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華爾茲:豹式D型
米拉·凱特爾是鯨彩公司薩體雅工作室旗下遊戲《鋼鐵華爾茲》及其衍生作品的登場角色。
歷史原型
42年8月,MAN生產了兩輛樣車以供測試,分別命名為豹式裝甲試驗車V1和V2,V2是建造完成的坦克,砲塔設計成罕見的六邊形,裝備萊茵金屬公司生產的帶單氣流擋板槍口制動器的75mmKwK42L/70火砲(後來生產的都帶有雙氣流擋板槍口制動器,砲塔左後方的車長觀察塔採用獨特的鼓形,可以看到在砲塔左方的裝甲板有明顯突出。
42年11月末,定名為豹式D型的V2樣車投產,經過重新設計,D型未採用V2的六邊形砲塔,車長觀察塔與裝甲板平行,火砲用上了雙氣流擋板槍口制動器,砲盾右方安裝了同軸MG34機槍。前裝甲厚達80mm,傾角55度,側裝甲厚40mm,傾角40度。42年11月至43年1月,最早的四輛D型出廠,24日至26日,抵達格拉芬沃爾和庫斯麥多夫試驗場。
亨舍爾,DB,MAN,MNH四家公司到3月底共完成90輛豹式D型,但此時軍方決定對D型進行45處整改,然而直到第一批250輛全部生產完畢,才被送往法爾肯塞DEMAG軍工廠進行統一整改。第一批所用的引擎為650馬力邁巴赫HL210P30,此後則一律為700馬力。生產商還加裝了側裙板以抵禦蘇聯反坦克機槍對履帶的攻擊。
43年6月5日的「城堡行動」中,豹式首次亮相,但由於在作戰前數天才運抵前線,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環境適應訓練,並且在運輸過程中即有16輛損壞。共200輛豹式坦克部署於51和52裝甲營,各有四個裝甲連,德軍對豹式在戰場上的決定性作用報以巨大的希望,但其頻發的故障和缺乏訓練使她成為一個笑柄,到行動開始後的第三天所有豹式坦克中只有40輛仍堪使用,到第十日更是僅餘10輛在戰場上作戰,沒能幫助德軍在庫爾斯克成功對蘇軍實行鉗形包圍,唯一令人欣慰的是豹式的75砲發揮了能在1500m外擊毀T34的火力,裝備的MG34機槍也幾乎沒有發生過故障。但在這次行動中豹式其他方面暴露出許多問題,砲塔上的煙幕彈發射器在被小型武器攻擊後即無法使用,發動機和傳動系統常發故障,路輪甚至偶爾斷裂,油泵洩漏使火砲尾氣積聚在砲塔內,並且增大了燃燒的風險。
9月,德國人為最後一批豹式坦克引進了改造成果,塗裝了防電磁雷裝甲以防禦蘇軍電磁引爆裝置,火砲防盾上增加了擋雨板,履帶換用人字形耐磨釘。
9月末,最後一批共850輛豹式D型生產完成,其後生產的豹式坦克為A型與G型。
43年秋,數量可觀的豹式D型裝備了第二裝甲營和「帝國」師下屬的黨衛軍第二裝甲團並開往東線,在烏克蘭參加了激烈的防禦作戰,發揮出色。
除上述標準型的豹式坦克外,在其生產周期中,大約有十分之一被改裝成了指揮車(Behefls Panthers),在團、連、營等作戰單位作為指揮官和副官的坐車,將彈藥基數從79發減少到了64發,以騰出空間放置更強大的通訊設備。D、A、G型改造型共同的特點是增加了額外的發動機組,取消了同軸機槍,車體側面增加了三個插孔以安放額外的天線杆,且通過實戰證明指揮車型的戰鬥力同樣高效。
標準的Sdkfz267豹式指揮坦克共生產了350輛,包括75輛D型和200輛A型,並且一旦被擊毀,前線部隊可用專用工具箱將普通豹式迅速改裝為指揮車,由於外形與普通豹式區別不大,戰場存活率有大幅提高。
更罕見的是Sdkfz268Flivo型,此為陸空結合指揮車型,主要用於為裝甲部隊呼叫空中支援,但由於德國空軍在44到45年陷入劣勢,該型只生產了四十輛,並且很可能後來又改為一般指揮車
豹式D型 |
---|
部分數據
(待補充)
遊戲數據
米拉·凱特爾 | 國籍:德國 | ||
---|---|---|---|
型號 | V號D型 | 類型 | 中坦 |
稀有度 | 紫 | 裝備槽 | 5 |
才藝 | 知性:1 技工:2 運動:1 | ||
彈藥 | APCR | ||
車體 | 抗積雪、抗灌木 | ||
引擎 | 抗凍結,抗潮濕 | ||
裝甲類型 | 標準防護 |
立繪 |
---|
入手方式
人物相關
高科技戰車的雛形,舞裝改造度較高。戰爭爆發前在馬戲團工作過。所以會cos埃普西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