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帝國時代II:薩拉森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Aoe fuchs.pn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帝國時代系列條目☆Wololo~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祝您在萌娘百科度過愉快的時光。
在7世紀,阿拉伯的沙漠遊牧部落聚集在一位擁有超凡魅力的先知周圍,創建了世界上迄今為止影響依然深遠和充滿活力的宗教之一。 帶領迅速的騎兵和堅韌的駱駝從伊比利亞征服至印度,建造強大的海軍四處航行,並培養大量學者和宗教思想。 您那訓練有素的馬穆魯克,那令人恐懼和無所畏懼的戰士,是僅有的足以阻止可怕的蒙古部落前進的戰士!
——遊戲內說明書

薩拉森人是《帝國時代II》原版就登場的中東文明,專注騎兵和海軍。

簡介

「Saracen」一詞的詞源有爭議,並且在不同時期的含義不同。 最貼合遊戲裡的名詞是中世紀歐洲稱呼阿拉伯人的別名。 薩拉森人的最開始的重要國家是加薩尼王國(Ghassanid)和拉赫姆王國(Lakhmids),它們分別是拜占庭帝國和波斯帝國的代理國。 在7世紀,從伊斯蘭教的興起和正統哈里發戰役之後,薩拉森人就成為了西亞和北非的主導力量

在倭馬亞和阿拔斯哈里發的統治下,薩拉森人極大地擴展了其領土。 在那段時間裡,他們締造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帝國——比羅馬還大,直到蒙古入侵之前,它都無法被其他國家比擬。 在薩拉丁戰役中,薩拉森人則是代表中世紀的埃及,特別是阿尤布蘇丹國。 因此,他們的遊戲內風格設計似乎是來自不同時期的各個阿拉伯群體的融合

他們位於世界的十字路口,因伊斯蘭崛起並開始阿拉伯征服而聞名。 為了反映他們作為強大的沙漠文明並建立世界最主要的宗教之一的成就,他們的獨特科技可以讓他們的僧侶和駱駝部隊受益。 他們還重視海軍,抵禦拜占庭人的襲擊從而保護自己的海岸,這體現在海軍的獎勵上,使他們的艦隊擁有更高的發射速度,同時他們也有最優秀的運輸船,具有更高的生命值和更大的運載能力

薩拉森人還是活躍的商人,得益於他們位於世界的十字路口,因此他們的市場更便宜,而且商品交易費用僅為5%,而不是30%(以其他文明的費用為準)

特性

特有單位

馬穆魯克

  • 擁有射程的近戰騎兵,對其他騎兵有攻擊力加成

馬穆魯克最早是由阿拉伯諸國所僱傭的戰士,來源大多是被抓的奴隸。因為在最初的伊斯蘭教義中,穆斯林是不能和穆斯林交戰的。但這些奴隸僱傭軍並不受這樣的禁令限制,而他們沒有政治背景更是受哈里發的青睞。所以他們的忠誠度基本上都是得到肯定的。馬穆魯克訓練有素、幹勁十足。埃及的馬穆魯克軍隊就曾於敘利亞戰勝蒙古人,將蒙古鐵騎擋在非洲之外。在接下來的歷史中馬穆魯克一度反抗他們的阿拉伯統治者,獲得自己的治權一直到18世紀。

特有科技

  • 城堡時代:清真學堂 (Madrasah)

僧侶死後返還33%的訓練費用

"Madrasah"在阿拉伯語中是指「學校」之意。歷史上,穆斯林學塾是伊斯蘭的宗教與教育機構,年輕的穆斯林學子在學塾中習得教義以及部分科研知識。這是伊斯蘭教在統治區內的神權體系。更是穆斯林「神學院」的前身

《帝國時代II:決定版》61321號更新後該科技被淘汰

  • 帝王時代:狂熱行為 (Zealotry)

駱駝部隊生命值+30

伊斯蘭軍隊的最大優勢就是他們對於信仰的絕對信心。這種強大的信仰力量讓他們得以克服天生的恐懼心理,在面對幾乎不可能戰勝的強大敵人時也毫不畏懼。而在歷史上,他們往往得以藉此克敵制勝,儘管在數量或是戰備不如敵手的情況下。這特質至今仍然沒有因為時間而改變

《帝國時代II:決定版》61321號更新後該科技調整為城堡時代特色科技,效果變為駱駝部隊生命值+20

  • 帝王時代(61321號更新後):配重 (Counterweight)

巨型投石機和投石車系攻擊力+15%

原始的牽引式巨型投石機在6世紀的中國被發明出來,傳入歐洲後很快得到了大量應用,在11世紀的十字軍東征期間,中東地區開始出現改進型的配重式巨型投石機,這種巨型投石機可以發射更加巨大而致命的石塊,蒙古人西征的時候僱傭了穆斯林工匠製造了這些更先進的巨型投石機逆流回中國,在襄陽戰爭中表現出色

文明加成

  • 市場交易花費只有5%
  • 市場只需要花費75木材
  • 運輸船兩倍生命值,運輸量+5
  • 箭船攻擊間隔-20%
  • 在封建/城堡/帝王時代,靶場的單位(擲矛手除外)對普通建築+1/+2/+3攻擊

團隊加成

  • 步弓兵對建築附加2傷害

世界奇觀

薩邁拉大清真寺

薩邁拉大清真寺(Great Mosque of Samarra):

西元852年由阿拔斯王朝的穆塔瓦基勒(Al-Mutawakkil)哈里發所建立。坐落在伊拉克境內的底格里斯河東岸。螺旋狀的宣禮塔是其著名外觀,同時也是現代伊拉克紙幣上的特色建築

語音

遊戲裡的部隊說阿拉伯語,和大多數語言不同的地方在於,阿拉伯語對同一個名詞有嚴格的男女區分,因此村民們都有兩種配音,一種是男性版本,一種是女性版本。

阿拉伯語包含了幾個方言,如馬耳他方言(Malti)和埃及方言(Masrei)。

有些日本配音演員也擅長阿拉伯語,比如菲魯茲·藍(Ai Fairouz/Ai Fairuz)。

村民

  • 選擇1 Na'am? (نعم؟) - 是?
  • 女性選擇2 Mosta'edaton (مستعدةٌ) - 準備就緒
  • 男性選擇2 Ahlaan (أهلا) - 你好
  • 女性選擇3 Amron? (امرٌ؟) - 請下命令?
  • 男性選擇3 Mosta'edon (مستعدٌ) - 準備就緒
  • 男性選擇4 Amron? (امرٌ؟) - 請下命令?
  • 移動1 Hassanan (حسناً) - 好
  • 移動2 Na'am (نعم) - 是
  • 移動3 Saheeh (صحيح) - 正確
  • 移動4 Sa af'al (سأفعل) - 我會完成它
  • 女性建造 Banna'aton (بناءةٌ) - 建築工
  • 男性建造 Banna'on (بناءٌ) - 建築工
  • 女性伐木 Hattabaton (حطابةٌ) - 伐木工
  • 男性伐木 Hattabon (حطاب) - 伐木工
  • 女性農場 Mozaare'aton (مزارعةٌ) - 農民
  • 男性農場 Muzare'on (مُزارعٌ) - 農民
  • 女性漁獲 Sayyadato samak (صيادة سمك) - 漁民
  • 男性漁獲 Sayyad samak (صيادُ سمك) - 漁民
  • 女性覓食 Bahithaton aan el taam (باحثةٌ عن الطعام) - 食物搜尋者
  • 男性覓食 Bahithon aan el taam (باحثٌ عن الطَََعامِ) - 食物搜尋者
  • 女性狩獵 Sayyadaton (صيادةٌ) - 獵人
  • 男性狩獵 Sayyadon (صياد) - 獵人
  • 女性開礦 Amelato manjam (عًامِلةُ منجم) - 開礦工
  • 男性開礦 Amelo manjam (عامِلُ مَنجم) - 開礦工
  • 女性修理 Morammemmaton (مرمََمةٌ) - 修理工
  • 男性修理 Morammemon (مرمََمٌ) - 修理工

軍事單位

  • 選擇1 Na'am? (نعم؟) - 是?
  • 選擇2 Mosta'ed (مستعد) - 我準備就緒
  • 選擇3 Amrok (أمرك) - 您的命令是?
  • 移動1 Na'am (نعم) - 是
  • 移動2 Sa af'al (سأفعل) - 我會完成它
  • 移動3 Hassanan (حسناً) - 好
  • 攻擊1 Hojoom! (!هجوم) - 攻擊!
  • 攻擊2 Al quetal! (!القتال) - 我們上!
  • 攻擊3 Na'am! (!نعم) - 是
  • 攻擊4 Al hojoom! (!الهجوم) - 我們攻擊!

僧侶

  • 選擇1 Na'am? (نعم؟) - 是?
  • 選擇2 Ahlaan (أهلا) - 你好
  • 移動1 Hassanan (حسناً) - 好
  • 移動2 Na'am (نعم) - 是
  • 移動3 Saheeh (صحيح) - 正確
  • 移動4 Sa af'al (سأفعل) - 我會完成它

國王

  • 選擇1 Na'am? (نعم؟) - 是?
  • 選擇2 Ahlaan (أهلا) - 你好
  • 選擇3 Mosta'edon (مستعدٌ) - 準備就緒
  • 選擇4 Amron? (امرٌ؟) - 請下命令?
  • 移動1 Hassanan (حسناً) - 好
  • 移動2 Na'am (نعم) - 是
  • 移動3 Saheeh (صحيح) - 正確
  • 移動4 Sa af'al (سأفعل) - 我會完成它

AI玩家名

  • 穆阿台綏姆(Al-Mu'tasim;المعتصم):阿拔斯王朝第八位哈里發,統治時期為833年直到842年去世
  • 伊瑪德丁·贊吉(Atabeg Zangi;أتابك زنكي):統治摩蘇爾、阿勒頗、哈瑪、埃德薩的烏古斯突厥人,締造了同名的贊吉王朝
  • 拜巴爾斯(Baibars;بيبرس):馬穆魯克巴赫里王朝第四個蘇丹,庫曼人,他是使法國的路易九世發動的第七次十字軍東征失敗的埃及指揮官之一,在1260年的艾因·賈魯戰役中*率領埃及先鋒隊挫敗了蒙古人,被認為是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決定版文本錯誤地翻譯成貝巴人,這裡進行修正
  • 阿布·伯克爾哈里發(Caliph Abu Bekr;خَلِيْفَة أَبُو بَكْر):一位高級聖伴(sahabi),通過他的女兒阿伊沙成為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的岳父,632-634年成為穆罕默德死後第一位穆斯林正統哈里發
  • 阿爾穆伊茲哈里發(Caliph al-Muizz;خَلِيْفَة المعز):第四個法蒂瑪王朝哈里發,第十四位伊斯瑪儀伊瑪目,統治期953-975
  • 穆阿維葉一世哈里發(Caliph Muawiyah I;خَلِيْفَة معاوية):倭馬亞王朝創始人兼首任哈里發
  • 哈立德·本·瓦利德(General Khalid;خالد بن):哈立德將軍,穆罕默德的聖伴,以軍事戰術和才華聞名,領導默罕默德麾下以及正統哈里發直接繼承人阿布·伯克爾和歐麥爾·本·赫塔卜的麥地那部隊
  • 夕庫將軍(General Shirkuh;شيركوه):庫爾德軍事指揮官,薩拉丁的叔叔,他在埃及的軍事和外交的努力是使得阿尤布家族在這個地方發跡的原因
  • 嘉拉溫(Kala'un;قلاوون):第七位巴赫里馬穆魯克蘇丹,在1279到1290年統治埃及
  • 卡布卡(Kerboga;كربغا):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期間摩蘇爾的阿塔貝格,他是一名有名的戰士。1095年他服務於阿拔斯哈里發穆斯塔齊爾,試圖再次征服阿勒頗
  • 努爾丁(Nur-ed-din;نور الدين):統治塞爾柱帝國敘利亞行省的烏古斯突厥贊吉王朝的成員,1146年至1174年在位
  • 薩拉丁(Saladin;صلاح الدين):埃及和敘利亞第一個蘇丹王,阿尤布王朝的創始人。薩拉丁是庫爾德族遜尼派穆斯林,並且主持了針對黎凡特的十字軍國家的軍事行動。在他國家鼎盛時期,領土包括埃及、敘利亞、上美索不達米亞、漢志、也門和北非其他部分地區

遊戲內介紹

薩拉森的原來意義,係指從今天的敘利亞到沙特阿拉伯之間的沙漠牧民,廣義上則指中世紀所有的阿拉伯人。這些沙漠牧民突然在第七世紀興起,並在一百五十年之間就建立了一個廣闊的帝國。他們的征服行動因信仰和高度的鬥志所激發。他們在先知穆罕默德的教誨帶引之下,意圖改變全世界的宗教和政治版圖

到了 613 年,先知穆罕默德四處宣揚名為伊斯蘭的新宗教。由於在家鄉城市麥加不受重視,穆罕默德於是來到麥地那,並在當地建立一支強大的追隨者隊伍,然後返回攻擊和占領麥加。632 年穆罕默德辭世,其教義被收集成可蘭經,被奉為伊斯蘭的聖經。在 634 年,他的追隨者以聖戰之名展開一場護教戰爭。短短五年之間,他們在埃及,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等地橫行無阻。由於對猶太人和基督徒加以寬容,他們的征服之舉並未受到太多阻力,因為這些族群在拜占庭的統治之下一直不斷受到迫害

從北非往西和波斯往東等地在隨後的六十年間陸續淪陷於伊斯蘭之手。在第八世紀早期,來自丹吉爾的薩拉森人入侵伊比利亞半島,征服了自羅馬帝國衰落後即成立的西哥特王國。在亞洲,他們從拜占庭人手上攻占小亞細亞,並以海,陸兩路夾攻,意圖攻奪君士坦丁堡。所幸,這個城市靠巨大的城牆阻擋了陸上進攻,而薩拉森的艦隊也被打敗。在西歐,法蘭克的查理馬特於 732 年在普瓦捷一地抵擋薩拉森人的攻勢,保住了今天的法國地區

受挫於西方後,伊斯蘭的武力轉向東方。750 年,他們征服了印度河和印度北邊的中亞地區,一直到中國的邊緣

在 656 年,回教世界陷入內戰而分為兩派︰遜尼派和什葉派。他們有幾個不同的地方,包括誰應該是哈里發 (穆罕默德的繼承人) 和對可蘭經的解釋。六十年戰爭的結果導致伊斯蘭國家分裂成幾個部份,部份地區 (伊比利亞半島) 由遜尼派統治,而其他地區 (埃及,今天的伊拉克) 由什葉派來統治。之後,這些地區都各自成為新的伊斯蘭國家

在中世紀初期,回教的西班牙發展成為重要的歐洲國家之一。在這裡,穆斯林教徒、猶太人和基督徒相處融洽,一個燦爛的文化也在這個多元的環境下發展出來,藝術,建築和學術的發展逐漸成熟。可是到了 1000 年,回教的西班牙分裂成幾個敵對的派別。這場內戰讓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這兩個很小的基督教國家趁機崛起,並且逐步征服伊比利亞半島 (收復失地運動),直到 1492 年完成統合

在十一世紀初期,小亞細亞和中東被伊斯蘭的土耳其征服。土耳其人對往巴勒斯坦的基督教朝聖者不假寬容,所以在這個地區旅行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為了回應拜占庭的求援,歐洲發動了一連串的十字軍東征,打算從土耳其人手中奪回巴勒斯坦。在第一次的十字軍東征里,該地區的獨立回教國家失去了巴勒斯坦和地中海的東部沿岸。在十二世紀的後半期,偉大的薩拉森領袖薩拉丁成功統一了埃及、敘利亞和一些小國,並重新奪回耶路撒冷

中世紀之後,伊斯蘭國家仍然保持獨立,最後發展成今天在中東和北非的阿拉伯國家。然而,當歐洲國家在十五,十六世紀時打開通往亞洲的貿易路線,打破伊斯蘭教徒壟斷的局面之後,這些國家的經濟也就開始衰落

文明簡史

從遊牧部落到帝國

6世紀以前的阿拉伯半島是貧脊而且荒蕪的,夾在東羅馬與波斯兩大帝國中間的模糊地帶,生存其上的是被稱為「貝都因人」的沙漠牧民。由於兩大帝國長年交戰,導致商隊不得不往南改道通過阿拉伯,於是地處商業中繼站的麥加城便因此得到繁榮的契機

7世紀初,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在麥加傳教,開始了伊斯蘭的影響。隨着穆罕默德的影響力與日俱增,麥加的統治者奧米亞家族遂開始追殺穆罕默德,先知被迫逃往另一座城市發展,那就是麥地那。穆罕默德在麥地那建立一系列的伊斯蘭國策與律法,讓麥地那迅速強盛起來。而穆罕默德便於630年兵臨麥加,將其降伏,阿拉伯半島各部落也紛紛歸順強大的麥地那。一個伊斯蘭的聯合政治體便在半島上出現

神權共和時期

顧名思義,這段時期除了伊斯蘭文化特有的政教合一特色之外,還多了共和的選舉成分在。由於穆罕默德死後,他所統合的阿拉伯各部落很快又陷入了分崩離析,為了解決這一狀況,選出「真主使者繼承人」變成了各部落統治者的首要之務,那就是「哈里發」選舉

而哈里發推舉成功的解決了分崩離析的危機,四任哈里發在位期間是伊斯蘭帝國最團結的時刻。阿拉伯人開始對外擴張,建立起一個西起伊朗高原、東至北非的帝國。「聖戰」不僅成為快速擴張的巨大動機,阿拉伯人還充分的在戰場上運用駱駝,創造了具有高實用性與民族風格的獨特戰術

倭馬亞王朝

神權共和時期因為661年什葉派(激進)與遜尼派(溫和)的爭端而終結,倭馬亞家族將哈里發繼承權從選舉改為世襲,開始了倭馬亞王朝。倭馬亞王朝普遍被視為伊斯蘭帝國的奠基者。在內政上,倭馬亞王朝推行官方語言與各種基本制度建設、在軍事上則開啟了新的一波聖戰高峰,他們將東方疆域深入中亞、與中國大唐相望、在西方則跨越直布羅陀海峽,入主伊比利半島將西哥德王國消滅。成為人類文明第五個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然而倭馬亞王朝的統治只持續到750年,他們擴張有餘,卻無力有效彈壓內部的勢力。基本教義派的什葉派穆斯林很快地就整合了反倭馬亞的勢力,推翻了他們的統治。倭馬亞王朝的殘餘只剩下位於伊比利亞半島南部的一些北非穆斯林王國殘存到11世紀前期

阿巴斯王朝

推翻倭馬亞王朝的阿拔斯王朝迎來伊斯蘭帝國的百年盛世,首都巴格達成為當代最繁華的國際城市之一,與長安、君士坦丁堡齊名。而科技和商業上的發展更是為伊斯蘭世界帶來進步與繁華。由於服色旗幟尚黑,所以在中國典籍中又被稱為「黑衣大食」。軍事上的成就也同時帶起了東西文化交流(怛羅斯之役擊敗唐軍將造紙術西傳便是一例。)

阿巴斯王朝繁榮兩百年後,國勢逐漸走下坡。在9世紀末,由於宗教和政經壓迫導致人民起義頻繁發生,軍事分封也導致了接下來兩世紀軍閥割據的局面

10世紀,帝國四分五裂。什葉派支系在北非建立新的政治體:法蒂瑪王朝,由於服色旗幟尚綠,所以被中國史書稱「綠衣大食」,後來入主埃及;而原本伊比利亞半島的倭馬亞貴族則依然效忠於已經不復存在的倭馬亞王朝,被稱為「白衣大食」。而新的外敵出現更讓伊斯蘭帝國雪上加霜

覆滅與再生

崛起於中亞的塞爾柱土耳其人是新的外敵,他們入主巴格達,控制了哈里發。將國內實權掌握在土耳其蘇丹手中。但由於塞爾柱土耳其對於宗教的寬容態度,並未激起太大的反抗勢力。國內主要的動盪大多仍然是人民反抗經濟壓榨的起義行為。

11世紀末,十字軍浩浩蕩蕩地發起東征。從伊斯蘭帝國手中奪取了不少地中海東岸的疆域。他們也在十字軍戰士口中被稱為「薩拉森人」。此時,位於非洲的法提瑪王朝重臣,薩拉丁發起政變取得了實權,取而代之建立起阿尤布王朝,穆斯林在薩拉丁的領導下對抗十字軍。而薩拉丁更於1187年從十字軍手中奪回耶路撒冷,這讓他普遍在後世被視為伊斯蘭與埃及的傳奇民族英雄。

13世紀的蒙古鐵蹄踏破巴格達,將這個搖搖欲墜的古老穆斯林帝國給徹底消滅。穆斯林一直到16世紀初期才由奧斯曼帝國所振興。

軼事

  • 薩拉森人是可以研發全部征服者版本中引入的全部七種技術的兩個文明之一,另一個是馬扎爾人
  • 薩拉森人的文明圖標基於伊斯蘭符號八角星(Rub el Hizb),黑色背景代表阿巴斯哈里發
  • 決定版的薩拉森UI下方的圖案是塔斯米亞(at-tasmīyyah)圓形書法形式
  • HD版的薩拉森UI下方的圖案是阿拉伯神話裡面支撐地球的巨魚巴哈姆特(Bahamut)
  • 薩拉森一詞是中世紀歐洲人對阿拉伯人的稱呼,詞源可能是來自於閃族語的詞根srq 「偷,搶,掠奪」、SRQ 「東」+šrkt 「部落,聯盟」或者阿拉伯語的sariqīn(سارقين)「小偷,掠奪者,掠奪者」;阿拉伯一詞則是不明其正確的來源
    • 哈木丹尼認為阿拉伯一詞來自於美索不達米亞人對他們的稱呼「Gharab」,意思是西方人,因為阿拉伯在兩河流域以西,這個詞傳入阿拉伯人之後逐漸變成了現在的Arab一詞
    • 麥斯歐迪認為,阿拉伯最初是指以色列南方的阿拉伯谷的以實瑪利後裔,在聖經詞源中,「Arab」和希伯來語Arvi都來自於用來描述貝都因人起源於沙漠的詞彙中(Arava,曠野)
    • 詞根ʿ-r-b在閃族語言有着「西,日落,沙漠,混合,商人和烏鴉」等可能出現的含義,也有可能是來自於置換後的詞根ʿ-B-R「四處遊蕩」(阿拉伯語「橫跨」),用來形容阿拉伯人的遊牧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