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span style="border:1px solid #333;">陸青</span>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Wikinews tag obituary.svg
這是一個已故現實人物的條目。惡意添加無中生有、過分惡搞等不客觀中立的內容,將可能導致你被警告乃至封禁
我這輩子能做好動畫設計就不錯了。
——陸青

陸青
陸青先生圖像.jpg
空藏Kongzang[1]攝於2014年7月26日
國籍中國
出生1928年12月
逝世2017年9月6日
職業動畫藝術家
代表作品
驕傲的將軍
大鬧天宮》(上下集)
哪吒鬧海
雪孩子
天書奇譚
三毛流浪記

陸青(1928.12——2017.9.6)一名優秀的、永遠值得尊敬和記憶的原畫師。

簡介

陸青,1928年12月出生,畢業於蘇州美術專科學校油畫專業。

1950年4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美術片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前身),從事動畫設計工作三十餘年,參與過《驕傲的將軍》、《大鬧天宮》、《哪吒鬧海》、《雪孩子》、《天書奇譚》、《三毛流浪記》等影片的創作。

2017年9月6日突發腦溢血逝世,享年89歲。

經歷

早期

資料來源:《悼念|陸青:我這輩子能做好動畫設計就不錯了》
作者:傅廣超(未經許可,請勿作他用)
[2]

1950年初,蘇州美術專科學校油畫專業出身的陸青還在擔任中學美術教員。但22歲的陸青並不喜歡這份安逸的工作,作為新中國的青年女性,她要參加集體工作,為新中國的革命事業出力。

畫家陳秋草推薦陸青去上海電影製片廠美術片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前身)看看,那時候由特偉領導的美術片組剛剛從東北牽到上海來。

陳秋草知道美術片組十分需要各種類型的人才,而「卡通片」的前途一定無量。

過了幾天,陸青帶着自己的油畫、素描來到上海電影製片廠美術片組應聘,接待她的是美術片組組長特偉。特偉翻閱着畫稿對她說:「我看你還是考慮考慮,搞美術片很枯燥的,一個禮拜後再給我答覆。」

特偉(1915-2010),漫畫家、動畫導演、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首任廠長。
導演代表作:《好朋友》、《驕傲的將軍》、《牧笛》、《金猴降妖》、《山水情》。
該照片攝於20世紀80年代,由空藏動漫資料館[3]館藏

陸青不在乎從事動畫工作即將遇到的困難,過了三天,她打電話給特偉:「我參加革命工作!」

陸青,攝於1976年。(陸青提供)

當然,動畫和繪畫可不是一回事。

畫油畫可以憑着自己的才情盡情揮灑,但動畫工作講究的是集體協作,不僅要搞清楚各種運動規律,也要懂表演,還得整天進行重複性勞動——因為這個打了退堂鼓的人可不在少數。即使是畫功再厲害的人,進了美術片組也要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描線、上色。

學油畫出身的陸青拿起鋼筆和顏料,開始學着在透明的賽璐璐片上描繪別人的鉛筆稿。

讓特偉感到意外的是,陸青並沒有表現出不耐煩,只是默默鑽研業務。

在為兩部影片做過描線上色後,陸青被調到動畫組開始加動畫。

幾部片子下來,陸青逐漸掌握了動畫的基本原理和規律,返工次數越來越少,加動畫的質量越來越高。在同事看來,陸青已經顯露出了成為一名動畫設計師(原畫師)的資質,可陸青自己仍然覺得誠惶誠恐。她很羨慕自己蘇州美專的校友浦家祥——同樣是美專校友,但浦家祥是動畫專業出身,他能力強又師從名師錢家駿。雖然他進美術片組比自己晚,但業務水平一比就能看出差別。她覺得自己要提高只有下苦功,沒有什麼捷徑可言。

《好朋友》(1954)造型設計,選自《美術電影造型選集》。
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79年出版。
(空藏動漫資料館館藏)

1954年,特偉親自執導的動畫片《好朋友》投入製作。因為同事楊素英懷孕無法高強度工作,陸青被意外地提拔為原畫師。得知這個消息時,陸青頓時懵了:「我怎麼好做原畫呢?」如果說加動畫還屬於一種加工型勞動的話,畫原畫就是要真正參與創作了,動畫片裡的人物怎麼動,動多長時間,節奏怎麼掌握,怎麼讓人物有性格……全要自己決定。陸青還覺得自己差得很遠。

最後解決的方案是這樣的:王樹忱、何玉門、矯野松這些「老原畫」先畫好一套動作的關鍵張,再由新手畫「小原畫」,這樣一來,鏡頭的質量能夠得到保證,新人也就能夠得到培養。

「緊張」是陸青在回憶自己的動畫生涯時提得最多的兩個字,即便後來她已經是令人敬仰的前輩,也還是一如既往地「緊張」。

她說「學無止境」,自己一直都是在「邊學邊做」,每接一部片子都戰戰兢兢,生怕自己完成不了。以至於她的妹夫——著名動畫導演王樹忱稱她為「緊張派」。

中期

陸青的狀態真正有所改變是從《大鬧天宮》開始的。

1960年夏天,《大鬧天宮》(上集)繪製工作即將展開,原畫師唐澄被提拔為副導演擔任導演萬籟鳴的助手。這樣一來,原畫師就少了一個,攝製組自然要再補充一個原畫師來。這一找就找到了陸青。

最初,陸青是拒絕參與的。

她並沒有參加早期的籌備組,北京的採風也沒有去,半路插進來總歸是不自在。關鍵是,導演安排她繪製的是玉皇大帝的所有戲份。

陸青晚年回憶起當時的想法時依然很坦誠,她開始並不喜歡玉皇大帝的造型——峨冠博帶、寬袍大袖,身體是其他角色的幾倍大。導演要求玉皇大帝不能離開寶座,甚至胳膊都很少抬,只能依靠臉部、眼睛還有手部的動作來表現他的喜怒哀樂……這怎麼畫?為此,陸青一度拒絕加入《大鬧天宮》攝製組。

《大鬧天宮》(上集)繪製期間,導演萬籟鳴與主創們談戲。
右起:萬籟鳴、唐澄、陸青、浦家祥、嚴定憲、林文肖。
(空藏動漫資料館館藏)

萬幸的是,在同事段浚和導演的說服下陸青勉強同意留了下來。

在表演設計上,導演萬籟鳴和老廠長特偉都給了她很多啟發:「他(玉皇大帝)特寫特別多,我在創作時着重他臉部的表情。其他的我就利用他的手,必要的時候,他的一隻手要伸出來做動作,但不能多,多了他就不能稱為『皇』了。

慢慢地,陸青品味出了玉帝造型的獨特美感,也琢磨出了刻畫玉帝的訣竅。相比於《大鬧天宮》裡其他造型較為誇張的角色,玉帝的五官顯得非常細小,所以在表現激動的情緒時,陸青就必須對玉帝的五官做一定的變形:「他發怒的時候,有一句話叫『怒目圓睜』,我就把他的眼睛畫得像球一樣,很大、很圓。但這樣的畫面也不能多,多了以後就不是玉皇大帝了,他的形象就變了。所以,誇大他的臉型、誇大他的五官時,一定是『一剎那』。抓住這個『一剎那』,表現就準確又生動了。

玉皇大帝造型設計稿
作者:張光宇,於1960年繪製。
選自《美術電影造型選集》,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79年出版。
(空藏動漫資料館館藏)

要表現出玉帝含而不露的內心戲時,就要講究一個「細膩」:「在表現他動腦筋的時候,他的眼睛是斜視,裡面的眼珠是左右來來去去,但是動作非常非常慢,不能快,一快就又不對了。一般,我們對一個動作是要加兩張動畫的。但我畫的玉皇大帝最多的是加四張,到中間的距離像頭髮絲一樣細。人家拍兩格,我要拍四格,表現他的動作緩慢,表現他的身份。他不輕易動,(但)你不能讓他老待着,不能只讓他嘴巴動,別的不動,這樣是沒有生命的。要給他表情,他發怒的時候,讓他的鬍子飛起來,這也是個動作。人家一看,嚇一跳,皇帝發怒了。

玉皇大帝.gif

在《大鬧天宮》下集的開場戲中,陸青在特偉的啟發下還為玉皇大帝設計了一個十分「矯情」的動作:鳳凰仙子為玉帝奉上一杯瓊漿,玉帝並沒有端起酒杯一飲而盡,而是先用小指長長的指甲盛了一點送到嘴邊嘗了嘗。

動畫家孫總青當時剛剛進入美影廠工作,在《大鬧天宮》攝製組裡擔任陸青的動畫助手,這個鏡頭的中間畫正是由她繪製的,而陸青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和一點一滴的教誨至今令孫總青難忘。

玉皇大帝2.gif

《大鬧天宮》全片完成並上映後,陸青創作的鏡頭博得了極高的讚譽。但陸青覺得自己不過是完成了分內的任務罷了,開始並不以為然,直到老同事杜春甫對她說:「陸青,你不簡單啊。動畫動畫,動的好畫,靜的難畫。」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陸青的成功——不少導演都來邀請她繪製表情細膩的角色,比如《哪吒鬧海》中的太乙真人和《天書奇譚》中的袁公。

鮮為人知的是,除了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戲份外,陸青還繪製了一些孫悟空的戲份。

其中最精彩的要數「盜丹」了:這段戲的許多表演創意來源於京劇《鬧天宮》,陸青將京劇悟空戲的程式化表演融入自己繪製的鏡頭,在不同景別和機位的畫面中最大限度地發揮誇張和變形的優勢。孫悟空初嘗仙丹時小心翼翼的狀態,仙丹下肚後的「銷魂」神態,打嗝時噴出仙氣又立刻吸回的俏皮表情,嚼食仙丹時臉部肌肉的運動以及渾身燥熱時抓癢的動作都令人十分難忘。

《大鬧天宮》(下)中的片段
動畫設計:陸青

遺憾的是,在上海美術影廠2004年發行的《大鬧天宮》40周年紀念版DVD中,這段「盜丹」的戲連同「玉帝遊園飲酒」、鳳凰仙子起舞和七仙女赴桃園(林文肖設計)、孫悟空與二郎神及梅山兄弟酣戰(浦家祥設計)等20分鐘的精彩片段硬是被刪掉了!

對此,官方沒有給出過正面回應,據一些美影老人說,是因為當時的單張DVD碟片無法容納120分鐘的完整原片。

談起這事,陸青語氣里滿是失落和無奈:「辛辛苦苦畫了半天,早知道要刪就不畫了。」

後期

《大鬧天宮》之後,陸青的原畫創作越來越得心應手,尤其是在「時間的掌握」上頗有心得。儘管她還是一如既往的「緊張派」。1965年,陸青參加了《草原英雄小姐妹》攝製組,與矯野松合作原畫,陸青負責寫攝影表,矯野松負責原畫的起草,最後的定稿由陸青來謄清。

就是在創作這部中國第一部全寫實動畫片時,陸青不再使用秒表掐時間:「我腦子裡就有時間,攝影表直接就可以填好。」稍微了解動畫製作的人就可以理解,「時間」的精確掌握對於一個原畫師來說意味着什麼。

「文革」十年間,輪不着戴高帽子的陸青和其他多數同事一樣,茫然地在各種運動和下放勞動中度過。

70年代後,除了《哪吒鬧海》和《天書奇譚》這兩部長片,陸青還參與繪製了許多優秀的短片。

還有諸如《三毛流浪記》第一集中三毛和小動物的互動片段等等精彩片段......

就在陸青覺得自己才剛剛能夠熟練創作原畫時,退休的年齡到了。也許當時她會覺得是造化弄人吧,但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太需要休息了。

陸青事業心之強是身邊的人有目共睹的。美影廠本身就有着加班的「傳統」,而陸青更是出了名的「加班狂」——生了孩子之後請人幫忙帶,每個月大量的工資都花在了「阿姨」身上;一日三餐在廠里吃,常常晚上10點過後才回家;周末加班、春節加班、國慶加班……好像她已經把自己整個人都許給了動畫。

陸青的座右銘是:「人活着就是要工作」。她堅信搞動畫「一分靠天才,九分靠努力」,「動畫這碗飯很難吃,不刻苦就別想得心應手」。

然而,在瘋狂工作的同時,她也並沒有忽視自己身體和精神的健康,面對金錢的誘惑時,她也顯得十分清醒。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中國動畫圈開始掀起一股「南下潮」,許多動畫人開始去各種外企或私企感受新的天地,開拓不一樣的人生,自然也能得到此前想都不敢想的財富,最為代價,也得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但陸青沒有去,因為她很清楚,照她的個性,去進行高強度工作的結果就只有死路一條:「我不要錢,我要命。錢都是假的,身體要緊。」

晚年時的陸青偶爾總結一些創作上的心得體會。她認為搞動畫設計永遠不能滿足,要不斷地接觸不同門類的藝術,多觀察生活中一切有生命的東西,更要多和同事交流,做到「人皆我師」。她一直記得,創作《天書奇譚》中袁公將天鵝蛋投入爐中的動作時,同事莊敏瑾給了她啟發:「這個時候,莊敏瑾就是我的老師。」

在陸青看來,「一部片子的編劇和導演是很重要的,但編劇導演的構思最終實現要依靠動畫設計。動作設計假如搞得好的話,就會為這個片子加分。我們就是演員,要設想得好,導演的是想法如果是一分,我要加到二、三、四、五、六分。

上世紀50年代,美影廠領導有一次詢問廠里的年輕人們未來的志向,大多數人當然希望能夠成為美術設計、導演、編劇。

只有陸青說了一句:「我覺得我這輩子能做好動畫設計就不錯了。

果然,陸青在後來的動畫生涯中一直堅守在動畫設計的崗位上。

說是淡泊明志也好,還是一語成讖也罷,陸青先生,問心無愧地走完了這一生。

作品列表

年份 作品名 工作類型
1951年 小鐵柱 描線
1953年 采蘑菇 描線、上色
1954年 好朋友 動畫設計(小原畫)
1955年 烏鴉為什麼是黑的 動畫設計
1956年 驕傲的將軍
我知道
動畫設計
1958年 美妙的顏色
木頭姑娘
小朋友們
動畫設計
1959年 布穀鳥叫遲了
一幅僮錦
動畫設計
1960年 怕羞的黃鶯 動畫設計
1961年 大鬧天宮》(上集) 動畫設計
1964年 大鬧天宮》(下集) 動畫設計
1965年 草原英雄小姐妹
我們愛農村
動畫設計
1977年 小石柱 動畫設計
1978年 兩隻小孔雀 動畫設計
1979年 哪吒鬧海 動畫設計
1980年 雪孩子 動畫設計
1982年 鹿鈴 動畫設計
1983年 天書奇譚 動畫設計
1984年 三毛流浪記 (第1-2集)動畫設計
1985年 海力布 動畫設計
1994年 胡僧 動畫設計
1996年 自古英雄出少年之趙雲拜師 動畫設計
年份 作品名 出版社 備註
1957年 《兩隻小熊的故事》
《聰明的鴨子》
《膽小鬼》
上海人美出版社

江蘇人民出版社
劉微、陸青合繪
1958年 《木偶奇遇記》 江蘇人民出版社 \
1959年 《天鵝的兒子》 江蘇文藝出版社 陸青、胡進慶合繪
1959年12月 《水珠兒》 江蘇文藝出版社 (全套現已捐給中國動漫博物館)
1960年 《小紅星》
《森林裡的晚會》
天津少年兒童美術出版社
遼寧美術出版社
\
1962年 《小螞蟻歷險記》 上海人美出版社 \
1963年 《怕羞的小黃鶯》 \ 江愛群、陸青、錢愛騂繪製

[4]

相關

陸青手稿.jpg
陸青手稿.jpg
「烏鴉片對我來講是一個考驗,我畫的不成功,
以後的片子,我下苦功,加班來完成,以致得以有些質量。」
聊起《烏鴉為什麼是黑的》,陸青老師總覺得自己畫的
鏡頭不成功,於是,在為空藏動漫資料館
的成員題詞時她這樣寫道。
陸青油畫.jpg
陸青油畫.jpg
晚年的陸青經常和老伴合作一些小油畫。
(傅廣超攝於2014年7月26日)

注釋與外部鏈接

  1. 空藏Kongzang微博:https://www.weibo.com/kongzang
  2. 參考文章:《悼念|陸青:我這輩子能做好動畫設計就不錯了》
    作者:傅廣超(微博:https://www.weibo.com/fgcyfyhbg
    文章原文:https://www.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50132487643643
  3. 空藏動漫資料館微博:https://www.weibo.com/kongzangdm
  4. 資料來源:《動畫藝術家陸青作品補遺》
    作者:李保傳
    文章原文:http://mp.weixin.qq.com/s/kGR_MF4-JO1kh5taZ-HT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