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體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簡介
魯迅體是一種模仿魯迅文風所寫的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卻也不僅限於這般。句式簡短、前後文聯繫緊密,只是用詞些許文言化,又會經常出現一些看似無意義純粹是用來湊字數的語句[1]。雖說不喜排比、比喻、擬人之類修辭手法,然而又未必排斥這般,只是在需要使用的地方著重突出罷。虛詞、連接詞、反語、重複轉折之類[2]皆特別多然而未必充斥全篇,善於以白描開臉[3]。
形式與舉例
字詞:
- 轉折與讓步:即使、即便、然而、的確、誠然、卻也、只是[4]、究竟[5]
- 推定假設:我想、大約、大抵、未必、向來、照例、自然、不免、倘若、假使
- 漸進加強:愈發、先是……後來……、分明
- 感嘆詞:嗚呼
- 虛詞:也……[6]、如此
- 代詞:伊[7]、這般
- 疊詞:切切察察、歪歪斜斜
- 用詞替換[8]:以為(認為)、尤(尤其、尤為)、之類(等)、莫(不)、皆(都)、頗(很)、曉得(知道、了解)
- 通假字與舊詞形:罷(吧)、象(像)、利害(厲)、記念(紀)、模胡(糊)
- 外文:Ade(德文,再見)、
Jo Shiki Rin(日文羅馬字,徐錫麟[9])
表現手法:
- 暗喻:「……從桌上抓起一本《嘗試集》來,躺在床上就要看。」[10]
- 諷刺(反語):「我最佩服北京雙十節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門,吩咐道『掛旗!』;『是,掛旗!』,各家大半懶洋洋的踱出一個國民來,撅起一塊斑駁陸離的洋布[11]。這樣一直到夜,收了旗關門;幾家偶然忘卻的,便掛到第二天的上午。……」[12]
造句例子:
- 一句簡短的廢話:誠然想來大抵都是如此的,便又愈發覺得奇怪,然而轉念一想,卻又覺得大約就未必不是這般罷,便也確實不放在心上了。
|
注釋與外部連結
- ↑ 例如《秋夜》中:「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看似無意義,但這是一種手法。有多種解釋,一說用於表明講述者因時間間隔久遠而記憶不清,正在漸漸回憶。)
- ↑ 包括「重複」、「轉折」以及「二次折轉」,例如《端午節》:而其實卻是都錯誤。這不過是他的一種新不平;雖說不平,又只是他的一種安分的空論。
- ↑ 例如《祝福》中:她不是魯鎮人。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裡要換女工,做中人的衛老婆子帶她進來了,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年紀大約二十六七,臉色青黃,但兩頰卻還是紅的。衛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說是自己母家的鄰舍,死了當家人,所以出來做工了。
- ↑ 表示僅僅只做了這件事情,而沒有做另外的事,例句:她只是冷冷地笑。
- ↑ 最終,終究的意思。
- ↑ 也的確是如此。
- ↑ 魯迅早期的作品中第三人稱代詞不論男女一律使用「他」,之後開始使用「伊」作為女性第三人稱代詞,不過在後期的作品中就改用「她」了。
- ↑ 這裡指的是在現代用語中有著意思相近卻較少使用的字詞義項。
- ↑ 現讀作Jo Shaku Rin。
- ↑ 出自《端午節》。文章作於1932年7月,文中反覆提到《嘗試集》,實際上是因為在1925年,女師大風潮後魯迅與胡適因理念不合,關係不再如以往一般友好了,所以這裡已經是標準地在用胡適的《嘗試集》黑他,告誡胡適「別再執迷不悟了」。此外,《嘗試集》的出版魯迅有做出很多的幫忙。
- ↑ 五色旗
- ↑ 出自《頭髮的故事》:至於是用於嘲諷什麼的,用心去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