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反應
基本資料 | |
用語名稱 | 微反應 |
---|---|
其他表述 | 應激微反應 |
心理應激微反應是指人們在受到沒有心裡預期的刺激源刺激下,不由自主地表現出的不受思維控制的瞬間真實反應。例如:一聲巨響所引發的驚訝與恐懼。
簡介
雖然人們能夠展現任意一個表情、任意一種情緒,但卻不能達到隨意發揮的地步。即使是最優秀的演員在表演哭泣的時候也需要一個醞釀的過程。雖然有些人善於偽裝,並能做出各種隱藏內心的面部表情,但他們卻無法掩飾一瞬間的表情變化。
這些瞬間的變化,來源於「生存本能」。觸發條件是:受到突然的刺激和威脅。
因為微表情過於微妙,動畫和漫畫的美術往往會誇大這種應激反應,讓觀眾能感受在當時情境的角色狀態。
相關作品
凍結反應
動作頻率降低和幅度減小(變少和收縮),直到所有動作停止,同時身體呈現收縮姿態(完全凍結)。
- 驚訝:受到震驚、恐怖如斯的刺激後,會有面部肌肉僵化,表情僵硬,缺少變化。例如:臥槽!、圈圈眼、石化(表情)、目瞪口呆
- 害怕:雙手抱頭,趴在地上。
- 手和腳:不知道把「手」放在哪。雙腿併攏挺直,肌肉緊張。
安慰反應
當行為人感到恐懼、性興奮、食慾,這些行為可以讓撫平自己的情緒。例如:搓手、撓頭皮、自抽巴掌、踢牆角、撞後背、舔嘴唇。
- 瞳孔:人在看到喜歡的東西時,瞳孔會放大。例如:心形眼、心形眼。
- 視線轉移:如果願意看,說明喜歡;如果視線躲開了,說明不喜歡。例如:愧疚、心虛、尷尬、恐懼。
- 口腔和嘴唇:吮吸手指、咬指甲、咬鉛筆、吃糖、抽煙、吞咽口水。
- 亂摸:玩頭髮、摸耳朵、摸鬍鬚、摸嘴、摸下巴、搓脖子、揉肚子、摸飾品。
《龍之谷:破曉奇兵》
逃離反應
面孔遠離刺激源,因為面孔上聚集了很多感覺器官,包括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大部分毛髮,而且面孔之後就是神經中樞所在,所以當受到負面刺激之後,會主動遠離刺激源;同時,四肢有可能保持緊張狀態或阻隔狀態。負面刺激源的力度越大,遠離的距離就越大,二者成正比。
- 恐懼:因為恐懼,所以逃離。
- 厭惡:不認同、不接受的強勢心態。
親近反應
表達積極意願的主要方式,表達了希望獲取更多信息,希望更有效地表達,或者希望更好地身體互動。熱戀中的情人之間的感情最親近,所以他們之間的距離控制可以作為積極反應的極值。
- 情感親密:擁抱是一種表達比較熱情的親近禮節。戀人之間的擁抱、依偎和纏綿是典型的表現。
- 關心、呵護、信任
- 感興趣:希望獲得更多信息而引起的親近反應。
- 暗語交流
《雪人奇緣》
仰視反應
抬頭的反應說明角色自認為自己比對方好(強壯、富有、高貴、高大,等),而且還好很多,不能放在一起比較,繼而認為完全沒必要與對方交流(不屑)。因為下巴抬高了,雙眼的視線自然會呈現為自上而下的審視,所以常常是上眼瞼(上眼皮)順其自然地遮住一半眼球,作居高臨下狀。
- 傲慢
- 滿意/享受
- 內心不服
領地反應
出現統御和控制的強勢心態,非常自信且有掌控感,承壓能力強。在自己的領地中,領地主會擁有較強的統御感,認為領地內不存在阻力或敵意,所以肢體姿態和行為都較為鬆弛,不會出現安慰反應的無意義小動作,也不像凍結反應那樣拘謹行事。
- 肢體擴張
- 氣場
- 揮灑
火柴人散發強勢風格
戰鬥反應
身體趨前,下巴降低,視線集中,虹膜向上翻看對手,甚至有可能露出下眼白。配合着憤怒的表情,還能觀察到咀嚼肌繃緊、嘴唇向下彎曲,還可能露出犬齒等同步反應。
- 戰鬥準備:使用不明顯的方式暗中發力,發力的對象是自己。例如:握拳、咬牙切齒、拉拽自己的衣飾、腳踩碾壓、叉腰。
- 戰鬥發力:使用明的或暗的發力方式,發力的對象是物品,而不是刺激源。例如:敲桌子、拍桌子、甩書本、摔門。
- 防禦保護:對方內心承受進攻並試圖自我保護,避免刺激源直接侵犯胸、腹、生殖器。例如:交叉抱起雙臂、保住物體、用手遮住額頭和眼睛、用手堵住耳朵、捂着嘴。
勝利反應
勝利心態的人,會變得神經和肌體都很興奮,充滿着能量的支持,所以在有所抑制的前提下,他們會呈現出很多活躍的表現。
- 反重力:這些消耗很多能量的動作,原始動力旨在獲取更多的關注。例如:髮膠手、高舉雙手、高聲嘯叫、躍起後撞胸、擊掌相慶、後空翻、歡呼、大聲唱歌、長嘯、嘶吼、搖頭晃腦。
失敗反應
因為無可挽回損失而沮喪。失敗會造成神經興奮度大幅降低,神經系統進入壓抑狀態,表現出無力感。
- 身體的垂落:眼睛失去光彩,變得無神;軀幹無法保持繼續挺直,頭也會向下低。
- 無奈的嘆息:長呼氣降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從壓抑態恢復興奮態的嘗試。
- 長期的壓抑:神經系統進入壓抑且敏感的狀態,害怕再次受到傷害,會較長時間習慣性地使自己處於弱勢地位和防護狀態。例如:黑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