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萌娘百科討論:模板規範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關於添加「模板排序」的提議

我認為應在本頁面中添加對於(主空間)條目頂部頁頂提示模板排序的說明。個人建議以下列順序排列:

(+)部份同意 我除認為消歧義應放最後外,同意其他排序--By CHKO (Talk) @ 2020年8月12日 (三) 12:46 (CST)
(+)同意 不過提一個自己想法,在有專題頂部導航模板的情況下把消歧義放在最後是不是更明顯點?但這樣我覺得會使排序規則混亂,不便於實施?不過就現有的排序來說,我是同意的。等確定順序後我也會幫忙統一排序的。以上--コマちゃん小小鞠 2020年8月12日 (三) 13:00 (CST)2020年8月13日 (四) 17:58 (CST)
(+)部分同意 建議將消歧義放在最後,以及警告模板和特定提示模板交換位置,其他排序大力支持——綠毛控討論) 2020年8月12日 (三) 13:47 (CST)

@绿毛控小小鞠Chko08022003關於消歧義模板的問題,給大家舉個例子:

Icon-info.png
我是一個模板
Icon-info.png
我也是個模板

類似於{{Otheruselist}}這樣左對齊的消歧義模板還有{{dablink}}和{{about}},這三個模板使用範圍廣,不可能全部廢止。這樣的模板無論放在中間還是放在結尾都會顯得非常奇怪。--Patroller 北極星南十字給我留言) 2020年8月12日 (三) 14:53 (CST)

我的排序順序是

--Mememaker討論) 2020年8月12日 (三) 13:00 (CST)

簡單說下我所提出排序時的想法:
專題頂部導航置於最上面時是因為這些模板通常會從橫向上把整個頁面佔滿,而且專題類條目如果有這樣的導航模板,往往是被編輯者/讀者所大量需求的。
消歧義模板置於第二的理由我在上面敘述過了。
將收錄存疑/不完整/急需改進放在一起是因為這三個模板原則上不應當同時存在,將其置於警告模板之前的理由是「在百科內編輯事務為最優先」。
警告模板個人稍作區分了,為的是防止多個警告模板同時出現時讓頂部模板變得混亂,具體怎麼分也可以再作討論。
我沒有直接說「info」模板而是說「類似於『喊話模板』」這樣的表達是因為,info模板有時會被用來做其他的事情,例如寫編輯提示等。--Patroller 北極星南十字給我留言) 2020年8月12日 (三) 15:02 (CST)
@北极星与南十字,在你解釋後仍然無法同意閣下有關左對齊模版的排列次序,我認為(置中模版->靠右模版->靠左模版)這樣比較適合
不覺得那三個模版(置中->靠左->置中)超奇怪,強迫症得要死嗎? 啊啊啊~~--By CHKO (Talk) @ 2020年8月12日 (三) 15:25 (CST)
@Chko08022003這...頂部模板有右對齊的嗎?我看了幾百個並沒有看到。
{{人物信息}}之類的模板並不在此範圍之內。--Patroller 北極星南十字給我留言) 2020年8月12日 (三) 15:51 (CST)
舉例啦舉例,我也沒見過,但萬一真的有呢?所以規範這裏還是將極端情況也納入一併計算比較好--By CHKO (Talk) @ 2020年8月12日 (三) 15:57 (CST)
@Chko08022003沒有前不予考慮,而且這種模板會影響包括右置的信息模板、圖片等頁面內容的佈局,也不應當有。--Patroller 北極星南十字給我留言) 2020年8月12日 (三) 15:59 (CST)

(+)部分同意 做了個大致的顯示效果:

如果帶{{專題導航}}的話,{{Otheruseslist}}這段挺煞風景的:

如果按照這樣排版的話
條目名

標語

測試專題模板
[ 顯示全部 ]

Icon-info.png
編輯性質模板
Icon-info.png
非編輯性質、警告模板
Icon-info.png
非編輯、警告性質其它模板

這裏開始為正文

但不帶就感覺{{Otheruseslist}}挺好的:

如果按照這樣排版的話
條目名

標語

Icon-info.png
編輯性質模板
Icon-info.png
非編輯性質、警告模板
Icon-info.png
非編輯、警告性質其它模板

這裏開始為正文

如果這樣看的話反而感覺{{Otheruseslist}}放最前是最優解:

如果按照這樣排版的話
條目名

標語

測試專題模板
[ 顯示全部 ]

Icon-info.png
編輯性質模板
Icon-info.png
非編輯性質、警告模板
Icon-info.png
非編輯、警告性質其它模板

這裏開始為正文

——彌生卯月討論) 2020年8月12日 (三) 18:29 (CST)

我的建議(因被提出者認為是編輯戰製造器而被撤回)

從上到下的順序為:

消歧義類模板

R-15或R-18模板(如果要用這類模板則所使用的消歧義類模板不能是像模板:消歧義這種非常佔用手機屏幕的消歧義類模板)

R-15、R-18以外的警告模板

專題模板(可以放在這裏,但某個專題里不允許出現所有專題頁面的專題模版排序參差不齊的情況)

編輯性質模板

其他頁頂模板

專題模板(可以放在這裏,但在某個專題里不允許出現所有專題頁面的專題模版排序參差不齊的情況)

--Разрушить Л. Топольва討論) 2020年8月12日 (三) 21:40 (CST)

(+)全文支持RJ前輩的建議,如果該問題達成共識我會協助對虛擬UP主分類內的條目進行更改。--最好叫我奧若拉而不是Arrow lwx(能改名的時候在這通知我) 2020年8月13日 (四) 02:21 (CST)

個人認為,消歧義模板(特指{{About}}{{Dablink}}{{Distinguish}}{{Otheruseslist}}{{RedirectHere}}這幾個模板,不包括{{消歧义}})應該放在頁面最頂部,這樣讀者誤入頁面就能快速發現消歧義模板並找到需要的意項。—— JackBlock ( TC ) 2020年8月13日 (四) 12:45 (CST)

啊,改過了。—— JackBlock ( TC ) 2020年8月13日 (四) 12:54 (CST)

由於消歧義相關模板的處理尚存在爭議,故上述提議暫緩。--Patroller 北極星南十字給我留言) 2020年8月13日 (四) 13:15 (CST)

對消歧義模板現有規則的探討和意見

上述各位討論者看樣子似乎不知道或者忘了數個消歧義模板的現有使用規則,我們來簡單回顧一下。

({{消歧義}}是)萌百傳統的頁頂模板風格,也是應用最多的消歧義模板。和其他頁頂模板保持同一風格,良好兼容,讓頁面顯得美觀大氣。但缺點是需要佔據一定頁頂空間,在頁頂模板較多的時候,或者在已有{{專題導航}}模板的時候,不是很建議去使用。
——Help:消歧義頁#使用「消歧義」模板
以下四個模板({{About}}、{{Distinguish}}、{{Otheruseslist}}、{{Dablink}})均為仿維基格式的消歧義提示模板,佔據空間較小,也更容易被讀者注意。使用這些模板時,一般會放置於頁面最頂端,即各類top模板(如:{{不完整}})的前面。此模板兼容完全兼容上面所說的「消歧義」模板,可以直接進行替換。
——Help:消歧義頁#使用About模板,不建立消歧義頁
舊制式的置頂消歧義導航模板{{消歧義}}由於佔據空間太多,在適當的環境下建議更換為佔用空間更小的其他模板,但此模板本身仍有很大的使用空間。不建議「統一規範無腦替換」,應讓各類模板發揮出他們應具有的價值。
——Help:消歧義頁#其他

不過,相關規則是數年以前編寫和加入的了,一些規則確實在實踐中已經體現出了不再適應當前時代的特性。在此,我簡單陳述一下我對現有消歧義模板使用規則的修改想法,意見和理由,且做拋磚引玉,歡迎各位探討。

我的觀點是,{{About}}、{{Distinguish}}、{{Otheruseslist}}、{{Dablink}}四個非info系的消歧義模板(以下會以「非info系消歧義模板」簡稱代指四模板),因為其職能與現有模板的重複和模糊不清,造成了實際使用時的混亂情況,因此才有了我們今日在此圍繞數個消歧義模板問題進行的不斷討論。因此,「不建議『統一規範無腦替換』,應讓各類模板發揮出他們應具有的價值」的現有規則描述已然過時,我們應當逐步放棄前述四模板的使用,統一按照現行的消歧義方針,使用{{消歧義}}頁頂模板和消歧義頁配合的方式進行消歧義工作

具體來說,我持此觀點的理由是:

  1. 最小影響,{{消歧義}}本就是Help:消歧義頁及消歧義方針所指明的基礎性模板,也是編輯界面下方工具欄里提供的基礎編輯模板之一,和其他現有絕大多數頁頂模板風格相近,也是應用最多(超過1500個頁面)的消歧義模板。其特性是作用明確,風格統一,良好兼容,讓頁面顯得美觀大氣。而其他四個非info系的消歧義模板,引自維基,雖然特點是佔用空間小,但也因此顯得與頁頂其他模板風格格格不入,而且使用量也難以與{{消歧義}}相匹敵。保留{{消歧義}},而不是非info系的消歧義模板,對現有頁面消歧義情況的影響最小。
  2. 避免混亂,{{消歧義}}模板內的描述直截了當,參數指向性顯著,不易產生誤用,也因此是在編輯界面下方工具欄里提供的基礎編輯模板——新手也能快速上手使用的簡單模板。同時現有Help:消歧義頁的指引和消歧義方針對其描述和使用也足夠明確。而非info系消歧義模板的特點是自由度高,導航作用強,但也因此導致了易被編輯者望文生義而誤用,甚至許多本無需消歧義的情況也被使用消歧義模板的情況發生。保留{{消歧義}},而不是非info系的消歧義模板,可以使消歧義模板被錯誤使用的混亂情況得到顯著改善。
  3. 客觀上並不需要多個導航項目,多個導航項目完全可以使用方針所規定的消歧義頁的情況來解決。而非一詞多義/重名的情況,按照消歧義一詞的定義——消歧義在百科類網站中指消除由於一詞多義所引起的歧義而言,本也就不需要進行消歧義,這時候借用消歧義模板來佔用頁頂部分實施導航作用,是不合理且不符合消歧義模板作用的。按照現有方針和指引並消歧義一詞的定義,我們客觀上本就不需要多個導航項目的消歧義模板,採用消歧義頁機制完全可以解決。
  4. 保證頁面一致性,{{消歧義}}模板僅會指向產生歧義的另一條目(兩個歧義項)或消歧義頁(多個歧義項),同時也是使用最多的消歧義模板,其機制可以讓產生歧義的頁面達成消歧義方式和模板使用的一致性。而非info系的消歧義模板,因為其使用的自由性過高的特性,各歧義頁面很可能無法達成消歧義方式的對稱性/一致性,甚至有的頁面並非有重名情況都被強行牽扯進了消歧義。保留{{消歧義}},而不是非info系的消歧義模板,對現有各歧義頁面的消歧義方式的對稱性和一致性有利。

--未濟橋姬(☯太虛之門) 2020年8月13日 (四) 14:46 (CST)

(+)支持 上述意見。--Patroller 北極星南十字給我留言) 2020年8月13日 (四) 17:21 (CST)
(+)支持 Watashimo+1 --最好叫我奧若拉而不是Arrow lwx(能改名的時候在這通知我) 2020年8月14日 (五) 16:29 (CST)
(=)中立 首先主觀上我挺喜歡「非info系消歧義模板」的……它們的高自由度很多時候用起來挺方便的。
此外,有一個模板橋姬沒有提到:{{RedirectHere}}。這個模板和非info系消歧義模板外觀風格相似,而其功能無法被{{消歧義}}涵蓋,具有存在的必要性,請問該如何解決這個模板的問題?——C8H17OH討論) 2020年8月14日 (五) 16:45 (CST)
@C8H17OH萌百這裏現在用的是消歧義頁面當主頁面,個人覺得與使用此模板的維基情況不同?--Patroller 北極星南十字給我留言) 2020年8月14日 (五) 16:48 (CST)
嗯,我說的是類似這樣的用法:寶可夢系列——C8H17OH討論) 2020年8月14日 (五) 17:19 (CST)
(-)反對
  1. 影響極大。{{消歧義}}的實際僅有1200個頁面嵌入使用,而非「1500+」;四種維基樣式的模板加起來共2752個頁面嵌入使用({{About}}362個,{{Dablink}}716個,{{Distinguish}}1153個,{{Otheruseslist}}521個)。若「保留{{消歧義}},而不是非info系的消歧義模板」,對當前頁面消歧義影響極大
  2. 開歷史的倒車。四種維基樣式的消歧義模板的引入,是為了解決info系模板堆積的問題。如果繼續沿用{{消歧義}},依舊會加重info系模板堆積的問題。
  3. {{消歧義}}確實簡單,但也過於簡單,稍微複雜的消歧義內容就不容易編輯了,得從{{Info}}重頭定製。維基樣式的消歧義模板的「自由度高」恰能彌補這一點。
  4. 頁面一致性問題,主要是{{Dablink}}這一個可以由編輯者完全定製的模板造成的,可以通過加強引導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
  5. 消歧義、消歧義模板的使用、消歧義頁的使用、消歧義的條目命名,並不是一回事。消歧義實際上已經從條目命名上解決了,消歧義頁、消歧義模板的作用實際是導航
  6. 引導到消歧義頁確實能解決諸如「多個歧義項」的問題,但是,有時候歧義項可不是簡單的「重名」或者「一詞多義」,還包括「形近」、「故意混淆」等等,不是所有情況都適合在消歧義頁中羅列的。
  7. 消歧義頁的建立絕不能按照歧義項數量一刀切。兩個使用模板,三個就必須建立消歧義頁的這種思路不太可取。
  8. 維基百科也同時使用{{About}}和info樣式的模板,只要規範得當,並不會對美觀產生問題。

以上。--Ceba討論) 2020年8月20日 (四) 11:08 (CST)

@C8H17OH,那個,您用的那個Hide模板導致了一些縮進上的bug,能否請您換成寵物小精靈的連結?--Ceba討論) 2020年8月20日 (四) 11:15 (CST)
@Ceba_robot:已換成{{HideInline}}。另外總體上(+)支持 Ceba的意見。——C8H17OH討論) 2020年8月20日 (四) 14:11 (CST)

關於添加「模板排序」的提議 續

在綜合上述對消歧義模板的討論後,我重新調整了之前提出的模板排序,現總結如下:

最後更新時間:2020年9月26日 (六) 15:35 (CST)


如果有其他模板常被使用但上面未提及的,煩請提出。--Sysop 北極星南十字給我留言) 2020年8月24日 (一) 23:20 (CST)

{{易引發謠言}}是那個沒被提及的模板嗎?--Разрушить Л. Топольва討論) 2020年8月25日 (二) 00:02 (CST)
已添加。--Sysop 北極星南十字給我留言) 2020年8月25日 (二) 10:14 (CST)
(&)建議
  • 建議將{{施工中}}替換為「帶有居中標題的Info模板」,用於包括{{站點方針}}在內的模板。
  • 不建議將{{不完整}}和專題top視為「維護模板」,可將之單獨作為一類。
  • 關於{{冗長}}之類的模板使用,萌娘百科_talk:提案/討論中提案/關於解決「不完整」模板及分類問題的提案還在討論中。
  • 不建議允許同時使用多個專題top,會造成內容重複、Info模板大量堆疊。
  • {{cquote}}不建議視作頁頂模板,建議將之放在信息欄模板之後使用。
  • 需要注意的是,Info類模板主要包含50px圖標和25px圖標兩類(還有一些模板大小詭異),建議按大圖標、小圖標的順序使用模板。可能需要對模板的樣式做一些規範化。
--Ceba討論) 2020年8月25日 (二) 00:17 (CST)
此排序僅適用於主名字空間條目。
大類下的小類別亦存在排序,特殊的維護模板是在不完整等模板之前的。
我不考慮尚未通過的提案的內容。
要知道一個條目有可能屬於多個專題,不可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產生,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其中一個也是武斷的行為。--Sysop 北極星南十字給我留言) 2020年8月25日 (二) 10:14 (CST)
*{{不完整}}姑且可以算是「維護模板」,專題top如何被視為「維護模板」?因為專題top可以添加改進建議就將之視為「維護模板」,我認為不妥。這是我建議將之視為單獨的一大類模板的原因。
另外關於上述的第5、6點,不知道您有什麼看法?--Ceba討論) 2020年8月25日 (二) 21:48 (CST)
不完整和專題top是對位的,這沒什麼好說的。
cquote放在信息欄上/下的顯示效果是一樣的。
我對此沒有看法。--Sysop 北極星南十字給我留言) 2020年8月25日 (二) 22:23 (CST)
那個……cquote放在信息欄上/下的顯示效果並不一樣……放在上面的話,將會參照整個頁面居中,信息欄模板的上沿會在cquote的下沿下方;放在下面的話,則是參照信息欄模板左側的空白部分居中,信息欄模板的上沿與cquote的上沿對齊……--Ceba討論) 2020年9月2日 (三) 22:33 (CST)
(&)建議
  • 建議{{施工中}}放最上面,這是個臨時模板,最大的意義就是防止編輯衝突和提醒其他用戶此頁面正在被編輯,如果放在下面可能提示效果會變弱。
  • 不建議同時使用多個專題模板,建議選取最小子集(例如輕音少女沒有掛{{芳文社top}}也沒有掛{{京都動畫top}}而是掛了{{輕音少女top}}),如無最小子集則不掛。
——Xzonn聊天) 2020年8月25日 (二) 10:20 (CST)Likesivlovski說讚。
施工中模板放在最上面是可行的,關於多個專題top的可能還要再考慮一下,多個專題top確實會造成重複,我已經修改上面的排序。--Sysop 北極星南十字給我留言) 2020年8月25日 (二) 10:35 (CST)
我整了個三個top並排的示例,可以參考一下。我個人感覺看起來相當奇怪。
示例
https://ftp.bmp.ovh/imgs/2020/08/d760e027487d6a4f.png

--Sivlovski討論) 2020年8月25日 (二) 10:43 (CST)

建議允許2個一下Customtop類的TOP允許使用。其他類的多個TOP或三個及以上Customtop類型的TOP不應該使用,必要時可直接在條目內放置單個{{Customtop}}。——Patroller39 ほしみ 2020年8月25日 (二) 10:54 (CST)
請不要讓問題進一步複雜化。--Sysop 北極星南十字給我留言) 2020年8月25日 (二) 11:17 (CST)
{{新字}}似乎沒有提及,我認為這個模板挺重要也挺常用的。
財布13𝔉𝔦𝔱𝔷𝔤𝔢𝔯𝔞𝔩𝔡 𝒫. 𝐾.如是說:回復我請使用{{re|}},以防止本人看不見𝚺𝛖𝛎𝛆𝛊𝛔𝛟𝛐𝛒𝛂 2020年9月1日 (二) 23:54 (CST)
(+)支持 {{新字}}參與排序。—小鹿包17 Honoka55(留言·貢獻) 2020年9月1日 (二) 23:55 (CST)
Done。--Sysop 北極星南十字給我留言) 2020年9月2日 (三) 18:01 (CST)

針對已有的建議和新通過模板的現狀進行了重新整理,如果大家有意見煩請繼續討論。--Sysop 北極星南十字給我留言) 2020年9月2日 (三) 18:08 (CST)

鑑於未有新的討論提出,我在此呼叫參與相關討論的編輯對上述提議進行表決。由於討論較長,下面的提及可能有遺漏:
@绿毛控平平凡凡小小鞠Chko08022003弥生卯月Arrow_lwxJackBlock金萌桥姬C8H17OHCeba_robotXzonn星海子FITZGERALDHonoka55sivlovski--Sysop 北極星南十字給我留言) 2020年9月22日 (二) 20:44 (CST)
鑑於這是正式的表決,請用(+)同意 (-)反對 (∅)棄權 ,不要使用其他的討論模板。--Sysop 北極星南十字給我留言) 2020年9月22日 (二) 21:29 (CST)
  1. (+)同意 其實我中途離開了討論--By patroller CHKO (Talk) @ 2020年9月22日 (二) 21:27 (CST)
  2. (+)同意 --Sysop 北極星南十字給我留言) 2020年9月22日 (二) 21:29 (CST)
  3. (+)同意 無異議。--Thus Spoke Sivlovski.討論」 2020年9月22日 (二) 21:37 (CST)
  4. (+)同意 基本無異議——Patroller39 ほしみ 2020年9月22日 (二) 21:37 (CST)
  5. (+)同意 無異議。感謝南十字前輩為萌百社群做出的重要貢獻。--Vcfch843875618討論) 2020年9月22日 (二) 21:45 (CST)
  6. (∅)棄權 ,太長不看。
    {{新字}}的提議是我當時代User:Honoka55發的,我本人不清楚也不想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財布13𝔉𝔦𝔱𝔷𝔤𝔢𝔯𝔞𝔩𝔡 𝒫. 𝐾.如是說 :回復我請使用{{re|}},以防止本人看不見𝚺𝛖𝛎𝛆𝛊𝛔𝛟𝛐𝛒𝛂 2020年9月22日 (二) 21:50 (CST)
  7. (+)部分同意 此用戶希望{{R-15}}、{{R-18}}等模板放在消歧義模板(除{{消歧義}}以外)和專題頂部導航模板之間,以便瀏覽者看到該警告。不過現在好像遲了--Разрушить Л. Топольва討論) 2020年9月22日 (二) 21:56 (CST)
  8. (∅)棄權 有規範當然是好的,但執行起來有一定困難,我估計就算維護組成員也不一定記得清楚順序。——Xzonn聊天) 2020年9月22日 (二) 21:59 (CST)
  9. (+)同意 ,但我總覺得{{歡迎編輯}}、各專題top模板不應當混入編輯維護模板之中。--Ceba討論) 2020年9月22日 (二) 22:00 (CST)
  10. (+)同意 無異議。--From a User named KomacyaN 2020年9月22日 (二) 22:49 (CST)
  11. (+)同意 ——最好叫我奧若拉而不是Arrow lwx(能改名的時候在這通知我) 2020年9月22日 (二) 22:52 (CST)
  12. (+)同意 看了下基本無異議。——彌生卯月討論) 2020年9月23日 (三) 08:51 (CST)
  13. (∅)棄權 雖然應該有個大體的順序,但我不太贊成弄這麼詳細的規則;另外Xzonn提到的執行問題也是件事。——C8H17OH討論) 2020年9月23日 (三) 23:24 (CST)
  14. (∅)棄權 (逃—小鹿包18 Honoka55(留言·貢獻) 2020年9月23日 (三) 23:42 (CST)
  15. (+)同意 ——綠毛控討論) 2020年9月25日 (五) 16:18 (CST)
  16. (+)同意 ,無異議。—— JackBlock ( TC ) 2020年9月25日 (五) 22:03 (CST)

鑑於投票期無明顯異議被提出,故上述內容將被寫入本頁面。--Sysop 北極星南十字給我留言) 2020年9月27日 (日) 10:50 (CST)

這些內容寫進去了,與{{R-18}}、{{R-15}}等模板所要求的排列順序衝突了。--Разрушить Л. Топольва討論) 2020年9月27日 (日) 11:21 (CST)
新的討論結果覆蓋舊的。R-18的模板說明沒有相關內容,R-15的模板說明已修改。--Sysop 北極星南十字給我留言) 2020年9月27日 (日) 11:36 (CST)
我並沒有看到您所說的覆蓋,還有{{R-18}}、{{R-15}}等模板所要求的排列順序是放在一起講的。--Разрушить Л. Топольва討論) 2020年9月27日 (日) 21:39 (CST)
@Разрушить Л. Топольва 意會錯了意思,已經修改,感謝提醒。--Sysop 北極星南十字給我留言) 2020年9月27日 (日) 21:48 (CST)

關於Navbox的位置的修改建議

建議將Navbox放置位置規範修改為「頁面最下端」。

理由如下:

  • 問題不在「Navbox在註釋之上」,而是「Navbox不在頁面最下端」。
  • Navbox作為指引性的模板,並不是條目正文的一部分;但是註釋段落和其他段落是平級的,如果將Navbox插入文中,會導致Navbox變成正文的一部分,造成邏輯上的混亂。Navbox不是註釋前二級標題下的內容。

補充:

  • Navbox放在頁中容易在移動端產生過多空行。

萌娘百科不是其他wiki不是固守不合理標準的理由,為什麼才是首先要考慮的事情。--xiSage(飯裏撲)討論) 2020年9月27日 (日) 11:34 (CST)

補充:Fandom是放在最下面。--Mememaker討論) 2020年9月27日 (日) 12:27 (CST)

(+)支持 ,理由與上面相同。————磷化镓_GaP19謹祝編安 2020年9月27日 (日) 11:37 (CST)

(+)強烈支持。註釋屬於條目內容的一部分,而Navbox不是。

補充:如果存在各種問題,我認為至少應將「大家族模板應放置在條目底部,位於外部連結與註釋或者註釋的上方,畫廊的下方」這一規範移除。——4O74Y74L74J7討論) 2020年9月27日 (日) 12:14 (CST)

(-)反對 涉及面廣,難以批量更改,且帶來的好處無法抵消改變的代價。--Sysop 北極星南十字給我留言) 2020年9月27日 (日) 12:16 (CST)

因為涉及面廣,難以批量更改,不能作為理由。因為不易做出改變就不去改變,只會讓問題越來越多,更加難以改變;這對整個社區是沒有好處的。--xiSage(飯裏撲)討論) 2020年9月27日 (日) 13:56 (CST)
我並不認為現狀是「問題」,上面的理由不足以說服我認同這一點。--Sysop 北極星南十字給我留言) 2020年9月27日 (日) 15:53 (CST)

(-)同RJ ——Patroller39 ほしみ 2020年9月27日 (日) 13:05 (CST)

(-)強烈反對

  • 沒有規定說明「Navbox要在頁面最下端」。
  • 如果你覺得Navbox不是正文的一部分,那麼我覺得註釋和外部連結也不是正文的一部分,它們只是對正文內容的補充和擴展。很多出版物的註釋和參考書目/延伸閱讀(相當於外部連結)都是位於最後。
  • 萌娘百科不是維基百科,不是THBwiki,不是Mooncell,不是Minecraft Wiki,不是神奇寶貝百科,不是泰拉瑞亞wiki。
  • 如果有空行說明大家族模板的<noinclude>前後有空行,需要修改大家族模板。有空行的大家族模板在哪裏都有空行。
  • 目前萌百上萬個頁面都基本遵循這個格式,沒有必要為了滿足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觀點而修改全站的規範。有時間搞這些還不如花點時間寫寫條目。——Xzonn聊天) 2020年9月27日 (日) 13:10 (CST)
  • 也沒有規定說明「Navbox要放在註釋上面」。在討論規定的地方說「因為沒有規定所以不能定規定」並不合理。
  • 至少在MediaWiki中,註釋和外部連結採用的是和正文相同的二級標題,其和正文的關係就如同出版物中章節與章節的關係。
  • 您說的沒錯,萌娘百科不是維基百科,不是THBwiki,不是Mooncell,不是Minecraft Wiki,不是神奇寶貝百科,不是泰拉瑞亞wiki。但是萌娘百科不是什麼不能不代表一定要和別的百科不同。無論是採用和別的百科相同或者不同的形式,最首先要考慮的是為什麼,而不是劈頭蓋臉一串「1不等於2」式的陳述句。
  • 這點我可以接受,也準備開始着手修改。
  • 我不知道您怎麼定義「沒有實際意的觀點」,但在我看來,將不合理的規定改為合理的規定是非常有意義的。如果我說因為有大量的VOCALOID條目的Navbox是在頁面最下端,所以請求修改規定,您又會用什麼理由來反對呢?--xiSage(飯裏撲)討論) 2020年9月27日 (日) 14:07 (CST)
  • 「Navbox要放在註釋上面」是本站現有的編輯規範。
  • 都是二級標題能說明什麼?我的觀點是,註釋和外部連結應該放在最後。
  • 萌娘百科不是這些百科,萌百有自己的已經成型的編輯規範,這就是為什麼。你硬要列舉這些百科出來我反倒要問你為什麼。
  • 略。
  • 浪費伺服器資源的事情就是沒有實際意義的事情。你說大量VOCALOID條目的Navbox是在頁面最下端,我要告訴你的是,專題的指引不應該凌駕於全站指引之上。——Xzonn聊天) 2020年9月27日 (日) 15:56 (CST)

(-)強烈反對。Navbox是條目內容的一部分,實踐中有為大家族模板添加「相關條目」二級標題的操作。所謂「大量的VOCALOID條目的Navbox是在頁面最下端」的「大量」,完全無法與「Navbox在註釋前或相關條目標題下的非VOCALOID條目」的數量相比。--Ceba討論) 2020年9月27日 (日) 14:41 (CST)

(-)反對 ,一般而言,最底部的二級標題是「註釋」、「外部連結」的組合,Navbox既不是註釋也不是外部連結,不應放在最底部。——From AnnAngela the Temporary Bureaucrat (Talk) 2020年9月27日 (日) 15:10 (CST)

Navbox更不是註釋與外部連結前一段的正文,更不應該放在註釋與外部連結上面。--xiSage(飯裏撲)討論) 2020年9月27日 (日) 15:13 (CST)
navbox不是正文和navbox放在註釋與外部連結二級標題之上有關係嗎?放在這個標題之上就一定是正文嗎=。=——From AnnAngela the Temporary Bureaucrat (Talk) 2020年9月27日 (日) 18:48 (CST)

(-)強烈反對,大家族模板作為網站內部導航,其優先級必然高於外部連結和解釋內容的註釋。請注意,外部連結和註釋並不是正文內容,而是正文的補充說明!「註釋,是對書籍或文章的語彙、內容、背景、引文作介紹、評議的文字。」——  今日も一日がんばるぞい!(沼澤討論) 2020年9月27日 (日) 15:15 (CST)

Navbox更不是正文內容,外部連結與註釋至少是條目正文的補充;而Navbox作為條目的索引,則不屬於「條目正文」而是「條目」本身。--xiSage(飯裏撲)討論) 2020年9月27日 (日) 15:21 (CST)
二者都不屬於正文的情況下,內部連結優先級必然要高於外部連結。——  今日も一日がんばるぞい!(沼澤討論) 2020年9月27日 (日) 15:28 (CST)
不能接受「內部連結優先級必然要高於外部連結」的說法。依此說法,是不是要把條目中所有外部連結都集中到頁面底端?外部連結與註釋是「條目內容」的一部分,與正文的關聯性比Navbox與正文的關聯性要高;外部連結與註釋和正文同樣使用二級標題,從結構上與正文的段落是平級的,但Navbox不是,Navbox是對「條目」本身的索引,而不是「條目內容」的一部分。--xiSage(飯裏撲)討論) 2020年9月27日 (日) 15:44 (CST)
在我們無法保證外部連結的穩定性、安全性甚至是合法性的情況下,值得信任的內部連結必然要放在外部連結前面。「所有外部連結都集中到頁面底端」是抬槓說法,請你自己重新思考自己的邏輯。另外再次重申外部連結和註釋不是正文內容,即使有點關聯,它也是「外部掛件」一般的存在,優先級不應比Navbox更高。至於使用一個二級標題收納外部連結和註釋也只是為了便於人們檢索相關內容罷了,並不意味着它就成了正文的一部分。——  今日も一日がんばるぞい!(沼澤討論) 2020年9月27日 (日) 16:39 (CST)

(-)反對 ,個人認為註釋應放在最後,而Navbox則先於註釋部份。但(&)可考慮加入"導航"二級標題令Navbox不置於任何其他二級標題下。--By patroller CHKO (Talk) @ 2020年9月27日 (日) 15:39 (CST)

導航不可以,不然移動端就莫名其妙多了個二級段落——Patroller39 ほしみ 2020年9月27日 (日) 15:40 (CST)
導航不只是Navbox,亦可以是先前討論的專題頁入口,所以其實對移動端而言沒問題。當然我也不是堅持二級標題的做法。--By patroller CHKO (Talk) @ 2020年9月27日 (日) 16:23 (CST)
導航章節可以更名為「相關條目」麼?—— 屠麟傲血討論) 2020年10月21日 (三) 13:18 (CST)

(+)強烈支持,同意Navbox放於註釋下面。對於讀者來說,可能他們會更想方便的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而註釋就是一個重要的信息來源,大家族模板可能反而沒這麼重要。我想萌百應該更關注讀者的感受而不是死遵守規矩。

對於外部連結,個人認為放哪都沒所謂,但支持將模板放在註釋下面--這不是個 2020年9月27日 (日) 19:57 (CST)

大家族模板是很有用的組織分類信息啊,怎麼能說沒用,而且註釋是能通過鼠標懸停在標籤之上來看的,或點擊直接跳轉,並不一定必須得擺的多麼顯眼。——  今日も一日がんばるぞい!(沼澤討論) 2020年9月27日 (日) 22:35 (CST)

高調路過--歲月靜好 FunkierWheat 2020年9月27日 (日) 21:24 (CST)


另,有個別編輯在討論尚未結束且明顯存在爭議的情況下自行動手修改頁面,此等行為系違反站點方針的行為,如有再犯者將被視為破壞。--Sysop 北極星南十字給我留言) 2020年9月27日 (日) 15:47 (CST)

(-)強烈反對,大家族模板放外部連結與註釋上面是為了讓訪客多看看萌百站內的條目,而不是直接可能就跑去什麼站外網站了。--刺儿14 The piper's calling you to join him. 2020年9月27日 (日) 22:27 (CST)

可萌百是一個百科網站,也不是盈利性質的--這不是個 2020年9月27日 (日) 22:30 (CST)
這和盈不盈利沒有半毛錢關係。內部連結因為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然值得放在更前面的位置。——  今日も一日がんばるぞい!(沼澤討論) 2020年9月27日 (日) 22:35 (CST)
對於常混萌百的人來說內部連結當然有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對於看萌百的遊客來說似乎都一樣,對於他們來說可能更願意得到的是有用的資料--這不是個 2020年9月27日 (日) 22:49 (CST)
安全性是對所有人而言的,就像很多網站在轉至外部連接時都會警示你注意連結安全,我們不能保證外鏈的都是什麼牛鬼蛇神。至於「有用的資料」一說,一般放在那個位置的都會是些什麼呢?官網、推特或是其他百科?編輯者在編寫條目時應當已經將這些內容大概涵括進來了,外部網站的信息不是重要且必須的,不然還要我們這個百科網站幹什麼。——  今日も一日がんばるぞい!(沼澤討論) 2020年9月27日 (日) 23:10 (CST)
離譜。--xiSage(飯裏撲)討論) 2020年9月28日 (一) 17:07 (CST)

(-)弱反對 這樣做對於那些經常用空格鍵翻頁的、用觸摸屏翻頁的、用滾動條翻頁的用戶到是沒什麼,但是對於那些經常用方向鍵「↓」翻頁又想看不想看這個模板不想看註釋和外部連結的用戶來說是個麻煩(特別是在看有一大堆註釋和外部連結的條目的時候)--Разрушить Л. Топольва討論) 2020年9月28日 (一) 18:19 (CST)

(+)強烈支持,將Navbox置於頁面底部在排版上更美觀(Navbox底下還有二級標題很怪)。—— JackBlock ( TC ) 2020年10月10日 (六) 19:46 (CST)

似乎大部分支持的都是VOCALOID圈的...--這不是個 2020年10月10日 (六) 20:10 (CST)

(-)反對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動畫型月這種總導航navbox按照章節放在頁中。雖然維基百科是放在最底下,但我喜歡把它放在註釋與外部連結上面。—— 屠麟傲血討論) 2020年10月21日 (三) 13:14 (CST)

編輯請求 - エラー - 2020.12.02

由エラー提出的對萌娘百科:模板規範的編輯請求:

狀態:   拒絕

將原內容修改為:

單個專題的頁面存在子專題的情況下應當懸掛子專題的模板(例如閃耀幻想曲條目沒有掛{{芳文社top}}而是掛了{{KirarafTOP}});否則應該使用{{customtop}}定製本頁面用的模板。

新增以上內容。——淑子トーク 2020年12月2日 (三) 23:34 (CST)

@エラー 此編輯請求所涉修改為實質性修改,請發起討論。--Sysop 北極星南十字給我留言) 2020年12月2日 (三) 23:41 (CST)

編輯請求 - SD hehua - 2021.01.10

由SD hehua提出的對萌娘百科:模板規範的編輯請求:

狀態:   完成

將以下內容:

不完整模版及其內容

修改為:

歡迎編輯模版及提案中的相關描述

根據萌娘百科_talk:提案/已通過提案/關於解決「不完整」模板及分類問題的提案(2020.09.01),應當進行此更改。——SD hehua討論) 2021年1月10日 (日) 20:49 (CST)

非實質性修改,已更改。—— ほしみ 2021年1月10日 (日) 20:57 (CST)
@星海子內容也應該按照該提案稍微改改吧……不太匹配--SD hehua討論) 2021年1月10日 (日) 21:01 (CST)

編輯請求-Ericliu1912-2021-11-21

由Ericliu1912提出的對萌娘百科:模板規範的編輯請求:

狀態:   拒絕

將以下內容:

參見(待補完)

修改為:

參見zhwp:Wikipedia:模板限制

四年了還沒補完。——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 2021年11月21日 (日) 06:27 (CST)

所以是拒絕了什麼w 至少行禮如儀回覆一下嘛。——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 2021年12月3日 (五) 02:54 (C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