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User:胡祥又/LoveLive!系列专题编辑指南

贴贴♀百科,万娘皆可贴的百科全书!转载请标注来源页面的网页链接,并声明引自贴贴百科。内容不可商用。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此页面是用户撰写的专题编辑指南草稿,而不是萌娘百科方针、萌娘百科指引、萌娘百科论述、萌娘百科政策、萌娘百科专题指引、萌娘百科专题指南、萌娘百科专题指导。

(此页面还没写完。)

Help:LoveLive!系列专题编辑指南(草稿)

{{专题编辑指南}}

Lovelive2.png

萌娘百科LoveLive!系列专题

本页面是萌娘百科LoveLive!系列专题的专题编辑指南(草稿)。

范围

本指南涉及的页面范围是:

  • Category:LoveLive!系列及其各级子分类,以及各分类中的全部条目、模板、分类和模块,以及各页面的子页面,以及其中各大家族模板的子模板;
  • 基于LoveLive!系列包含的内容的归纳、衍生或演绎而成的事物对应的条目;
  • 由LoveLive!系列包含的内容的传播而出现的事物对应的条目。

可参考User:Hulubot/LoveLive!系列页面列表确定范围(不包括其中列出的用户页部分)。

未归类于Category:LoveLive!系列及其各级子分类的范围内页面

萌娘百科:专题管理方针#原则要求,在此列出用分类概括后,未归类于分类的范围内,但应位于本指南的涉及页面范围内的零散页面。

条目
模板和模块
模板和模块的帮助文件
演唱者分类

此列表更新于2022年4月。

术语

“LoveLive!系列”

LoveLive!系列中包含多个学园偶像企划。学园偶像企划间相互独立;但有时会相互结合,产生“跨学园偶像企划”的内容。

  • “LoveLive!系列”是一个“学园偶像企划系列”,它的含义是指由多个“学园偶像企划”组成的系列。
  • 下列事物应直接归于LoveLive!系列中:
    • 各学园偶像企划。
    • 由某一个学园偶像企划衍生出的企划。
    • 位于LoveLive!系列中,但不位于LoveLive!系列中的任何一个学园偶像企划或学园偶像企划的衍生企划中的事物。
    • 出现在跨学园偶像企划内容中的事物。
    • 出现在多个学园偶像企划中的事物。
    • 需要合称多个学园偶像企划的内容的情况。
  • 如果一个事物仅出现在一个学园偶像企划中,则应将这种事物归于该学园偶像企划中。
    • 如果需要在描述这类事物时说明或提及“LoveLive!系列”,则应明确是LoveLive!系列中的哪个学园偶像企划包含该事物。
  • 应使用“LoveLive!系列”称呼。
    • LoveLive!”是LoveLive!系列中首个学园偶像企划的名称。不应使用“LoveLive!”称呼LoveLive!系列。
    • 如果需要使用“LoveLive!系列”的简称,可以使用“LL系列”等名称称呼,不应省略其中的“系列”。
    • “LoveLive!系列”是“学园偶像企划组成的系列”,它本身不是“学园偶像企划”。不应使用“LoveLive!企划”“全LoveLive!企划”“LoveLive!学园偶像企划”等名称称呼。
    • “LoveLive!系列企划”的含义是“LoveLive!系列中的学园偶像企划”。如果称呼的对象不是学园偶像企划,则不应使用“企划”称呼。

企划与团体

スクールアイドルプロジェクト”统一译为“学园偶像企划”。如果需要使用拉丁字母拼写,则应拼写为“School idol project”。

  • 如果在页面正文中需要在描述对象不是学园偶像企划时提及“学园偶像企划”这个词,则应将“学园偶像企划”简称为“企划”。
  • 学园偶像”是一个不可拆分的专用词,不应将“学园偶像企划”简称为“偶像企划”。
  • “企划”一词也可能用于其他名称中,例如“读者参与企划”“投票企划”“周年企划”“节目企划”“企划人”等。这种情形不属于上述情形。

在学园偶像企划的名称中出现的“ラブライブ!”,统一译为“LoveLive!”。

  • 如果学园偶像企划的名称是以“ラブライブ!”开头的,则它的译名中“LoveLive!”后不应有空格。例如学园偶像企划的名称“ラブライブ!サンシャイン!!”应译为“LoveLive!Sunshine!!”。
  • 对于不是学园偶像企划的事物的以“ラブライブ!”开头的名称,如果官方给出了统一的译名,则使用官方给出的译名;如果官方未曾给出译名,或官方曾经给出多种不统一的译名,则该名称中与它位于的学园偶像企划的名称对应的部分使用学园偶像企划的名称的译名作为该部分的译名。
    • 如果该事物的原名使用拉丁字母拼写(例如原名即为“LOVELIVE! SUNSHINE!!”),则译名中使用相同的拼写。
    • 在著作权标记中,“プロジェクトラブライブ!”的译名为“PROJECT Lovelive!”,以此开头的著作权标记的译名中“Lovelive!”后应有空格。
  • 官方在发布中文内容时大多使用“LoveLive!”等拉丁字母拼写作为学园偶像企划的译名,而“爱与演唱会!”等汉字译名通常由代理方给出。如果描述对象的原名及官方给出的译名中均不包含“爱与演唱会!”,则“爱与演唱会!”仅应作为罗列译名之一出现在页面信息栏中,而在页面的标题和正文中不应使用“爱与演唱会!”称呼学园偶像企划。

U:胡祥又/LoveLive!系列编辑报告#企划间的关系Talk:LoveLive!系列#此页面应与LoveLive!主页面进行重定向Talk:讨论版/存档/2018年10月#关于LoveLive!系列改动的计划

(前辈、代、团体、组合、小组、小队、迷你小队、对手)

(成员、人数变化、名义)

“虹咲学园学园偶像同好会”

虹ヶ咲”统一译为“虹咲”。

  • ラブライブ!虹ヶ咲学園スクールアイドル同好会”统一译为“LoveLive!虹咲学园学园偶像同好会”。
    • 学园偶像企划的名称“LoveLive!虹咲学园学园偶像同好会”可简称为“虹咲”“LL虹咲”,不应简称为“LL虹学会”等。
  • 虹ヶ咲学園スクールアイドル同好会”统一译为“虹咲学园学园偶像同好会”。
    • 作为学园偶像组合名称的“虹咲学园学园偶像同好会”,可简称为“虹学会”“虹团”等。
    • 作为学校社团名称的“虹咲学园学园偶像同好会”,可简称为“虹学会”。如果通过前后文可以明确描述对象是这个社团,则也可将此社团称为“学园偶像同好会”“同好会”等。
    • 学园偶像”是一个不可拆分的专用词,不应将“学园偶像同好会”称为“偶像同好会”。
  • 虹ヶ咲学園”统一译为“虹咲学园”。

“官方”

LoveLive!系列中称呼的LoveLive!系列的“官方”可能包含多重含义。在页面中,不要求明确每个“官方”的具体含义,但应注意仅在下述情形下才可将对应实体称为“官方”:

下述情形不应将对应实体称为“官方”:

  • 官方的特定人员,应按他的职位称呼,或统称为“官方人员”“工作人员”等。
  • 创作官方作品的具体人物,应称作“作者”等。但他们创作的官方作品可以称作“官方作品”。
    • 歌曲的作词、作曲、编曲人,动画的分镜、脚本作家,漫画的画师,书籍的写作者等,都不应直接称作“官方”。
  • 官方授权的商品制作和出品公司,应称作“商品制作方”“商品出品方”。但他们制作和出品的官方商品可以称作“官方商品”。
    • (世嘉、购买部、演唱会商品)
  • 代理发行官方作品的其他公司或组织,应称作“代理方”。这类公司仅在该公司或组织独自制作与推出的原创内容中才可称它为“官方”。
  • 在声优参与的LoveLive!系列外的节目或活动等的制作方或主办方等,可称作“节目官方”“活动官方”等。

此节更新于2022年5月。

译名

萌娘百科:条目命名指引、官方译名、正式译名、代理方译名、繁简异体字(樱阪、逢沢、篠宫、鬼塚)、Help:日语/条目标题日本汉字

译名表

下列术语,如果该术语是专有名称的一部分中且官方给出了该专有名称的统一的译名,则使用官方给出的译名;如果该术语在文中单独使用,或该术语是专有名称的一部分中但官方未曾给出该专有名称的译名,或官方曾经给出多种不统一的该专有名称的译名,则应使用下方列出的译名。

原名 中文译名 备注
スクールアイドル 学园偶像 在书籍《LoveLive!校园偶像日记》等名称中使用“校园偶像”。
生放送 生放送 “生放送”是节目形式,“直播”是播出方式。
(ダイブッチョン) (待补充)

角色介绍

(全媒体、不同设定、初始设定、动画设定、游戏设定、角色经历、剧透、T:剧透提醒、吐槽、黑幕)

角色别名

(角色别名)

角色罗马字

Talk:唐可可#关于可可名字的罗马字的问题

角色相关人物

(相关人物、Talk:异时空同位体

颜色

T:LoveLive!角色颜色、企划颜色、歌词颜色、信息栏颜色、大家族模板颜色、T:LoveLive!角色颜色/doc#相关模板

音乐条目命名

(暂定标题、LoveLive!学园偶像祭系列歌曲译名)

  • 如果原名仅包含拉丁字母及符号,则直接使用原名作为译名。如果存在其他常用译名,则将此类译名写在条目中的信息栏里。
  • 原名中的拉丁字母部分,在译名中保留。
  • 原名中以假名书写的外来语,如果存在官方拼写,则使用官方拼写;如果不存在官方拼写,并且希望在译名中保留外来语的来源词,则每个词的首字母大写。
  • 原名的各种符号,要按下列规则处理后在译名中保留:
    • 日文的间隔号“”如果用于分割外来语或分割用假名拼写的词,则不在译名中保留。例如“Oh!レディ・ステディ・ポジティブ”译为“Oh!Ready Steady Positive”。其他情况则改成中文间隔号“·”。例如“クレッシェンドゆ・ら”译为“Crescendo Yu·Ra”。
    • 日文的波浪线“”等在译名中统一使用“~”。例如“Tiny Stars 〜Demo〜”译为“Tiny Stars ~Demo~”。
    • 日文的叹号和问号的全半角按下列规则处理:
      • 如果原名中叹号或问号前面紧接着的部分是拉丁字母,且译名中也使用相同拉丁字母,则该符号保留原全半角。例如“虹色Passions!”译为“虹色Passions!”,“いつだってfor you!”译为“无论何时都for you!”。这种情况下,如果原名中该叹号或问号是全角,则可以以对应半角符号创建重定向页面。例如可以创建重定向页面“虹色Passions!”。
      • 如果原名中叹号或问号前面紧接着的部分不是拉丁字母,且该符号前面的完整部分在译名中包含汉字,则该符号保留原全半角。例如“愛してるばんざーい!”译为“爱上你万岁!”,“未完成ドリーム!”译为“未完成Dream!”。
      • 如果原名中叹号或问号前面紧接着的部分不是拉丁字母,且该符号前面的完整部分在译名中全部写成拉丁字母,则该符号改成半角。例如“コンセントレイト!”译为“Concentrate!”。
        • 专有名词中包含的叹号和问号视为该名词的一部分,而不视为标题语句的一部分。例如“ラブライブ!”作为完整部分,“これまでのラブライブ!”译为“迄今为止的LoveLive!”。
      • 其他情况,该叹号或问号保留原全半角。“?←HEARTBEAT”译为“?←HEARTBEAT”。“1.2.3!”译为“1.2.3!”。
  • 原名中不带叹号的“リエラ”统一译为“Liella!”。

上述规则确定的译名作为条目的“显示标题”,将它按萌娘百科:条目命名指引#符号和不常用文字的处理处理后得到条目的“实际标题”。如果二者不一致,使用{{标题替换}}。

游戏活动条目命名

(第X次、繁体字版、简体字版暂未上线、暂定标题、Talk:LoveLive!学园偶像祭ALL STARS/请享用特制甜品

文件命名

(卡牌命名)

页顶引用文

T:Cquote、big、Talk:我开始做魔法使了!

歌词

如果(),则歌曲条目中的歌词部分应添加听写歌词。

(在歌曲,抄写歌词本上的歌词。 在确认歌词与歌词本上完全一致后,添加“还原BK”模板。 如果发售后长时间未找到歌词本,但找到了歌曲,则添加听写歌词。在找到歌词本后,改为歌词本上的歌词。)

U:胡祥又/听写歌词格式、抄写歌词、还原BK、翻译、U:胡祥又/LoveLive!系列编辑报告#歌词、歌词注音、T:photrans、空耳、歌词内注释)

音像制品

(音像制品类别、音乐唱片、单曲、专辑、合辑、动画Blu-ray、演唱会影碟、活动赠送的碟片、多形态、主打曲、同名曲、联动曲、收录联动歌曲的音乐制品、C/W曲、音轨、A面、B面)

(音像制品发售日、上架日、先行贩售、限定贩售、音乐列表顺序、歌曲顺序、同日发售、全卷特典等的顺序)

(音像制品封面、CD SET封面和CD封面、歌曲封面、歌曲SIF封面、歌曲AS封面、假封面)

歌曲版本

(完整版、试听版、Short Ver.、伴奏版、Off Vocal、Instrumental、独唱版、Solo Ver.、角色版、播出版、TV Size、MOVIE Size、REMIX版、T:LoveLive!曲目/doc#列出哪些歌曲

LoveLive!系列和各企划的大家族模板

(角色、跨媒体展开、LoveLive!系列角色、LoveLive!系列跨媒体展开)

音乐大家族模板

T:LoveLive!曲目/doc

如果歌曲或音像制品标题中包含日文,则应使用语言模板标识此标题。

(何时T:lj

已公开与未公开的内容

在官方公开内容之后,应根据官方已公开的内容编辑页面。下列情形应视为官方已公开的内容:

  • 官方网站中的内容;
  • 推特等社交媒体平台中官方账号发出的内容;
  • 在YouTube等视频平台中官方账号更新的视频以及视频中的内容,以及视频的简介栏中公开的内容;
  • 在演唱会等活动中公布的消息;
  • 在广播节目、电视节目或网络节目中公开的内容;
  • 在已刊行的杂志或书籍等图文出版物中公开的内容;
  • 在LoveLive!系列内的游戏中公开的内容;
  • 已发售的音像制品的收录内容,以及在发售日前上架的音像制品的收录内容;
  • 在公开的(也包括进行免费网络直播或转播的)节目或活动中被播出或演出的音乐;
  • Gamers等店铺公开LoveLive!系列相关商品的内容;
  • 杂志或书籍等图文出版物的出版社等公布的杂志或书籍等图文出版物的刊行或登载等的消息;
  • 在声优参与的LoveLive!系列外的节目或活动中公开的内容。

不应在页面中添加官方尚未正式公开的内容。下列情形不应视为已公开的内容:

  • 通过非官方途径获得的演唱会等活动开始前排练中的影像及其中的内容;
  • 通过非官方途径获得的视频平台中的未公开视频;
  • 官方仅通过非公开途径告知符合特定条件的观众的消息;
  • 仅在非公开的演唱会等活动现场放映的音频或视频、现场发放的小册子或宣传单等中公开的内容;
  • 仅在非公开(也包括进行付费网络直播或转播的,及未进行网络直播或转播的)的演唱会等活动中被演出的音乐,以及非公开的演唱会等活动的影像;
  • 在已公开内容中使用马赛克等方式隐藏的内容;
  • 官方公开后又删除的内容,之后一段时间既没有重新公开,也没有发表关于此内容的声明的(应视为官方误发送内容)。

如果内容在公开后又被官方修改,或官方发表声明订正,则应以修改或订正后的内容为准。

  • 如果在不同媒体或不同作品中出现了不一致或矛盾的内容,则应视为各媒体或作品对同一事物存在多种不同的设定,不视为内容被修改。
  • 如果在同一媒体或同一作品中先后出现了不一致或矛盾的内容,但其中一种内容出现次数很少,则应暂时假定出现次数较少的内容是讹误,以出现次数较多的内容为准,暂时不视为内容被修改。
    • 如果在同一媒体或同一作品中某一与此前出现内容不一致或矛盾的内容多次出现,则应视为内容被修改,以新出现且多次出现的内容为准。
    • 随剧情发展而变化的内容等,变化前后均为剧情内容,不属于前述情形。
  • 对于被修改或被订正的内容,可以在页面中说明该内容被如何修改或订正过。如果官方未说明做出该修改或订正的原因,则不应在页面中添加相关猜测。

主观解读与猜测

Talk:MOMENT RINGTalk:唐可可#关于可可名字的注释问题Talk:涩谷香音#2021年12月31日

链接

(bilibili链接、演唱会影像、非公开影像、广播节目、生放送、节目录像、熟肉、失效链接、zhwp:WP:失效链接

歌曲文件

(试听、bilibili链接、网易云音乐、Apple Music、游戏歌曲列表中的试听、游戏活动歌曲的试听、音乐文件、萌娘百科:音乐与视听作品使用指引

LoveLive!学园偶像祭节奏谱面难度

Talk:Private WarsT:LoveLive!歌曲信息/SIFU:胡祥又/LoveLive!系列编辑报告#LoveLive!学园偶像祭节奏谱面难度

二次创作

(角色及作品条目中单独开段落、不能混淆、同人作品、翻唱、同人社团)

消歧义

如果本指南涉及范围内的条目需要按照萌娘百科:消歧义进行消歧义,但消歧义方针中未明确规定使用哪种形式消歧义,则按下列方式处理:

  • 如果条目描述的对象的标题与包含它的学园偶像企划的标题相同,则对象对应条目写在学园偶像企划条目的子页面。例如,TV动画作品《LoveLive!Sunshine!!》对应的条目标题为LoveLive!Sunshine!!/TV动画作品
  • 如果不满足上述条件,且条目描述的对象的标题中包含“LoveLive!”,则使用对象的类别或媒体形式作为消歧义后缀。例如,《LoveLive!校园偶像日记》的小说和漫画对应的条目标题分别为LoveLive!校园偶像日记(小说)LoveLive!校园偶像日记(漫画)
  • 如果不满足上述条件,且包含条目描述的对象的学园偶像企划的标题中包含“LoveLive!”,则使用“(LoveLive!)”作为消歧义后缀。例如,LoveLive!虹咲学园学园偶像同好会包含的歌曲Starlight对应的条目标题为Starlight(LoveLive!)
  • 如果不满足上述条件,或条目描述的对象不属于学园偶像企划,则使用包含此对象的作品或企划的主标题(不包括副标题的部分)作为消歧义后缀。例如,属于幻日的夜羽 -SUNSHINE in the MIRROR-的角色琥珀对应的条目标题为琥珀(幻日的夜羽)
  • 如果仍存在冲突,则应在上述消歧义后缀后追加更详细的限定词。

如果页面的标题本就以括号结尾,则该括号不是消歧义后缀,不属于上述情形。例如Aqours CHRONICLE (2015~2017)

LoveLive!系列”与“LoveLive!”并未重名,不适用消歧义方针中的“作品系列总称和系列中某一作品重名”的情况。参见#“LoveLive!系列”一节。

分类树

(分类树)

其他

(写明日期、“最近”、zhwp:WP:短视、过时的时间描述、enwp:Template:when

备忘录

以下是备忘录

下面都是葫芦又随手写的备忘录,以及可能包含很多牢骚。

“萌娘百科LoveLive!系列”简称“萌L”。实际可能指代萌L的页面、内容、编辑者、编辑组等,是一个模棱八可的简称。

这里面应该还有能写的,还没逐条看:

Talk:LoveLive!/2015Talk:LoveLive!/2016Talk:LoveLive!Talk:LoveLive!Sunshine!!Talk:LoveLive!虹咲学园学园偶像同好会

Talk:LoveLive!学园偶像祭U:Masanaga/Sandbox

这篇指南(草稿)如果写完后要升格到指引,要做一些措辞修改:“应”→“须”;“不应”→“不允许”。

  • “当……时……”是触发事件,前半句发生的时候,进行后半句。这意味着:
    1. 即使前半句不再成立,也不应仅根据这句话就回退到没进行后半句的状态。(应另写一句反向触发,例如改用“当且仅当……时……”。)
    2. 如果前半句已触发过且后半句已进行过,但之后又因其他合理的原因被改到和未曾进行后半句一样,则要等到前半句再次发生才能根据这句话再次进行后半句。
    3. 后半句最好使用有关操作的措辞,例如“在页面中添加”“在页面中修改”。
  • “如果……则……”是判断条件,判断前半句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进行后半句。这意味着:
    1. 即使前半句不再成立,也不应仅根据这句话就回退到没进行后半句的状态。(应另写一句反向判断,例如改用“仅在……的情况下才……”。)
    2. 如果前半句仍然正确,但当前状态被改到和没有进行后半句一样,则要根据这句话再次进行后半句。如果这时又要根据其他句子再改走,则说明指引条文有冲突。
    3. 后半句最好使用有关状态的措辞,例如“在页面中使用”“在页面中写出”。

LoveLive!系列涉足的媒体

(没整理完。)

事物不一定要归到最末端,也可能归到各层级中没有单独列出的“其他”。

  • 图文出版物
    • 漫画(コミック
      • 漫画单行本
      • 画集和Fan Book
        • 小说
    • 童书
    • 杂志和杂志书(雑誌・ムック
      • 杂志(雑誌
      • 杂志书(ムック
    • 电子书籍
    • 有声漫画
    • 动态漫画
    • 有声读物
    • 图文出版物商品[媒 1]
  • 角色内容
    • 角色文本
      • 角色留言
    • 插画
    • 角色语音
      • 音像制品收录的语音剧、小剧场及朗读视频
      • 声优节目中的语音剧及小剧场
      • 声优活动及声优演唱会中的小剧场
      • 在网络上公开的朗读视频
      • 音声
    • 角色动作视频
      • 在网络上公开的角色动作视频
      • 角色出演的广告视频
    • 角色节目
      • 角色网络节目
    • 角色演唱会
      • 角色线上演唱会
  • 动画(アニメーション
    • 电视动画
    • 剧场版动画
    • OVA
    • 网络动画
    • 动画短片
    • 歌曲动画PV、动画MV、歌词视频
  • 舞台剧
    • 音乐剧
  • 歌曲和乐曲
  • 音像制品[媒 2]
    • 音乐制品[媒 3][媒 4][媒 5]
      • 语音剧CD
    • 流媒体
    • 动画影碟
    • 声优节目及声优视频的影碟和录音碟
    • 声优活动及声优演唱会的影碟和录音碟
  • 商品
    • 周边商品
      • 声优活动及声优演唱会的周边商品
      • 动画同步周边商品
      • 游戏周边商品
      • 会员网站限定周边商品
    • 直接由商品出品方出品的商品
    • 餐饮店
      • 咖啡厅
      • 餐车
  • 声优动态
    • 声优访谈
      • 声优文字访谈
      • 声优视频访谈
    • 声优视频
      • 声优MV
      • 声优网络视频
      • 声优出演的广告视频
      • 声优短视频
    • 声优节目
      • 电视节目
      • 声优网络节目
        • 生放送
        • 特别节目
      • 广播节目
    • 声优活动(イベント[媒 6][媒 7][媒 8]
      • 演出活动[媒 9]
        • 发售纪念活动等
        • LIVE & FAN MEETING
      • 声优节目的公开收录
      • 声优互动活动
        • 手渡会、签名会
        • 谈话会
        • 见面会、没有演出的FAN MEETING
      • 学园偶像祭系列感谢祭
    • 声优演唱会
  • 没有声优出演的活动
    • 上映会
    • 展览会
  • 游戏
    • 桌上游戏
    • 手机游戏
    • 主机游戏
    • 街机游戏
    • 网页游戏
    • 线下游戏
      • 没有声优出演的线下活动上的游戏
  • 数字服务
    • 软件
      • 手机软件
    • 网站
      • 官方网站
      • 会员网站
        • Aqours CLUB、Liella! CLUB
    • 社交媒体平台
  • 联动
  • 读者参与企划[媒 10]
    • 募集与投稿
    • 投票
      • 角色选举

此处分类的标准是“媒体”,也就是“承载内容的形式”;不按照“内容”分类。例如在网络上公开的声优视频都是“网络视频”,而不看这个视频是什么内容。此处要避免因分类标准不一致而出现“二维分类”;例如如果要看“内容”,例如分类出“声优舞蹈视频”(日语:振付動画),它可能在多种媒体上公开,分类树就乱套了。

  1. 图文出版物商品:和“周边商品”的区别在于出品方是出版社还是商品制作或出品公司。
  2. 音像制品:通常称为“唱片”,但“唱片”的定义存在歧义。
  3. 音乐制品:意同“音乐唱片”,但“唱片”的定义存在歧义。
  4. 音乐制品:官方将此项称为“音乐CD”来区分Blu-ray和DVD形式的动画影碟和录影影碟,但有些音乐CD也附带Blu-ray或DVD。
  5. 音乐制品:有些音乐制品并不收录歌曲或乐曲,而是仅收录语音剧等,这类语音剧在音乐制品中也都分别占一个音轨。
  6. 声优活动:在2020年以前这里写的是“线下活动”,而以前的在网络上的东西通常归到“网络节目”中。但2020年起把原来的线下活动形式改成了线上,但还是区别于网络节目,那就只能这样改名了。
  7. 声优活动:活动中也可能包括没有声优出演而由观众自行参与的部分,比如场内设立展览区アニクラ。通常认为活动中只要有声优出演就是声优活动。但这样分类可能出现混乱,比如相同形式的活动会因为有无声优出演而被分成两种类型,再比如声优作为隐藏嘉宾登场就会导致活动归类突然变更。
  8. 声优活动:官方将学园偶像祭系列感谢祭、上映会、展览会等主要由观众自行参与的活动称为“活动”(日语:イベント)(哪怕其中有声优出场);而主要由声优出演的“声优活动”和“声优演唱会”统称为“演唱会”(日语:ライブ)(哪怕其中没有演出)。
  9. 演出活动:包含演出但不是声优演唱会的声优活动。
  10. 读者参与企划:此项可能不是媒体,顶多算是一种形式,但这玩意却归不到上面任何一类中。

“全媒体”(日语:オールメディア)是指LoveLive!系列在各种媒体(上面这个列表)上都开展过动态。而“跨媒体”(日语:メディアミックス)是指LoveLive!系列在各种媒体上的动态相互呼应。jawp:メディアミックス。例如说,虹咲在游戏和动画上各存在一套设定,这叫全媒体展开;而动画播出期间在游戏上上线特别剧情,这叫跨媒体动态。此外,日语中说的メディアミックス通常仅包含“作品”的媒体,例如漫画、动画、游戏等,并不包括零散的的短视频、网站内容等以及主要是声优出演的节目、活动、演唱会等;而LoveLive!系列自己创造的“全媒体”这一用词则包含这些。

KADOKAWA的图文出版物分类

KADOKAWA的图文出版物分类(与LoveLive!系列不沾边的全都省略):

  • 轻小说(ライトノベル
    • 轻小说(ライトノベル
    • 新文艺(新文芸[书 1]
  • 漫画(コミック
    • 漫画(コミックス,特指漫画单行本)
    • 画集和Fan Book(画集・ファンブック
    • 游戏攻略书(ゲーム攻略本
  • 一般书籍(一般書
    • 小丛书(新書[书 2]
    • 纪实书籍(ノンフィクション
    • 随笔(エッセイ
    • 漫画随笔(コミックエッセイ
    • 商务书籍(ビジネス書
    • 写真集(写真集
    • 艺人写真集(タレント写真集
    • 电视电影相关书籍(TV・映画関連本
    • 贺年信(年賀状
    • 诗歌集(句集・歌集
    • 全集(全集[书 3]
    • 日历(カレンダー
    • 按需打印(プリントオンデマンド,POD)
  • 童书(児童書
    • 童书(児童書
    • 图画书(絵本
  • 杂志和杂志书(雑誌・ムック
    • 杂志(雑誌
    • 信息杂志(情報誌
    • 实用杂志(実用誌
    • 漫画杂志(コミック誌
    • 游戏杂志(ゲーム誌
    • 动画杂志(アニメ誌
    • 轻小说杂志(ライトノベル誌
    • 文艺杂志(文芸誌
    • 儿童杂志(児童誌
    • 杂志书(ムック
  • 电子书籍(電子書籍
  1. 新文艺:KADOKAWA独创的概念,指网络文学及VOCALOID和游戏等的小说化的统称。
  2. 新书:是“新式书版”(日语:新書判)的简称,也就是B40=103mm×182mm。也俗称“轻装版”(日语:軽装版)。
  3. 全集:某一系列或某位作者的作品合集。

LoveLive! Days编辑部仅制作过画集和Fan Book、动画杂志、杂志书这三类,以及对应的电子版,截止2022年7月。在LoveLive! Days编辑部成立之前,由电击G's magazine制作的就广了。

官方(KADOKAWA)不一定按照出版物的内容或名义来分类,例如(仅为举例):

  • 好几本《虹ヶ咲ファンブック》,标题写的是“Fan Book”,但分类为杂志书。
  • ラブライブ!スーパースター!! FIRST FAN BOOK》分类为画集和Fan Book。
  • 素顔のフォトエッセイシリーズ》,标题里包含“随笔”,内容也是大段文字配几张图,但分类为画集和Fan Book。
  • 《Aqours magazine》《電撃クリアファイルマガジン》,标题写的是“杂志”,但分类为杂志书。
  • 《Aqours Nowadays》是杂志连载漫画的单行本,但分类为画集和Fan Book。
  • 絵本 ラブライブ!サンシャイン!!》没有分类到图画书,而是童书。
  • 《Aqours LIVE&FAN MEETING PHOTO BOOK》虽然整本都是声优的照片,但它不是写真集或艺人写真集,而是漫画分类下的画集和Fan Book。
  • 漫画版《ラブライブ! School idol diary》在简介里写的都是“单行本”,但它们有些是画集和Fan Book,有些是漫画随笔。
  • 小说版《ラブライブ! School idol diary》是画集和Fan Book。

此外,有些图文出版物不是由KADOKAWA出版的,比如“有声读物”,KADOKAWA不负责这些。

哪些角色可以算企划运营的角色?

“企划”是指官方以运营学园偶像为目的而制作并推出各种内容的这个过程。在“企划要运营的角色”(也称为“主要角色”)之外,官方在制作与推出的事物中可能会包含其他角色(也称为“配角”);但在官方没有明确说明它的运营范围的情况下,不同的理解方式就可能导致对“企划运营哪些角色”的理解不同;而LoveLive!系列规模巨大又时常变动,以至于想要给出统一的判断规则也十分困难。

特别说明:主角和配角都是角色。企划不运营的角色不意味着这个角色位于LoveLive!系列之外。

各类事物中各角色或声优的登场情况:

存在以该角色或团体作为标题的这类事物,或存在完全以该角色或团体名义制作与推出的这类事物(只是企划包含而不符合前述条件的事物不算)
登场 角色或声优曾在这类事物中登场
提及 角色曾在这类事物中被提及(声优相关中不统计提及情况)
该角色或声优未曾在这类事物中登场
图文出版物 语音剧
音乐 动画 商品 声优节目 声优动态 游戏
杂志 杂志栏目 漫画 画集 小说 歌曲 唱片 电视 网络 生放送 广播 活动 演出 演唱会 SIF AS 其他
μ's 登场 登场 登场 登场 登场
A-RISE 登场 登场 登场 登场 提及 登场 登场 登场 登场 提及 登场
淑子等3人 登场 登场 登场 提及 登场 登场 登场
Aqours 登场 登场 登场 登场
Saint Snow 登场 登场 登场 登场 登场 登场 登场 登场 提及 登场
佳美等3人 登场 登场 登场 提及 登场 登场 登场 登场 登场 登场
步梦等9人 登场 登场 登场 登场 登场
栞子等10人 登场 登场 登场 登场 登场
米娅等12人 登场 登场 登场 登场 登场
高咲侑 登场 登场 登场
“你” 提及 提及 提及 提及 提及 登场 登场
色叶等3人 登场 登场 登场 登场
近江遥等人 登场 登场 登场 提及 登场 登场 登场
香音等5人 登场 登场 登场 登场
希奈子等9人 登场 登场
Sunny Passion 登场 提及 提及 登场 登场 登场 登场
维恩·玛格丽特 登场
七草七海等3人 登场 登场 登场 登场
田中幸子等人 登场 登场
山田博子等人 登场 登场 登场
穗乃果妈妈等人 登场 登场 登场 登场

此表格更新于2022年8月。

看上面这张表也就明白了,每个角色的登场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基本上不可能仅根据其中某一项就确定它的地位。具体来看,企划运营的角色:

  1. 不等于演唱了LoveLive!系列内歌曲的角色。
  2. 不等于声优出场过的角色。
  3. 不等于全部学园偶像。

LoveLive!系列如何跨产业

与其说LoveLive!系列是“跨媒体”“跨次元”,不如说是“跨产业”。

  • 我们常说LoveLive!系列是“跨媒体企划”。这当然没错:LoveLive!系列在各种媒体上都制作并推出过事物。但如今这个时代,一个大知识产权制作与推出各种媒体形式的作品已经不足为奇。当我们用“跨媒体企划”来描述它时,我们将侧重点放在了它推出了哪些形式的作品,也就是说,我们把它看作许多作品的集合。但LoveLive!系列除了在以学园偶像企划的名义制作并推出作品之外,同时也在以学园偶像组合(艺人)的名义开展各种动态。
  • 我们常说LoveLive!系列是“跨次元企划”。这当然没错:LoveLive!系列在二次元和三次元上都在开展动态。但如今这个时代,三次元人物推出虚拟形象开展动态、虚拟人物在现实世界中开展动态已经不足为奇。反观LoveLive!系列,当我们用“跨次元企划”描述它时,反而是将虚拟和现实人物分别放在二次元和三次元中来看待,而没有真正做到跨次元。这是因为在LoveLive!系列中存在虚拟和现实两组人物,她们只需要分别在她们位于的次元中开展动态。

LoveLive!系列区别于各种作品、各种艺人运营之处,在于LoveLive!系列将这二者结合了起来,也就是实现了“作品”和“艺人运营”的跨产业。

  • 比如小说、漫画、动画、游戏等,是典型的“作品企划”应该制作并推出的事物。在一般的作品中,它们不需要运营艺人也可以完成。
  • 比如声优节目、声优活动、声优演唱会等,是典型的“现实艺人运营”应该推出并进行的事物。比如角色语音、角色节目、角色演唱会等,是典型的“虚拟艺人运营”应该推出并进行的事物。在一般的艺人运营中,它们不一定需要制作与推出作品。
  • 比如音乐、商品等,大多可以按它的名义区分它是作品的产物还是艺人运营的产物。

在上述文字中,出现了三个衡量的维度:“人物:角色(包括‘虚拟人物’和‘现实人物扮演’)[形 1]还是声优[形 2]”、“产业:作品[形 3]还是艺人运营”、“次元:二次元还是三次元[形 4]”。

  • 传统上,这三个维度存在稳定的对应关系:
    • 虚拟人物角色—作品—二次元:将虚拟人物形象的角色视为作品中的登场角色。例如虚拟人物角色登场的漫画、动画、游戏。
    • 现实人物扮演角色—作品—三次元:由现实人物(演员)扮演的角色仍是作品中的登场角色,但作品位于三次元。例如电视剧、舞台剧。
    • 声优—艺人运营—三次元:将声优按照艺人的模式运营。例如声优出演的节目、活动、演唱会。
  • 但如今这个时代,它们之间可以打破这种关系,产生另外的对应关系:
    • 虚拟人物角色—艺人运营—二次元:将角色也按照艺人的模式运营,但角色仍位于二次元。例如虚拟人物角色出演的网络节目、线上谈话会、线上演唱会。再例如虚拟人物角色的海报等商品,以及印角色图案的各种商品。
    • 虚拟人物角色—艺人运营—三次元:将角色也按照艺人的模式运营,且开展的动态位于三次元。是“跨次元”的一种。例如角色出演的现实演唱会(利用全息投影等)、现实网络节目(利用模型或增强现实技术合成等)。LoveLive!系列中的三次元艺人运营动态通常由声优进行。再例如按照艺人的模式运营的虚拟人物角色的立体模型等商品。此外,还有些虚拟人物角色本身就位于三次元,例如儿童节目里常出现的虚拟形象(利用人偶或CG合成等)。
    • 虚拟人物角色—作品—三次元:虚拟人物直接在三次元的作品中登场。是“跨次元”的一种。例如虚拟人物角色在三次元的木偶剧、电视剧中登场(利用模型、人偶或CG合成等)。再例如作品中的登场的虚拟人物角色的立体模型等商品。
    • 声优—艺人运营—二次元:声优以本人名义推出虚拟形象,并使他和声优本人一致地运营。是“跨次元”的一种。“以本人名义”意味着这里面不存在“饰演角色”的情况;而虚拟形象如果存在脱离声优本人的人物设定或运营内容,则应看作“虚拟人物角色”。例如法元明菜和她在网络直播时使用的虚拟形象きにゃこちゃん通常被认为是同一个人。LoveLive!系列中因为存在角色和声优的对应关系,通常不会另外推出声优的虚拟形象。
    • 现实人物扮演角色—艺人运营—三次元:现实人物扮演艺人角色,并按照艺人的模式运营这名角色。在搞笑艺人中很常见。例如刘纯燕扮演的金龟子。LoveLive!系列中由声优扮演角色的演出也可归于此类。
    • 现实人物扮演角色—作品—二次元:虽然很少见,但既然虚拟人物角色可以在三次元的电视剧中登场,那么现实人物扮演的角色当然也可以在二次元的动画里登场吧。
  • 以下的对应关系可能有概念上的矛盾:
    • 声优—作品—三次元:声优本人在三次元的作品中登场。但此处的“作品”是包含虚构剧情等要素的,声优登场也通常仅是按剧本饰演,应看作“现实人物扮演角色”,只不过这个角色是完全按声优本人塑造的,而声优很难以本人的身份登场。见“饰演自己”。
    • 声优—作品—二次元:同上。
    • 现实人物扮演角色—艺人运营—二次元:现实人物扮演的艺人角色推出虚拟形象。应该要直接看作“虚拟人物角色”。
  • 上述对应关系并没有覆盖全部事物,比如:
    • 制作方—作品—三次元:以作品的“制作方”的名义推出的作品相关事物。例如制作方的访谈、制作方诠释作品的书籍、制作方的发布会。在动画、游戏等作品中,配音演员应看作制作方的人员(即进行配音工作的工作人员)。
    • 中之人—艺人运营—三次元:按照艺人模式运营的虚拟人物角色的“中之人”借用虚拟人物角色的名义按照艺人运营模式开展动态。但如果“中之人”本身就是艺人,则应看作传统的“声优”艺人运营。

LoveLive!系列各类事物中角色和声优的登场情况:

LoveLive!系列中存在这种形式的事物
算是有 LoveLive!系列中存在这种形式的事物,但例子极少、不明显或很牵强
可以有 LoveLive!系列之外明显存在这种形式的事物,但LoveLive!系列中没有
以现在的想象力还想不出这种形式要如何存在,或可以存在但很牵强
形式[形 5] 虚拟角色
作品
二次元
虚拟角色
艺人运营
二次元
虚拟角色
作品
三次元
虚拟角色
艺人运营
三次元
扮演角色
作品
二次元
扮演角色
艺人运营
二次元
扮演角色
作品
三次元
扮演角色
艺人运营
三次元
声优
作品
二次元
声优
艺人运营
二次元
声优
作品
三次元
声优
艺人运营
三次元
文本、人物设定文本、人物介绍文
文字访谈、日记、文字自述
小说
人物图片、插画、照片
图集、画集、写真集
杂志栏目
漫画
有声漫画
语音
语音剧、小剧场、朗读视频
有声读物
歌曲
歌曲PV、MV、歌词视频
动态漫画
片、剧
短片
短视频
人物视频
视频广告
广播节目
电视节目
网络节目
生放送
影碟
桌上游戏
电子游戏
软件
官方网站
会员网站
商品
餐饮店
舞台剧
节目的公开收录
手渡会、握手会、击掌会、签名会
谈话会
发售纪念活动、见面会
演出[形 6]
演唱会
上映会
展览会
联动
读者参与企划
募集与投稿
投票、选举

此表格更新于2023年4月。

  1. 此处的“角色”是指以角色的名义进行的事物,其中不仅包括虚拟人物形象的角色进行的事物,例如漫画、动画、游戏等,也包括现实人物(演员)扮演角色进行的事物,例如电视剧、舞台剧等。文字、小说、语音、音乐等因没有画面而无法分辨是虚拟人物还是现实人物扮演的,按它在名义上是哪种角色区别。“虚拟人物角色”和“现实人物扮演角色”在传统上分别位于二次元和三次元,也就是说“角色”在传统上也可能位于三次元。
  2. 此处的“声优”是指以声优(现实人物)的名义进行的事物,强调不去扮演角色的声优本人,例如声优出演的网络节目等。声优可能也会塑造自己的人物形象,但这仍属于声优本人名义。现实人物(演员)扮演角色并以此名义进行的事物,在此处归于“角色”。
  3. 此处的“作品”是指“作品企划”制作并推出的作品,它们通常包含虚构世界观、人物形象、剧情(即“叙事三要素”)等创作要素,例如小说、漫画、动画、游戏、电视剧、舞台剧等。作品相关的音乐、商品等也归于“作品”。而“艺人运营”推出的事物,例如写真集、节目、演唱会影像等,以及这类事物相关的音乐、商品,在此处归于“艺人运营”。
  4. 使用3D技术制作的漫画、动画、游戏等(“三渲二”),归于“二次元”。三次元事物的照片、影像等,虽然是平面的,但归于“三次元”。文字、小说、语音、音乐等因没有画面而无法分辨次元的,如果它是其他形式事物的产物,则按它的来源来区别它位于哪个次元,否则按它在名义上是“虚拟人物”还是“现实人物”区别。
  5. 此表格中的“形式”是各种开展动态的事物的形式,不考虑它在哪种媒体上出现。完整的LoveLive!系列涉足的“媒体”列表见#LoveLive!系列涉足的媒体。为了直观对照,此表格中合并了一些本来完全不相同但实际上仅是虚拟和现实人物的区别的“形式”。例如“插画”和“照片”实际上都是人物图片,区别仅是一个是虚拟人物一个是现实人物。此外,此表格中包含一些LoveLive!系列中未曾开展动态的形式。
  6. 演出:面向观众演唱歌曲,通常还包括随歌曲跳舞。“演唱会”通常是以声优名义举办的;声优仅在其中“演出”部分需要扮演角色,而例如MC等部分则不需要。

名词解释

下面列出一些在LoveLive!系列中包含特定含义的词。

企划

  • 企划(日语:プロジェクト):向着特定的目标“制定”并“执行”方案、面向观众“推出”各种内容的过程。通常更强调面向观众的部分。可以理解成“项目”。
    • 这里的“内容”通常指某一范畴内的各种内容(或者说指某些包含相同特征的各种内容),通常不会是单独一个内容。例如“周年企划”(日语:アニバーサリープロジェクト)是指某一年内要推出的内容,“杂志企划”是指在杂志上推出的内容,“动画企划”(日语:アニメプロジェクト)通常指配合动画播出而推出的内容,“感谢企划”(日语:ありがとうプロジェクト)是指在学园偶像停止开展动态或作品停止更新之前要推出完成的内容。
    • 在LoveLive!系列中不加限定词时,通常指下面讲的“学园偶像企划”。
  • 策划(日语:企画):主要指从“立项”到“规划方案”的过程。也指经过此过程制定出的“方案”,也用来借指按照方案将要进行的内容,也用来特指将要进行的内容的主题、方向或目标等。也译作“企划”。
    • 通常要在“规划”完成拿出“方案”并开始“执行”才能对观众“推出”内容。
    • “读者参与企划”中的“企划”借用了企画的这个含义,意思是让观众参与到策划的过程中。
    • 通俗的理解:“策划”(企画)是确定要做什么内容,而“企划”(プロジェクト)是把内容做出来。
  • 学园偶像企划(日语:スクールアイドルプロジェクト):以运营特定学园偶像为目的而推出各种内容的全部过程。通常简称“企划”。
    • 和上面讲的一般的“企划”的区别是:“学园偶像企划”里的“内容”指的是全部内容的总合。例如“LoveLive!Sunshine!!”是一个“学园偶像企划”,它包括了以运营Aqours和Saint Snow为目的而推出的全部内容。
  • 读者参与企划(日语:読者参加企画):
    • 原先是从“读者参与型游戏”(日语:読者参加型ゲーム)衍生而来的词,原指杂志读者可以参与规划并影响它的内容的策划过程,方式通常包括读者投稿、投票、解题(例如解答杂志上的谜题来推进剧情)等。
    • 在LoveLive!系列中通常泛指各种观众参与企划(日语:ユーザー参加企画),通常在网络上进行,观众不一定是杂志读者。
    • 常见的方式是募集观众投稿,由官方从中选出候选项并开启投票。其中投票的过程称作“投票企划”(日语:投票企画)。
    • 有些观众参与的形式并非读者参与企划,例如给节目投稿来信、玩手机游戏等不是读者参与企划,而观众给杂志投稿自己的创作等是否是读者参与企划要看官方接收稿件时的表述。
  • 运营(日语:運営):即经营,也就是完成企划(プロジェクト)的动作。
“企划”流程简要图示
策划
运营方内部立项规划执行
(制作、筹备)
总结
运营方对观众预告
(公布、宣传等)
实现
(发售、举办等)
推出
  • 立项(日语:立ち上げ):决定做什么内容并确定方向和目标等。也叫立案。通常包括提议(日语:発案,其中被提出的草案叫作“提案”(日语:提案))、研讨(日语:検討)、决定(日语:決定)等流程。
    • 完成立项的流程标志着企划成立;对于大型企划,也叫“企划启动”(日语:始動)。
  • 规划(日语:計画):制定方案。
  • 执行(日语:実行):运营方内部执行已制定的方案。对于作品类的项目(比如音乐制品),是指按照方案制作作品的过程;对于事件类的项目(比如演唱会),是指在事件发生之前按照方案在运营方内部筹备的过程。
  • 预告(日语:予告):在把成品给观众看之前,逐项向观众展示半成品内容或成品的部分内容。包括对观众公布消息(比如宣布决定的消息)、对观众公开部分内容(比如公开预告、试听视频)、对观众宣传、让观众做好相关准备(比如商品预订、演唱会门票抽选、腾出时间来看)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吸引观众吊胃口期待或花钱接受成品。
  • 实现(日语:実現):完成方案的最终目标。通常就是把做出来的成品给观众看。也可以叫“完成”(日语:完遂)。对于作品类的项目(比如音乐制品),是指公开、发行、发售、出品这类动作;对于事件类的项目(比如演唱会),是指进行这个事件的过程,例如举办、播出、上线等。
  • 制作
    • (日语:制作):做出作品的工作。
    • (日语:製作):通常指企划全部过程的实际工作。也叫“执行”“制片”等。LoveLive!系列中通常和“官方”同义。
    • (日语:プロデュース):和製作是同义词,但更强调对企划全盘管理、协调和负责的特定的人的工作,也就是总负责人的工作。也叫“监制”等。
  • 决定(日语:決定):确定要做某一项目。例如“决定制作歌曲”是指“确定要制作这首歌曲”,宣布这条消息通常意味着这首歌还没有或即将进入制作阶段。
  • 预定(日语:予定):在未来事件发生之前,确定这件事的细节。例如“预定于6月30日公开”是指“已确定在6月30日公开”,宣布这条消息通常意味着从宣布时到预定公开的时间这段期间内的相关日程安排已经全部确定。再例如“预定Aqours全员出演”是指“已确定Aqours全员出演”,也就是说已经和Aqours全员协调好并确定她们均可出演。“预定”通常是指确定的事项不再改变;相对地,“计划”(日语:計画)是指设定大致的目标而不确定,将来还可能变更。
  • 官方(日语:公式):见#“官方”

动态

  • 活动
    • (日语:活動):开展行动。以某一名义或向着某一目标做出事情。为了和イベント区别开,此页面里全部写成“动态”。在现存一些页面上,这个词写成“偶像活动”。
    • (日语:イベント):举办的那种活动。将观众召集到特定的场所,并向观众展示内容或和观众一同参与其中的事件。如果要做区别,可以译为“现场活动”,但要注意有些活动的场所不是“现场”。
    • (日语:キャンペーン):以吸引更多人或钱为目的而面向大众做出的事情。包括促销活动、广告宣传活动等。如果要做区别,可以译为“运动”。
  • 动向(日语:動き
  • 活跃(日语:活躍
  • 游戏活动:。为和“声优活动”等区别开,需要说明“游戏”。
  • 展开(日语:展開):“开展动态”“展现”及“故事的发展”的意思。通常指广泛地活跃并展现出成果。
  • 出道(日语:デビュー):在日本音乐界通常以正式发行首张该艺人名义的音乐制品作为出道的起始标志。
    • 在音乐制品正式发行之前只是作为艺人开展动态(日语:芸能活動),也叫“入行”(日语:芸能界に入る),不算出道。
    • PRODUCERS,INC给出的“出道”的完整定义(有修改)是:通过与制作人等人周密地洽谈打造“艺人品牌”,以制作方或生产方出资而非艺人自费制作录音或编曲等的原版音乐制品,通过电视出演、店铺和音乐平台广告、宣传视频等可以让一般大众认知的方式宣传,并签订艺人提成或著作权权利金合同,以音乐制品或线上发行音乐的销售额作为收入来源的保障。
  • 首秀(日语:お披露目):首次向观众露面。根据语境不同,可以指艺人首次露面、首次演出、歌曲首次公开、消息首次公布等,甚至只要和以前存在不同之处的就可以算作首秀。例如虹学会首次以12人首次在网络上公开首次演出L!L!L! (Love the Life We Live)的视频被称为“首秀”。也叫“首次亮相”“首次展示”等。
  • 唱片出道(日语:レコードデビュー):和“出道”意思一样,用于区别其他领域的首秀。
  • 艺人出道(日语:アーティストデビュー):和“出道”意思一样,用于已在其他领域首秀过的人,例如已经是声优的人作为歌手出道。
  • 地下唱片(日语:インディーズ):通过非正规的音乐制品公司发行的音乐制品。通常根据音乐制品公司是否在日本唱片协会注册判断它是否为正规公司。也指在出道前发行的不希望算作出道标志或不满足出道条件的音乐制品。
  • 正式出道(日语:メジャーデビュー):首次通过正规的音乐制品公司发行音乐制品。也指发行首张可以算作出道标志的音乐制品。
  • 甄选(日语:オーディション):。也叫“试音”“试镜”。
  • 线上(日语:オンライン
  • 线下(日语:オフライン

形式

  • 插画(日语:イラストレーション(简称イラスト)):。也叫“插图”。
  • 动画
    • (日语:アニメーション):
    • (日语:アニメ):。在需要区分时,可以使用“动画片”“动画剧”。
  • 视频
    • (日语:ビデオ):有动态画面的形式。也叫“视讯”“视像”。
    • (日语:動画):以动态画面形式呈现内容的片段或作品。也叫“影片”。有时也用作ビデオ的同义词。
  • 影像(日语:映像):录影出的画面。也指使用录影出的画面做成的视频。
  • 电影(日语:映画
  • 影片
    • (日语:動画):同“视频”。
    • (日语:ムービー):同“影像”。通常特指使用小型数码摄像机录影的视频,也借指用非专业设备比如手机录影的视频。在声优动态中也借指在后台由声优或相关人员自己录影的花絮视频。也用作“视频”(動画)的同义词。
  • 短视频(日语:クリップ
  • 切片(日语:切り抜き
  • PV
  • MV
  • 歌词视频(日语:リリックビデオ):。也有时译作“Lyrics Video”或“歌词MV”。
  • 试听视频(日语:試聴動画):在音像制品发售之前,先在网络上公开其中一部分内容的视频。大多数收录歌曲的音乐制品、声优节目及声优视频的影碟、声优活动及声优演唱会的影碟会公开试听视频;仅收录乐曲的音乐制品、声优节目及声优视频的录音碟、声优活动及声优演唱会的录音碟通常没有试听视频;动画影碟通常仅公开其影像特典的试听视频。对于首次收录在待发售音乐制品中的歌曲,试听视频中通常会公开这首歌的第一段。
  • Making影像(日语:メイキング映像):记录制作某项事物的过程中没有体现在该事物中的部分的视频。在演唱会等活动中就是记录发生在幕后的事情的视频。“Making”的意思是“制作的过程”,例如演唱会的筹备和举办过程,也叫“幕后”(日语:舞台裏)。
  • 花絮(日语:オフショット):记录某项事物的间隙发生的事情的照片或视频。“Off”的意思是“不是制作的过程”。和“Making影像”的区别在于“Making”记录的是制作过程中的部分,比如拍摄期间,而“花絮”是制作过程之外的部分,比如拍摄结束之后;但这两个词也经常混用。
  • 幕间(日语:幕間):演唱会上的中场休息时间。通常出演人员全部离开舞台回到后台,舞台上没有人。通常会放映幕间动画。有时特指放映幕间动画的休息时间,不包括放映剧情动画、安可等时间。
  • 幕间影像(日语:幕間映像
  • 幕间动画(日语:幕間アニメーション):演唱会中在幕间放映的脱离演唱会主线的动画。通常是使用小剧场的形式。
  • 安可(日语:アンコール):。也写作“encore”。
  • 节奏谱面(日语:リズム譜面):。简称“谱面”(日语:譜面)。
  • 节奏图标(日语:リズムアイコン):。也叫“音符”(日语:ノート)。

图文出版物

  • 漫画
    • (日语:漫画):使用绘画表达的表现手法。
    • (日语:コミック):使用绘画手法制作的作品。例如在杂志等上连载的漫画。
    • (日语:コミックス):漫画单行本。
    • (日语:カートゥーン):也叫“卡通”。泛指使用二次元形象做成的作品。
  • 漫画杂志(日语:コミック誌
  • 连载(日语:連載):在定期刊行的出版物上以相同的标题刊载多期的栏目。例如连载的漫画等。
  • 单行本(日语:単行本):在杂志等上连载的栏目单独拿出来出版的书籍。通常仅连载漫画的单行本会称作单行本;杂志上每期内容较零散的长期栏目单独拿出来出的书籍也可能称作单行本,但通常分类为画集。
  • 有声漫画(日语:ボイスコミック
  • 有声读物(日语:オーディオブック
  • 动漫:“动画”和“漫画”的合称。LoveLive!系列里漫画和动画的故事设定等都完全不同,很难存在将二者合称的情况。
  • 图文出版物(日语:出版物):主要包括书籍、杂志两大类,有时也包括报纸等。见#KADOKAWA的图文出版物分类。官网上这玩意叫“BOOKS”或“ブック”。
  • 书籍(日语:書籍
  • 画集(日语:画集
  • 小说(日语:小説ノベル
  • 报纸(日语:新聞):报纸上不一定都是新闻,也可能是英语考题,也可以像杂志一样满篇刊载美女照片。
  • 杂志(日语:雑誌マガジン):通常的定义是定期刊行的刊载多样连载内容的出版物。“杂”的意思就是内容多样。
  • 杂志书(日语:ムック):可以像书籍一样长期售卖的杂志。一般的杂志的内容时效性很强(也就是说内容很快就会过时,比如对近期事件的访谈和宣传等),因此通常定期刊行(例如周刊、月刊);而杂志书虽然和杂志类似,都是登载多样内容,但登载更多偏向适合长期观赏及收藏的内容,就有点像是画集。
  • 期刊:通常指装订得很结实不像杂志但定期刊行的书籍。有时也泛指全部定期刊行的出版物。
  • 场刊(日语:パンフレット
  • 小册子(日语:ブックレット):。也叫“歌词本”,通常特指其中记载歌词的部分。
  • 宣传单(日语:リーフレット

节目

  • 网络
    • (日语:ネット):互联网(日语:インターネット)的简称。通俗来讲,是把各个设备连接起来构成的通信网络。
    • (日语:ウェブ):万维网(日语:ワールドワイドウェブ)的简称。通俗来讲,是使用互联网通信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一种技术。
  • 节目(日语:番組
  • 广播(日语:ラジオ):。也叫“电台”,但“电台”更多指制作广播的机构“广播台”(日语:ラジオ放送局)。有时为了和其他“广播”(“播出”)区分,也叫“电台广播”或“无线电广播”。
  • 广播节目(日语:ラジオ番組):在广播(电台)上播出的节目。通常泛指各种只有声音没有画面的节目,也包括网络广播节目;有时也包括有主持人的简单画面的节目。通常是实时播出。有时简称为“广播”,但“广播”应当用来指这种媒体而不是这种媒体上面的节目,就像“网络节目”不会简称为“网络”一样。
  • 网络广播节目(日语:ウェブラジオ番組):在网络上播出的类似广播节目的节目。
  • 播客(日语:ポッドキャスト):和网络广播节目类似,但是是录音后在网络上公开供听众点播的节目。
  • 电视节目(日语:テレビ番組):在电视上播出的节目。
  • 电视动画(日语:テレビアニメ):在电视上播出的动画剧。大多数的电视台都会把电视上播出的内容按“节目”管理,因此在电视台里也会把电视动画看成是电视节目的一种。
  • 网络节目(日语:ネット番組)。通常特指网络视频节目,即在网络上播出的有画面的且不是“有画面的广播节目”的节目。通常不包括网络广播节目。
  • 生放送(日语:生放送):原意即直播。LoveLive!系列中特指这种节目形式,即声优坐在桌子前面,在看观众的实时评论(日语:コメント,YouTube上称作“聊天”(日语:チャット))的同时进行节目。
    • 在早期称作“nico生”(日语:ニコ生),但后来这种节目不仅在niconico上播出,就统一改称“生放送”,这就导致现在这个词仅用于特指。
    • 在一些情况下,生放送也可能是录播。
    • 在LoveLive!系列之外的节目等,仍可能使用生放送表示“直播”。在表述LoveLive!系列内的直播其他内容(比如声优活动)时,通常用下面那个“直播”(ライブ配信)。
  • 冠名节目(日语:冠番組):标题中包含特定实体名称的节目。在日本,大多数冠名是节目出演者、主持人或制作方的名字,写作“~的”(~の)放在标题前面。例如“LoveLive!系列的ALL NIGHT NIPPON GOLD”中“LoveLive!系列的”就是冠名。
  • 特别节目(日语:特別番組):为宣传某一事物而特别播出的节目。“特别”可以理解成如果不是为了这个事物就不会制作与发布这次节目。简称“特番”(日语:特番)。
  • 视听(日语:視聴):收听和收看的合称。
  • 播出(日语:放送):。传统上放送才应该翻译成“广播”,但现在“广播”被上面那个ラジオ含义占领了。
  • 播放(日语:再生):点击并视听投稿视频。为减小歧义,可以称为“点击播放”。
  • 直播
    • (日语:生配信):摄录正在发生的画面并立刻播出。
    • (日语:ライブ配信):同“实时播出”,通常用于YouTube等视频平台。用于网络视频平台上时,较正式的名称是“实时串流”(日语:ライブストリーミング)等。有时为了区别也叫作“网络平台直播”“同时播出”等。直播播出的内容可以是录播的。
  • 回看(日语:タイムシフト):在实时播出的节目中拖动进度条收看先前一段时间的内容。也叫“快退”(日语:早戻し)、“倒带”(日语:巻き戻し)。
  • 快进(日语:早送り):拖动进度条收看之后一段时间的内容。
  • 首播(日语:初回放送):。有时也叫“最早播出”(日语:最速放送),通常用于比更多人看的地方还要早的。
  • 重播(日语:再放送
  • 转播(日语:中継
  • 实况转播(日语:生中継実況中継):。通常认为这里的“实况”指“实时的状况”而非“实际的情况”。
  • 实况转述(日语:実況):把看到的画面等组织成语句讲出来。汉语的“实况”指“实时的状况”,也就是看到画面的时候立刻转述出来;而日语的実況指“实际的情况”,也就是看到什么说什么。有时是实况解说(日语:解説)的一部分。
  • 录播(日语:事前収録):先录制节目并完成剪辑等节目制作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再播出制作完成的节目。录播是节目的制作方式,即该节目在制作时就确定不要直播(生配信)出去,但不一定已经确定录制好的节目要如何播出。
  • 实时(日语:リアルタイム(简称リアタイ))
  • 实时播出(日语:リアルタイム放送):按设定的时间播出节目。实时播出的节目也可能是录播或重播。
  • 实时视听(日语:リアルタイム視聴):在节目播出的时间视听节目。通常指视听首播。
  • 录像(日语:録画):把实时播出的节目录制下来,留作以后视听。
  • (日语:オンエア
  • 放映(日语:映写):把视频投射到屏幕上。通常指在很多人看的大屏幕上这样做。
  • 播映(日语:放映):把通常用于上映的电影等视频放到电视或网络上播出。
  • 上映(日语:上映
  • 首映
    • (日语:プレミア公開プレミア配信):在YouTube等视频平台上,让视频在设定的时间实时播出,播出完成后转为普通的投稿视频。在实时播出时通常设有实时评论。
    • (日语:ロードショー):首次上映。也译作“路演”。在日本在1970年代以前指“抢先上映”,1970年代起一些电影制作方搞出“全国路演”,即面向全国全部人的抢先上映,之后逐渐习惯简称“路演”。也叫封切り
  • 抢先上映(日语:先行上映):在首次正式上映之前,先在一些地方小范围上映。
  • 下映(日语:上映終了
  • 回放(日语:アーカイブ配信
  • 点播(日语:オンデマンド):将视频放到视频平台上,供观众随时点击播放。通常使用串流(日语:ストリーミング)实现,即不允许观众的设备里留下视频文件。
  • 上传(日语:アップロード):同“点播”。有时也包括供观众下载。也叫“投稿”(日语:投稿)。
  • 下载(日语:ダウンロード
  • 收录
    • (日语:収録):音像制品中包含各曲目等内容。
    • (日语:収録):把画面、声音等录下来的动作。主要包括拍摄(日语:写真撮影)、录影(日语:動画撮影映像撮影)、录音(日语:録音)等。“拍摄”和“录影”也合称“摄录”(日语:撮影)。录音有时也包括配音的录音。
  • 公开收录(日语:公開録音公開収録
  • 独播(日语:独占放送
  • 平台(日语:プラットフォーム
  • 节目的形式:生放送、特别节目、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网络节目、公开收录的节目、比赛等的实况转述……
  • 节目的录制和制作方式:直播(生配信)、转播、录播……
  • 节目的播出和提供方式:实时播出、直播(ライブ配信)、首映、回放、放映、播映、上映、点播、上传至视频平台……
  • 节目的播出日程安排:首播、重播、独播……
  • 节目的获取和视听方式:实时视听、回看、点击播放、录像、下载……

看上去含义冲突的用词,实际上可能并不矛盾。例如:实时收看录播的生放送直播的重播(事前収録された生放送のライブ配信での再放送をリアタイ視聴)(含义:这是一场声优节目“生放送”,是预先录制的“录播”,在YouTube上使用“直播”功能播出,曾经播出过一次因此这次是“重播”,而这位观众按时打开YouTube“实时收看”)。

  • 现场(日语:現場):艺人工作不常去的,需要另行前往的工作地点。例如杂志拍摄地点、外景地点等,有时也包括其他公司的工作室等。
  • 片场:摄录片子的现场。
  • 工作室(日语:スタジオ):用于收录的房间。包括摄影棚(日语:写真撮影スタジオ)、录影棚(日语:映像撮影スタジオ)、演播室(也叫“演播厅”,日语:テレビ用映像撮影スタジオ)、录音棚(日语:録音スタジオ)、播音室(日语:ラジオ用録音スタジオ)等。
  • 布景(日语:セット):在工作室内布置的摄录背景和道具等,有时也包括音响、灯光、摄像机等设备。也叫“内景”。
  • 外景(日语:ロケ):不在工作室内完成的摄录。与“户外”(日语:野外)不同,外景也可以在室内。
  • 文本(日语:テキスト):通常指写好的固定的文字段落。通常特指用于事物的基础介绍等的文字段落。通常包括设定文本(例如角色设定文本、剧情设定文本、世界观设定文本等)、介绍文本(例如角色介绍文本、杂志栏目介绍文本、剧情介绍文本等)等。
  • 留言
    • (日语:メッセージ
    • (日语:コメント
  • 台本(日语:台本
  • 剧本(日语:シナリオ):。也叫“脚本”(日语:脚本)。
  • 台词(日语:セリフ
  • 设定(日语:設定
  • 剧情(日语:ストーリー
  • 语音(日语:ボイス
  • 广播剧(日语:ラジオドラマ(简称ドラマ)):原意是以广播(电台)形式播出的剧。在LoveLive!系列中指的是语音剧。
  • 语音剧(日语:ボイスドラマ(简称ドラマ)):仅有声音没有画面的剧。在LoveLive!系列中通常称为“广播剧”,但仅一部分语音剧是在广播上播出的。
  • 小剧场(日语:ドラマ):是“语音剧”的变体,有画面但画面简单,通常仅画出各角色的头部,重点仍然是配音。这个词是汉语中因需要表述有画面的“语音剧”才出现的词,日语中这种形式和“语音剧”没有区分。
  • 朗读视频(日语:朗読動画):把台词剧本朗读出来的视频。虽说是视频,但通常都是固定画面,重点是朗读。“朗读”意味着它通常是独白。常误译为“朗读动画”。
  • 音声(日语:音声
  • 角色动作(日语:モーション
  • 主持(日语:パーソナリティー
  • 嘉宾(日语:ゲスト
  • 特邀嘉宾(日语:特別ゲスト

人物

  • 角色
    • (日语:キャラクター(简称キャラ)):在作品剧情中登场的人物。通常指二次元作品中登场的人物,有时也包括三次元作品中由演员饰演的人物。为减小歧义,可以叫“登场人物”(日语:登場人物)、“虚构人物”。
    • (日语:キャラクター(简称キャラ)、):二次元的人物。LoveLive!系列中角色不一定要在作品中登场,有些情况下角色可以直接作为一种形象出现。通常在表述“角色和声优”的关系时用作表示声优对应的人物的用词。外の人为减小歧义,可以叫“虚拟人物”“二次元形象”。
      • LoveLive!系列官方通常使用“成员”(メンバー)表述此含义。例如官方会用“成员与声优”(日语:メンバー&キャスト)表述;为减小歧义,通常译作“角色与声优”。
    • (日语:キャラ(全称キャラクター)):人物的性格等形象塑造。为减小歧义,可以叫“人物形象”“人物塑造”“人格”等。
  • 声优
    • (日语:声優):配音演员,即为角色配音的人,强调职业。
    • (日语:キャスト役割担当CV):饰演人员。通常在表述“角色和声优”的关系时用作表示对应角色的人物的用词。声优只是“对应”这位角色,而“配音”仅是其中的一项。也俗称“中之人”(日语:中の人)。
  • 成员(日语:メンバー):学园偶像组合中的人。多数情况是指角色,但根据语境也可能指声优。
  • 配音(日语:アフター・レコーディング(简称アフレコ)、吹き込む
  • 饰演(日语:演じる):通常指角色和声优的对应关系。“声优饰演角色”就是“声优对应这位角色”的意思。这个词是因为“声优配音角色”不适合用在这里才使用的词,声优不一定要“扮演”角色。也叫“担任”(日语:務める)。
  • 演员
    • (日语:俳優):强调职业。
    • (日语:キャスト):饰演人员。用于舞台剧、电视剧等“饰演”不包含“配音”工作(或者说,演员本人出镜而不是为角色配音)的媒体中。
  • 艺人
    • (日语:アーティスト):原意相当于芸術家。在1990年代之后通常特指音乐人中的音乐表演者,JASRAC和日本唱片协会均采用此定义。有时更小范围地特指现代音乐的歌手和乐队成员。在指职业时通常翻译成“艺人”。在音乐制品和歌曲的信息里的这一项指音乐的表演者,通常翻译成“歌手”或“演唱者”;但这一项也可能写的是乐器演奏者、作曲者、音乐制作方集体署名等。
    • (日语:芸能人):文艺工作者,特指在文艺圈内工作混饭吃的人。通常包括演员(日语:俳優)、声优(日语:声優)、音乐人(日语:ミュージシャン)、舞者(日语:ダンサー)、模特(日语:モデル)、偶像(日语:アイドル)、搞笑艺人(日语:お笑い芸人)、主持人(日语:司会者)、魔术师(日语:マジシャン)、网络主播及UP主(日语:動画配信者,也用YouTuber泛指)等。
    • (日语:芸術家):艺术家,也包括各种艺术创作者。他们不一定混文艺圈。除了文艺工作者之外,还有例如作家(日语:作家)、书法家(日语:書道家)、设计师(日语:デザイナー)、茶道家(日语:茶道家)、美容师(日语:美容師)等。
    • (日语:タレント):对公众展示自己才能的人。通常特指将展示自己才艺作为收入来源的人;在艺人事务所中借指在此事务所中赚钱的艺人,即旗下艺人。通常包括文艺工作者和体育人(例如运动员)、播音员(日语:アナウンサー,也叫“新闻主播”)、政治评论家(指经常出演节目的评论家,不包括主攻研究的教授等)、学园偶像等。在无法明确确定艺人的类别时也常用此词泛指。
    • (日语:芸人):原意指才艺人。通常是“搞笑艺人”(日语:お笑い芸人お笑いタレント)的简称。
  • 音乐人(日语:ミュージシャン音楽家):通常分为音乐作者(日语:音楽作家)和音乐表演者(日语:音楽実演家)两大类。音乐作者包括作曲者、编曲者等,有时也包括作词者。音乐表演者包括演唱者(日语:歌手)、演奏者(日语:演奏者)、指挥者(日语:指揮者)等。
  • 歌手
    • (日语:アーティスト):作为音乐制品和歌曲的信息里的这一项的译名使用,也叫“演唱者”,指演唱这首歌的人。在指职业时通常翻译成“艺人”。
    • (日语:歌手):通常指歌手这个职业;也可以无关职业,指代任何唱歌的人。
    • (日语:ボーカルボーカリスト):在乐队中负责唱歌的人。也译为“主唱”。
    • (日语:シンガー):通常指独唱的人。通常用在“创作歌手”(日语:シンガーソングライター,也叫“唱作人”)中,指主要演唱自己写的歌的歌手,通常是指这种职业。
  • 文化人(日语:文化人):全体在知识及艺术方面开展动态的人。包括艺术家、学者、法律人、政坛人士、脑力游戏玩家、体育人、宇航员、萌娘百科编辑者等等等等。
  • 组合
    • (日语:グループ):由多位艺人组成的组合。例如“偶像组合”(日语:アイドルグループ)。也叫“团体”,语感上的区别是“团体”听上去更大更正式,有时用于表示人数、规模及是否正规上的区别。
    • (日语:組み合わせ):排列组合里的那个组合。从大组合中挑选合适的搭配时的各种组合情况。可以理解成“配对”“配组”。
    • (日语:デュオ・トリオ):二人组和三人组。通常特指演唱歌曲的组合。LoveLive!系列中指把大组合随机分成的二三人组;9人分成的俗称“2223”。
    • (日语:コンビネーション(简称コンビ)):二人组。通常指由两名成员组成的固定组合。也叫“搭档”。常用于“搞笑组合”(日语:お笑いコンビ)。
    • (日语:ペア):两个一样的物品凑成一对。通常指夫妻或关系十分紧密的二人组。
    • (日语:カップル):情侣组合。也叫“CP”。
    • (日语:組合くみあい):法律上指以完成共同目标为目的组成但没有法人地位的组合。
  • 乐队(日语:バンド):通常指演奏流行音乐(吉他、贝斯、键盘、架子鼓)的乐队。
  • 小队
    • (日语:ユニット):也译作“小组”。通常指由一个大组合中的几名成员组成的单独开展动态的小组合。LoveLive!系列中曾经称为“迷你小队”(日语:ミニユニット)。
    • (日语:チーム):通常指以完成特定任务为目的而从一个大组合中挑选几名成员组成的小组合。也叫“小分队”等。
  • 团体
    • (日语:グループ):同“组合”。
    • (日语:団体):通常指组织、协会、联盟等社会团体,此时可以译作“社团”。
  • 组织(日语:組織

音乐

  • 音乐(日语:音楽
  • 歌曲(日语:
  • 乐曲(日语:楽曲
  • 曲目:收录在音乐制品中的歌曲或乐曲。
  • 主打曲(日语:ヒット曲メイン曲):音乐制品中收录的各首曲目中地位最高的曲目。通常主打曲会和收录它的音乐制品同名。
  • 同名曲(日语:表題曲タイトル曲):和收录它的音乐制品同名的曲目。不论地位,只要同名就可以叫同名曲。专辑也可以存在同名曲,这通常仅意味着专辑标题取自这首曲目,不一定意味着此曲目在专辑中地位最高。
  • 领头曲(?)(日语:リード曲):在音乐制品收录的各曲目中,最常用于宣传、代表这张音乐制品的曲目。通常仅在不区分主打和非主打的音乐制品中才会使用这个词称呼。
  • 单曲(日语:シングル):收录一首主打曲的音乐制品。通常单曲会和主打曲和同名。有些单曲会同时收录几首额外歌曲,称作“C/W曲”(日语:カップリング曲)。如果仅收录一首C/W曲,则主打曲和C/W曲也分别称作“A面”(日语:A面)和“B面”(日语:B面)。
  • 双A面单曲(日语:両A面シングル):收录两首曲目,且两首都是主打曲的音乐制品。通常单曲会使用两首曲目的标题命名。在LoveLive!系列中动画插入曲单曲大多是此形式。
  • 单曲曲(日语:シングル曲):单曲中的主打曲。
  • 专辑(日语:アルバム):。有时为减小歧义,也叫“大碟”。
  • 录音室专辑(日语:スタジオアルバム):。通常简称“专辑”。
  • 精选辑(日语:ベストアルバム):收录艺人过往一段时间或符合某一主题的多首曲目的专辑。
  • 迷你专辑(日语:ミニアルバムEP):收录歌曲数量不多的专辑。通常收录艺人演唱的几首“散装”歌曲。
  • 正规专辑(日语:フルアルバム):
  • (日语:アレンジアルバム):
  • 原声带(日语: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简称“OST”。
  • 合辑(日语:コレクション):
  • 合发(日语:スプリット):收录多组艺人的曲目并共同发行的音乐制品。通常各组艺人仅唱自己的曲目,不管其他艺人的。
  • 音像制品(日语:レコード
  • 唱片(日语:レコード):通常泛指全部音像制品。歧义可能有点大,改用“音像制品”就好。在日本《著作权法》上定义的“唱片”必须是“固定声音的物品”即实体唱片且不包括影像制品,此情况通常译为“实体录音制品”。
  • 实体唱片(日语:円盤
  • 音乐制品:收录音乐的音像制品。也包括仅收录语音剧的音像制品。
  • 音乐商品(日语:音楽商品):用来卖的音像制品。不包括作为特典或赠送的音像制品。通常包括音乐制品、声优节目及声优视频的影碟和录音碟、声优活动及声优演唱会的影碟和录音碟,但不包括动画影碟。
  • 影碟(日语:ビデオディスク
  • CD
  • Blu-ray
  • DVD
  • 编号(日语:ナンバリング

演出

  • 演出(日语:パフォーマンス):通常指声优在活动中演唱歌曲。通常也包括随歌曲跳舞等。有些声优活动中不会演出,仅包含读观众来信和做游戏等环节。
  • 效果(日语:演出
  • 表演
  • 演唱(日语:演奏
  • 出场(日语:出場
  • 出演(日语:出演
  • 特别出演(日语:特別出演
  • 参演
  • 登场(日语:登場):角色出现在作品中。
  • 公演(日语:公演
  • 共演(日语:共演):两组艺人在同一次节目或同一场活动中出演。一先一后出演也叫共演。
  • 演唱会(日语:ライブ):。也写成“live”。
  • 音乐会(日语:コンサート
  • 舞台
    • (日语:ステージ
    • (日语:舞台
  • 舞台剧(日语:舞台劇(简称舞台))
  • 音乐剧(日语:ミュージカル
  • Live Viewing(日语:ライブビューイング):。也叫“转播场”。
  • 上映会(日语:上映会
  • FAN MEETING(日语:ファンミーティング):。也叫“粉丝见面会”。简称“FMT”。
  • 谈话会
    • (日语:トークショー):。也叫“对谈活动”。在电视节目中类似的形式称为“谈话节目”(日语:トーク番組)(多数广播节目都是谈话节目,通常不会用这个词特别强调)。也写作“talk show”,但和“单口喜剧”(“脱口秀”,日语:スタンダップコメディ)并无关联。
    • (日语:トーク会
  • 手渡(日语:お渡し
  • 手渡会(日语:お渡し会):。也译作“手递会”。
  • 握手会(日语:握手会
  • 击掌会(日语:ハイタッチ会
  • 签名会(日语:サイン会
  • 合照会(日语:フォトセッション
  • 抽选(日语:抽選
  • 先行(日语:先行):比多数人或正式情况更早。通常是指面向少数人或需要符合特定条件才能使用的情况。也叫“优先”“抢先”。例如“先行刊载”指在正式刊载之前先刊载的事物,“先行上映”指比正式上映更早的上映,“先行抽选”指比面向全体观众的发售更早实施的抽选。和“提前”不同。
  • 最速先行抽选(日语:最速先行抽選
  • 二次先行抽选(日语:二次先行抽選
  • 一般发售(日语:一般発売
  • 门票(日语:チケット
  • 抽选申请券(日语:抽選申込券
  • 申请(日语:申し込み
  • 报名(日语:応募

场地

  • 巨蛋(日语:ドーム):大型棒球场的场馆。通常能坐下几万位观众,(平均来看)是规模最大的演唱会场馆。
  • 体育场(日语:スタジアム競技場):比竞技场更大一些,通常能坐下上万人至几万人的场馆。
  • 竞技场(日语:アリーナ):像足球场那样,竞技区在平地上,观众座位在四周的有坡度的看台上的场馆。通常能坐下上万人,称为“竞技场规模”(日语:アリーナクラス)。演唱会通常在平地上也安排座位,称为“内场席”。大多数舞台会挡住一个方向的观众席。
  • 体育馆(日语:体育館):通常没有观众座位,不会用来开演唱会的。
  • 展览馆(日语:展示場):平时用来举办展览会的场馆。搬空的场馆里就是什么都没有的一片平地,因此舞台布置、设备进出、座位安排都很自由。通常能坐下上千人。
  • 大厅(日语:ホール):类似于阶梯教室,场地里通常自带舞台、音响、座位等,观众的座位通常在坡度上。通常能坐下几百人至几千人,称为“大厅规模”(日语:ホールクラス)。也叫“礼堂”“音乐厅”等。
  • 剧场(日语:劇場シアター):和大厅类似,但舞台距离观众更近,舞台左右幅度更宽,更适合舞台剧演出。通常能坐下几百人。
  • Live House(日语:ライブハウス):通常能站下几十人的场地。
  • 东京某地(日语:都内某所):指Animate池袋本店9楼Animate大厅或秋叶原Gamers本部6楼活动区。
  • 主舞台(日语:メインステージ
  • 中心舞台(日语:センターステージ
  • 后方舞台(日语:バックステージ):主舞台对面,内场席观众背后的舞台。
  • 花车(日语:トロッコ
  • (日语:花道):主舞台通向中心舞台的过道。
  • (日语:外周):内场席两侧的过道,通常用于走花车。
  • 指定席(日语:指定席):由卖票方随机指定的固定座位。“指定”是指固定的座位不能更换。
  • 全席指定(日语:全席指定):由卖票方在全场范围内随机指定的固定座位。“全席”是指整个场地的全部座位。
  • 内场席(日语:アリーナ席):位于球场平地的座位。
  • 外场席(日语:外野席):棒球场里指位于外场部分附近的看台席。在棒球场举办的演唱会的舞台通常设在外场区,因此演唱会上的外场席通常是见切席。
  • 看台席(日语:スタンド席):位于有坡度的看台上的座位。
  • 山顶(日语:天井席天空席):看台上距离舞台最远的位置。
  • 平台席(日语:バルコニー席):悬空搭建的平台上的座位。和看台的区别是看台是建在有坡度的地面上的,而平台是建在支架上的。在东京巨蛋中的平台席面积较小且有包间,通常用作关系者席。
  • 见切席(日语:見切れ席):视角被遮挡的座位。通常位于舞台两侧、柱子后面、大型设备旁边等。
  • 完全见切席(日语:完全見切れ席):完全看不到舞台的座位。通常位于舞台背后,幸运的话说不定能看到舞台通向后台的走廊。俗称“听个响”。
  • 草地席(日语:芝生席):在草地上的座位。大多数演唱会会在草地上铺一层简易地板,但也有些座位下没有。
  • 站席(日语:立ち見席):站着看的地方。通常位于山顶。没有座位但仍叫作“席”,是因为站立的位置是固定的,不能随意走动。
  • 关系者席(日语:関係者席

推出

  • 推出:此页面中用作运营方将事物向观众做的全部事情的统称。也可以叫“输出”“产出”等。
  • 宣布:将新消息告诉观众。这里的消息通常是未来要做的事情,且通常是过去从未说过的事情。例如宣布未来要发售音像制品、宣布未来要举办活动等。
  • 公布:将过去已宣布过的事情的详情告诉观众。例如公布角色或剧情的设定、公布音像制品标题和收录内容、公布活动的时间地点、公布投票结果等。
  • (日语:解禁):公布原本保密的内容。通常是原本需要保密到一定时间才会公布的内容被提前公布,或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会公布的条件被达成而将内容公布。
  • 发布(日语:発表):“宣布”“公布”“公开”等的统称。例如“发布会”(日语:発表会)上通常会有宣布、公布、公开等多种动作。
  • 预告
    • (日语:予告
    • (日语:ティーザー):。也叫“先导”。
  • 公开(日语:公開):将作品的半成品或成品展示给观众。
  • 发表:公开思想,例如发表意见、发表讲话;公开作品的成品,例如发表文章、发表歌曲。注意这个词和日语的発表含义不同。
  • 上架
  • 上线
  • 实装(日语:実装
  • 出品
  • 出版(日语:出版
  • 再版(日语:重版):以相同的内容和形式再次出版。
  • 发行(日语:発行
  • (日语:発刊
  • (日语:刊行
  • (日语:配給
  • 刊载(日语:掲載
  • 登载
  • 刊登
  • 发售(日语:発売
  • 放出(日语:リリース):。也叫“释出”。
  • 揭晓(日语:披露
  • 传播(日语:配信):这个词的标准翻译是“分布”或“分发”,原意即向他人传播内容。 as in 分配 as in 信号。用在不同的媒体上,就会因传播方式不同而存在不同的译名。
  • 宣传
    • (日语:宣伝):“商业宣传”的简称。广义上也包括促销等。也叫“推广”。
    • (日语:広報):让观众知道消息的动作。也叫“公共关系”,简称“公关”。
  • (日语:プロモーション
  • 促销(日语:販売促進(简称販促))
  • 营销(日语:マーケティング):“市场营销”的简称。也叫“行销”。
  • 广告
    • (日语:広告):同“宣传”(広報)。为减小歧义,也叫“广告行为”“广告活动”等。
    • (日语:広告):“商业广告”的简称。向观众介绍内容的一种方式。通常包括公告栏、传单(日语:チラシ)、音频广告、视频广告(日语:コマーシャルメッセージ(简称“CM”))、网页广告等。
  • SPOT:SPOT广告(日语:スポット広告)的简称。短篇视频广告。广告中通常是截取待介绍对象的其中一段片段,并用文字罗列它的主要内容,通常时长15秒或30秒或60秒。
    • 电视业界的定义更接近“插播广告”,这类广告不与特定电视节目绑定,有广告时间档(即“SPOT”)就可以播出,广告合同期限到了就撤换;与之相对的是“TIME广告”(日语:タイム広告),这类广告与特定电视节目绑定(例如冠名、提供、赞助等),通常仅在该节目期间(即“TIME”)播出,且通常仅能跟随节目的播出安排来变动。

杂项

  • 衍生(日语:スピンオフ):也叫“派生”(日语:派生)。从一个事物经过“分化”形成另一个事物的过程。例如将漫画改编成动画,就可以说这部漫画衍生出这部动画,或者说这部动画是这部漫画的“衍生作品”;此时这部漫画和这部动画同属于一个企划,因此这部动画不是企划的“衍生”作品,而应该理解成是企划的“旗下”作品。
    • 在企划下制作与推出新作品、在原有作品之后制作与推出续集(日语:続編)、在原有作品上补充新要素等,均不属于“衍生”。
    • 衍生出的事物通常与衍生来源的事物位于同一级别。例如将漫画改编成动画,这部漫画和这部动画是位于同一级别的两部作品,而不能说动画位于漫画的旗下。再例如由企划LoveLive!Sunshine!!衍生出企划幻日的夜羽 -SUNSHINE in the MIRROR-,二者应位于同一级别,即都是直接归于LoveLive!系列的事物。
    • 有时也将新内容脱离旧内容的主题(“主线”,日语:本編)称为“衍生”,但更多时候此类内容称为“番外”(日语:番外)、“外传”(日语:外伝)、“支线”(日语:サイドストーリー)等。
  • 商品(日语:商品
  • 周边:与特定事物关联的事物。在商业上指特定事物在除它本身以外的其他形式上的发展资源。
  • 周边商品(日语:グッズ):与特定作品关联的商品。通常必须要与某个事物存在关联,例如声优活动及声优演唱会的周边商品、动画同步周边商品、游戏周边商品、会员网站限定周边商品等;而单独出品的商品不能称为“周边商品”,例如音乐商品、图文出版物、直接由商品出品方出品的商品等。也简称“周边”。俗称“谷子”。
  • 场贩(日语:会場販売
  • 网售(日语:通信販売
  • 游戏(日语:ゲーム
  • 会员网站(日语:ファンクラブ):。也叫“粉丝俱乐部”。
  • 特典(日语:特典
  • 餐饮店(日语:飲食店
  • 咖啡厅(日语:カフェ
  • 餐车(日语:キッチンカー
  • 电子(日语:電子):使用电子元件构成的电路制成的设备及相关事物,通常用于和“实体”事物作区别。例如“电子版”(日语:電子版)是指把原本是实体形式的事物制作成在电子设备上视听的事物;“电子书籍”(日语:電子書籍)、“电子游戏”(日语:電子ゲーム)是指在电子设备上的书籍、游戏等,用于和实体书籍、桌上游戏等作区别。
  • 数字(日语:デジタル):通常指使用二进制存储的数据。可以理解成类似计算机里的数据。也叫“数码”“数位”。例如“数字唱片”(日语:デジタルレコード,也用“CD”泛指)是指使用计算机文件的形式存储的音像制品。在现代,数字的通常就是电子的,因此也常译作“电子”。
  • 虚构(日语:架空フィクション):现实中不存在、但根据现实中的经验等凭想象创造出来的。通常指虚构的世界观、剧情等。
  • 虚拟(日语:バーチャル):现实中不存在、但模拟现实中存在的事物而创造出来的。
  • 实拍(日语:実写):摄录现实事物。通常指摄录现实人物,也译作“真人”。
  • 实体
    • (日语:実物):以物质形式存在的事物,即“物体”。通常和“虚拟”“电子”等是反义词。通常用于“实体书籍”“实体唱片”等词语。
    • (日语:実体,英语:entity):存在自己的意识和行动能力的自然人和法人等。更正确的称呼是“主体”(日语:主体,英语:subject)。也可以叫“个体”(日语:個体,英语:individual)。
  • 事物(日语:もの):物体、行为和概念。更正确的称呼是“客体”(日语:客体,英语:object)。也叫“对象”(日语:対象);在特定语境中“对象”可能特指某个动作的目标物,而“事物”“客体”通常不包含这个含义。“事物”是存在的东西,而“事情”(日语:こと)指事物表现出来的状态。“客体”是承载内容而被用来使人叫得出名字来的东西,而“内容”(日语:内容)指客体包含的实质。可以理解成“事物”就是由实体制作与推出的各种东西,包括“作品”“事件”等。
  • 法人(日语:法人
  • 制作人(日语:プロデューサー
  • 生产方(日语:メーカー):。也叫“厂商”。
  • 事务所(日语:事務所
  • (日语:プロダクション
  • (日语:マネジメント
  • 经纪人(日语:マネージャー
  • 旗下(日语:所属
  • 内容
    • (日语:中身):位于容器中的东西。例如BOX的内容。
    • (日语:内容):事物中包含的东西。例如企划的内容、杂志的内容、唱片的收录内容。
    • (日语:コンテンツ):事物表达出的东西。例如影片的内容、消息的内容。通常借指表达对应内容的事物。例如“音频内容”(日语:音声コンテンツ)实际上是“音频形式的事物”的意思。
  • 消息(日语:情報):用于表达某些希望人们知道的情况的载体。为减小歧义,此处回避使用“新闻”(日语:ニュース)、“信息”(可能和メッセージ混淆)、“资讯”(日语:インフォメーション)、“情报”(日语:諜報)等词。如果要故意模糊,也可以用“内容”(コンテンツ)。
  • 系列(日语:シリーズ
  • 作品(日语:作品):企划实现的内容的具体形式表现。可以理解成企划制作与推出的事物。
    • 有时也特指根据虚构世界观、人物形象、剧情(即“叙事三要素”)等要素创作的作品。为减小歧义,可以叫“叙事作品”“虚构作品”等。
  • 事件(日语:できごと
  • 媒体
    • (日语:メディア):承载内容的形式。通常指承载内容的技术、方法等,例如“杂志”“网络”。有时也包括事物本身的形式,例如“声优活动”也被认为是一种媒体。相同的内容可以被多个媒体承载,例如同一张图片被放在杂志上、网络上各一份,因此媒体不一定等于内容的类别。
    • (日语:媒体):承载内容的事物。通常指承载内容的物体。例如具体的杂志名、网站名。
  • 全媒体(日语:オールメディア
  • 跨媒体(日语:メディアミックス
  • 多媒体(日语:マルチメディア
  • 同步
    • (日语:連動):两个不同的地方围绕同一件事展开动态。例如配合电视动画播出而制作并出品配套的音乐制品、周边商品、在游戏中上线配套的特别剧情等。原意是像齿轮一样,一个事物的改动会连带改动另外一个事物。近义词还有“联袂”“配套”“连带”“偕同”“匹配”“统一”“联合”等。
    • (日语:シンクロ):在演出中声优做出和角色相同的舞蹈动作,有时也包括在现场做出和动画相同的布景、运镜等;有时也指声优模仿角色的行为等。也叫“还原”“再现”(日语:再現)等。
    • (日语:シンクロ同期):在游戏中指数据同步或数据更新。
  • 联动(日语:コラボ):两个实体合作制作并推出内容。联动通常把主办方写前面,参与方写后面。例如“A×B”的意思是在A中出现包含B的内容。也叫“合作”。
  • 绑定(日语:連携):将游戏玩家的数据连同一组账号记录在游戏服务中,这样就可以使用这组账号来确定是哪位玩家以及这位玩家的数据。全称“数据绑定”(日语:データ連携)。也叫“账号绑定”(日语:アカウント連携)。也译作“连携”。在日本,多数游戏不需要注册账号,仅在玩家需要在多个设备上使用同一组数据的情况下,才需要绑定账号。
  • 继承(日语:引き継ぎ):将游戏玩家在某一个设备上游玩的数据记录在游戏服务中,然后删除这个设备上的数据,并在另一个设备上导入这组数据。全称“数据继承”(日语:データ引き継ぎ)。也译作“引继”。也叫“数据迁移”。在日本,多数游戏仅在玩家需要在更换设备并希望将旧设备上的数据迁移到新设备上的情况下,才需要继承数据。
  • 游玩数据(日语:プレイデータ
  • 服务(日语:サービス
  • 开始服务(日语:サービス開始):。简称“开服”。
  • 终止服务(日语:サービス終了):。简称“关服”。也叫“停止服务”,简称“停服”。也叫“结束服务”。也有人说“终止运营”“停止运营”“结束运营”等。
    • (2023年1月31日15:00~16:00的统计结果,说“关服”的人次更多,“关服”:“停服”≈2:1。)
    • (2023年4月30日14:00~15:00的统计结果,说“关服”的人次更多,“关服”:“停服”≈2:1。)
  • 原作(日语:原作
  • 原案(日语:原案
  • 代理(日语:代理
  • 外包(日语:委託
  • 授权(日语:ライセンス許諾
  • 募集(日语:募集):。也叫“征集”。
  • 投稿
    • (日语:応募):。也叫“应征”。
    • (日语:投稿
  • 投票(日语:投票
  • 事前(日语:事前):。也叫“事先”。

存在很多情况都会导致同一个词包含多重含义。

  1. 含义的特化:有些词原本指代的事物很宽泛,但因为其中某一部分受到更多关注,这个词的含义就被用来特指这一部分。
  2. 含义的变化:有些词原本指代的事物发生了变化,但因为这种词一直都这么用下来,就未曾换一个词来表述新事物,导致同一个词的含义发生变化。或者确实换了一个词,但为了让人能适应,新词是仿照旧词创造或挑选的。
  3. 含义的分化:有些词原本指代的事物各部分分别发展,逐渐割裂开,这种词转变成了统称它们的词,但在指代各部分时却包含了不同的含义。
  4. 含义的泛化:有些新事物需要一个名称,于是就用了过去类似的事物的名称来指代它,这种词最终转变成统称这两种事物的词。
  5. 含义的转移:有些新事物需要一个名称,于是就用了过去类似的事物的名称来指代它,然后随着发展,这种词逐渐丢掉了原来的含义。
  6. 含义的创造:有些新事物,实在也想不到汉语中存在完全对应的词,就直接创造一个完全新的词,或者直接把其他语言的词搬运来,然后也就直接用起来了。
  7. 含义的复兴:有些词逐渐没人用了,变成了死语,但多年之后类似的事物又火了起来,于是就有人要把原来的词用起来,但时代不同导致再用起它们时含义也会出现变化。

有些词吧,概念其实完全不同,但经常放在一起说,说着说着就被混淆在一起了。这种混淆可能能让交流更便利,因此也没必要去区分它们。有些地方产生了歧义也没人会发现。当然这不是在说“你们这群家伙别老是把声优和角色关联到一起啊”这种混淆。例如:

“学园偶像企划”和“作品”

  • “学园偶像企划”是把LoveLive!系列中各种“作品”按学园偶像位于的剧情设定归类时的最高层级。有时作品会直接采用和企划完全相同的标题。
  • 例如“LoveLive!Sunshine!!”是一个学园偶像企划,其中包括一套基础设定(比如成员、学校、时代背景等的设定),并以此设定制作多种作品(比如漫画、动画、音乐等)。LoveLive!Sunshine!!的TV动画作品就直接用“LoveLive!Sunshine!!”作为标题,因此直接说“LoveLive!Sunshine!!”的话就会让人分不清是指企划还是TV动画。
  • 有些作品会在基础设定之上补充很多新设定,其中有些设定会蔓延到其他作品中甚至覆盖基础设定(俗称“吃书”)。如果某个设定在多个作品中都出现了,则没有必要区分,直接说这是企划通用的设定都行。但如果某个设定仅出现在基础设定或某个作品中,则必须要说清楚是哪个地方使用了这个设定;如果不说清楚,则很有可能出现只不过是两部作品采用不同的设定而已却被认为是吃书的情况。

“媒体”和“作品”

  • “媒体”是“作品”的承载形式。在某个媒体上仅存在一部作品时,有时就会直接用这个媒体代指这部作品。
  • 例如“手机游戏”是一种作品的形式,而LoveLive!系列的第一部手机游戏LoveLive!学园偶像祭,有时会直接称作“LoveLive!系列的手机游戏”,以至于这部手机游戏中出现的全部设定都会被直接说成是“LoveLive!系列的手机游戏设定”。在LoveLive!系列制作并推出的其他手机游戏例如LoveLive!学园偶像祭ALL STARS中出现完全不同的新设定之后,就需要区别这个设定是哪部手机游戏的了。
  • 反过来说,如果某些角色例如虹咲学园学园偶像同好会仅出现在较晚公开的手机游戏例如LoveLive!学园偶像祭ALL STARS中,则谈论这些角色在这部手机游戏中的设定时,有时也会直接说成“虹学会在手机游戏中的设定”。在虹学会也开始出现在其他手机游戏中之后,也需要再去区别说的是哪部手机游戏。
  • 上面两种情况混杂在一起,以至于现在说“μ's的游戏设定”和“虹学会的游戏设定”默认指代的是不同的游戏。

相对地,有些词其实概念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念起来的感觉不同,官方就可以用两个词分别整一回。

  • “有画面的广播节目”和“没布置布景的视频节目”
  • “有声读物”和“朗读剧”和“朗读视频”
  • “动态漫画”和“小剧场”

碎碎念

“不稳定状态”

在官方公布消息(或者是偷跑)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会有大量编辑者涌入萌娘百科编辑页面,而过于着急编辑的内容中就更可能出现不明确的表述、偏颇甚至错误的内容。而同时也可能有大量读者想要在萌娘百科上看到相关消息的整理,但看到的却是正在被很多人编辑来编辑去的页面。在混杂的状况消停了之后,需要专门有人来收拾屋子,把他们写的该补的补、该改的改、该移的移、该删的删。

翻译

很多没有系统学过仅靠兴趣的翻译者,常在翻译时不看原文的句式语法,仅凭前后文的语境去判断句子的含义。这在漫画、动画、声优节目、演唱会MC等里可能行得通,因为这些里面的语境都很明确,哪怕忽略掉一些细节,也基本都能猜出来她们想要说什么,再对译文脑补和润色,基本都可以还原出原文的含义,而且这样得到的译文甚至更通顺,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避免翻译腔等问题。但一旦没有前后文,或者语境不够明确,使用这种翻译方法就极易得到错误的译文。例如标语、设定文本、剧情介绍、歌词等,需要使用精炼的句子来表达出复杂的含义,尤其是会突出使用表达句间关系的连词;如果翻译这些文段的人不熟悉句式语法,就很可能搞错原文想要表达的含义,或者直接以为原文表述得不清楚并展开脑补

“声优活动的网络转播或直播”和“实时转播线下活动”的区别

在2020年以前,大多数声优线下活动仅能在现场及转播场观看,而一些发布会、声优出演的展览会、学园偶像祭系列感谢祭等线下活动则会有网络的实时转播。在2020年以后,大多数声优线下活动都会在网络上直播,这导致这两类活动的区别变得模糊。

可以使用如下判断标准区别二者:如果在现场参加的这场活动和在网络上观看的这次转播或直播是相同的,则认为这是一场活动,而网络上的是这场活动的转播或直播,归类上归于“声优活动”;如果在现场参加的这场活动和在网络上观看的这次转播或直播存在很大区别,则认为这场活动和这次转播或直播是分别两个事物,归类上将这次转播或直播归于“实时转播线下活动”,而这场活动则另行判断是否是一场“声优活动”。例如在现场参加学园偶像祭系列感谢祭,看到的更多的是展览会、现场设施等,而声优出演的舞台仅为其中一部分,这一部分在网络上有实时转播,因此这些转播归于“实时转播线下活动”。再例如在现场参加各类展览会,例如Anime Japan,入场门票上写的是展览会的名字,而网络转播看到的仅为其中特定舞台,因此认为二者是不同事物。

此外,“转播”不一定都在网络上,也可能在电视上等,也有些可能在需要付费收看的地方(#已公开与未公开的内容)。

各种艺人保持历久弥新的机制

宝冢歌剧团

宝冢歌剧团(日语:宝塚歌劇団)每年新招募的成员先在宝冢音乐学校(日语:宝塚音楽学校)就读两年毕业,在毕业典礼暨入团仪式之后,即加入宝冢歌剧团。新入团成员全员在春季举办首次演出,并根据演出表现等被分至歌剧团的五个队伍(日语:)。之后的六七年内,这些“新人”(日语:新人)跟随队伍参演每年一至两部音乐剧的正式演出(日语:本公演),每部大约持续一至两个月,出演一些跑龙套的角色,但其中有两场是主角配角全部由新人出演的特别编排,称作“新人公演”(日语:新人公演)。如果这六七年内的表演足够出色,即可被选为下一代头牌候补,并开始在小型剧场开展演出,沿着门路(日语:路線)逐步发展。每年重新评定全部正式团员在队伍中的地位。

这种机制的特点:

  1. 论资排辈等级森严。每个队伍里都会评定出头牌(日语:トップスター)和各成员的排位(日语:序列),并直接作为出演主角配角等安排的依据。
  2. 宝冢音乐学校的年级数(例如2015年入学即为103期生)直接用作宝冢歌剧团的期生数(例如2017年入团即为103期生),这个数字也会为论资排辈作参照。
  3. 每个队伍都会根据队伍的需要和新人的表现来选择新人,这可以满足队伍中人员搭配等的需要。
  4. 在正式演出中,新人可以在舞台上或在后台近距离感受前辈的演出,并马上在新人公演中有机会亲自尝试。新人向前辈学习与实践并积累舞台经验,粉丝也知道这场演出是新人公演,大多会以支持新人的想法观看。
  5. 表演足够出色的人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并且门路基本固定,只要有能力踏上门路,基本都能获得稳定的演出。
  6. 即使没有被立刻选为头牌候补,在之后的发展中也可以在每年重新评定时提高自己的地位。
  7. 即使在成为正式团员之后多年仍没有进展,也会有机会被安排特长方面的演出。例如歌剧团中在五个队伍之外还设有“专科”(日语:専科),成员如果没有能力出演主角但有某些特定特长,就可以调到专科来发挥自己的能力。
  8. 宝冢歌剧团只有女性成员,其音乐剧中的男女老少角色均由年轻女性演员扮演。这种形式称为“少女歌剧”。这种形式对年龄有要求,因此大多数人被选为队伍头牌时已经达到事业顶峰,通常在位三年左右之后就会主动退出。其他成员通常也会在达到顶峰之后退出。
  9. 这种机制让宝冢歌剧团的头牌一直保持是团内最佳成员,且每年都能稳定地加入在音乐剧上都有一定造诣的新成员。
杰尼斯

杰尼斯(日语:ジャニーズ)旗下存在很多未出道的偶像练习生,他们进入杰尼斯之后自动加入旗下组织“小杰尼斯”(日语:ジャニーズJr.)。他们在各种培训课程中培训到一定程度、可以开始尝试登台演出时,其中几位相合的成员就可以组成组合(日语:グループ),并在前辈的演唱会等中作为伴舞等出演。这种组合在积累足够的经验、同时获得足够的粉丝支持之后,可以在合适的时机出道,发行组合名义的音乐制品,作为正式艺人组合开展动态。

这种机制的特点:

  1. 老带新。前辈组合需要有人伴舞等,而未出道的后辈组合也可以在不抢占风头的情况下积累正式舞台经验并混脸熟。后辈组合在出道时已经获得一定的粉丝基础,甚至可以做到出道即高峰。
  2. 每个组合基本都有一个风格(日语:コンセプト)。后辈组合在出道之前经常给风格类似的前辈组合伴舞等,后辈组合演出时也经常表演前辈组合的歌曲,有“传承”的意味。
  3. 组合一旦成立就通常不再加入新成员或拆散,方便安排日程等,同时还可以保持组合成员间的情谊(日语:)。
  4. 组合成员固定,一旦有成员退出组合,就要重新编排各种事项,甚至直接导致组合停摆或解散。
  5. “小杰尼斯”人员众多,其中大多数人混不到出道的时候就选择退出或被辞退。
  6. 老组合停止活动、新组合出道,总能保持杰尼斯活跃的组合的总人数在一百人上下,且能保证活跃的组合风格丰富。
AKB48集团

AKB48集团(日语:AKB48グループ

乃木坂46

乃木坂46(日语:乃木坂46

早安少女组。
EXILE TRIBE

笔记

因容易看错或理解错而应避免使用的字词:

  • 所+动词→动词
  • 所有→①全部;②包含
  • 所属/所在→位于…中
  • 所以→因此
  • 有→①包含;②存在
  • 没有→①不包含;②不存在;③未曾、从未;④尚未、还没有
  • 含有→包含
  • 有的→有些
  • 只→仅
  • 只有→①仅在…的情况下;②仅包含
  • 为→①是;②以…为目的
  • 一般→①普通、常见;②通常

初回生産、初回生产 出荷、出货 配布、发放 法人、法人共通、法人特典 特典 リリース、发售 発売、发售 販売、贩售 オフィシャル、公式:官方 ドラマパート アーカイブ、見逃し配信、振り返り放送:回放 ネット配信、ウェブ配信、オンライン配信、音楽配信、ライブ配信、動画配信

開催、举办 劇場、剧场 劇場版、剧场版 開場、开场 冒頭、开头 タイアップ、捆绑、绑定

メッセージ、留言 コメント:留言、弹幕、评论

キャンセル、取消 見合わせ、取消 取消 全巻購入特典、全卷购入特典

配信、上线、播出 オンライン、线上 オンライン配信、线上播出 一挙放送、全集播出、一次性放送

申込、申请 申込券、申请券

生産限定、生产限定

スペシャル、特别 特集 特装

振替、延期、替代 延期

同時視聴会、同时视听会 お知らせ、通知时间、工商

通販、网售、网络贩售、网络销售、通信贩售 ネット販売、オンライン販売、オンラインショッピング

無観客、无观众

形態、形态 シリアルNo.、序列号 シリアルコード、序列码

ツアー、巡回演唱会、巡演 ライブ、演唱会 コンサート、演唱会 ライブグッズ、演唱会周边

レーベル、厂牌、唱片公司

エール、应援 応援、应援

予定、预定 予約、预订、预约、预定

オリジナル、原创、新的、原本、原先

グラビア、照片、写真、凹版 ブロマイド、照片、写真、溴化物 写真、照片、写真

実装、实装

制作 プロジュース、制作、出品

当選、中选 中止

パーソナリティ、主持人 キービジュアル、主视觉图 テーマソング、主题曲 主題歌、主题曲 ワンマンライブ、专场演唱会 個人ライブ、个人演唱会 ソロライブ、独自演唱会 単独ライブ、单独演唱会

タイアップソング

ブックレット

購買部、购买部、小卖部

チラ見せ、先行公开一部分 劇伴、配乐 BGM、背景音乐

コメント出演、留言

ナレーター、パーソナリティー

见送 见送会

コーナー、コラム、环节、专区、板块、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