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战争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萌娘百科现实战争相关条目正在建设中,欢迎有编辑意向的朋友加入萌娘百科历史军事原型编辑组编辑群:1035855750
欢迎阅读并协助编辑本条目。编辑前请阅读Wiki入门或条目编辑规范,并查找相关历史资料,确保条目内容的准确性与中立性。希望你能珍惜这珍贵的平静岁月。
萌娘百科现实战争相关条目正在建设中,欢迎有编辑意向的朋友加入萌娘百科历史军事原型编辑组编辑群:1035855750
欢迎阅读并协助编辑本条目。编辑前请阅读Wiki入门或条目编辑规范,并查找相关历史资料,确保条目内容的准确性与中立性。希望你能珍惜这珍贵的平静岁月。
三十年战争
| |||
---|---|---|---|
天主教和新教间的宗教战争
| |||
三十年战争时期的枪兵(pikeman)、铳兵(musketman)、枪骑兵(Lancer)
| |||
时间 | 1618~1648年 | ||
地点 | 神圣罗马帝国(Holy Roman Empire,HRE) | ||
结果 | 新教方胜利,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署;
800万人死亡,其中94%为HRE人,HRE人口损失约1/3 | ||
参战方
| |||
反哈布斯堡同盟
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选帝侯
奥斯曼帝国提供支援 |
哈布斯堡王朝
神圣罗马帝国(HRE)
西班牙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古斯塔夫二世†(瑞典)
路易十三(法国) |
斐迪南二世(HRE)
斐迪南三世(HRE) | ||
参战兵力
| |||
149,000瑞典军
135,000丹麦军 |
<150,000HRE帝国军
>300,000西班牙军 | ||
伤亡与损失
| |||
50,000–60,000荷兰军
<300,000法军 |
118,000帝国军
80,000–100,000西班牙军 |
“ | ” | |
——Sabaton乐队《A lifetime of War》 |
三十年战争(Thirty Years' War)是由神圣罗马帝国内战演变而来的一场大规模国际战争,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从1618年由“掷出窗外事件”爆发至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前后历时共三十年,故史称“三十年战争”。但严格而言,根据直接起因,这场战争应被称为“新教同盟战争”或“宗教同盟战争”。这场战争也常被认为是线列步兵战术时代的开始。
现实中的三十年战争
起因
- 神圣罗马帝国自13世纪霍亨斯陶芬王朝结束的大空位时代以来一直皇权不振,诸侯各自为政。垄断帝位并拥有奥地利、波西米亚领地的哈布斯堡王朝试图在帝国境内推行中央集权,导致哈布斯堡与维特尔斯巴赫、霍亨索伦等寻求自治的大诸侯之间一直存在无法彻底调和的矛盾。
- 1517年马丁路德在萨克森选帝侯国开始宗教改革,迅速席卷全欧洲,尤其是德国北部的诸侯几乎全部改信了新教,和西部、南部以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为首的天主教分庭抗礼,此前曾经有过冲突,最终以奥格斯堡“教随君定”的君子协定暂时告一段落,但帝国境内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的宗教分歧成为了这场战争爆发的重要推动因素。
- 欧洲其他国家基于自身利益而插手神圣罗马帝国事务,间接导致了这场战争的爆发,并推动了战争的发展。
- 1618年波西米亚王国(今捷克)反抗哈布斯堡王朝派遣耶稣会教士进入波希米亚。神罗皇帝意图在波希米亚复兴天主教,并任命哈布斯堡皇室的斐迪南大公为波希米亚国王,此人反对新教,并迫害新教徒。在1618年5月23日,波希米亚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发动起义,冲进布拉格城堡,以侵害宗教自由的罪行将两名帝国大臣威廉·格拉夫·斯拉法塔、亚罗斯拉夫·波西塔·冯·马丁内斯及一位书记官菲利普·法布雷加斯共3人从窗口扔出,史称“第二次掷出窗外事件”。第二次掷出窗外事件是这场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参战力量
- 天主教联盟:神圣罗马帝国(包括拥有帝位的奥地利/哈布斯堡君主国与支持天主教的诸邦国)、西班牙等,此外还受到了波兰-立陶宛的支持。
- 新教联盟:以普法尔茨伯爵为首的神圣罗马帝国内支持新教的诸邦国、尼德兰联省共和国、法兰西王国(注)此时的法国实际上是天主教国家,但出于制衡奥地利/哈布斯堡君主国的目的加入了新教联盟一方。、瑞典王国等,此外还受到了奥斯曼帝国(注)伊斯兰国家和俄罗斯沙皇国(注)东正教国家的支持。
此外,亦有哈布斯堡联盟(用来替代天主教联盟的提法)与反哈布斯堡联盟(用来替代新教联盟的提法)的划分方法。
战争进程
- 第一阶段: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新教徒发起反对哈布斯堡王朝残酷的宗教政策的起义,将国王费迪南二世派来的使者丢出窗外,一年之后选举新教徒普法尔茨选帝侯腓特烈为波西米亚国王,宣布从哈布斯堡帝国中独立,三十年战争的第一阶段爆发。与此同时继承了帝国皇位的费迪南二世调集天主教同盟的军队,和西班牙一起去镇压波西米亚并攻打普法尔茨。白山战役中天主教同盟击败新教同盟,腓特烈逃亡荷兰,而波西米亚被重新并入哈布斯堡家族领地。
- 第二阶段:虽然第一阶段以奥地利哈布斯堡获胜暂时告终,但帝国之外的各国此时也在积极关注局势。法国是哈布斯堡王朝的传统对手,信仰新教的英王担心女婿普法尔茨的腓特烈的命运,新教国家丹麦和瑞典也想在其中分一杯羹。1625年,法国枢机主教黎塞留提议英国、荷兰与丹麦结成反哈布斯堡联盟,丹麦负责出兵,而英国与荷兰则在幕后支持,由此战争的第二阶段——丹麦阶段正式展开。1623年主战派的奥利瓦雷斯公爵成为西班牙首相,于是西班牙加大了参战力度,连连取得胜利。1625年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率军出征,和英军一同进入神圣罗马帝国境内,但于1628年被哈布斯堡方的名将——捷克贵族华伦斯坦和他率领的雇佣军击败。丹麦与皇帝和谈,退出了战争。
- 第三阶段:丹麦战败之后,哈布斯堡家族的手伸到了波罗的海,威胁到了瑞典的安全和利益。在法国的金援下,1630年7月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在帝国北部登陆,开始瑞典阶段。瑞典军队和帝国境内的萨克森、勃兰登堡等新教诸侯联军一同向南进军,1632年击毙帝国军统帅蒂利伯爵并攻占慕尼黑。皇帝再度启用此前被贬的华伦斯坦,帝国军和瑞典军于1632年11月在吕岑大战,瑞典军虽然取胜,但战无不胜的古斯塔夫二世国王却在此战中战死,此后瑞典军不再进攻。而华伦斯坦因为被皇帝猜忌,被刺客所杀害。之后帝国军发起一系列的反攻,击退了瑞典。
- 第四阶段:在丹麦和瑞典接连战败之后,法国首相黎塞留说服国王路易十三,终于决定亲自下场。1636年-1637年,西班牙进攻法国,与奥军由南北两路夹攻,并且一度进逼至法国首都巴黎,但最后为法军所败。1638年8月法国海军打败举世闻名的西班牙海军,1639年10月西班牙海军的主力更被原来籍籍无名的荷兰海军歼灭。1643年5月,年轻的孔代亲王在罗克鲁瓦战役中粉碎西班牙大方阵,之后法国和瑞典又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终于迫使皇帝坐下来谈判,最终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 和约规定如下:
- 重申此前帝国境内各邦“教随君定”的规矩依旧有效,加尔文宗和路德宗合法。
- 各邦诸侯享有独立自主的外交权力,唯独不得对皇帝开战。
- 正式承认荷兰从西班牙独立、瑞士从帝国独立。
- 哈布斯堡王朝在莱茵河流域的土地和西班牙的鲁西永割让给法国,授予法国和瑞典在帝国议会的代表权。
战争影响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该和约导致哈布斯堡王朝失去了大量领地,并使得神圣罗马帝国变得更为松散,同时欧洲之内的新教力量得以增强。该和约中主权国家内政不受他国干涉的理念被学者视为近代国际关系史与近代国际法的开端,使宗教不能成为发动战争的理由,不能以宗教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
- 哈布斯堡王朝遭到沉重打击,哈布斯堡家族将神圣罗马帝国整合成大一统君主国的梦想彻底破灭。德意志诸邦在此战中遭到毁灭性打击,全帝国的人口损失了至少四分之一,其中有许多被各国雇佣兵杀害的平民。
- 西班牙在陆地上被法国完败,海上又接连被荷兰和法国击败,国内又爆发了加泰罗尼亚大起义,失去了尼德兰和鲁西永,此后逐步丧失了欧洲霸主的地位。
- 法国在黎塞留的巧妙手段下,通过这场战争和后续的法西战争(1648年和约之后法西一直打到1659年才和谈)取得了阿尔萨斯-洛林和皮卡第的主权,削弱了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力量,为此后太阳王路易十四的霸权奠定基础。
- 瑞典取得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一跃成为欧洲强国,并因此成为了德意志的诸侯,可以随时插手德意志的内部事务。
- 混战中的欧洲各国无暇干涉英格兰内战,使得议会军得以击败保王军。
- 军事技术得到革新。各国纷纷开始效仿瑞典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的军队和后勤系统,取代此前的雇佣兵战术。
相关作品
三十年战争对欧洲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这场战争是历史上第一次全欧洲大战,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欧洲近代史的开始。
战争结束时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起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这一近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国际关系体系,主权国家等概念逐渐流行成为国际法和世界秩序的中心原则。因此,以三十年战争为题材和背景的ACGN作品数量很多。
漫画作品
- 连载漫画《伊萨克》,讲述的是日本武士远渡重洋到欧洲作为雇佣兵参与三十年战争的故事。易名为“伊萨克”的日本火枪手猪佐久,为了寻找师傅留下的“铁炮”,前往欧洲追寻凶手师兄炼藏,遇到为反抗哈布斯堡家族统治而独立的波西米亚军队,从此展开了一连串曲折的故事。
动画作品
- 捷克历史类动画片《英勇捷克民族史》第63集《三十年战争》,用捷克小狮子漫步捷克历史长河的方式,讲述了历史上三十年战争的故事。
- 《萌上历史》企划的历史科普拟人动画《哈布斯堡的后宫》第四回《两百年苦心内外交困 三十载戎马功败垂成》和第五回《修好止戈八强并立 离心离德二起烽烟》开头部分,从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的视角,讲述了三十年战争期间各个政权势力之间复杂的斗争。
- 哈布斯堡Habsburg球制作并投稿的历史科普波兰球动画《法国为什么被称为天主孝子》第四集《三十年战争》,从法兰西王国的角度,讲述了法兰西王国如何先后撺掇丹麦、瑞典等国攻打哈布斯堡君主国,最后亲自下场,与反哈布斯堡同盟一起打败并削弱了神圣罗马帝国,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历史。
- 动漫电影《第一小队》中,冥界出现了三十年战争中的西班牙士兵。虽然只是走个过场罢了
游戏作品
- 瑞典Paradox公司《欧陆风云》系列游戏,其时间跨度中包含了三十年战争这一事件。
- E社模组《欧陆战争6:1618》将三十年战争作为主题,用一个战役章节和一个征服剧本的篇幅来描述三十年战争。
- Ageod, HQ制作、Slitherine Ltd.发行的战争背景回合制策略战棋游戏(SLG)《
三十年战争( )》。 - 黑塔利亚同人游戏《
三十年战争( )》,玩家可以操控丹/麦、瑞/典、法/国一方,打败奥/地/利和西/班/牙一方。
小说作品
- 西班牙小说系列《阿拉特里斯德上尉》的主角阿拉特里斯德曾作为雇佣兵参加过三十年战争中的多场知名战役。
|
外部链接与注释
- 当前版本的词条头图为pixiv画师Legionarius所作,未事前向作者请求授权,如原作者提出要求应当立即更换。