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span style="border:1px solid #333;">斯坦·李</span>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Wikinews tag obituary.svg
這是一個已故現實人物的條目。惡意添加無中生有、過分惡搞等不客觀中立的內容,將可能導致你被警告乃至封禁
Stanley Martin Lieber
Stan Lee (2018).jpg
2018年在《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首映禮上
本名史丹利·馬丁·利伯
別名斯坦·李
國籍Flag of the United States.svg美國
籍貫Flag of the United States.svg紐約州紐約市
出生1922年12月28日
逝世2018年11月12日(95歲)
職業漫畫家,編輯,CEO
活躍年代1940-2010
相關人士傑克·科比、史蒂夫·迪特科
個人狀態已故
代表作品
《超凡蜘蛛俠》《復仇者》《美國隊長》《神奇四俠》《不可思議的浩克》《雷神托爾》《X戰警》
Excelsior!
——斯坦·李
等我走了,就真的不在乎了。
——斯坦·李


斯坦·李Stan Lee)是美國漫畫作者,編輯和出版商,從1960年-1980年來是漫威公司的創意領袖,領導漫威從一家小部門擴展為如今的ACG界巨頭之一。他和漫威的許多畫師——特別是傑克·科比和史蒂夫·迪特科合作創作了一大批知名的角色,包括蜘蛛俠、金剛狼、神奇四俠、綠巨人、奇異博士、超膽俠和蟻人等等。他創造性的使用新的方式來進行創作,使得漫威公司在「白銀時代」再次煥發出活力。1980年他試圖在其他媒體中擴大漫威的影響力,但是好壞參半。90年代後他從漫威公司退休,但是和漫威仍然保留有聯繫,經常在漫威電影裡面客串。他在漫威之外繼續進行創作直到去世。

簡介

早期經歷

斯坦·李本名史丹利·馬丁·利伯,1922年12月28日生於紐約曼哈頓,父母傑克和西莉亞是羅馬尼亞裔的猶太人,他的故居在曼哈頓西區大街西98號街的拐角處。後來全家搬到了曼哈頓華盛頓堡大道,在李進入青春期後再次搬到了布朗克斯大學街1720號的一套公寓裡。李就讀於德懷特·柯林頓高中。上學期間李喜歡寫作,希望能寫出「偉大的美國小說」。年輕的時候他幹過很多兼職工作,比如給國家結核病的新聞部門寫訃告,賣《紐約先驅論壇報》,在洛克菲勒中心裡給傑克·梅藥房送三明治。

事業

1939年在叔叔的幫助下李進入馬丁·古德曼的「Timely Comics」部門工作,起初他的職業很普通,一開始不過是給漫畫家們的調色盤添墨水,給他們送午飯,擔任校對等等。在1941年,他給自己起了個筆名「斯坦·李」,之所以起個筆名是因為「漫畫當時是一種下里巴人的藝術,我不希望有朝一日我寫出偉大的美國小說時有人會發現我曾經在漫畫界幹過,那樣會令人很尷尬。」這個時期的美國漫畫會被後人稱為「黃金時代」,就在1941年,斯坦·李合作創作了第一個漫畫角色「毀滅者」。

也在這一年,部門內的兩名創意官喬·西蒙和傑克·科比因為和古德曼的糾葛而離開,李隨即繼任了臨時編輯。在這之後,李一直擔任著藝術總監和主編的職務。

1942年初,在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李參加了美國陸軍,在國內擔任信號兵,負責維修通訊設備,隨後被調到了影視教程部門,編寫影視教程、手冊和標語等等。他在軍隊中的分類是「劇作家」,1945年退役。2017年翡翠城漫展上,美軍第三步兵團第二營授予其榮譽會員資格。

20世紀50年代中期隨著美國文化界實行嚴厲的審核,李創作了一系列的小題材故事,但是都沒什麼名氣,此時他也萌生了退意。

20世紀50年代末期,DC漫畫推出了新的人物——巴里·艾倫,新一代的閃電俠,隨後又將經典形象——蝙蝠俠和超人搬了回來,並組成了正義聯盟。斯坦·李此時則創立了一種新的超級英雄形象——被拉下神壇的英雄。他們有著自己的煩惱,有著性格上的弱點,也會為瑣事操心。在把科比從DC漫畫那裡挖回來後,李和科比合力創作了「神奇四俠」,隨後又創作了「綠巨人」、「雷神托爾」、「鋼鐵俠」、以及「X戰警」,同時他還和比爾·埃弗雷特創作了「超膽俠」,和史蒂夫·迪特科創作了「奇異博士」。唯一由他自己原創的角色是蜘蛛俠。這些角色都處於一個世界裡,李和科比隨即將漫威旗下的一批超級英雄組合起來,其中也包括了40年代的「美國隊長」和「納摩」,於是,超級英雄組織「復仇者」就這樣誕生了。

斯坦·李的另一大貢獻則是漫畫創作的新模式,首先由他來編寫劇本大綱,隨後畫師設計分鏡和場面。這種方式大大加快了漫畫的速度,擺脫了傳統的「一人畫一系列」的陳舊模式,讓漫畫創作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同時畫師的發揮空間反而比編劇要大,傑克·科比就曾經自行創作了一些角色,然後讓斯坦·李過目就可以了。李的一大命名習慣就是讓角色的姓名首字母一致,以方便他記住。

在迪特科於1966年離開漫威後,老約翰·羅米達成為了大名鼎鼎的「蜘蛛俠系列」的畫師,羅米達和李將時下的熱門事件,如越南戰爭和學生運動融匯到蜘蛛俠漫畫中,使得蜘蛛俠的人氣和銷量一度超越了漫威的拳頭產品「神奇四俠」。同時,在美國黑人地位仍然低下的時候,李就和科比設計了非洲人英雄「黑豹」,不得不說是超越時代的創作。斯坦·李從沒有阻止畫師和編劇在漫畫中發表對時事的看法。

1972年,李停止擔任編劇,轉而成為了出版商,接替了古德曼的角色。不再創作漫畫的李開始在各大高校演講,出席漫展,以及出席討論。在1978年,傑克·科比離開漫威前,二人合作了一本漫畫《銀影俠》,這被認為是漫威第一本圖像小說,開啟了漫畫界的新天地。之後李曾經擔任過漫威的CEO,但是因為繁文縟節太多又辭職並交給了他人。李試圖向好萊塢推銷自己的漫威人物,但是當時好萊塢還不能拍出稱心如意的超級英雄電影。

20世紀90年代李從漫威退休,後來成立了Stan Lee Media。但是因為財務詐騙行為,公司破產。2001年李又成立了POW! Entertainment,開發電影、電視劇和遊戲。此時李和漫威公司沒有了直接關係,而漫威已經將旗下的幾個大IP的電影改編權分別授予了索尼哥倫比亞和二十世紀福斯。在福斯的《X戰警》電影大賣後,李將漫威告上法庭,聲稱他沒有從漫威電影中獲得足夠利潤。最後以李勝訴,漫威賠償一千萬美元而告終。

在21世紀,李除了繼續在漫威電影裡客串,分擔「執行製片人」頭銜外,還出席了一系列的真人秀和電視節目。但是他也沒有完全放棄漫畫創作,他不僅和1821漫畫公司合作,為兒童創作漫畫,在Youtube上開設頻道,甚至還和DC漫畫合作推出了「試想一下···斯坦·李的」系列,並重新構想了DC漫畫的一大批英雄——蝙蝠俠、超人、神奇女俠、綠燈俠和閃電俠等人的故事。斯坦·李也影響到了太平洋對岸的日本漫畫界,一些日本動漫作品也有其參與。

2010年斯坦·李成立了慈善基金會,目的是推進掃盲工作,普及文化藝術。

2012年9月,李進行了植入心臟起搏器的手術,因此缺席了一次大會。

2017年7月6日,李的妻子喬安死於中風引發的併發症,享年95歲。

2018年4月,《好萊塢報導》披露李和一位紀念品收藏家的業務經理凱亞·摩根在李喪妻之後將他和其他人強制隔離,試圖獲得李的5000多萬美元的財富。2018年8月,摩根被下達命令,要求離開斯坦·李及其家人和同事三年。

2018年11月12日,斯坦·李因突發疾病,逝於加州洛杉磯的Cedars-Sinai醫療中心,享年95歲。

在斯坦·李去世前兩天,接替他成為漫威總編輯的羅伊·托馬斯和他見了一面,討論即將出版的斯坦·李傳記的事情。他表示:「我認為他已經準備好了,但是他還在討論有關客串漫威影視的事情。他只要體力夠了而且不用遠行就會去,對此他看得挺重。」

主要客串

1963年1月的《神奇四俠》中,李和科比第一次出現在漫威宇宙里。在1978年10月的漫畫《假如》#11中,科比再一次在漫畫裡描述了李、自己、出版總管索爾·布羅德斯基和李的秘書弗洛·斯坦伯格。

李在漫威漫畫中仍然有多次客串。此外2007年漫威發行了《斯坦·李遇上超級英雄》漫畫系列,講述斯坦·李在漫威宇宙里和漫威英雄交流的故事。

在1994版《蜘蛛俠》動畫最後一集中出現了蜘蛛俠被蜘蛛夫人帶到了演員蜘蛛俠的世界,見到了斯坦李(由斯坦李本人配音[1])。2012年首播的動畫《終極蜘蛛俠》中,斯坦李為彼得學校的清潔工斯坦真實身份為神盾局特工配音。

科比在前往DC漫畫後,在漫畫裡虛構了一個惡搞斯坦·李的形象。

在保羅·馬蒙特的小說《唐人街殺人案》裡有一個叫史丹利·利伯的小角色。

以色列作家拉維·提達的小說《暴力世紀》中,史丹利·利伯是一位超級英雄史學家。

在漫威電影中斯坦·李有過多次客串,在去世前他完成了在《復仇者聯盟4》的客串。

迪士尼基於漫威漫畫創作的動畫《超能陸戰隊》中,弗雷德的父親是對斯坦·李的惡搞,配音也是斯坦·李完成的。

在樂高系列遊戲中,收集斯坦·李是一項成就任務。

作品

漫威

  • 《超凡蜘蛛俠》1977至2018年
  • 《復仇者》1963-66
  • 《美國隊長》1968-71
  • 《超膽俠》1964-69
  • 《神奇四俠》1961-72
  • 《不可思議的浩克》1968-69
  • 《雷神托爾》1962-63,1963-66
  • 《無敵托爾》1966-72,1987
  • 《銀影俠》1968-70
  • 《X戰警》1963-66

DC漫畫

  • 《超人》2004
  • 《試想一下······》(2001-2002,共13刊)

日本漫畫

  • 《Heroman》
  • 《機巧童子Ultimo》

獲獎

  • 1974年墨水獎
  • 1994年威爾·艾斯納名人堂
  • 1995年傑克·科比名人堂
  • 2002年土星獎
  • 2008年國家藝術獎
  • 2009年尖叫獎
  • 2011年登上星光大道
  • 2012年視覺效果協會終身成就獎
  • 2012年美國製片人協會先鋒獎
  • 2017年美國國家電子遊戲貿易學院評論員獎


注釋與外部連結

  1. 據英文維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