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英雄模式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基本資料 | |
用語名稱 | 超級英雄模式 |
---|---|
其他表述 | 超級英雄題材 |
用語出處 | 漫威電影 |
相關條目 | 漫威電影宇宙 |
超級英雄模式(Superhero Mode)是ACG作品中的一個概念,出自美國漫威系列。
簡介
以美國漫威為代表的美式英雄主義電影,通常都具備一樣的套路:發生災難→呼叫超級英雄→超級英雄趕到→戰勝災難→民眾歡呼。後來就把這種套路稱之為「超級英雄模式」。在超英的影響下,中國早期很多動畫(尤其是低幼向)都用過。
超級英雄模式通常有三部分組成:
- 超級英雄
- 一般民眾(可以通過某種方式召喚英雄)
- 中樞調度機構(負責幫助民眾聯絡超級英雄,以及超級英雄的後勤保障)
來源
美國從上世紀開始就大拍特拍超級英雄電影。近20多年來,銀幕上只見蜘蛛俠、蝙蝠俠、鋼鐵俠、美國隊長等有顯著白人精英符號的超英,打着抗擊邪惡勢力的旗號,開展各種「拯救」行動,儼然地球乃至宇宙的大救星。這種敘事類型的電影娛樂性極強,又體現出大美國主義,故充當了推行霸權主義的有效的文化工具,結果就是越拍越多,賺的盆滿缽溢。
其實超英電影從20世紀30年代起就打上了時代、社會和國家的烙印:羅斯福新政催生了理想主義的超人;二戰催生了徵兵模範的美國隊長;冷戰催生了新武器供應的鋼鐵俠和人性扭曲的綠巨人;60年代動盪催生了X戰警;女權主義催生了傳奇女俠;政治正確催生了黑豹……然而,隨着美國霸權主義到處碰壁,美式超級英雄的暴戾行為在倫理上讓觀眾反感,濫用的誇張視效在審美上讓觀眾疲勞。馬丁·斯科塞斯就曾斥其「不是電影,更像是主題公園」;史匹堡則預言「超英電影遲早有一天會像西部片一樣消逝」。
而美國超英電影對中國的文化輸出是成功的,它影響了幾十年東亞各國作品的走向。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群策群力、人定勝天也抵不過美國一人拯救世界的個人英雄主義的侵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這一點,越來越多的作品不再沿用「超級英雄」模式。時代的一粒沙,落在每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山。英雄救不了所有人,能指望的只有我們自己。
典型作品舉例
- 以下作品不包括美式超英系列
(待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