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體計劃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或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
不論您是否隸屬於ETO,屬於降臨派還是拯救派,ETO都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閱讀與編輯時光。
失去一切,失去包括我們在內的人類現在的一切。
基本資料 | |
用語名稱 | 掩體計劃 |
---|---|
其他表述 | 掩體工程 地球文明的方舟 |
用語出處 | 《三體》 |
相關條目 | 光速飛船計劃、黑域計劃、黑暗森林打擊 |
掩體計劃是指有人面對危險不是逃亡而是選擇遮住自己身體的計劃劉慈欣所著科幻小說《三體》中的一個計劃。該計劃是利用人類現有科技以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四大巨行星為掩體,避開黑暗森林引發的光粒打擊所制定出的針對性防禦計劃。想不到吧,有二向箔這種簡單的清理工具
計劃背景
萬有引力號向全宇宙廣播了三體坐標,直接招來了其他文明對三體世界的打擊,使太陽系也隨之暴露在危險之中,至此三體文明放棄對地球的占領。當三體世界被更高級文明摧毀後,人們開始尋求拯救地球的方法,結合對雲天明童話故事的參透,制定了三套方案:掩體計劃[1]、黑域計劃和光速飛船計劃。
人們固執地認為未來地球一定會像羅輯所「詛咒」的187J3X1恆星以及三體恆星一樣被「光粒」毀滅,所以啟動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超級大工程——掩體計劃。在光速飛船計劃和黑域計劃不可能實施後,人們就將所有希望都寄託於掩體計劃至此雲天明給人類指出的兩條明路全被堵死,圍繞這一方案開始大量建造太空城。
計劃核心
其依據是以三體恆星毀滅的觀測數據為基礎,建立了太陽同樣遭到光粒打擊時的災變數學模型。對該模型的運算表明,太陽爆發的破壞力會將所有類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摧毀,但距太陽較遠的類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能夠在黑暗森林打擊後倖存。
計劃在四大行星的背陽面建設供全人類移民的太空城,這些太空城緊靠各大行星,與行星一起繞太陽同步運行,這就使得太空城一直處於四大行星的背陽面,在太陽爆發時受到行星的屏蔽和保護。計劃建立50座太空城,每座可容納1500萬人左右。其中,木星背面20座,土星背面20座,海王星背面6座,天王星背面4座。用20年時間建立巨行星帶資源開發工業體系,再用60年時間進行太空城建設,兩個階段間有10年的重疊期。
社會問題
掩體計劃是成功希望最大的一個選擇,完全基於人類現有的技術,沒有理論上的未知。公眾普遍擔心掩體工程將耗盡地球資源,帶來地球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大倒退,從而出現第二次大低谷。但是,艦隊國際和聯合國一致認為掩體計劃將是一個完全的地球外工程,所需的資源百分之百取自地球之外的太陽系空間,主要來自四大行星的衛星以及土星和海王星的星環,不會對地球資源和經濟產生任何影響。相反,當太空資源開發達到一定的規模,甚至可以反哺地球經濟。
計劃歷史
掩體計劃後,太陽系人類建立了大量適合宜居的太空城。
掩體紀元11年,在黑暗森林打擊到來前,人類文明已進入掩體世界,而地球已成為一個人煙稀少的世界,只有不到五百萬人生活在那裡。
掩體紀元67年,太陽系被不知名文明發射的二向箔降維打擊所毀滅,太陽系人類文明就此滅亡。
|
注釋與外部鏈接
- ↑ 這完全是地球世界自己的計劃,雲天明的情報中絲毫沒有提及,只是被強行解讀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