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是張樂平先生創作的漫畫作品,並有電影、動畫、電視劇等多種衍生作品。
原作介紹
創作背景
張樂平筆下的三毛漫畫,早在1935年就問世了。儘管是博人一粲,但還是受到了讀者的歡迎。
抗戰勝利後,三毛漫畫又在上海的《大公報》連載,三毛形象在上海家喻戶曉,並成為了當時多數中國窮苦兒童命運的象徵,有較強的社會諷喻和批判意義。
其主角「三毛」到現在仍然是中國最著名和受人喜愛的虛構人物之一,也被翻譯成不同的語言版本。
台灣著名女作家三毛的筆名即據此而來,她後來曾拜訪過張。
故事簡介
故事發生在30至40年代初的上海。內容圍繞無家可歸的孤兒三毛,講述三毛在「黃金」時代舊上海的歷險事情。三毛生活在戰爭、殖民主義和通貨膨脹所帶來的貧窮苦難環境下。
三毛流浪記所說的是原為富家子弟的12-15歲少年三毛因為日本侵略而失去了父母,淪為孤兒。後他多次尋找母親未果,曾經做過多種苦力,例如擦鞋工等,但多次被地痞、日本軍等人陷害。
幫助過三毛的一共有幾人,一個人是漁夫,後因為日本侵略而為保衛三毛而死;第二個是一個窮苦太太,他因為覺得三毛可以幫助自己的家庭而收留了他,後因為日軍侵略而不得不拋棄他。
在故事的開頭到結尾,都敘述了三毛流浪的痛苦生活,作者通過多種方法(例如三毛的夢以及三毛的表情)來描述三毛想家、想親人的內心深處。
事實上,動畫版從三毛歷險記開始三毛就已經脫離流浪了,動畫開始向吸氧羊路線發展
角色
- 三毛
- 三毛在故事裡的樣子就如他的名字一樣,永遠都是只有三條頭髮,這也意味著貧窮導致的營養不良。
三毛漫畫系列
- 早期三毛(1935-1938年)
- 三毛從軍記(1946年)
- 三毛外傳(1946年)
- 三毛流浪記(1947-1949年)
- 三毛日記(1950-1965年,1977-1992年)
- 三毛翻身記(1951年)
- 三毛今昔(1959年)
- 三毛迎解放(1961年)
- 三毛學雷鋒(1977-1984年)
- 三毛與體育(1978-1979年)
- 三毛愛科學(1978-1980年)
- 三毛旅遊記(1980-1981年)
- 三毛學法(1985-1986年)
改編列表
角色人物首次面世是以漫畫形式出現,之後改編過多種其他形式。
名稱 | 出版年份 | 類型 | 出版地 |
---|---|---|---|
三毛流浪記 | 1949年 | 電影 | 中國大陸 |
三毛學生意 | 1958年 | 電影 | 中國大陸 |
三毛流浪記 | 1958年 | 木偶劇 | 中國大陸 |
三毛流浪記 | 1984年 | 動畫 | 中國大陸 |
三毛流浪記 | 1990年 | 舞台劇 | 中國大陸 |
三毛從軍記 | 1992年 | 電影 | 中國大陸 |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續集 |
1996年 1999年 |
電視連續劇 | 中國大陸 |
三毛流浪記 | 1997年 | 舞台劇 | 香港 |
三毛新傳 | 1999年 | 電視系列短劇 | 中國大陸 |
三毛太空漫遊 | 2000年 | 舞台木偶劇 | 香港 |
三毛救孤記 | 2004年 | 電影 | 中國大陸 |
三毛從軍記 | 2005年 | 新媒體卡通戲劇 | 中國大陸 |
虛擬導遊三毛 | 2005年 | 虛擬人物 | 中國大陸 |
三毛歡樂派 | 2006年 | 線上電腦遊戲 | 中國大陸 |
三毛流浪記 | 2006年 | 動畫 | 中國大陸 |
榮譽
- 1997年6月,據中國30多家城市中心書店銷售情況統計,暢銷書(文藝類)排行榜中名列第一的是《三毛流浪記》。
- 1998年評選的「全國優秀暢銷書」少兒類75種圖書中,三毛系列作品就占了7種,其中《三毛流浪記》榮居榜首。
- 1999年《三毛流浪記》被評為「建國五十年以來感動共和國的50本書」之一。
此外,近幾年來,各種三毛作品就曾分別獲得「上海市優秀圖書獎」、「全國優秀幼兒讀物獎」、「全國優秀少兒讀物一等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中國圖書獎」等多項殊榮。
衍生作品
電影版
1949年版
上海崑崙影業公司攝製的喜劇片,由趙明、嚴恭執導,陽翰笙編劇,王龍基主演,於1949年12月上映。電影片長71分鐘。
該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部公映的國產故事片。[1]
劇情簡介
三毛是舊上海的一名流浪兒童,他沒有家,沒有親人,吃貼廣告用的漿糊,睡在垃圾車裡,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禦寒。他做過各種各樣的事情;賣報、揀垃圾、幫別人推三輪車,但他掙到的錢連吃頓飽飯都不夠。
一天,他在路旁拾到一個錢夾,好心的三毛把它交還了失主,而失主反誣他是扒手,打了他一頓。流氓爺叔見三毛年少不懂事,便利用他做壞事。等三毛明白自己受了爺叔利用時,寧可餓肚子,也不再干爺叔教他的壞事。
一個有錢的貴婦人收養了三毛,給他穿上皮鞋,對他進行管束,天性散漫的三毛不願在富人家過寄生蟲般的生活,在一次為他舉行酒會的時候,他搗亂酒會,撕破華服,和往日一起討飯的小伴一起,走向屬於他們的流浪生活。解放後,他結束了流浪,過上了正常的生活。
STAFF
- 原著:張樂平
- 導演:趙明、嚴恭
- 編劇:陽翰笙
- 出品公司:崑崙影業公司
CAST
- 三毛:王龍基
- 清道夫:程漠
- 爺叔:關宏達
- 老三:楊少喬
- 小牛兒:王公序
- 小狗子:馮繼雄
- 小老大:丁然
- 大胖子:陳重
- 門房:刁光覃
- 貴婦:林榛
- 老樂師:王雲階
上映信息
國家或地區 | 上映時間(細節)[2] |
---|---|
中國 | 1949年12月 |
中國 | 1958年(重新發行) |
中國 | 1980年(重新發行) |
法國 | 1981年5月(坎城電影節) |
香港 | 1981年7月 |
德國 | 1982年10月(曼海姆電影節) |
葡萄牙 | 1983年9月(菲格臘·達·福日國際電影節) |
獲獎
1980年港版
香港東亞影業公司出品,虞戡平導演及編劇,於1980年上映。電影片長70分鐘。
劇情簡介
三毛在朱家鎮,誤打誤撞認識了狗不理和小蚱蜢。朱大爺武功高強,又是朱家鎮的大地主,放縱一幫手下為非作歹,靠著高額的租金獲取暴利,全鎮的人只能敢怒不敢言。
三毛他們為了生活,決定在街頭賣藝,朱大爺的手下故意鬧場,一旁路過的黑鷹出手相助,但寡不敵眾,幸虧朱家少爺紹秋及時伸出援手。
朱大爺和參謀長勾結,黑鷹潛伏暗處伺機暗殺,卻失手被擒。為了救黑鷹,小蚱蜢喬裝混入朱府,待行刑之際趁亂冒死搭救。
黑鷹向朱大爺下了挑戰書,和三毛他們合力在樹林設下重重機關迎戰。在混戰中,朱大爺竟失手誤殺了前來阻止的紹秋,自己最後也死在黑鷹手中。
STAFF
- 導演·編劇:虞戡平
- 副導演(助理):王曉海
- 製片人:虞戡平
- 出品公司:香港東亞影業公司
- 發行公司:Payless Entertainmen
CAST
- 三毛:黃一龍
- 黑鷹:卡薩伐
- 小蚱蜢:張海芬
- 朱大爺:高雄
- 狗不理:歐弟
- 酒店老闆:孫嵐
動畫版
1958年版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58年出品的木偶動畫片,由章超群導演,片長32分鐘。
劇情簡介
三毛是舊社會的苦孩子,他無依無靠,受盡了折磨,但它又是一個善良的、勇敢的好孩子,他的遭遇就是舊社會千千萬萬少年兒童的遭遇。
枯瘦如柴的三毛行走在燈火通明、笑語歡歌的大都會上海。狂風暴雨的大街小巷,到處可見外國產品的宣傳廣告,這裡的繁榮與三毛沒有一點關係。廣告中胖娃娃吃的進口奶粉,他只能用那奶粉罐子當要飯的傢伙。
大雨之夜,三毛連暫時避雨的棲身之所都找不到,粗暴的警察和驕傲的闊太太隨時驅趕著他。在人吃人的舊社會,餓肚子的窮人不得已出賣自己的孩子,售價卻還不及櫥窗里的洋娃娃。
三毛走遍上海大街小巷,尋找能暫時得以餬口的營生,更是見遍了世態炎涼……
STAFF
- 原著:張樂平
- 導演:章超群
- 編劇:張樂平、章超群
- 造型設計:張樂平
- 布景設計:王日誠
- 攝影:章超群
- 木偶操作者:周曼瑋、尤磊
- 作曲:施詠康
- 演奏:上影樂團
- 指揮:陳傳熙
1984年版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84年出品的動畫片,由徐景達、朱康林導演,總共4集,單集片長10分鐘。
劇情簡介
大大的腦袋,頂著三根頭髮,普通人家的小孩三毛原本擁有幸福的童年,然而戰爭卻讓他淪為無依無靠的孤兒。
沒有父母的孩子連黃狗、烏鴉都欺負得,危難時刻他得到了善良的打魚老伯的救助,體會到了久違而短暫的幸福。好景不長,惡霸搶走他們的勞動果實,匪兵又殘忍槍殺老伯。
可憐的三毛再度淪為孤兒,在墳頭跪別老伯後,瘦小的男孩漫無目的行走,輾轉便來到了大都會上海。
他夢想能在這座富庶先進的大城市裡吃飽飯,可是此刻正值軍閥、投機商人、大資本家、外國人、青幫流氓、騙子橫行的舊社會,等待他的將會是什麼……
STAFF
- 原著:張樂平
- 導演:徐景達、朱康林
- 編劇:徐景達、包蕾、張樂平
- 主要配音:丁建華、畢克
各集標題
集數 | 標題 |
---|---|
1 | 孤苦伶仃 |
2 | 相依為命 |
3 | 到上海去 |
4 | 見義勇為 |
2006年央視版
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央視動畫有限公司出品的111集大型動畫系列片《三毛》的第一部,由朱敏、王柏榮導演,2006年1月26日播出,共26集。後續作品《三毛從軍記》於2010年播出。《三毛歷險記》、《三毛奇遇記》於2011年相繼播出。
劇情簡介
三毛自幼失去了父母成為了無家可歸的流浪兒,他日日風餐露宿孤苦伶仃,靠著撿菸頭的零星收入維持生計。
某日,三毛遇見了善良的麵粉大王吳子福,吳子福慷慨的資助了三毛,使三毛的日子稍微好過了起來。然而,這種狀況沒有維持多久,吳子福便跳樓昏迷。
此事引起了報社記者侯逸文的注意,他覺得這起事件絕非表面所看到的那麼簡單,他決定調查事件的真相。
與此同時,三毛找來了一套擦鞋的工具,開始了他的擦鞋匠生涯。在此過程中,三毛飽受欺凌和侮辱,但他仍然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和正義感戳穿了修車人的陰謀,不想卻遭到了後者的報復。
三毛後來結識了一個山東雜技藝人,但是藝人曾經誤殺了上司的兒子,因此被警察帶走。又一次無家可歸的三毛救了王小明,被他的父親收留,在學校中成績優異,也改變了王小明。但王家因為彩票中了大獎,被匪徒注意,只得出國繼承遺產。三毛因為當時被綁架(他犧牲自己讓小明逃出了),失去了聯繫,只得繼續流浪。
三毛結識了有一大家人的小穀子,在朋友的建議下去偷東西,被抓住了,再次失去了聯繫。出獄後他的衣服丟了,被一群童子軍指責為破壞上海形象,他說自己沒有衣服,但出身貴族的童子軍並不能理解這一點,反而說他是神經病。他被送進精神病院治療。侯記者終於找到了他,把他救了出去。
最終,三毛髮現了自己的親生父親就是吳,他也很快甦醒了。來到吳家之後三毛髮現吳真正的兒子是另一個小孩,不是他,他不願隱瞞真相,得到了吳的諒解。但很快吳全家都被仇人殺死,三毛因碰巧不在倖免,但他也只能繼續流浪了。
STAFF
- 原著:張樂平
- 導演:朱敏、王柏榮
- 製作機構:中國國際總公司輝煌動畫公司、中央電視台青少中心動畫部
CAST
相關音樂
片頭曲
- 三毛
- 歌:田毅
- 作詞、作曲:姚明
片尾曲
- 天大地大我沒家
- 歌:劉巍巍
- 作詞:車行,作曲:劉豪
插曲
- 上海灘是金
- 歌:田毅
- 作詞:車行,作曲:姚明
獲獎
- 2006年 第23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長篇美術片獎、最佳製作獎
- 2006年 中國動畫學會獎「優秀系列片獎」、「背景設計單項獎」
- 2006年 全國青少年最喜愛十大國產動畫片獎
- 2006年 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優秀電視動畫節目大獎
- 2007年 廣電總局2007年度全國動畫精品評審優秀國產動畫片一等獎
- 2007年 第三屆中國國際動漫節「美猴獎」最佳編劇獎
電視劇
上海電視台於1996年出品的22集兒童劇,由徐銀華執導,孟智超主演。1999年又出品了以三毛反穿越到20世紀90年代末的上海為內容的續集《三毛新傳》24集。
劇情簡介
解放前的舊上海,各方勢力雲集於此,魚龍混雜,動盪不安。這裡是政要富豪的博弈場,是窮苦百姓的煉獄,是當之無愧的魔都。
三毛是一個身形瘦小、腦袋圓圓、只有三根頭髮的男孩。他自幼喪父,為了尋找外出謀生的母親,這個未經世事的男孩來到上海。
在這個雲集著大資本家、軍閥、投機商人、洋人、流氓、騙子、小偷、舞女、妓女以及千千萬萬窮苦百姓的都市裡,三毛品嘗著酸甜苦辣,見識著這個混亂時代的光怪陸離。
他柔弱的臂膀擔負著太多與這個花季年齡不相匹配的東西,但即便如此,三毛仍然保持著善良正直的品性……
STAFF
- 導演:徐銀華
- 編劇:張宇清
- 製片人:徐文華
- 製作人:徐文華
- 監製:楊堅、俞樹泰、余為厚、周明儀
- 出品人:朱永德、張雪村
- 出品公司:上海電視台
- 發行公司:上海新文化廣播電視製作有限公司
CAST
- 三毛:孟智超
- 王秀英:周萍
- 杜老闆:陳偉國
- 張局長:張元
- 咸泡飯:張飛飛
- 小六子:吳寶
- 黑皮:徐超
- 啞巴:孫佳樂
- 張領班:吳任遠
- 張福貴:康樹良
- 民兵團:馬忠業
- 歌女:陳玫卉
- 姜班頭:倪增兆
- 臘梅:吳曉婕
- 張師母:顧月芳
- 張裁縫:張明
音樂相關
- 片頭曲:《三毛里格三毛》
- 作詞:張鴻西、任紅舉
- 作曲:金復載
- 演唱:上海電視台小熒星藝術團
- 演奏:上海東方民族樂團 上海廣播交響樂團
- 指揮:王永吉
- 片尾曲:《光光頭上三根毛》
- 作詞:張鴻西、任紅舉
- 作曲:金復載
- 演唱:上海電視台小熒星藝術團
- 演奏:上海東方民族樂團 上海廣播交響樂團
舞台劇
1997年,香港明日劇團在香港上演了舞台劇《三毛流浪記》,由王添強編導,丁羽監製。
劇情不單有三毛流浪的故事,還增加了「三毛之父」張樂平和台灣作家三毛的真人真事。演出很成功,每場演出結束,觀眾們紛紛湧上台前,與演員交流、合影。
該劇是由真人、面具、木偶、歌曲等組成。
音樂劇
2011年7月16日在北京保利劇院首演,後在各地巡演。
STAFF
- 出品人:中共東莞市委宣傳部、東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
- 導演:王婷婷
- 藝術總監/作曲:三寶
- 作詞/編劇:關山
- 製作人:雷婷
- 主演:石玉心、楊柳、王婧等
- 創作團隊:三寶音樂工作室
獲獎
- 2011年 第十一屆廣東省藝術節 優秀劇目一等獎、優秀編劇獎、優秀導演獎、優秀表演獎(三毛扮演者石玉心)、優秀音樂創作獎、舞美設計獎、燈光設計獎、服裝設計獎、優秀舞台美術獎
- 2012年 廣東省第八屆精神文明建設 「五個一工程」獎
|
|
|
注釋
- ↑ 朱安平:跨越新舊時代的傑作——新中國公映的第一部故事片《三毛流浪記》
- ↑ 《三毛流浪記》幕後花絮
- ↑ 中國電影年鑑1984,中國電影家協會編,中國電影出版社,1985:695
- ↑ 「中國電影百年百部名片」名單 大眾電影, 2006(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