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英雄模式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基本资料 | |
用语名称 | 超级英雄模式 |
---|---|
其他表述 | 超级英雄题材 |
用语出处 | 漫威电影 |
相关条目 | 漫威电影宇宙 |
超级英雄模式(Superhero Mode)是ACG作品中的一个概念,出自美国漫威系列。
简介
以美国漫威为代表的美式英雄主义电影,通常都具备一样的套路:发生灾难→呼叫超级英雄→超级英雄赶到→战胜灾难→民众欢呼。后来就把这种套路称之为“超级英雄模式”。在超英的影响下,中国早期很多动画(尤其是低幼向)都用过。
超级英雄模式通常有三部分组成:
- 超级英雄
- 一般民众(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召唤英雄)
- 中枢调度机构(负责帮助民众联络超级英雄,以及超级英雄的后勤保障)
来源
美国从上世纪开始就大拍特拍超级英雄电影。近20多年来,银幕上只见蜘蛛侠、蝙蝠侠、钢铁侠、美国队长等有显著白人精英符号的超英,打着抗击邪恶势力的旗号,开展各种“拯救”行动,俨然地球乃至宇宙的大救星。这种叙事类型的电影娱乐性极强,又体现出大美国主义,故充当了推行霸权主义的有效的文化工具,结果就是越拍越多,赚的盆满钵溢。
其实超英电影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打上了时代、社会和国家的烙印:罗斯福新政催生了理想主义的超人;二战催生了征兵模范的美国队长;冷战催生了新武器供应的钢铁侠和人性扭曲的绿巨人;60年代动荡催生了X战警;女权主义催生了传奇女侠;政治正确催生了黑豹……然而,随着美国霸权主义到处碰壁,美式超级英雄的暴戾行为在伦理上让观众反感,滥用的夸张视效在审美上让观众疲劳。马丁·斯科塞斯就曾斥其“不是电影,更像是主题公园”;斯皮尔伯格则预言“超英电影迟早有一天会像西部片一样消逝”。
而美国超英电影对中国的文化输出是成功的,它影响了几十年东亚各国作品的走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群策群力、人定胜天也抵不过美国一人拯救世界的个人英雄主义的侵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越来越多的作品不再沿用“超级英雄”模式。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每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英雄救不了所有人,能指望的只有我们自己。
典型作品举例
- 以下作品不包括美式超英系列
(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