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娘
基本资料 | |
本名 | 海南省 |
---|---|
别号 | 海南娘、小琼、琼娘 |
发色 | 棕发 |
瞳色 | 棕瞳 |
萌点 | 萝莉、中国人、雀斑、蓬松发、露脐装、双马尾 |
出身地区 | 中国海南省 |
活动范围 | 中国 |
所属团体 | 中国省份拟人 |
亲属或相关人 | |
广东娘,广西娘 |
海南娘是中国行政区海南省的拟人化萌娘。
名字来源
“海南”一词由“南海”演变而来,作为地名最总出现在《北史》和《隋书》“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峒”。
人设介绍
海南娘喜欢喜欢游泳和日光浴,所以喜欢轻便的衣服。
她也喜欢冷饮(尤其最爱“清补凉”)和各种水果,家里的椰子树是她最好的伙伴。
因为一年有很多时候面对高温,所以剪了短发扎了双马尾。不过,怎么也晒不黑的皮肤却很让其他人羡慕。
耐不住寂寞的海南娘近年来总喜欢和各种人接触,人们通过她了解了中国的最南方,她则通过人们了解了世界。
“来度假吧,今天的阳光很不错呢~!” 她总是这样说道。
虽然和广东娘是邻居,但不爱讲粤语。和福建娘、湾娘可以用方言沟通。
个人信息卡
居住地
位于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岛。北接广东娘、广西娘所辖海域,西临北部湾与越南娘为邻,东接菲律宾娘所管辖的吕宋岛和巴拉望岛,南与马来西亚娘等东南亚国家娘交界。
拥有资源
土地
海南岛长约290公里,宽约180公里,环岛海岸线长1528公里,面积33920平方公里,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热带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供水系统
地表有“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三大输水管道,地下有大面积的温泉及矿泉。夏季经常暴雨并且会有台风和龙卷风经过。
矿产资源
天然气和钛矿2种居全国第三位,锆矿、化肥用灰岩和宝石3种居全国第二位,玻璃用砂矿居全国之冠。此外,煤、石油、黑色金属产量较大,有色金属多为小型矿。
森林资源
海南岛是因第四纪地壳下陷形成琼州海峡,与雷州分离,属大陆岛屿。深受大陆影响,植物与原来相邻的大陆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热带与亚热带自然条件的过渡特征。但是,在地形上海南岛与雷州半岛被琼州海峡分隔,植物又有独特之处。人类开发前热带森林覆盖率占90%以上,但如今已不到15%。
海洋资源
海南岛与沿海海岛潮间带生物种类经调查鉴定为6类100科340种,以软体动物占比例最多。其中可供养殖、增殖海产品种有4大类,近70种。
主要收入渠道
农业
粮食作物是海南种植业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产值最高的作物,主要有水稻、山兰坡稻、小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麻类、花生、芝麻、茶等。水果和蔬菜已形成商品型栽培。
工业
北部经济区,又称“海口经济区”,重点发展轻工、食品、橡胶制品、机械电子和第三产业。
南部经济区,即“三亚经济圈”,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建成国际性旅游区和高技术产业区。
东部经济区,又称“文城经济圈”,以发展农产品加工、食品、轻纺和仪表工业为主,充分利用侨乡优势,发展“三来一补”,以出口为导向,参加东南亚地区的国际分工。
西北部经济区,又称“那大经济区”,以利用天然气和石油为主,建立石油化工和水产加工基地,并以华南热作两院为中心。中后期该区的中心将逐渐转移到洋浦港。
西南经济区,又称“八所经济圈”,重点发展钢铁冶金和水泥建材等重工业。
旅游业
海南岛的热带风光及特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此外每年在海南举办的赛事活动、企业会议、工作会议、文化展览、销售展览等活动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宰客商。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
你不知道的海南娘
划地黑历史 |
---|
秦辖地为“南越国”。 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在今海南境设有珠崖、儋耳二郡。从此,海南正式列入中国版图。 唐贞观元年(627年),设崖州都督府,管领崖州、儋州、振州3个州,12个县,这是海南最早的统一的行政领导机构。 贞元五年(789年),海南的行政建置增至5个州、23个县。此后,州县建置不断调整。随后唐朝廷将“涨海”(即今南海诸岛)列入政治版图,划归崖州都督府(后为琼州都督府)管辖。 宋设海南最高行政机构是琼管安抚司(都监),管辖“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即今南海诸岛)。 元设琼州路安抚司(乾宁军民安抚司,乾宁安抚司),将“万里石塘”(即今南海)作为内海,派出著名天文学家、主管全国天文测量工作的同知太史院事郭守敬到西沙进行测量并建立天文据点。 明设琼州府,统3个州、13个县。 清晚清时,增设崖州直隶州,但为时仅7年。 宣统三年(1911年),广东省都督府宣布将西沙群岛划归琼崖崖县管辖。 民国民国元年(1912年),废除琼崖道、琼州府的建置,设立琼崖安抚使和民政总长;撤销崖州直隶州,将清政府设立崖州直隶州前的行政区域改设为崖县,不再管辖原崖州直隶州管辖的万县、昌化县、陵水县、感恩县4个县;撤销儋州,区域改设为儋县。至此,琼崖安抚使和民政总长管辖琼山县、文昌县、定安县、会同县、乐会县、澄迈县、临高县、儋县、万县、陵水县、崖县、昌化县、感恩县13个县。 民国3年(1914年),实行省、道、县三级制。在海南设立琼崖道,同时变更与外省重名的县名,改会同县为琼东县,昌化县为昌江县,万县为万宁县。至此,琼崖道管辖琼山县、文昌县、定安县、琼东县、乐会县、澄迈县、临高县、儋县、万宁县、陵水县、崖县、昌江县、感恩县13个县。 民国24年(1935年),在黎族、苗族聚居的五指山地区设立白沙县、保亭县、乐东县3个县,至此,海南有16个县的行政建置。 民国25年(1936年),海南划设为广东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28年(1939年),日本侵占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同年2月10日,日本侵略军攻占海口、琼山,继而侵入定安、文昌、三亚、榆林、崖城等地,琼崖沦陷。 民国34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日本侵略军在海南建立的地方军政权和伪政权全部解体。 民国38年(1949年)1月21日,设立海南特别行政区,直隶国民政府行政院。3月3日,委任陈济棠为海南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兼海南建省筹备委员会主任。海南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公署管辖海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群岛及其附属岛屿和海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5月1日,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海南各级政权全部解体,海南岛解放。 至此,海南娘的辖地范围基本定型。 |
海南娘奋斗史
发家黑历史 |
---|
先秦早在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海南岛已有人类生息。 距今7000—3000年前,来自中国南方的“骆越人”(百越族的一支)陆续迁入海南岛,成为黎族的祖先。他们以氏族部落为生产单位,使用石斧、石磷、石矛和石质或陶质网坠、纺轮等原始工具,从事采集、狩猎和刀耕火种的游牧农业以及制陶、纺织等原始手工业生产,成为海南史前期原始开发的先驱。 西汉直至西汉初期,海南全岛仍处在贫困蒙昧的原始社会状态。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在海南开郡设县后,海南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开发。 中原汉族开始向海南岛移民,带来了铁制的生产工具和先进的耕作技术,推动了海南岛东北部沿海地区的开发。在局部地区完成了农业与畜牧业、家庭手工业的社会分工,确立起封建的生产方式。海南岛种植五谷,饲养六畜,某些野生动植物的驯化早于大陆。海南是中国最早的植棉地区之一。在海南古代经济中成就最大的手工业就是纺织业,自春秋时期至元代一直领先于全国。 唐大陆移民由唐以前的2万人增至7万人,海南岛的开发范围逐渐由北部、西部拓展到东部和东南部,从而形成环岛开发格局,生产力有明显的提高,农业呈现出“十月种田,正月收栗,养蚕八度,收稻再度”的生产情景,手工业也达到了一定水平。唐代与波斯、阿拉伯贸易的大发展,使海南岛成为国际商船来往的中途补给站和避风场所。 宋海南岛的开发开始向中部延伸。汉人为避中原战乱而大举南迁,大陆移民达到10万人以上。 海南岛开始引种越南占城稻种,夏种秋收,一年三熟。 元大陆移民已达17万之多。朝廷实行以安抚为主的治黎新策,使海南岛的人口迅速增加,生产力大为提高。元世祖至元二十八至三十一年(1291~1294 年),朝廷兵分4路进军黎母岭和五指山区,把600多个黎峒的4万多人口编入户籍,并建立黎兵屯田万户府,开创了海南屯垦事业的先河。 元初,黄道婆在崖县学习黎族的纺织技术并传播到故乡乌泥径(今上海泾镇),对发展中国的纺织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时期,国内沿海一些港口的商船往来海南岛日趋增多,商品交换颇为活跃。 明海南岛开始进入全面开发的时期。太祖平定海南后,采取多项措施如加强农业、兴修水利、发展盐业等,加快海南岛的开发。大陆移民增至47万人。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全岛耕地面积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的12.62万公顷增至25.57万公顷。明末,海南岛粮食基本自给,征赋总额“五倍于元代”,仅次于广州、肇庆,在广东省居第3位。墟市大大超过宋元时期。 清清初,海南岛社会稳定,人口成倍增长,耕地大增,农业、手工业、渔业、盐业等进一步发展,制糖业遍及全岛,采矿业开始出现,商业和对外贸易日趋活跃。 道光年间(1821~1850年),除五指山腹地尚有小块地方存在原始公社残余性质的“合亩制”外,全岛基本完成了封建化过程。 清咸丰八年(1858),琼州被辟为通商口岸,海南岛逐渐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争夺之地。 民国辛亥革命后提倡“振兴实业”,华侨经济崛起,工商业者开始摸索开发之路,琼属华侨是中国热带作物生产和海南近代工业的开拓者。众多侨商回琼投资橡胶生产,为中国大规模发展橡胶垦殖业奠定了基础。20世纪初期,琼籍华侨何麟书将橡胶引进海南岛种植成功。随后,又有咖啡、香茅、剑麻、油棕等一批热带经济作物引种成功和资源不断被发现,出现了初步开发的热潮。海南开始出现近代工业的萌芽,有了制革、食品、印刷、玻璃等20多种行业。 1939年日军侵占海南岛后,立即以海南“为日本南进政策之基地”的拓岛方针,指令军事性质的日本70多家财团,先后投入6亿日元资金,开办带有经济性质的企业154家,重点开发农业、工业、采矿业及交通业等。侵琼期间(1939~1945年),日军用军事手段进行了空前的掠夺性开发,客观上加快了海南岛经济开发,但对海南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因交通和生活条件的限制,西沙、南沙、中沙群岛的开发程度落后于海南岛。 中华人民共和国1988年4月海南岛成为享受优惠政策的经济特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