裂成許多碎片,墜落到各地,亦對地球造成大範圍異常氣象災害,日後,這邊是眾所周知的不列顛作戰。全程用時一周,世界總人口消失了30%,史稱「一周戰爭」。

因為該作戰沒有摧毀賈布羅,吉翁公國再次對聯邦的殖民地Side 5進行進攻,以好搶奪另一個準備丟到太陽的殖民衛星來再一次發動殖民衛星落下作戰,聯邦出動規模龐大的主力艦隊出發攔截。此戰中吉翁軍原先劣勢巨大,但宇宙攻擊軍力排眾議派出MS後反而一轉攻勢,消滅了聯邦艦隊的四分之三,順便抓到了聯邦軍的最高領導者——雷比爾將軍,這便是魯姆會戰,同時也是第二次的不列顛作戰。此戰展現了米諾夫斯基粒子環境下MS的機動性具備的巨大優勢,亦催生了吉翁軍一系列王牌機師,如生擒雷比爾的「黑色三連星」隊、單機擊毀五台戰艦的「赤色彗星」夏亞·阿茲納布爾。此戰中吉翁軍同樣損失巨大,只好借勝勢勸降。

一年戰爭中的扎古

南極和會

1月28日,吉翁公國通過中立的Side 6向地球聯邦提出停戰條約,聯邦因為兩次潰敗和殖民衛星下落造成的重創而投降派盛行,連聲答應,最終決定在1月31日雙方在南極簽訂和約。然而,從吉翁扣押下逃出的雷比爾將軍發表了「吉翁已無可戰之兵」的演講,最終堅定了地球聯邦抗戰到底的決心。最後雙方本着「過度破壞對雙方均無益」的意識在南極簽訂了一項條約,也就是《南極條約》,以免地球被徹底毀滅:

1.禁止使用核、生物、化學武器及墜落殖民衛星般的大質量武器,以及其它一些武器的使用;

2.禁止攻擊中立地區、月面都市和木星船團,對Side 6的中立地位給予承認;

3.確認戰俘待遇。

地球降下作戰

南極和會結束後,吉翁公國因為無法使用拿手的砸衛星和G3毒氣的原因,餘下的優勢僅剩MS。於是發動了地球降下作戰,一方面通過直接佔領地球領土提供戰略資源和工業,一方面也可以打擊地球聯邦的老巢。就這樣,大量的HLV從姆塞上飛了下去,給慣於和平、裝備老舊用着古老二連裝炮的61式坦克,甚至還有二戰水平的徒步步兵,總之就是二戰水平裝備後續作品中終於變成越戰水平了的聯邦軍造成重創,很快就橫掃整個北美大陸,東亞和西伯利亞,非洲和東歐,以及聯邦第二大軍事基地加利福尼亞基地,佔領了全球2/3的土地。然而和百餘年前的IJA一樣在東南亞泥足深陷

雖然降下作戰依靠扎古的力量很是成功,但是前線過長,補給線過長,以及人力不足等問題最終導致戰爭進入了相持狀態。畢竟聯邦也不能憑二戰水平的步兵坦克打過去,空軍在米諾夫斯基粒子干擾下又統統完蛋抗戰既視感

地球降下作戰期間也見證了一批宇宙人研發的奇葩地球用兵器的誕生:比如炮塔巨大活靶子還能飛僅限5分鐘,全靠姿態調節噴口,而且沒辦法命中有個鬼用的坦克——瑪捷拉坦克,還有完全不符合空氣動力學設計的多普戰鬥機,但也產生了老虎、大魔等經典MS設計,但總而言之宇宙人設計重力下陸戰兵器確實不靠譜。

V作戰

早在魯姆會戰潰敗之時,聯邦軍的許多官員就意識到,能打敗MS的只有MS,於是砸下重金,秘密進行新型MS以及MS搭載艦的開發。計劃之初的機體「鋼坦克」與其說是MS倒更像是戰車,但最終還是先後研發出了人形MS「鋼加農」和「高達」,首台MS搭載用戰艦「白色要塞」也被順利造出。但在運到Side 7測試時遭到吉翁軍察覺並襲擊,原定艦員大多犧牲,士官候補生布萊德·諾亞等人不得不召集避難平民作為臨時成員,在阿姆羅·雷等人的活躍下,該艦居然屢次擊退了吉翁名將夏亞·阿茲納布爾的MS部隊,降下地球時雖遭到干擾而降落到北美,依靠雷比爾手下的補給隊以及夏亞的暗算,更是突出重圍且擊殺了吉翁地球方面軍總司令、扎比家末子卡爾瑪·扎比,令聯邦軍士氣大振,夏亞則遭到追責,被停職調查。

得知卡爾瑪的死訊後,長男基連·扎比不顧王公德金·扎比的反對,執意為卡爾瑪舉行國葬,並在葬禮上發表演講,激勵軍民,主張血戰到底。

敖德薩戰役

脫離北美後,白色要塞在北非擊敗了前基連親衛隊長、「青色巨星」蘭巴·拉爾率領的部隊,又打敗了王牌組合「黑色三連星」並來到東歐的敖德薩,此地是吉翁軍重要的礦業基地,也是兩軍主力對峙的焦點,吉翁將領馬·克貝以氫彈威脅聯邦軍,並收買了雷比爾手下的將領,令其在決戰時叛變,但前者被高達阻礙,後者則被雷比爾識破,「黑色三連星」剩餘兩人亦陣亡,敖德薩戰役以聯邦大勝、吉翁歐洲方面軍主力被迫撤出地球告終,不過馬·克貝在撤退時也表示,在此地奪取的資源足以令吉翁「再戰十年」。

賈布羅攻防戰

在地球逐漸失去優勢的吉翁軍不得不集結部隊加緊對賈布羅的圍攻,另一方面聯邦軍也迫切需要高達的測試資料以完善其量產型號「吉姆」,於是白色要塞從西歐出發航向南美,而夏亞率領的水戰MS部隊「瘋狂漁人」也緊隨其後。白色要塞克服險阻後來到了賈布羅,吉翁軍雖策劃了針對吉姆的爆破行動,但以失敗告終,隨後被迫發起強攻,再次失敗,主力部隊被殲滅。聯邦軍乘勢而上,很快便奪回了大半南美,聯邦軍量產MS的投入宣告了吉翁在地球上的優勢已不復存在。

聯邦軍重返宇宙

奪回了地球上的主動權、建立量產MS部隊後,聯邦軍開始反攻宇宙,首當其衝的大目標便是扎比三男、宇宙攻擊軍總司令多茲魯·扎比坐鎮的所羅門要塞。由於所羅門有重兵把守,難攻不下,聯邦軍投入了新型武器「太陽鐳射」,通過放置大量反光鏡,將太陽光聚焦到所羅門要塞上,守軍死傷慘重,多茲魯為保護妻女和維護尊嚴而親自駕駛MA與聯邦軍殊死一搏,但被白色要塞擊破,多茲魯的妻女和剩餘軍隊則在趕來的基西莉亞援軍的掩護下撤退。

此後,在扎比四女基西莉亞·扎比的主導下,格拉納達研究所的新人類(Newtype)部隊由夏亞統率投入戰場,並表現出色,證實了新人類依靠其感應能力操縱的浮游炮的強大威力,但多次被白色要塞擊敗。在此期間因先前戰敗和夏亞升遷的馬·克貝擔心失寵,為挽回失態而在廢棄殖民地德克薩斯策劃了針對高達的埋伏,最終失敗戰死。

聯邦與吉翁的主力決戰發生在阿·巴瓦·庫要塞,此戰前德金暗中乘坐旗艦與雷比爾會晤以尋求議和,但堅決主戰的基連·扎比藉機動用了「殖民衛星鐳射」——以一整個殖民衛星改造,將原本用於維繫殖民衛星生態的能源系統改用於發射超強力熱射線的裝置,以此將未加提防的雷比爾和聯邦軍主力艦隊連同德金一舉消滅。但是僅殘餘1/3的聯邦艦隊卻沒有撤退,反而以白色要塞為中心集結,發動了背水一戰的「星一號」作戰。雖然看似吉翁軍佔據上風,但此時吉翁軍中早已青黃不接,靠大量動員兵和學生兵充數。吉翁軍三台大型空母戰沉其二,而得知基連弒父的基西莉亞衝進指揮室槍殺了基連,奪取了指揮權,導致吉翁軍指揮系統暫時陷入混亂,部分發覺異常的基連派艦隊甚至開始自行撤退,聯邦軍乘機成功殺入要塞內部,與守軍展開了更加慘烈的白刃戰。最終基西莉亞下令撤退,但其本人則在撤退時被夏亞刺殺,失去了指揮者的吉翁軍殘部四散奔逃,吉翁軍已不具有繼續戰爭的能力。在對盤踞在龐雜通道中的頑固分子進行了數日的地毯式清剿後,聯邦軍最終完全佔領了阿·巴瓦·庫要塞。

結束

U.C.0080年1月,吉翁公國議會與聯邦簽訂和約,吉翁公國改制為共和國,歸入聯邦管轄,一年戰爭結束。

剩餘的許多吉翁軍不願投降,有相當多的吉翁軍撤退到資源小行星阿克西斯,建立了臨時政權,並最終擁立多茲魯之女、年幼的密涅瓦·扎比為公王。另一些無力航行的部隊散落在地球和宇宙各地,成為了「吉翁殘黨」,其中原基西莉亞派的一支勢力攻佔了聯邦長期忽視的火星殖民地,建立了割據政權「火星吉翁」。

雜談

一年戰爭的原型無疑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比如吉翁公國旗完全就是納粹德國旗,德金批評基連是「希特拉」,地球降下作戰像閃電戰,吉翁殘黨像拒絕相信天皇投降的太平洋駐島部隊(注意吉翁殘黨這一設定本身是追加的),而圍繞艦載MS為主的戰鬥很像太平洋海戰中發揚的航母戰術,至於為什麼只打了一年,因為初代高達一共就播了一年,U.C.0079—0080對應本作的首播期間。

吉翁公國的失敗可以說是註定的,雖然吉翁公國以吉翁·戴肯的名字和思想當招牌,但從其屠殺親聯邦殖民地的宇宙居民並宣揚選民思想來看,吉翁公國的意識形態屬於極端民族主義,因此其正面影響力僅限于吉翁公國內部。至於其為何能在戰爭初期橫掃宇宙和半個地球,那也是軍國主義制度下二十年擴軍備戰加上戰時宣傳戰爭狂熱、集結全部生產力供應軍需的結果。民心不附的新佔地得不到有效治理,因為國家始終處於擴張戰爭之中,沒有時間也沒有資源去塑造穩定的社會,自然也沒有治理的迫切需求。吉翁軍的開發計劃過於揮霍,大量新式兵器的並行開發與大艦巨炮主義的頑疾,導致吉翁公國不斷浪費資源在單機火力強大卻缺乏生產性的新式兵器上,空耗了本就有限的國力。在思想和制度指導下的無止盡的擴張實質上是註定破滅的惡性循環,而扎比家的戰後規劃無非就是遷都地球,重新建立一個以吉翁王族和貴族為政治核心的「聯邦」而已。

一年戰爭是高達系列最初始也最經典的世界觀,但原作只打了一年而且聯邦軍直到中期才有量產MS,而衍生作品隨着越堆越多而越來越扯淡,逐漸把一年戰爭魔改成了非常離譜的樣子。雖然TV版本來就很離譜就是了

由於現實中的商業原因,本來在一年戰爭中還比較重要的各式載具的地位也是一降再降,甚至在許多衍生作品裏都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