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戰爭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海灣戰爭
| |||
---|---|---|---|
亦稱波斯灣戰爭,灣岸戰爭
| |||
海灣戰爭局勢圖
| |||
時間 | 1990年8月2日-1991年2月28日 | ||
地點 | 波斯灣 | ||
結果 | 聯軍勝利,伊拉克從科威特撤軍 | ||
參戰方
| |||
多國聯軍
|
伊拉克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諾曼·施瓦茨科夫上將 | 薩達姆·侯賽因 | ||
參戰兵力
| |||
956,600人 | 360,000人 | ||
傷亡與損失
| |||
378人陣亡 | 25,000人陣亡 |
海灣戰爭(Gulf War)指的是發生在波斯灣地區的戰爭,通常特指1990~1991年發生的,因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而起的,發生在多國聯軍與伊拉克之間的戰爭[1]。
現實中的海灣戰爭
(勿與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混淆)
起因和經過
1990年8月伊拉克發動了入侵科威特的戰爭,這一點遭到了國際社會的譴責,以美國、英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部署到沙特阿拉伯進行防禦。1991年1月17日,多國部隊發起沙漠風暴行動。2月24日多國部隊從伊拉克南部沙漠裏發起地面攻勢,100小時後戰爭結束。
在戰爭期間,伊拉克向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發射了導彈。但是在整個戰爭中,聯軍始終掌握主動優勢。
參戰方
- 多國部隊:這是二戰以來世界上最大的軍事聯盟,由數十國組成,以美國、英國、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為首。
- 成員國(按英文首字母順序排列):阿根廷,澳大利亞,巴林,孟加拉國,比利時,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丹麥,埃及,法國,希臘,洪都拉斯,匈牙利,意大利,科威特,馬來西亞,摩洛哥,荷蘭,新西蘭,尼日爾,挪威,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波蘭,葡萄牙,卡塔爾,羅馬尼亞,沙特阿拉伯,塞內加爾,韓國,西班牙,瑞典,敘利亞,土耳其,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和美國。(德國和日本雖然提供了軍備和財政援助但是未參與軍事行動。)
- 伊拉克方面:參加過兩伊戰爭的伊拉克軍隊是當時中東地區最強大的軍隊之一。
- 約旦、巴勒斯坦、也門、蘇丹、毛里塔尼亞等五國在1990年8月的阿拉伯國家聯盟首腦會議上不支持阿盟干涉伊拉克和科威特的戰爭,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則缺席了這次會議,身為時任聯合國安理會理事國的也門之後還和古巴一起對譴責伊拉克的安理會提案投了反對票。但這些國家都沒有派兵援助伊拉克軍隊,僅為伊拉克提供了一些間接的幫助。(如約旦允許伊拉克在戰爭期間從本國進口食品和藥品,也門、利比亞允許伊拉克利用本國的空中通道進口武器和物資。)
影響
- 由於戰爭期間大量的軍用飛機空襲視頻被轉播,這場戰爭又被稱為「視頻戰爭」。
- 戰後導致的石油危機和經濟混亂影響到了一些發展中國家。期間人為引發的油井燃燒和海上漏油也引發了生態災難。
- 戰後伊軍被驅逐出科威特,科威特得以復國。但是科伊兩國基礎設施均遭到嚴重損壞。
- 伊拉克政府遭到更嚴重的制裁,根本無法改進武器,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遭到徹底的失敗。
- 這一場戰爭也讓中國知道了信息化戰爭的用處和優點(見評論區)
相關作品
遊戲
- 《細胞分裂系列》(提及)
- 《簡氏F-15》
- 《簡氏長弓阿帕奇》
- 《簡氏美國空軍》
一切XX之母
時任伊拉克領袖的侯賽因在1990年9月的反對國際干涉科威特的演說中曾表示:「要讓這場戰爭成為一切戰爭之母」(This battle is going to become the mother of all wars.)此後,「一切XX之母」這個句式在社會上迅速走紅,例如「一切炸彈之母」或者「一切預算之母」。
本短句(阿拉伯語羅馬字:Umm al-maarik)原指公元636年的卡迪西亞之戰,這次戰爭以阿拉伯人大敗波斯人告終,最終導致了薩珊帝國的滅亡。在這個短句里,「Umm al-」表示「極大,極巨」的意思,「一切戰爭之母」的意思就是「前所未有的大戰」。
|
註釋與外部連結
- ↑ 此外,海灣戰爭一詞還(曾)被用來代指兩伊戰爭(1980~1988年)、沙漠之狐行動(1998年)和伊拉克戰爭(2003~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