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寶箱怪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寶箱怪
基本資料
萌屬性名稱 寶箱怪
萌屬性別稱 寶箱鬼
萌屬性類別 種族類
相關萌屬性 妖怪人外
Folder Hexagonal Icon.svg 擁有此特徵的角色

寶箱怪(英語:mimic / etc.;日語:ヤランゾ/etc.)是經常出現在日式ARPG遊戲及卡牌遊戲中的怪物。是一種擬態亞人型怪物。

來源

1974年,《龍與地下城》聯合創作者加里·吉蓋克斯(Gary Gygax)首次提出寶箱怪的概念。三年後,吉蓋克斯在《龍與地下城》怪物圖鑑中更清晰地描繪了寶箱怪的形象,但仍有問題需要解答。

1983年,《龍與地下城》「被遺忘的國度」(Forgotten Realms)戰役創作者艾德·格林伍德(Ed Greenwood)撰寫了《寶箱怪的生態學》(The Ecology of the Mimic),他將寶箱怪的零散信息加以整合,並填補了許多新細節,讓玩家能更好地理解寶箱怪的概念

寶箱怪最初的設定為擬態怪,即可以模擬為各種形象,但是囿於遊戲製作的技術限制,這種怪物在遊戲中大多以寶箱的形態出現。但也曾有一隻大膽的寶箱怪以城鎮中央的雕像形式存在——但在雕像附近的一條下水道,堆埋着60英尺高的人類和動物骨頭

沒過多久,《創世紀》等早期RPG變得像《龍與地下城》一樣,在寶箱怪設計方面對其他遊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對於許多設計師來說,通過將裝着寶藏的箱子與怪物捆綁到一起,他們非常方便地在遊戲中引入了風險與獎勵機制。

在後來的日式ARPG代表作之一——《黑暗之魂》中,寶箱怪與蛇一樣是貪婪的象徵,過去幾個世紀後者都被視為貪得無厭的典型代表

逐漸地,寶箱怪為擬態怪的最初設定被漸漸遺忘,在遊戲作品中變為了單純地擬寶箱形態的怪物[1]

簡介

主要棲息在塔和洞窟等地方,偽裝成寶箱的魔物。

有些寶箱怪擁有能將自己轉移到其他地方的魔法,隱藏在各地的寶箱之中,靜待其獵物的到來。當探險者滿懷希望打開它時,寶箱怪會突然從中衝出,將財富的夢想連同探險者一同吞噬。但是,有些寶箱怪只是想單純地調戲一下冒險者,這個時候只要對寶箱怪以禮相待,它就會高興地消失

有小道消息指出,她們知道人類出入頻繁或者擁有貴重寶物的地下城的情報,根據情報她們會轉移自己所潛伏的場所。極少數的情況下,她們會隱藏在民宅和城市裏,所以在地下城以外的地方也不可以放鬆警惕

一臉懵逼的寶箱怪

File:一臉懵逼的寶箱怪.gif

出現作品

寶箱怪娘的日常
  1. (英文)摘自《The murderous history of mimics》 原作者:Austin W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